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凌统:合肥之战中痛击张辽,最后结局怎么样?

凌统:合肥之战中痛击张辽,最后结局怎么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803 更新时间:2024/3/11 3:49:14

在历史长河中,凌统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

“合肥之役,辽、典以步卒八百,破贼十万”。这是魏文帝曹丕一道圣旨中的几句话,对魏国名将张辽李典在合肥之战中的表现给予高度评价。从此,张辽就留下了“八百破十万”的千古英名。事实上,合肥之战中,吴国武将也有上佳表现,只是被人忽视而已。

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战中,曹操遭遇孙刘联军激烈抵抗,因为曹军不习水战,加之军中疫病流行,孙刘联军战术得法,使用火攻计,最终大破曹军。曹操南下统一江东的进程被迫中断,不得不带领主力部队撤回北方。

孙权乘胜追击,吴军渡江北上,企图把江淮地区广大区域尽收囊中。曹操却寸土不让,牢牢把襄阳、樊城等军事重镇控制在手中,作为日后进军江东的据点。孙权在襄樊一线攻击受阻,马上调转矛头,攻击曹魏防御较为薄弱的合肥。

公元209年,孙权亲自带兵出征合肥。合肥军民在蒋济指挥下,万众一心坚守城池,孙权围攻多日,难以攻克。后因曹操派来的救兵逼近,孙权主动撤兵而去。第一次合肥之战结束。

公元214年,心有不甘的孙权,再次带领大军出征合肥。此次孙权对合肥志在必得,带了超过十万人的部队。而合肥城中仅有曹魏守军七千人。力量对比悬殊,局面对曹魏十分不利。更为糟糕的是,曹操本人带领主力部队远在汉中,指挥对马超张鲁的战事,远水不解近渴,根本抽不出兵力援救合肥。

万幸的是,曹操深知合肥的重要性,派遣名将张辽、李典、乐进等人坐镇合肥。击退孙权守住合肥的千斤重担,就落在主帅张辽身上。张辽久经战阵,没少打恶仗硬仗,他临危不乱,以免督促将士整饬城防严加戒备,另一方面密切关注孙权部队动向。

孙权人多势众,他抵达合肥后,立即指挥部队把合肥团团围住,切断内外联系。孙权的如意算盘是全歼城中守军,如果遭遇敌军强烈抵抗,就改为长围久困,等城中粮尽援绝,再一鼓而下。反正曹军主力部队远在汉中,一时半会都难以赶到,有的是时间。

张辽看出了孙权的用心,合肥城中存粮并不太多,一旦粮草耗尽,部队不战自乱。张辽思之再三,制定了一个十分大胆的作战计划:孙权虽然兵力众多,但分散在合肥周围,并不集中。张辽决心采用攻势防御,趁孙权立足未稳,主动出击,打几个胜仗,一来可以挫伤敌军锐气,二来可以坚定守军信心。

张辽精心挑选了八百个突击队员,都是骁勇善战、悍不畏死的勇士。张辽传令杀牛宰马,让这些勇士们痛饮饱餐一顿。次日凌晨,张辽亲自披甲持戟,带领八百勇士突然杀出城外,直扑孙权中军大营。

张辽一马当先,勇不可当,“先登陷阵,杀数十人,斩二将,大呼自名,冲垒入,至权麾下”。孙权措手不及,吴军也乱做一团。危急时刻孙权纵马狂奔,逃到一座丘陵之上,勉强躲过一劫。张辽在吴军大营中纵横驰骋,所向披靡,最后又带领突击队全身而退。

吴军受此挫败,士气低落。孙权也感到张辽很不好对付,胆落心寒无心恋战,几天后立即主动撤退。谁知张辽却不依不饶,吴军正在撤退时,张辽再度带兵大举追击。乱军中张辽再次发现了孙权的踪迹,指挥部下直扑孙权。

孙权见势不妙一路狂奔,在逍遥津北被张辽指挥士兵包围,险象环生。就在这时,溃散的吴军中冲出一员猛将,他带领三百骑兵杀入重围,让部下掩护孙权突围而去,他带领十几个士兵留下断后。

此人就是东吴猛将凌统。凌统抱定必死之心舍命苦战,给张辽迎头痛击。但因为兵力悬殊,凌统“左右尽死,身亦被创,所杀数十人”,最后只剩他一人,血染征袍遍体鳞伤。凌统估计孙权已经脱险,这才撤退。

但逍遥津上唯一的渡桥已被张辽部队拆毁,凌统已无路可走。他毅然纵身跳入河中。由于浑身铁甲,凌统沉入水底。但他水性极好,“被甲潜行”,硬是从水底一步步摸到对岸,成功脱险。凌统堪称是合肥之战中吴国唯一的亮点,如果没有他这个战斗英雄的拼死掩护,孙权有极大可能就此报销。了解更多合肥之战的梗概,请阅读《三国志》。

标签: 凌统东吴

更多文章

  • 凌统与杀父仇人甘宁同为东吴名将,两人是怎么相处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凌统,东吴

    对凌统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相关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凌统被迫年少承父业,和曾经的杀父仇人甘宁,同在孙吴屋檐下,两人又该如何处理这错综复杂的关系呢?01恩怨难解江夏大捷过后,凌统本身的军事能力受到肯定,归入周瑜麾下作战,陆续参与了乌林大破曹操、南郡攻打曹仁等经典战役。然而,他与杀父仇

  • 他是东吴名将,揭秘凌统充满坎坷且传奇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凌统,三国

    对凌统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相关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凌统的老爸,是被猛将甘宁杀害的,所以在三国迷心中,他的形象大概都是个为父报仇的孝子。在二次创作的小说中,也会描述一下他与甘宁间的爱恨情仇,不过比较少人着墨的一点,我认为是凌统年轻丧父,被命运逼着成长,独立接掌家业的心路历程。本文就

  • 凌统:孙吴名将,为父报仇的孝子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凌统,孙吴

    说到凌统,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凌统的老爸,是被猛将甘宁杀害的,所以在三国迷心中,他的形象大概都是个为父报仇的孝子。在二次创作的小说中,也会描述一下他与甘宁间的爱恨情仇,不过比较少人着墨的一点,我认为是凌统年轻丧父,被命运逼着成长,独立接掌家业的心路

  • 探索东吴名将凌统与杀父仇人甘宁之间的爱恨情仇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东吴,凌统,甘宁

    你知道凌统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在上篇文章说到凌统是如何被迫年少承父业,和曾经的杀父仇人甘宁,同在孙吴屋檐下,两人又该如何处理这错综复杂的关系呢?01恩怨难解江夏大捷过后,凌统本身的军事能力受到肯定,归入周瑜麾下作战,陆续参与了乌林大破曹操、南郡攻打曹仁等经典战役。然而

  • 凌统为什么能位列江表之虎臣?他为东吴的建设作出了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凌统,东吴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凌统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提到汉末三国时期的著名武将组合,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蜀汉五虎上将和曹魏五子良将。对于蜀汉五虎上将来说,指的是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这五人,而曹魏五子良将则聚焦了张辽、张郃、乐进、于禁、徐晃这五位名将。实际上,对于东吴来说,也有自

  • 丁奉和徐盛是什么关系?两人的结局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丁奉,徐盛,三国

    两人都是东吴将领,在《三国演义》中,徐盛、丁奉有时候一起登场,一起作战。其实,历史上的徐盛和丁奉并不是每战必齐上,徐盛官位大一些,他一般登场的时候是东吴中期阶段,而丁奉则完全是后期“英雄”,东吴到了末期,丁奉可谓是顶梁柱了。所以,徐盛很少和丁奉在一起并肩作战,徐盛红火的时刻,丁奉还是别人手下的部将,

  • 徐盛怎么死的?三国孙吴将领徐盛结局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徐盛,三国

    徐盛怎么死的?三国时期孙吴将领徐盛结局怎样徐盛(177-228),字文向,琅邪莒县(今山东莒县)人,三国时吴国名将。他在汉末因战乱客居江东,由孙权所设“招贤馆”登用,从而开始辅佐孙权。早年徐盛抗击黄祖,因功升为中郎将。刘备伐吴时,徐盛跟随陆逊攻下蜀军多处屯营;曹休伐吴时,徐盛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以少抗

  • 三国吴国名将徐盛立下了什么样的赫赫战功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国吴国名将徐盛

    徐盛是三国时期孙吴将领,他在汉末因战乱客居江东,由孙权所设“招贤馆”登用,从而开始辅佐孙权。在三国英雄人物辈出的时代,徐盛作为吴国名将,着实立下赫赫战功,抒写了战争年代沙场神话。早年徐盛抗击黄祖,因功升为中郎将。刘备伐吴时,徐盛跟随陆逊攻下蜀军多处屯营。曹操出兵濡须口,徐盛跟随孙权一同迎击。当时魏军

  • 被称为“江表之虎臣”的是谁?三国少有的文武全才徐盛!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国,徐盛

    被称为“江表之虎臣”的是谁?三国少有的文武全才徐盛!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徐盛是三国时吴国名将。早年徐盛抗击黄祖,因功升为中郎将。刘备伐吴,徐盛跟随陆逊攻下蜀军多处屯营。曹休伐吴时,徐盛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以少抗多,成功防御。后来,曹丕大举攻吴,吴国依徐盛的建议在建业外围筑上围墙,曹丕

  • 黄忠箭射关羽,赵云箭射徐盛,谁的箭术最强?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黄忠,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黄忠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若说《三国演义》中的射手,那可是太多了。其中比较经典桥段要数吕布辕门射戟和黄忠射关羽头盔了吧。我们先来看看吕布的“辕门射戟”。“乃令军候植戟于营门,布弯弓顾曰:诸君观布谢戟小支……布即一发,正中戟支。灵等皆惊”。这个是正史中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