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孙权太偏袒女婿,导致两个无辜之人因此丧命

孙权太偏袒女婿,导致两个无辜之人因此丧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168 更新时间:2023/12/9 9:15:33

嘉禾六年(公元237年),曹魏的庐江主簿吕习意欲率领部众叛魏投吴。为了安全期间他向孙权请示,希望东吴能派出重兵前来接应,并顺便作为内应与吴军里应外合攻克庐江,也算是作为投诚的见面礼。孙权对此事非常重视,于是就派自己的女婿、卫将军全琮为大都督,统帅朱桓等将前往接应。

我在之前的文章当中提到过,全琮这个人在江东诸将当中的表现平平,无论是军事谋略还是统兵作战方面都没有太出色的表现。但是孙权却对他极为的喜爱和重用,不仅使他在仕途上平步青云、扶摇直上,而且还将自己的大女儿嫁给了他。

孙权有意将这件比较容易完成的差事交给他全权处理,无非也是想让他借此建功以堵住众人的口实,这跟当年帮周泰坐稳濡须督的事情是一个道理。不过让孙权没想到的是,他这一偏私的行为不仅没能如愿,而且还差一点因为此事痛失声震敌国的爱将,并且在后世的评价中也留下了很不好的名声。

据《三国志朱桓传》中记载,当时东吴大军行进到庐江城外的时候才知道,吕习叛逆这件事早已被人告发,当时的庐江太守李膺不仅迅速整顿兵马斩杀了吕习等人平定了城内的叛乱,而且还紧闭城门加固了防御。全琮等人一看事情已经败露,只得率领部众撤退,等待时机再做打算。

庐江城外一里远的地方有一条溪水河,河的宽度有三十多丈,深的地方有八九尺,浅的地方也有四五尺。东吴大军撤退的时候,朱桓率领着部众负责断后。魏将李膺准备在吴军退过溪水桥的时候,趁其不备率部众突然杀出给吴军以重创。可是在魏军准备出击的时候,忽然看到了朱桓的车架停留在吴军的后方,吓得赶快退了回去紧闭城门不敢出战(见桓节盖在后,卒不敢出)。

从这一段记载当中我们就得出了两个结论:一、孙权想让自己女婿轻松建功的计划泡汤了;二、朱桓在经历了几次与曹魏名将的作战之后,已经跟朱然陆逊等人一样,成了一位声震敌国的东吴猛将了。那是什么原因让孙权差一点就失去了朱桓呢?这主要跟他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

据《三国志朱桓传》载,朱桓的性格有一个致命的缺陷:“桓性护前(逞强好胜,不容许别人争先居前),耻为人下(不愿意被别人统属),每临敌交战,节度不得自由(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发挥的死后),辄嗔恚愤激(总是会表现出极度愤懑的情绪及其抓狂的表现)。”

东吴大军撤退之后,全琮一时间也没有想出什么好的破敌方略,所以准备将兵力分散给诸将,让他们分别击敌。朱桓看全琮一直没有动静,按奈不住就跑去询问下一步作战计划,当他得知全琮的想法之后不禁勃然大怒,准备跟全琮好好理论一番。

全琮跟朱桓一起作战多年,对他的脾性十分了解,非常害怕跟他纠缠。而当时孙权的同学胡综正好被任命为偏将军,主要负责宣传诏命。于是全琮就把责任推给了胡综,说这个主意是他想出来的。全琮这样做的本意只是想借此来压制一下朱桓,可没成想朱桓一听脾气更大,回营之后就命人喊胡综前来相见。

胡综来到营门口的时候,朱桓准备亲自去迎接,并对手下人说:“待会儿我一挥手,你们就全部退下。”朱桓的一名手下听到之后非常担心,害怕朱桓在气头上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于是就从一旁跑到门口跟胡综说了一声让他赶快离开。

朱桓到营门口没有见到人,知道是手下人所为,扭头就把通风报信的人给杀了。后来朱桓的佐军对他劝谏的时候,也被在气头上的朱桓给杀了。就这样,两个无辜之人因此而丧命。再后来朱桓因为长时间处于愤怒之中,情绪就完全失控了,行为表现的极其癫狂。孙权得知消息之后,马上下诣命人带朱桓回建业看病,其所属部众暂时由他儿子朱异统领。经过几个月的治疗,朱桓的病情得以恢复,孙权对他擅杀部将的行为也没有追责。

孙权之所以没有追究朱桓的责任,一方面是因为朱桓确实为东吴立下了大功;另一方面,孙权心里也明白,朱桓之所以被气到癫狂,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自己的私心造成的。这在朱桓返回中洲的时候,孙权跟他的说的一番话就能看出来。

孙权对朱桓说:“当今天下未定大业未成,还有许多事需要我们两个人共同努力去完成。我决定拨给你五万兵马,让你自己独当一面建功立业,这样你的病就不会再复发了。”在征讨庐江的过程中,孙权因偏心自己的女婿差一点痛失爱将;又因爱才心切无视刑罚,不追究朱桓擅杀部将的责任,这也成了他晚年执政期间遭人诟病的原因之一。

标签: 孙权三国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程昱劝说曹操杀了刘备,但郭嘉为何只让曹操防备刘备?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青梅煮酒的故事大家都非常熟悉,在席间曹操称道: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当时吓得刘备手中的筷子都掉了,希望用一副窝囊样蒙骗曹操。其实,曹操可不是那么好骗的,难道会因为刘备故意示弱就沾沾自喜,放松对刘备的警惕吗?不会。刘备得以逃亡,是托了郭嘉的福。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吕布打的刘备

  • 汉中有什么特殊?为何汉中之战中双方都大将尽出?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三国,汉中之战,战史风云

    相信很多人在看三国的时候,都会被魏蜀吴之间的权利斗争所吸引,确实这样的斗争是非常好看的。除了这些权利斗争之外,其实里面的战斗场面也是让人看的热血沸腾的,其实仔细一看你就会发现,三国里面有非常多的名将,我们都知道有一个好的将领对于一场战争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能够直接斩掉对方大将的首级的话,那么能够鼓

  • 揭秘:历史上的三棱军刺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三棱军刺的刀身十分特别, 不同与其他刀具的平面刀身设计,三棱军刺的刀身呈扭曲的棱形,自刀尖处向下扩展又分成了三面刀刃,刀刃之间有三处凹型血槽。 三棱军刺的可怕之处在于它的放血能力, 我国的56式三棱军刺在国际上被称之为“放血王”。三棱军刺采用血槽设计,其目的是为了使被刺者的伤口难以处理。 当被三棱军

  • 明朝大将蓝玉真的明目张胆霸占蒙古王妃了吗?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蓝玉,明朝,野史秘闻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明朝大将蓝玉率领大军15万向北征讨,探知元主在捕鱼儿海,趁着风沙漫天,出奇兵突然出现的元军面前,元军大惊,仓促迎战,大败,太尉蛮子等被杀,其部众皆降,仅元主与太子天保奴等数十骑逃走。蓝玉派精锐骑兵追击,但未追上,仅俘获其次子地保奴、妃嫔、公主以下百余人,后又追获吴王朵儿只

  • 庞统当初没有死的话 蜀汉最后还会丢失荆州吗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风云人物

    对庞统和荆州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如果庞统不死,荆州就不会丢吗,三国会归蜀吗?公元214年,刘备包围雒城,庞统率领大军攻城,战斗中被乱箭射中而死去,年纪轻轻就挂了。注意不是演义中写的死在张任的手上!公元219年末,关羽兵败,荆州被孙权所得。中间相隔五年之久,如果凤雏庞统还

  • 绕梁三日的含义是什么?关于绕梁三日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成语故事,文史百科

    绕梁 三日的含义是什么?关于绕梁三日的故事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今天kk历史网(www.kklishi.com) 小编发挥科普精神,为大家讲讲什么是绕梁三日的含义,及其中的典故。战国时期,韩国有一个叫韩娥的女子来到齐国,因为一路饥饿,断粮已好几日了,于是在齐国临淄城西南门卖唱求食。她美妙而婉转的歌声深

  • 什么是瓦桥关之战?瓦桥关之战中到底是谁赢了?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战史风云

    瓦桥关之战是辽乾亨二年(宋太平兴国五年,980),辽军围攻瓦桥关(今河北雄县),击败宋军的一次作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战争始末北宋王朝在对外战争中,往往是败多胜少,军队数量虽然很多,但战斗力堪忧,经常被人打得落花流水。俗话胜败乃兵家常事,打败仗并不丢人,但是宋朝有一场胜仗

  • 嵇康没有对司马昭构成威胁,为什么最后还是被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嵇康,三国,历史解密

    做人,得在轨道上走着。没有骨气难以立身,没有品行难以立德。历史上的名人大家,都用手中的笔书写历史的沉浮,描绘人生的喜乐,刻画沧海横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有人文笔精彩绝伦,有人立意高远,有人才思荡漾。他们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成为我们享用不尽的精神财富。今天,我们说说曹魏时期的思想家

  • 舒妃出身高贵家族显赫,为何一生只能止步妃位?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舒妃,清朝,野史秘闻

    说起舒妃的家世,那绝对算得上是八旗中的顶级豪门了,堪称满门皇亲国戚。她的祖先是叶赫部国主金台石,曾祖父是康熙权相纳兰明珠,与清朝第一位被追封的皇后孝慈高皇后(皇太极生母)乃是一家。更令人想不到的是,舒妃叶赫那拉氏还与乾隆朝的一位大人物关系密切,她就是官至保和殿大学士,被追赠为郡王的富察·傅恒。据《钦

  • 明朝“前六君子”左光斗简介:为官磊落刚直,被誉为“铁面御史”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风云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