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第一位登场的谋士李儒:董卓最重要的羽翼

三国第一位登场的谋士李儒:董卓最重要的羽翼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986 更新时间:2023/12/27 5:27:17

无论是经典童话,还是现代的动作片,似乎终极BOSS或者那些十恶不赦的大魔头身边,总会有一个出谋划策的阴险小人。就像《指环王》中萨茹曼身边的三寸舌,就像超级马里奥中那魔王手下的恶龙。

李儒,就是董卓最重要的羽翼,更是董卓这个魔王的大脑,应该说,李儒比吕布更重要。因为李儒对董卓始终保持着忠心,至少尽到了一个作为谋士可以做的一切。不过不得不说,他和董卓的组合,就是狼狈为奸,黑心烂肺。没错,希特勒和戈林这哥俩就是这种类型的组合。更何况,李儒还是董卓的东床快婿呢,没有理由对董卓不忠诚。

网络配图

当然,更重要的就是李儒这个大脑为董卓这个没脑子的人创造的实际价值。说真的,像董卓那帮人,以他为代表,手下的什么吕布、华雄李傕郭汜之流基本上都是小学没毕业,只会揣着大砍刀上街砍人打群架的古惑仔,有个李儒这样的高学历知识分子为他们当智囊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董卓进京之前李儒以他老丈人名义写给朝廷的那篇文采飞扬的表文,什么“臣伏惟天下所以有逆不止者”“以除民害,从台阁求乞资直”“昔赵鞅兴晋阳之兵,以逐君侧之恶。臣辄鸣钟鼓入洛阳,请除让等,则社稷幸甚,天下幸甚”,满篇的之乎者也,义愤填膺,文采之好,生僻字用的之多,怕是董卓等人见都没见过,估计交给周董,又会出现许多根本读不懂也听不懂的中国风歌曲了。

别小看这张表文,至少在法律意义上澄清了董卓进京的合法性,你想啊,这一帮人,凶神恶煞,青面獠牙,左手一把大菜刀,右手一把五连发,全副武装进入京城,不被当做基地组织才怪了。而有了李儒这一张表文,加上杀猪大将军的召集令,一切就都名正言顺了。

要不怎么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呢,李儒这小子,和他老丈人一样,坏到了骨子里。董卓刚进京,就琢磨着废帝。废帝废帝,废掉现任天子,拥立新的皇帝,这事儿可不如说句话这么简单,也不像现代说起来这么轻松。前文提到过,在古代,废立就意味着大逆不道,就意味着纲常尽丧。这是要被全国人民谴责、唾弃,甚至让全国人民群起而攻之的事情。到那时候,你就和卡扎菲差不多了,脑门上贴着个反人类罪的标签。“今朝廷无主,不就此时行事,迟则有变矣。来日于温明园中,聚会百官,若有不从者,立斩之。则指鹿之谋,宜在今日。”你看看李儒这对董卓说的叫什么话。你拥护你主公董卓,我懂的;你急着攫取大权,我懂的……但是你低调点行不?有点良心行不?古人说的好,食其禄而不尽其节,是为不忠。李儒不管怎么样,你还是汉朝的人,你为官,尽管你可能拿董卓发的奖金,但你吃的是汉朝发的工资和津贴,不管现在怎么看待愚忠这个问题,在那个年代,皇帝就是国家的象征,李儒对自己的君主这般,和那些汉奸卖国贼又有什么区别?董卓的废立欲望都没这家伙强烈,李儒一再催促董卓早行废立之事,一直到把可怜的汉少帝赶下了宝座,把更可怜的汉献帝扶上了台才算了事。

网络配图

问题你出卖也就出卖吧,你废立也就废立吧,李儒做事就是这么绝,有木有?且看少帝退位后,李儒奉董卓之命,带着十数个武士来结果这位昔日的君主。而原因竟然是因为少帝写了让董卓很不爽的幽怨的诗。看来清朝文字狱是有先例的,人家董卓就玩思想控制。听说过宋江写反诗被捉了,真还没听说过昔日的皇帝写几句哀怨的诗倒还被自己的大臣带着毒酒来结果性命的。看看少帝和自己的母亲、妃子多么悲惨:“唐妃跪告儒曰:“妾身代帝饮酒,愿相公可怜母子性命。……歌罢,相抱而哭。”少帝本就是一个柔弱的少年,任人摆布,你让他做皇帝他做了,你让他滚下宝座他也下来了,自己的江山自己却不能做主,这已经够惨的了。你还得把他母亲妻子都了结性命。这是多么狠毒!看着自己身边的深爱的弱女子,少帝却不能展现一点男子汉的胸怀来保护她,因为他和唐妃一样弱小。面对董卓这个残暴的魔王,和他手下蛇蝎心肠的爪牙,他又能怎么办?哭天抹泪,痛吟悲歌,这就是他可做的一切了。母亲即将失去儿子,丈夫即将失去妻子,妻子即将失去丈夫,儿子即将失去母亲,这样凄惨的生死离别场面,纵然是铁石心肠,怕也会动容了,而你看看李儒这嘴脸:“儒叱曰:“量汝何等,可代王死?”儒举杯与何太后:“你可先饮!”……李儒喝曰:“太尉立等回报,汝等俄延,望谁救耶?”……李儒大怒,双手捽住太后,直撺下楼。”也许你可以不尊重自己的君主,你可以忘掉自己的臣子身份,你可以忽略当时的社会道德标准,但是看到少帝这种惨状,哪怕他只是一个普通的百姓少年,有几人能忍心?而李儒,却还过犹不及的施展着他主子赋予他的使命,鸩杀少帝,绞杀唐妃,摔死国母,李儒就像一个张牙舞爪的野兽,蛇蝎,尽情释放着他残忍的喜悦。这时候的李儒,让人不再觉得他是那样的一个智囊,反倒让人感到这是一个比董卓还要冷血的杀人恶魔。

俗话说的好,多行不义必自毙。天道酬勤,纵然人间没有正义,天理都不会容忍。虽然李儒随后识破了曹操行刺的密谋,协助董卓成功抵御了十八路诸侯的进攻,但是接下来李儒又做出了他这一身另一件缺德缺到坑爹地步的事。那就是建议董卓迁都。老实说,鄙人不才,我到现在还没想明白李儒究竟为何要建议董卓迁都。难道就因为李儒真的夜观天象,以应民谣?也许更可能是战事受挫,李儒为了逃避责任找出的一个借口,以转移董卓阵营的内部矛盾。当然长安也更利于董卓建立防御工事,郿坞就是这么炼成的。李儒这人,险恶之极。就因为他这一项“夜观天象”的决议,董卓这没脑子的家伙毫不犹豫的同意了,而结果就是董卓虎狼之师洗劫汉朝首都,百姓惨遭数千年后日军在中国采取的类似的暴行——三光政策,当然百姓不能杀光就是了,董卓还得迁徙一部分人到他的新都城去呢。洛阳的惨状自不必说,就连帝王将相的祖坟都被董卓大军掘地三尺。百姓哭声震天,城郭火焰冲天,谁要说董卓李儒这干的是人干出来的事那我可真跟你急。要说城管的破坏力,怕也不过如此了。

网络配图

要不怎么说天网恢恢呢,李儒大概永远也没想到,自己会输给一个弱女子。而从来对他言听计从的董老大,这次不听他的了。这可就有趣了,坏事做尽的李儒大概也已经预测到,沉迷貂蝉的董卓&;反心骤起的吕布必然会引发一场毁灭性的惨剧,所以很有哲人风范的仰天长叹:“吾等皆死于妇人之手矣!”看他这副明显cos屈原等高洁之士的神态,我从内心里狠狠地一声:“呸!”若说《三国演义》少有的大快人心的场面,我敢说李儒被杀是一出。董卓被杀后,大家不会忘了这个魔王的大脑的。于是,李儒就被五花大绑的送上了断头台。李儒李儒,究其一生,也没能尽到一个儒生的气节,拥有儒生的风范,他一辈子都在求被董卓带上道,到头来却被貂蝉送上了路。看似悲情的结局,其实告诉着我们一个道理:要想做英雄,别做坏事;要想做奸雄,坏事,永远别做的太过头。

标签: 谋士

更多文章

  • 揭秘:为什么说三国董卓成也李儒败也李儒?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儒

    帮助王允,帮助吕布,从根本上消灭董卓的英雄,是李儒。李儒何人?是董卓的女婿兼谋士。董卓之成功,源自于李儒;董卓之败亡,同样拜李儒所赐。李儒一共做出了三个非常错误的决定。网络配图一个是亲自执行了少帝和何太后的死刑。虽然说,少帝和何太后,在朝中已经没有力量威胁到董卓的统治,可是杀害皇帝这样一顶大帽子,不

  • 揭秘:以杀戮著称的梁习为何成汉末第一的能臣?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梁习

    杀戮,在很多时候是无能的表现。按照中国传统儒家的学说,执政者应当推行德政,只要执政者的品行高尚,教化适宜,即便是顽劣刁民,盗贼悍匪也必然被感化。但是,在太平盛世的时候,儒家的仁德学说或许可以大行其道,在乱世时就难免显得苍白无力了。很多时候,乱世需用重典,正如商鞅所云:“以战去战,虽战可也。以杀去杀,

  • 梁习是什么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梁习人物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梁习

    梁习起初在陈郡(今柘城)任官吏,在地方上德行堪称表率。曹操任司空时征辟他为漳县长,后来历任乘氏、海西和下邳县令,因卓有政绩而声名显赫,地方治理方面声誉很高。后来迁任丞相西曹令史和西曹属。总领并州建安十一年(206年),曹操击败了归降未久而又反叛的并州刺史高干,彻底占据了并州,于是任命梁习以别部司马暂

  • 梁习是什么人?他是怎么辅佐曹操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梁习,三国

    说到梁习,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陈寿在《三国志》中曾经记载:“自汉季以来,刺史总统诸郡,赋政于外,非若曩时司察之而已。太祖创基,迄终魏业,此皆其流称誉有名实者也。”在梁习少年的时候,他曾经在东汉朝堂为官,担任郡主薄一职。后来凭借着出众的才华,被曹操所发现,被授命为县令,也因为政绩突出得到了升迁。建安十八

  • 曹魏名将张既:鲜为人知却威震边陲的国之良臣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张既,三国名将,曹魏

    他十六岁做了小吏,后来举孝廉,他没去;曹操做司空时,又征召他,他也没去,不久举茂才,上任做了新丰令,并且考核成绩在三辅中第一。他叫张既,字德容,雍州冯翊高陵人。名字虽然少为人知,但能文能武,深有谋略,立下许多功劳。游说马腾 屡出良策袁尚和曹操在黎阳相持不下,袁尚又派郭援、高幹和匈奴单于攻打平阳,并遣

  • 张既:不用一兵一卒吓得两万羌人投降的三国强人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张既,三国,名将,

    他十六岁就开始当官,后来举孝廉,他不去;曹操做司空时,又征召他,他也没去;不久举茂才,上任做了新丰令,并且考核成绩在三辅中第一。曹丕评他:“非既莫能安凉州。”“故凉州刺史张既,能容民畜众,使群羌归土,可谓国之良臣。”他叫张既,字德容,雍州冯翊高陵人。名字虽然少为人知,但能文能武,深有谋略,立下许多功

  • 三国时期曹魏名臣张既人物生平简介,张既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张既

    张既出身寒门庶族,家中殷富,为人有容仪。十六岁就在冯翊郡担任门下小吏,后来屡次升迁,被郡里举为孝廉,但没有前往京城入郎署为官。建安元年(196年),曹操任司空后,征召张既,他也没有到任。后来被州郡举为茂才,升迁为新丰县令,在任期间他的政绩为三辅各县中名列第一。河东之战建安七年(202年),袁尚在黎阳

  • 祝公道偶然放走贾逵 覆灭东晋王朝历史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祝公道,贾逵

    祝奥,字公道(出《四库全书·巵林》),三国时期侠客,曾蹈险牢狱,解救出素昧平生的魏国名臣贾逵,不语而去,为一时所颂。公元202年(东汉时期),郭援(袁尚部下,钟繇(楷书【小楷】的创始人)之甥)攻打河东,贾逵(曹魏名臣、将领)抵挡不住投降。郭援将贾逵囚于壶关土窖中,派人看守,准备适当时候再杀。网络配图

  • 曹操追悼会上的散伙事件 贾逵无奈默许退役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贾逵

    建安二十五年,即公元220年,曹操病逝于洛阳。治丧大臣是贾逵。这个时期的曹魏集团暂时处于空转时期,老大曹操死了,太子曹丕还在邺城,鄢陵侯曹彰也还在长安。曹魏集团的主导权,暂时落在治丧大臣贾逵手里。贾逵面临的局势,可以说很棘手。管事的家属一个都没来,可中原地区的老百姓苦于曹氏集团一连串的劳役,随时有可

  • 曹魏名臣、将领贾逵人物生平简介,贾逵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三国

    贾逵世为著姓,但少孤家贫,甚至冬天连棉裤也没有。有一次,他在妻兄柳孚家借宿,天亮后只好穿着柳孚的裤子走了。家境虽贫寒,而贾逵还是立志从军。他“戏弄常设部伍”,使他的祖父甚表奇异,说:“汝大必为将。”并向他口授兵法数万言。贾逵后来先是在河东郡担任郡吏,后又迁为了绛邑县长。坚守绛邑建安七年(2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