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论黄盖在赤壁之战中的作用,献火攻之计用命设局

论黄盖在赤壁之战中的作用,献火攻之计用命设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642 更新时间:2024/1/23 16:29:53

火攻之计在《三国演义》里可谓被各方大神们运用到了极致,我们来粗略统计下火烧的战役都有哪些:

火烧长社、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火烧淮河

、火烧藤甲兵、火烧瓦口峪、火烧夷陵、火烧上方谷、火烧濮阳、火烧连营、火烧乌巢等等。而其中诸葛亮又是火攻计策的鼻祖,他一个人就实施了数次成功的火攻计,把强大的对手曹魏兵马烧得无不闻风丧胆,心惊肉跳。可见火攻计策之惨烈。

无论在小说里,还是三国历史上最经典的火攻战役,非火烧赤壁莫属。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平定北方后,亲率兵八十万渡江,准备一举吞并孙刘一统中原。刘备用诸葛亮计,与孙权连兵。权将周瑜以三十万人会之,遇曹兵于赤壁。操船首尾相接,瑜令黄盖以小舟载枯柴,灌油其中,投书假降于操。时东南风急,盖纵火烧曹船。烟火连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瑜与备率兵击之,水陆并进,操仅以身免,狼狈逃回南郡。

后人根据小说《三国演义》多认为火烧赤壁之计是诸葛亮最先提出来的,而事实上首提火攻的却非周瑜和诸葛亮,而是另有其人。李白有诗曰:“二龙争战决雌雄,

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初张照云海,周瑜曾此破曹公。”李白这首诗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火烧赤壁其实是周瑜实施的一次缜密严谨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而第一次提出火烧对方的也不是周瑜,而是东吴三朝元老的黄盖黄公覆。

黄盖,东汉末年名将,历经孙坚孙策、孙权三任君主。早年为郡吏,曾追随孙坚走南闯北。孙坚其后待孙权,官至偏将军武陵太守。《三国志》里称黄盖“姿貌严毅,善於养众,每所征讨,士卒皆争为先”,就是说他性情严肃,但深受爱戴,打仗时士兵们都争先恐后。又说他“当官决断,事无留滞”,处理事情决断分明,从不拖泥带水。陈寿更说他是“江表虎臣”。韦曜在三国志里说:“盖少孤,婴丁凶难,辛苦备尝,然有壮志,虽处贫贱,不自同於凡庸,常以负薪馀间,学书疏,讲兵事。”就是说他小时就成了孤儿,虽历尽艰辛,却终成江东名将。

黄盖虽然是三朝元老,却并不倚老卖老飞扬跋扈。因此显得并不出众,不过黄盖却并非泛泛之辈,此人不仅是员武将,而且心思缜密,头脑清晰,处理各种事情得心应手。当年孙权刚刚即位时,山越各部不愿意投降于孙权,经常在当地作乱,于是黄盖就奉命前往安抚。黄盖来到山越后,就与那些原来的官吏说:“我是个武官,不做文官,那些公文就你们来处理,要尽心尽力,我是不会用鞭抽杖击的处罚的。”这几个官吏欺黄盖是个武将不看文书,于是就恣意妄为,欺上瞒下。

黄盖知道后,非常不满,等到掌握了他们几个不守法的证据,黄盖便对他们说:“我之前就跟你们说过,不会用鞭、杖来处罚你们。”说完,就直接将几个官吏杀掉了,剩余在场的人都十分震惊。黄盖这手敲山震虎和杀鸡骇猴玩得相当漂亮,从此山越各部变得安稳服帖。从这里都可以看出黄盖是个有勇有谋,做事还有点狠辣果敢的武将。

建安十三年,曹操八十万大兵压境,磨刀霍霍,随时准备吞并孙刘政权。而孙刘虽然联手,却也不过几万人马,敌众我寡,形势堪危。作为江东大都督的周瑜更是如坐针毡,彻夜难眠,苦思破敌良策。黄盖随周瑜、鲁肃在赤壁迎战曹操,见状便向周瑜献计:“今寇众我寡,难以持久。然纲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周瑜眼前一亮,豁然开朗道:“公之妙计与我不谋而合也”。遂采纳了他的计谋。

为了实施火攻计策,就必然要取得曹操信任,否则无法接近对方,大火也就无从烧起。为此黄盖又和周瑜制定了完美的一出“苦肉计”,为了做到逼真骗过曹操,黄盖不惜老迈之躯硬生生挨了五十军棍,以至于被打得血肉模糊皮开肉绽,最后昏死过去。周瑜不近人情之举引得江东诸将颇有微词,私下里议论纷纷。因此也成功地骗过了曹操派来的奸细和他本人,为火烧赤壁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基础。

是夜,黄盖率数十艘装有干柴、油膏的小舰诈降曹操。当小舰靠近曹军大船时,黄盖下令放火。时正刮东南风,风助火势,火借风威,瞬间曹操阵营乱作一团,曹军由此大败。赤壁这把大火把曹操烧得焦头烂额,还差点命丧华容道。而孙刘联军经此一役后,却取得了修生养息的时机,为魏蜀吴三足鼎立开创了最佳条件。

由此可见,黄盖才是火烧赤壁的最大功臣。不过这里面有好多问题值得商榷,比如周瑜和黄盖的苦肉计虽然瞒过了不少人,但曹操手下也不乏谋士,其中也有人对此产生过怀疑,比如贾诩程昱等,但都没能引起曹操重视,因此曹操才遭此败绩。

细数火烧赤壁的成功,黄盖和周瑜计策之所以顺利实施,无非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是曹操本人的原因。

曹操自从先后灭掉吕布和袁绍二兄弟后,北方逐渐平定的同时也壮大了自身,随着军事力量的加强,曹操内心开始膨胀起来,他渐渐不满足于现状,把目光对准了长江以南的吴蜀两国,曹操觊觎江南富饶之地早已不是一两天了,只不过以前时机不是很成熟,而现在兵强马壮,曹操又“挟天子以令诸侯”,他觉得机会来了,于是迫不及待地集结兵马,准备渡江完成统一大业。

在曹操内心里,并没有把弱小的孙刘联军放在眼里,潜意识里犯了骄傲自满的情绪,而且他还听不进不同意见,独断专行,刚愎自用。早在他准备挥师南下时,谋士贾诩就力谏曹操不宜南下,因为当时时机并不成熟。《魏志——贾诩传》写道:“建安十三年,太祖破荆州欲顺江东下。诩谏曰:“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汉南,威名远著,军势既大。若乘旧楚之饶,以饷吏士,抚安百姓,使安土乐业,则不可劳众而江东稽服矣。”然而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曹操根本听不进去,一意孤行,终至惨败收场!

正是由于曹操本人的武断作风,有好多本来可以避免的事也未能幸免。黄盖的《苦肉计》也是因为曹操的轻信失察造成的。曹操手下谋士众多,并不都是平庸之辈,比如徐庶和程昱。

黄盖前来诈降时,被程昱识破。因为之前双方说好带着粮草来投降,但程昱看到来投降的船吃水线很浅,而粮船因负重吃水线很深,早有疑心的程昱因此看穿了黄盖的计谋。然而由于曹操狂妄自大,听不进手下谏言,所以功亏一篑。

再有就是天时地利的因素。

曹操人马虽然众多,但大部分都是北方人,不识水性,都属于旱鸭子类型的。不然曹操也不会轻易将舰船首尾连接起来。而东吴将士常年在水上征战,个个都是游泳好手,又加之熟悉地形,所以一开始就占了先机。而两军交战之际,时值隆冬却突然刮起了东南风,对江北的曹操来说这可是大大出乎意料之外。再加上当时江面大雾弥漫,《英雄计》云:“曹公赤壁败,行至云梦大泽中,遇大雾,遂迷失道路”。诸多天气不利因素,也是曹操兵败的重要因素。

最后一点就是黄盖的诈降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所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东风不仅仅是东南风,还指实施火攻的关键人物。而想要接近曹操并取得他信任,绝非易事。曹操素来多疑,这是人皆共知的,所以选对人物才是最重要的一点。周瑜和黄盖为了把事情做得逼真万无一失,也是煞费了苦心。而黄盖冒着生命危险,以老迈躯体硬生生挨了五十军棍,差点因此送了性命。这样真实的苦肉计连江东诸将都蒙在了鼓里,所以曹操才能信以为真。

一个江东三朝元老,无故却被一个后生打了个半死,搁谁也不会咽下这口气,所以黄盖的诈降才会成功。这才能带着薪草膏油接近曹操,为火烧赤壁的成功开了最重要的一环。假如不是黄盖舍命来演这出苦肉计,纵然周瑜有天大的本事,再高明的计谋,也不过是水中花,井中月罢了,接近不了曹操,一切都是空谈。所以说黄盖才是火烧赤壁的最大功臣,当之无愧!

无怪乎陈寿称其为“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黄盖得此盛誉也是实至名归!

标签: 黄盖

更多文章

  • 周瑜到底有没有打黄盖 历史上又是怎么记载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周瑜,黄盖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我们常常将伤人者称为周瑜,甘愿受苦者称为黄盖,两人都是自愿的,这听起来被打者好像脑子缺根筋,哪儿自愿挨打却不还手,打人者还心安理得的,正常情况下肯定不会是这样的,这句千古流传的歇后语背后隐藏着一个小故事,而这个小故事我们人尽皆知,但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小编通过查阅相关

  •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是如何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周瑜大家是很熟悉的,那是翩翩少年一个啊,英姿飒爽非常勇猛的一个人了。而且他还娶了美人儿小乔夫妻恩爱生活美满,也是许多人的榜样了,长得又帅又有能力确实是男神一枚。而这黄盖也是一个勇猛善战之人,但是在历史上周瑜的描述比黄盖多得多了。所以如今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黄盖是何许人也,而又为何会有这样一个歇后语广

  • 三国典故周瑜打黄盖下一句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周瑜打黄盖

    周瑜是三国时期东吴非常著名的军事家,很多人都把周瑜当做军师,其实周瑜不仅是军师而且还能担任上阵杀敌的将军,这是诸葛亮不能比拟的。周瑜也是东吴的大都督,也就是最高指挥官了,多亏周瑜吴蜀联盟才能在赤壁之战上战胜曹操。说到赤壁之战那就不得不提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就是黄盖上演的苦肉计,也是整个赤壁之战最为关

  • 《三国演义》周瑜打黄盖典故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周瑜打黄盖

    在《三国演义》中演绎:三国时期,东吴的大将黄盖受命诈降到曹操的军营,为了取信于曹操,周瑜故意借故痛打黄盖一顿,让黄盖假装气愤而投敌。庞统劝曹操将战船连在一块,给周瑜利用火攻创造条件,最终孙刘联盟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历史典故赤壁之战赤壁之战时,为了让曹操上当,周瑜决定使用苦肉计。黄盖奋勇当先,于是在军

  • 周瑜打黄盖真的存在吗 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发生这件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三国,周瑜

    周瑜打黄盖,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周瑜打黄盖这个故事可以说是人尽皆知,即便不是很清楚故事情节,对于这句歇后语还是熟捻于心的,经常有人在类似的情景中,不由自主的说出这句歇后语。这句歇后语的来历其实就像两个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表演的一出戏。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中,

  • 黄盖到底是什么死的 真的是在赤壁之战受伤之后死亡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三国,黄盖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黄盖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曹操的军队向南移动后,首先占领了新野,打败了刘备的军队,留下刘备的军队匆忙逃往南方。途中,他们讨论了如何摆脱曹操军队的追击,最后得出结论,他们只能和东吴一起与曹操军队作战。于是刘备派诸葛亮去游说孙权。诸葛亮没有满足刘备的要求,说服孙权

  • 黄盖除了赤壁之战前的那些事外 他还有那些经历呢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三国,黄盖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黄盖的那些事,欢迎关注哦。说到黄盖,想必很多人脑海中第一个出现的就是“周瑜打黄盖”。这件事情发生在《三国演义》中,是著名的赤壁之战的一个环节,而且非常重要,不仅重要还很精彩。只不过,这只是作者杜撰出来的一个故事,在真实的历史上并没有发生过。那么,黄盖在

  • 揭秘黄盖真正的死因 并非是在赤壁受伤后死亡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三国,黄盖

    历史上的黄盖是怎么死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曹操的军队向南移动后,首先占领了新野,打败了刘备的军队,留下刘备的军队匆忙逃往南方。途中,他们讨论了如何摆脱曹操军队的追击,最后得出结论,他们只能和东吴一起与曹操军队作战。于是刘备派诸葛亮去游说孙权。

  • 曹操此人生性多疑 为什么还是相信黄盖的苦肉计呢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曹操,黄盖

    曹操为什么会相信黄盖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先从《三国演义》来说,赤壁之战中黄盖为了配合周瑜火攻曹操,上演了一场苦肉计,其过程环环相扣,一步步把奸雄曹操下入套中,不可谓不精彩。有很多人在看到这个情节时觉得不可思议,曹操是一个疑心极重的人,怎么就

  • 黄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他是怎么和孙权相遇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孙权,黄盖

    还不知道:黄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黄盖他是东汉末期的一个非常有能力的名将,曾经为当时的领袖做了很大的贡献,在当时黄盖非常的受宠幸,是一个值得去信任的人。黄盖他出生在一个中等的家庭,没有太贫穷也没有太富有,他的父母亲都是平常的百姓人家,前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