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当初七擒孟获收服此人 诸葛亮死后孟获又是什么情况

诸葛亮当初七擒孟获收服此人 诸葛亮死后孟获又是什么情况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768 更新时间:2024/1/24 18:39:58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诸葛亮孟获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孟获本来就是南中地区的山大王,刘备大军击败刘璋夺取益州以后,孟获表面上归降了蜀汉,实际上一直暗藏祸心。

等到刘备夷陵之战战败后,孟获跟随蜀地豪强雍闿,索性就反叛了刘备。料理完刘备的后事,诸葛亮便带兵亲自南征,打算灭了孟获。

这个时候马谡提出了一个可行的方案,他认为孟获在南方颇有威望,杀了他难以稳定民心,只有赦免他才行。所以南中被平定以后,孟获就跟着诸葛亮一起到了成都。

孟获在成都接受了刘禅的册封,被任命为御史中丞。得到了官爵,又能够长期镇守自己的地盘,孟获对诸葛亮可谓是心服口服,所以一直到诸葛亮死之前,孟获都没有再反叛。那么问题来了,诸葛亮死后,孟获到底是怎么个情况呢?

从蜀汉的军事行动上看,孟获很安稳。

在《三国志》中,我们找不到孟获的影子,只有在裴松之的注解当中,才能看到七进七出的历史故事,已经孟获本人。

但是有一个很遗憾的问题,自从诸葛亮征服了南中地区以后,孟获这个人就好像凭空从历史上消失了一样,完全没了声息。

所以我们要想推测孟获有没有在诸葛亮死后谋反,就看看蜀汉在诸葛亮死后的军事行动就可以了解一切了。

次日,孔明引大军俱到泸水南岸,但见云收雾散,风静浪平。蜀兵安然尽渡泸水,果然“鞭敲金镫响,人唱凯歌还”。行到永昌,孔明留王伉、吕凯守四郡;发付孟获领众自回,嘱其勤政驭下,善抚居民,勿失农务。孟获涕泣拜别而去。---《三国演义》

诸葛亮死后,先是蒋琬执掌朝政,后来是费祎执掌军政大权,这两位在位期间,基本没有大规模的军事活动。

就算是有,那也是针对曹魏的军事活动。对于南中地区,一直是由李恢镇守,蜀汉中央十分放心,即使诸葛亮死后,这里也没有发生什么战乱。

由此可见,孟获并没有因为诸葛亮去世,就反叛了蜀汉帝国。南中地区,在李恢的治理下,其实已经逐渐安宁,老百姓们也逐渐开始拥戴蜀汉帝国。

孟获的安稳,也是姜维带兵北伐的重要条件。如果孟获还能活着,或者他已经传位给接班人,那么在姜维九伐中原的时候,孟获一族也没有造反,这是可以预见到的。

蜀汉灭亡时,孟获一族也不愿相救,因为被压榨惨了。

诸葛亮打仗要不要钱?当然需要,而且要很多。打仗不仅要钱要粮,还要不少兵马,这些兵马物资,都是从哪儿来的呢?都是从蜀汉各地找来的。

其中南中地区,是被压迫比较严重的地方。当时一旦诸葛亮缺钱了,那么李恢就挑一个南中大户杀一杀,随后把他们家的家产都给夺取了送到前线。这么做李恢在蜀汉的确有了一个好名声,那就是要啥有啥,百分之百地完成任务。但是李恢这么做,同时也彻底得罪了南中的豪族。南中的豪族们,对李恢包括对蜀汉政权,都抱有一种怨恨的态度,至少是担惊受怕的那种,因为他们担心,说不定哪天,这帮人又要来杀大户了。所以等到李恢死后,南中这帮豪族们,算是先松了口气。后来蒋琬、费祎时期,南中地区的豪族们总算过了一段安宁日子。

一直到姜维重新北伐中原以后,这帮豪族们的家族记忆再次被唤醒。他们意识到只要蜀汉北伐,那么南中地区的他们就有可能被剥削。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想呢?当然是希望姜维停止北伐,停止北伐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打败了曹魏,要么被曹魏打败。

南土平定,恢军功居多,封汉兴亭侯,加安汉将军。后军还,南夷复叛,杀害守将。恢身往扑讨,鉏尽恶类,徙其豪帅于成都,赋出叟、濮耕牛战马金银犀革,充继军资,于时费用不乏。---《三国志》

相比较而言,被曹魏打败似乎更加现实一点,所以南中这帮豪族,包括孟获一族在内,都希望姜维被曹魏彻底打败,这样他们就不用过苦日子了。

由此可见,在蜀汉灭亡的时候,就算孟获活着,他也不可能出兵帮助蜀汉对抗曹魏,因为他也不希望再次被剥削了。

孟获对诸葛亮还是比较敬重的。

不管怎么说,在诸葛亮活着的时候,孟获是什么都不敢干,而且积极配合诸葛亮的工作,这是可以肯定的。

在孟获的帮助下,李恢在南中地区的业务开展,也顺利了很多。可以说被诸葛亮打了一顿以后,凶神恶煞的孟获,忽然就变得载歌载舞了。

平定南中,是诸葛亮北伐最重要的一步。因为南方不平定的话,诸葛亮是不敢随便北伐的。而孟获是平定南方的关键所在。

亮曰:“若留外人,则当留兵,兵留则无所食,一不易也;加夷新伤破,父兄死丧,留外人而无兵者,必成祸患,二不易也;又,夷累有废杀之罪,自嫌衅重,若留外人,终不相信,三不易也。今吾欲使不留兵,不运粮,而纲纪粗定,夷、汉粗安故耳。”亮于是悉收其俊杰孟获等以为官属,出其金、银、丹、漆、耕牛、战马以给军国之用。自是终亮之世,夷不复反。---《资治通鉴》

有了孟获的帮助,诸葛亮不仅可以高枕无忧,而且还能够在南中获得大量的资源相助,这种事情何乐不为呢?

总体来说孟获对诸葛亮是相当敬重的,能够七擒七纵,可见两个人之间也形成了某种默契。或许真的如电视剧里所演的那样,诸葛亮的灵柩被运回来的时候,哭得最凶的就是刘禅和孟获了。

总结:孟获获得了相对的自治权,也算够本了。

按照道理,诸葛亮要想灭了孟获,那也是弹指之间的事情。可是诸葛亮没有这么做,这就是给了孟获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

后来诸葛亮虽然把李恢派遣到了南中地区,可是孟获在自己的部落里依旧享有绝对的领导地位。所以他在南中是有相对的自治权的。

既然没有被杀,反而拥有一定的权力,孟获干嘛还要自讨没趣呢?况且他们对北方的战事并不很了解,在没有蜀汉将领的带领下,也不会因为诸葛亮的去世,就随随便便敢造反的。

参考资料:

《三国志》

《三国演义》

标签: 诸葛亮孟获

更多文章

  • 蜀汉灭亡时孟获在做什么 孟获为何没有出手救援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诸葛亮,孟获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诸葛亮和孟获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蜀汉灭亡之际,孟获很可能已经不在人世了,就算活着,就算想救,也没机会,从邓艾偷渡阴平到刘禅举城投降只有短短一个月,邓艾兵锋之快,刘禅投降之速,都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再者南中对于蜀汉的感情也没有那么深。蜀汉灭亡时,孟获去了哪里先

  • 诸葛亮为什么要对孟获七擒七放?他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孟获,蜀汉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来说说孟获的故事。刘备在永安去世之后,将自己的遗愿和天下的大事都托付给了诸葛亮,诸葛亮身上背负了很多的责任,他其实压力已经很大了。他不光要面对曹魏和东吴的双方势力还要面对一些趁着战乱出现的一些少数民族的势力。当时刘备在夷陵之战中失败

  • 蜀汉灭亡之际,孟获为什么没有出手相救?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孟获,三国

    孟获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公元225年,蜀国西南边区,孟获叛乱。诸葛亮的北伐大计已经初步拟定,如今南方作乱,只能先平定南方,让蜀国没有后顾之忧。兵法云“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如果不能让孟获心服口服,他日后还会叛乱的,因此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让他输的是心服口

  • 诸葛亮费心费力收服的孟获为何之后却没起到作用呢?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三国,孟获

    蜀汉丞相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最终使得孟获心悦臣服,收南方南蛮之地。但是为什么在蜀汉灭亡之际时,孟获却没有率南方部队前来救援呢?在当时,南蛮地区相对比较落后,还没有建立起一个大一统的政权,像孟获这样的一个蛮王也不过是由南方诸部落推选出来的一个领袖罢了,手下各部落依然有着很强的自主权,因此即使孟获有心救

  • 诸葛亮七擒孟获而不杀的原因是什么?他真的想收买人心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诸葛亮,三国

    诸葛亮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一直以来,《三国演义》将诸葛亮七擒孟获列为攻心伐谋的经典教材广为流传,但仔细推敲,这种观点靠谱吗?要弄清楚诸葛亮为何七擒孟获就得从当时诸葛亮所面临的历史背景着手逐一分析解剖,抽丝剥茧,才能拨开历史的迷雾探究真相。223年,益州郡

  • 刘备赐死干儿子刘封是谁的主意?刘封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刘备

    刘封是蜀汉昭烈帝刘备义子。有武艺,性格刚猛,气力过人。随赵云、张飞等扫荡西川,颇有战功,而后又统领孟达攻取上庸,深为刘备信任。但是后来关羽北伐曹魏,多次要求刘封起兵相助,刘封不从。而后又侵凌孟达,迫其降魏。孟达与魏徐晃共袭刘封,并劝刘封投降,刘封不降,又遭部下叛变,败归成都。刘备在诸葛亮的建议下赐死

  • 三国屈死的刘封:一个“赝品儿子”的悲剧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刘封,三国

    《三国演义》以描写战争著称,在争夺汉中战斗中,刘备让刘封出阵。曹操大怒,泼妇骂街道:“卖履小儿,常使假子拒敌!吾若唤黄须儿来,汝假子为肉泥矣!”刘封大怒,挺枪骤马,冲向曹操。曹操所谓黄须儿,即曹操的儿子——历史上著名将军曹彰,凭战胜攻取之功,被封为任城王。多年后,唐朝李渊之侄李道宗骁勇善战,李渊也非

  • 三国最悲情人物刘封:不得不被义父刘备赐死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三国,刘封,关羽,

    刘封是蜀汉昭烈帝刘备义子。有武艺,性格刚猛,气力过人。随赵云、张飞等扫荡西川,颇有战功,而后又统领孟达攻取上庸,深为刘备信任。但是后来关羽北伐曹魏,多次要求刘封起兵相助,刘封不从。而后又侵凌孟达,迫其降魏。孟达与魏徐晃共袭刘封,并劝刘封投降,刘封不降,又遭部下叛变,败归成都。刘备在诸葛亮的建议下赐

  • 揭开三国蜀汉王刘备义子刘封的姓名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封

    刘备在荆州时代的两个儿子,长子也是义子刘封,次子刘禅,这个“禅”字的读音百分之一百是“善”,而不是“馋”,虽然佛教首度传入中原是在汉明帝时期的公元68年,但没有任何史料记载刘备有信仰佛教的迹象。那么“有心人”就读出意思来了,有些历史研究者认为刘备根本就是一个伪君子,他早就有不甘于为臣的贰心,他两个儿

  • 战神刘封的悲剧:刘封竟为了防止继嗣之争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战神刘封

    《三国之战神刘封》是谢王堂燕所写的网络小说,将三国时期刘备的义子刘封作为主人公,编撰其传奇坎坷的一生,对原著中刘封一角进行了艺术加工,使其人物形象更加饱满丰富。书中阐述刘封的一生为:尴尬的身份,近在眼前的劫难,远在将来的悲剧结局,熟知这一切的刘封,只有奋起反抗命运的安排,在这个伟大的时代,为自己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