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蜀汉北伐惨败跟马谡有什么关系?刘备临死早已看穿玄机

蜀汉北伐惨败跟马谡有什么关系?刘备临死早已看穿玄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008 更新时间:2024/2/14 8:07:39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马谡故事,欢迎关注哦。

刘备白帝城托孤时,面对蜀汉文武百官皆不下定论,却偏偏给诸葛亮说了一句“马谡不可大用”的话,仿佛他已经预测到未来马谡会“失街亭”一样。七年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马谡失街亭,致使蜀汉北伐大业毁于一旦,从而印证刘备的先见之明。

草根出身的刘备,素以识人辨人著称。(曹)魏(刘)蜀(孙)吴,三国鼎立,蜀汉偏安益州一隅,无论是人力、物力,还是文臣、武将都和其他两国无法相比。本来人才就稀少,而且这些人才,还都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关羽刚愎自用、好大喜功;张飞脾气暴躁、暴而无恩;赵云性格耿直、不懂变通;魏延骄傲自大,利令智昏等等。然而,这些人尽管自身毛病不少,还是刘备手下爱将,被刘备信任重用。只因只认刘备为主公,对刘备忠心耿耿,才一直受到刘备的重视。

反观马谡,却视为诸葛亮的铁杆粉丝,反与刘备有君臣隔阂。正如马谡临死前书信所写:明公视谡犹子,谡视明公犹父,原深惟殛兴禹之义,使平生之交不亏於此,谡虽死无恨於黄壤也。马谡一生效命于刘备父子两代人,却在刘备临终前被冠上“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结论,几乎被蜀汉政权打入冷宫。

马谡之所以会被刘备所看透,原因如下。

其一,马谡太年轻,不懂官场政治。

马谡仗为荆州人士,诸葛亮的半个乡人且靠是马良之弟,诸葛亮的半个弟弟,就与诸葛亮走得很近,形影不离,并成为荆州派的核心人物之一,甚至在马谡眼里或心中只有丞相诸葛亮却无皇帝刘备。对帝王而言,赏识臣子,重用手下,最为看重还是文臣武将的忠心耿耿,而最为忌讳莫过于文武百官的结党营私。刘备亦是如此,北平和赵云一见如故,涿郡对关张恩爱有加,汉中让魏延越级提拔,永安对马谡全盘否定。刘备临终时,马谡三十三岁,正当壮年,而在官场上正处年轻阶段,对官场政治还处于不成熟阶段,故刘备以马谡“不可大用”来劝诫诸葛亮,仍需对马谡勤加打磨,方能大用。

其二,马谡是书生,只会纸上谈兵。

马谡虽有才,但无全才。马谡的才在于谋划和参谋而不在于指挥及领导。马谡拥有着过人才华且非常博学,谈起兵法,朗朗上口;而且在用兵之上也非常有智慧,论起谋略,了然于胸。马谡博览群书却缺乏临场经验,一旦使用不当,就会变成赵括第二,再现长平之战的悲剧。马谡是书生,诸葛亮亦是书生,马谡与诸葛亮有相通之处,都是长于战略能力而短于战术能力。刘备是纵横捭阖的英雄,其战术经验是靠战场上真刀真枪拼出来。为此,对类似马谡这样的书生,需要后天的实战经验的培养,而不能只停留在先天的书本知识的积累。

其三,马谡是政客,懂得溜须拍马。

马谡是政客,为了追逐权势,学会察言观色,逢迎献媚,极力谄媚诸葛亮。甚至投诸葛亮所好,与其谈论军计。诸葛亮喜欢马谡,除了乡土情结、马良之弟外,还有一点就是,两人非常谈得来,都擅长纸上谈兵。两人经常抵足而谈,常常一谈就到天明,通宵不睡。马谡视诸葛亮如师如父,而诸葛亮看马谡如徒如子。总而言之,马谡就是诸葛亮的缩小版。因此,刘备不仅发现马谡有才却不是全才,还发觉马谡爱权且爱大权,故借马谡“言过其实”来警诫诸葛亮,对马谡要慎用,才不会铸成大错。

刘备之所以会在临终前告诫马谡不可大用,是因为害怕诸葛亮一旦形成稳定的小团体,可能会让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化为泡影。

笔者按:幼稚,本指还未系统接受教育的小朋友,思想天真无邪,简单不复杂,说话总是很直接,自我意识较强。后引申为成人思想不成熟,见识不够开阔,看问题难以洞悉实质,心智未开,总是喜欢主观想象。马谡,本是一个成年成熟的士人,在政治上却还处在幼年,丝毫不成熟,以致被刘备在临终前冠上“言过其实”的定论。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标签: 马谡三国

更多文章

  • 刘备临终前为什么会说马谡不死,蜀国难以生存?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备,三国

    大家好,说起马谡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在《三国演义》中,刘备临终前曾跟诸葛亮说,此人不死,蜀国最终必亡。诸葛亮以为只是刘备回光返照说的痴话,并没有在意,而最终蜀汉的灭亡这个人确实要付一部分责任。这个人便是诸葛亮的参军,马谡。刘备在临终前说马谡言语浮夸,超过实际才能,不可委任大事,并对诸葛亮千叮

  • 诸葛亮一生用错了三个人是哪些人?马谡算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诸葛亮,三国

    诸葛亮一生用错了三个人是哪些人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诸葛亮因为被后世小说和戏剧美化,所以他已经变成了智慧的化身,忠臣的楷模,实际上历史上的诸葛亮并非如此完美,他也没有后人想象的那么厉害,在小说中大家都知道,他用错了马谡,丢失了街亭,上演了会烈斩马谡的情节,其实

  • 和马谡一起守街亭的王平,为何在战败后没受处罚?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王平

    街亭之战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的其中一场战事,发生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战争期间,也是这次北伐战争中一场决定性战事。在马谡失守街亭后,诸葛亮失去重要据点,进退无据,无法再战,于是,迁西县一千多户撤回汉中。由此,对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来说,因为马谡失街亭而功亏一篑。对此,虽然有人替马谡求情,但是,诸葛亮依然挥

  • 提到马谡大家会想到“失街亭”,马谡真实才学到底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马谡

    公元219年这一年,是蜀汉的军事力量的巅峰时期,可惜因为关羽的大意,所以导致了荆州的丢失,但是他这次大意的行为,导致的不仅仅是荆州的丢失,也是蜀汉最重要的转折点,后来蜀汉的失败,也跟这个有一些关系。当时刘备一是因为,失去了荆州这块战略要地,而且关羽兵败麦城被杀之后,也失去了一个结拜兄弟,虽然关羽有些

  • 马谡个诸葛亮的关系那么的密切 街亭失守诸葛亮为何直接将马谡斩杀了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诸葛亮,马谡

    对诸葛亮杀马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马谡和诸葛亮的关系非常密切,甚至有人觉得诸葛亮完全是在把马谡当接班人培养。可令人唏嘘的是,在街亭失守之后,诸葛亮没有手下留情,而是直接将马谡斩杀。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聊聊,为何诸葛亮会这样做。首先,马谡犯的错实在是太大了。诸葛

  • 不被刘备看好的马谡,他到底有真才实学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马谡

    刘备建立了蜀国后,自己就称帝了。但是称帝之后,刘备的力量也就到了极致。后关羽身死,刘备为了复仇也落得白帝城托孤,临终前,刘备则给诸葛亮说了,马谡不可重用。这是刘备的临终之语,想必诸葛亮还是很放在心上的。但是当马谡跟了诸葛亮一段时间后,诸葛亮觉得马谡的军事才能相当好,非常想培养马谡为自己的接班人,于是

  • 三国武将马谡的生平是怎样的?马谡真的是因为失街亭而死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马谡

    马谡的故事是怎样的?马谡是怎么死的?如何评价马谡?中国历史故事网这就为你介绍:马谡生平简介马谡(190年-228年),字幼常,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侍中马良之弟,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将领。初以荆州从事身份跟随刘备入蜀,历任绵竹县令、成都县令、越嶲太守。蜀汉丞相诸葛亮任用他为参军。马谡才器过人,好

  • 马谡为什么会被骂千年?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马谡,三国

    马谡为什么会被骂千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三足鼎立之后,魏强而吴、蜀弱,蜀吴联合一起对抗强大的魏国。孙刘建立了同盟关系后,吴蜀两国还真就再没红过脸,所以诸葛亮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治理国家与讨伐曹魏这两个工作重点之上。当时魏据天下三分之二的地盘,而吴盘踞富足的江南,只有可怜

  • 赵云如此忠心耿耿 诸葛亮为什么还派马谡去镇守街亭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马谡,诸葛亮

    对马谡守街亭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结果以失败告终,使后世许多人怀疑诸葛亮使用马谡是战术上的失败。诸葛亮北伐是蜀汉宰相诸葛亮为帮助汉朝统一中原,从228年春到234年冬发动的五次战争。其中,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是最有希望的是一次北伐,因为诸葛亮

  • 马谡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将领 马谡真的不会带兵打仗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蜀汉,马谡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蜀汉马谡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我们应该都听说过在三国时期有一个叫马谡的蜀国的将领,马谡当时在三国时期也是十分有能力能力的当时的诸葛亮十分的器重他并且在刘备去世之后北伐的时候让马谡作为作战的先锋,并且后来也将镇守街亭的重任交给了马谡。从这我们可以看出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