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东汉末年最低调的诸侯之一,士燮到底最后结局如何?

东汉末年最低调的诸侯之一,士燮到底最后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776 更新时间:2024/1/20 9:37:27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中原,对于东汉朝廷之下的各个州郡,几乎都有诸侯割据一方,比如曹操曾经占据兖州,刘备曾拥有徐州,公孙瓒占据幽州,刘表镇守荆州,刘璋拥有益州等。与此相对应的是,就地处岭南一带的交州,则是汉末三国时期容易让人忽略的地方。彼时,士燮这位诸侯割据岭南数十年,成为东汉末年最低调的诸侯之一。士燮(xiè)(137年-226年),字威彦。苍梧广信(今广西梧州)人。士燮年少时师事学者刘陶,其后逐渐升任交趾太守。后被朝廷加职绥南中郎将,迁安远将军,封龙度亭侯。

建安十五年(210年),孙权派遣步骘为交州刺史,士燮率兄弟归附,此后,士燮被孙权封为左将军。黄武五年(226年),割据交州近四十年的士燮病逝,享年九十岁。其子士徽因背叛吴国自立,最终为吴国攻灭。那么,问题来了,汉末三国时期,士燮割据岭南数十年,为何选择归降孙权,而不是刘备、曹操呢?

首先,士燮是在公元210年选择归降孙权的,当然,在归降孙权之后,士燮在交州的地位还是比较高的。也即士燮可以理解为东吴的附庸,而不是孙权的直接下属。不过,到了公元226年,在士燮去世后,他的儿子士徽因背叛吴国自立,最终为吴国攻灭。至此开始,东吴可以实现对交州的有效掌控了。值得注意的是,士燮在归附孙权之前,对曹操控制之下的东汉朝廷比较恭敬。曹操在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后,以士燮为绥南中郎将,总督交州七郡,兼任交趾太守如旧。

面对曹操给予的官职,士燮也投桃报李,派遣使者张旻奉送贡品到许都,显示出自己对于东汉朝廷的臣服态度。不过,到了公元210年,士燮还是选择归附孙权,而不是曹操。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赤壁之战后,曹操不仅遭到了孙权的重创,还导致自己的势力退出了荆州南部。彼时,荆州南部和交州是相互连接的。

因此,非常明显的是,在赤壁之战前,士燮很可能是非常看好曹操势力的,毕竟曹操握有汉献帝刘协,又陆续消灭了袁绍、袁术、吕布、刘表等众多诸侯。但是,在赤壁之战后,曹操不仅败给了孙权、刘备的联军,更是丢掉了荆州的大部分郡县。在赤壁之战前,曹操的势力范围,是可以和交州直接连接的。但是,在赤壁之战后,曹操和士燮之间,正好隔着孙权和刘备。

在此基础上,士燮如果还要归附曹操,那么其必然要遭到孙权的迎头痛击,而就曹操来说,即便想要支援士燮,也无法跨过孙权和刘备,将兵力输送到交州一带。所以,士燮选择归附孙权,自然是识时务者为俊杰的事情了。换而言之,如果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击败了孙权和刘备,甚至消灭了这两位诸侯,那么,士燮无疑会在之后彻底倒向曹操,甚至还会在背后偷袭孙权、刘备。另一方面,既然因为距离相对较远的原因,士燮没有归降曹操,那么,对于已经占据荆州五郡的刘备,士燮为何没有归顺的想法呢?

建安十四年(209年),在赤壁之战后,刘备与周瑜在南郡共攻曹仁,后者退守到江陵城。因江陵城坚固,一时难克,刘备又率众南征荆州南部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皆降。建安十五年(210年),周瑜在江陵附近的巴丘病逝,刘备趁机从孙权手中借得荆州江陵(南郡),于是据有荆州五郡。对于刘备来说,在赤壁之战后获得了荆州五郡之地。

尤其是荆州南部四郡的占据,促使刘备的势力,得以和士燮割据的岭南一带相互连接。因此,对于士燮来说,完全可以归降汉室后裔的刘备。不过,在建安十五年(210年),士燮却归附了孙权。对此,在笔者看来,这很可能是因为孙权的实力更加强大,而刘备虽然拥有荆州五郡,但是这和孙权之间的差距依然比较大。在公元210年时,刘备还没有西取益州,这很可能让士燮不太看好刘备势力的发展前景。

最后,自东汉末年以来,交州因地处偏远而难以有效管辖,前交州刺史朱符、张津都因为难以有效控制局势而被迫逃亡和被杀,刘表治理荆州时派赖恭担任交州刺史,吴巨担任苍梧太守。但是,不久之后,二人相怨,吴巨将赖恭驱逐到零陵郡,赖恭于是向孙权求援,孙权随即迁步骘担任交州刺史、立武中郎将,统领武射吏千余人南行接管交州。对于刘表来说,生前想要插手交州事务,结果没有成功,再加上交州地处偏远之地,这更让刘备没有图谋交州的打算。也即在士燮决定归附孙权之前,刘备没有显示出任何占据交州的意图。

而孙权则派遣步骘担任交州刺史、立武中郎将,统领武射吏千余人南行接管交州。于是,士燮选择归附孙权,自然是比较合理的选择。并且,在笔者看来,在周瑜病逝后,孙权将南郡借给了刘备,这意味着后者欠了孙权一份很大的人情,所以,对于刘备来说,显然不好再和孙权争夺交州了。进一步来说,彼时的刘备,已经将注意力放在了诸葛亮《隆中对》提出的益州了。在还没有夺取益州之前,刘备也没有精力来图谋交州。综上,在东汉末年,割据交州数十年的士燮投靠孙权,促使东吴逐渐占据和控制了岭南之地。

标签: 三国士燮

更多文章

  • 张春华是个什么样的人?司马懿为何嫌弃糟糠之妻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张春华,司马懿,三国

    张春华,乃是司马懿的明媒正娶的正室夫人,一生为司马懿育幼三子和一女,一生完全是围绕着司马懿而活,为司马懿付出了太多太多,但晚年却被司马懿所厌烦嫌弃,最后郁郁而终。这让我不得不再次感叹古代女人的可悲,一生都要依靠男子而活,少来从夫到了老了却要伺候自己的儿子,何其可悲,幸运者可以找到一世的伴侣不离不弃,

  • 司马懿功成名就后就嫌弃糟糠之妻张春华?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司马懿

    张春华是谁张春华,乃是司马懿的明媒正娶的正室夫人,一生为司马懿育幼三子和一女,一生完全是围绕着司马懿而活,为司马懿付出了太多太多,但晚年却被司马懿所厌烦嫌弃,最后郁郁而终。这让我不得不再次感叹古代女人的可悲,一生都要依靠男子而活,少来从夫到了老了却要伺候自己的儿子,何其可悲,幸运者可以找到一世的伴侣

  • 张春华为什么比不上柏夫人 历史上的司马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国,司马懿

    近些年来,古装剧横行,从离咱们千年的春秋战国,到离咱们百年的清朝,都陆陆续续被搬上了荧屏,为观众叙述了一个又一个的传奇和故事。近期,由吴秀波和刘涛所主演的《军师联盟》在各大渠道热播,引起了热议。剧中,吴秀波所扮演的司马懿与刘涛所扮演的张春华是一对恩爱,一对历经了千辛的夫妻,是一对彼此爱着对方的夫妻。

  • 张春华为什么不敌柏夫人 不敌她的原因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国,司马懿

    一往情深·至此终年随着电视剧推入高潮,剧中司马懿的原配夫人张春华离世,张春华领便当也上了热搜,要说这张春华离世,为何会占足了一票观众的泪水,莫过于电视剧中这个角色的人格魅力实在是太完美了。古人有评价宣穆皇后张春华 “后少有德行,智识过人”,作为司马懿的原配,张春华似乎足够幸运了点,年轻时共患难,年老

  • 历史上真实的张春华是什么人?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张春华,晋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中国历史故事网上真实的张春华,和司马懿的真实感情状况让人感慨。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电视剧中的张春华让人羡慕无比,不仅有才有貌,而且还有丈夫的宠爱,和司马懿之间恩爱不已,司马懿在她面前就是个“气管炎”,但是这种现象在古代男人为尊的环境下想想也知道

  • 张春华与司马懿之间有爱情吗?最终嫁给了一个不爱她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张春华,晋朝

    张春华最终嫁给了一个不爱她的人,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历史上的司马懿众说纷纭,褒贬不一,不管是在政治方面还是在后来的率军出征,攻吴伐蜀方面,他都毁誉参半。作为在司马懿身边最为著名的妻子,张春华和司马懿之间风雨半生,早年间深得司马懿宠爱的她,却在晚年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是什么

  • 张春华为什么斗不过柔弱小妾柏夫人?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张春华,晋朝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司马懿正牌老婆张春华,女中豪杰为何不敌柔弱小妾柏夫人。张春华,司马懿明媒正娶的夫人,人称“春小太岁”的果敢巾眉,在生子难产时镇定果敢;家庭遭遇横祸之时勇猛决断;面对母子分离、丈夫再娶时柔弱而坚强。柏灵筠,一个被曹丕派到司马懿旁边做卧底,因为司马懿的才能而看上了

  • 历史上真实的张春华跟司马懿的关系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张春华,晋朝

    历史上真实的张春华,和司马懿的真实感情状况让人感慨,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电视剧中的张春华让人羡慕无比,不仅有才有貌,而且还有丈夫的宠爱,和司马懿之间恩爱不已,司马懿在她面前就是个“气管炎”,但是这种现象在古代男人为尊的环境下想想也知道是不可能的吧,古代女子在结

  • 司马懿为什么在晚年会讨厌原配张春华?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张春华,晋朝

    司马懿在晚年为何讨厌他的妻子张春华,背后的真相其实并不难,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那么司马懿怎样才了解了他妻子的为人呢!其实源于早年的一件事情,张春华在十三岁的时候就嫁给他了。在刚开始的时候司马懿并不在意,因为婚事是由他的老父亲来决定的,司马懿他只是顺从而已。在当年的曹操下令

  • 司马干是司马懿三个嫡子种最默默无闻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司马干,晋朝

    你真的了解司马懿一共有3个嫡子,为何有的人觉得唯独司马干默默无闻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司马懿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在“高平陵之变”后曹魏大权基本上归于司马家族,司马懿死后司马师,司马昭相继专权,直到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篡夺帝位,建立晋朝。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司马懿的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