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曾统帅蜀汉最精锐的野战兵团,揭秘张嶷的生平经历

曾统帅蜀汉最精锐的野战兵团,揭秘张嶷的生平经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978 更新时间:2024/1/10 19:29:31

张嶷的故事大家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提起蜀汉的名将,我们总是能想到关羽、张飞、赵云等等,没办法,他们实在太有名了,尤其是《三国演义》的推波助澜,让他们更是如雷贯耳。

也正是因为如此,让我们忽略了蜀汉的其他名将。而在众多被忽视的蜀汉名将中,张嶷是最被忽略的一位。

他无论是战功,还是谋略,还是管理,甚至是“预测”上面,都有建树。他的一生可以用这几个词来概括:江湖豪气、军中名将、治疆有方、料事如神。

江湖豪气

张嶷在《三国志》中专门的记载,《三国志·张嶷传》。如果张嶷不是一个特别的人物,《三国志》中肯定没有他的传记。

张嶷是巴郡南充人,这很重要,这个出身交代了他的背景。他不是刘备荆州带过的人,也不是蜀地本土势力的人士。

他出身贫寒,但为人仗义,其实就是讲江湖义气,任侠风范,爱打抱不平。

后来当了一个小吏,而他的出名颇具侠气,据说当时县衙被强盗洗劫,而他的上司早跑得无影无踪,连老婆都不管了。

但他却背着上司的老婆,杀出一条血路,成功将上司的老婆救了出来,让上司一家团聚。

“先主定蜀之际,山寇攻县,县长捐家逃亡,嶷冒白刃,携负夫人,夫人得免。”

这件事后,他声名远播。

军中名将

后来张嶷参军了。在担任一县军事长官时,因山贼掳掠军资,啸聚山林。土匪们过于强悍,连官兵们都怕,当地组织多次剿匪都无功而返。

最后张嶷想出了一个妙计,利用和亲之计,大办酒席,然后乘势剿灭了危害一方的土匪。

由于剿匪有功,张嶷得到提拔,后跟蜀汉名将马忠

公元231年汶山郡羌族,趁诸葛亮北伐曹魏之际起兵作乱。诸葛亮任命马忠前去平乱,马忠任命张嶷为大军先锋。

得到命令后,张嶷马上带着兄弟们,冲锋陷阵,尽展军事才华,不仅平定了南山诸羌,而且招降了两千叛兵,南中四郡得到安定。

虽然叛乱你被平息了,但总是时不时的小打小闹,而朝廷任命的官员都不敢去。

大家都说是龙潭虎穴,没办法,张嶷再一次出山,深入虎穴,担任越巂(xi)太守。

治疆有方

张嶷不是武夫,他知道一味的靠镇压是不行的。他到任后,先是将带头作乱的抓了起来,斩杀了几个典型后。开始广开言路、虚心接受当地民众建议。

进行战后重建,修复城郭,开采盐铁,种植漆麻,聚百姓,修筑道路。张嶷在这边一待就是十五年,这十五年间,郡泰民安,百姓富足。

据说当朝廷征召张嶷回成都时,当地万民哭泣,依依不舍,而被他降服的诸夷大小头目竟有数百人,自告奋勇追随他一起赴任。

由此可见,张嶷在南中人民心中巨大的威望和影响力。

无当飞军

因为之前的平乱功绩和治理功绩,张嶷回到成都后,被任命为荡寇将军。

后来蜀汉最精锐的王牌部队无当飞军指挥官去世后,张嶷继任,成为蜀汉最精锐部队的指挥官。

为什么选择张嶷呢?

首先他是巴蜀人士,本来就是当地人;其次,他在越巂(xi)治理有方,威望很高。而最主要的是无当飞军的士兵都是由南中少数民族的勇士组成的,他们服张嶷。

我们可能听过刘备帐下的白毦兵,是特种部队,其实,无当飞军才是蜀汉最精锐的野战兵团。

据《华阳国志》记载:“南中劲卒,青羌万余家于蜀,为五部,所当无前,号为飞军。”

这支王牌部队是诸葛亮亲一手组建的,是名符其实的雇佣军。士兵个个皆身披铁甲,翻山越岭。无当,是指勇猛善战,无可阻挡;飞军,是指兵贵神速,身手敏捷。

首任司令官是王平,张嶷是第二任,也是最后一任。

诸葛亮去世后,姜维接任,继续率领张嶷等众将挥师北伐。在第七次北伐中,张嶷已经病得不行了,但他坚持带病上战场。带着无当飞军对战数倍于自己的魏军。虽然无当飞军很勇猛,但终究寡不敌众,最后全军覆没。

《三国志》:“军前与魏将徐质交锋,嶷临陈殒身,然其所杀伤亦过倍”。

张嶷战死沙场,实现了一个军人的夙愿,宁愿马革裹尸,报效国家,杀身成仁。

料事如神

实际上,张嶷不只在治理地方上、军事功绩上颇有建树,他还做到了料事如神。

诸葛亮死后,蒋琬继承了蜀国丞相的职位。蒋琬死后费祎又继承了蒋琬的职位。

费祎掌权后,大力倡导农桑,让蜀国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费祎这个人是个老好人,为人也很和善,对谁都很好,即便是投降过来的人,他也表现的很亲近。

张嶷发现费祎的这个不好习惯后,让他防范小人,甄别对象,谨防刺客。

谁知费祎一笑了之,不予理会。结果果不其然,费祎死于曹魏降将郭循之手。

张嶷还准确判断出吴国权贵诸葛恪的悲惨结局。

诸葛恪是诸葛亮的亲侄子,孙权去世的时候,他成为东吴托孤大臣,掌握着东吴的军政大权。

张嶷发现诸葛恪掌权后开始独断专行,他就给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去说:希望你能劝劝你的堂兄,不要离东吴新帝太远,不然诸葛恪恐怕会大祸临头。

诸葛瞻劝是劝了诸葛恪,但诸葛恪却对堂弟的劝言一笑了之。后来果不其然,诸葛恪被东吴新主诛杀,并被夷灭了三族。

这种料事如神的功夫堪比诸葛亮。其实,他只是对人性和人生的总结,并不是说什么会算命。

总之,张嶷的一生是充满了传奇的一生,他既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军事人才,也是一位明理识体,忠心耿耿的报国义士。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样的人,应该是当今我辈学习的楷模。

标签: 张嶷三国

更多文章

  • 揭秘:周宣王姬静是如何忽悠秦庄公兄弟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周宣王,秦庄公,周朝

    周宣王在即位后不久,就给秦仲下达了一纸诏令。诏令中对他们死去的亲人表示了哀悼,对以秦仲为首的秦人表示了深切的慰问,并对西戎的种种恶行提出了坚决反对。然而,诏令中的最后一句话亮出了周宣王的真实用意——我现在破格提拔你为我大周朝的西垂大夫,你准备准备,过些日子就给你的亲人们报仇去吧!周宣王这简直就是开玩

  • 周宣帝宇文赟生平简介 宇文赟的皇后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宇文赟,杨丽华

    宇文赟是周武帝的长子,北周的第五位皇帝,他在位的两年间,沉湎于酒色中不可自拔,昏庸无道,致使北周国势日渐衰微。周宣帝宇文赟生平简介宇文赟生性顽劣不堪,但是却能继承皇位,这与周武帝对其严厉的管教有很大的关系。周武帝对宇文赟抱有很大的期望,所以对他的管教也非常的严厉,无论刮风下雨还是严冬酷暑,宇文赟都与

  • 宇文赟怎么读 周宣帝宇文赟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宇文赟,皇帝,北周,南北朝

    宇文赟怎么读宇文赟[yūn]【美好(多用于人名)】北周宣帝宇文赟(559年-580年),字乾伯,鲜卑族,北周武帝宇文邕长子,母李娥姿 ,南北朝时期北周第四位皇帝,578年―579年在位。宇文赟初封鲁国公,建德元年(572年)成为皇太子,曾率军西征吐谷浑。宣政元年(578年)即位,年号大成。宇文赟即位

  • 周宣王做了什么事情让焕然一新的西周又再跌谷底?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周宣王,春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此王励精图治,让败落西周焕然一新,却因做了一事,西周再跌谷底,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周宣王是西周时期毁誉参半的人物。一方面,周宣王拨乱反正,消除了他父亲周厉王因横征暴敛、奢侈专横造成的国内动荡。并励精图治,把周王室治理得一片欣欣向荣,被史学家称为“宣王中兴”。

  • 朱建平人物生平简介,朱建平的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建平,三国

    朱建平擅长相面之术,在民间多所验证。曹操当魏公时,召任朱建平作郎官。曹丕任五官中郎将时,有一次宴请三十余人共坐,曹丕问起自己能活多大岁数,朱建平说:“您的寿命是八十岁,四十岁时会有小灾难,希望您多加小心。”曹丕又令他为在座的众宾一一看相。朱建平对夏侯威说:“您四十九岁时将能位至州牧,但也会遇上灾厄,

  • 朱建平曾言曹丕能活八十岁,只活到四十岁的他还夸算的准?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曹丕,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他曾言曹丕能活八十岁,为何只活四十岁的曹丕却还夸他算得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三国时期,涌现出了许多解梦或者占卜的专家,靠着预言吉凶等被载入史册,如蜀汉的官方占梦师赵直,不仅成功的算出蒋琬后来能重回权利中心,更能算出魏延有大凶之兆,可见他的不凡。而在曹魏,同样有

  • 朱建平:一生言出必中 却唯独算错了他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建平,三国

    他是三国第一神相 一生言出必中 却唯有一人失算,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相术是中国古代的术数之一,是以人的面貌、五官、骨骼、气色、体态、手纹等推测吉凶祸福、贵贱夭寿的相面之术。其起源已不可考,据说可以追溯至遥远的三皇五帝时代。在中国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不少的相术大师,比如春秋时

  • 三国志杜夔传原文及翻译,杜夔字公良,河南人也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三国志

    三国志杜夔传原文杜夔字公良,河南人也。以知音为雅乐郎,中平五年,疾去官。州郡司徒礼辟,以世乱奔荆州。荆州牧刘表令与孟曜为汉主合雅乐,乐备,表欲庭观之,夔谏曰:“今将军号不为天子合乐,而庭作之,无乃不可乎!”表纳其言而止。后表子琮降太祖,太祖以夔为军谋祭酒,参太乐事,因令创制雅乐。夔善钟律,聪思过人,

  • 杜夔是哪个朝代的人?杜夔人物生平简介主要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杜夔,三国

    杜夔自幼善钟律,聪敏过人,丝竹八音,无所不能。入仕朝廷杜夔在汉灵帝(156年—189年)执政时任雅乐郎。东汉末年,经过黄巾起义,汉王朝分崩离析,天下大乱,各地军阀称雄,进行激烈争斗。杜夔因不满社会现状,中平五年(公元188年)因病辞官。追随一大批音乐文化人士避乱逃到荆襄,依附荆州牧刘表,刘表素有“爱

  • 胡质是什么样的人?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胡质,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振威将军胡质父子二人,都非常清廉,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胡质,字文德,是淮南寿春的人。在魏文帝时期啊,他担任东莞太守、荆州刺史等官职。后来又封胡质做了振威将军,最后还封胡质为关内侯。胡质为人非常的正直,他在当官的时候啊,非常的清廉。他虽然先后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