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忽悠安庆绪忽悠唐肃宗,史思明最后什么下场?

忽悠安庆绪忽悠唐肃宗,史思明最后什么下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06 更新时间:2024/1/3 20:12:57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史思明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都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像安禄山这样臭名昭著的人物,也少不了一个铁杆兄弟,就是跟他一起掀起浩劫的史思明。

史思明本姓阿史那,突厥人,名叫崒干,跟安禄山同岁,俩人自小一起长大,是无话不谈的好基友。这史思明也是个脑子活络、极为聪明的人,少年流浪期间,学习了六国番邦语言。安禄山认了义父,在军中站稳脚跟后,史思明成了他的忠实马仔,以骁勇善战著称,在军中也立了不少军功。

33岁时,史思明因为吞了官府的钱,被追的无处容身,逃到了奚族人的地盘。

奚族是北方的一个游牧民族,因为疆域问题跟朝廷闹得不是很愉快,捉到史思明之后也没有好气,准备杀了他。

历史证明:有时候把忽悠用好了,也是保命、升官、得富贵的一种渠道和绝招儿。

史思明气定神闲,面对愤怒的奚族人不仅毫无畏惧,还大言不惭,声称自己是朝廷特派的使臣,担负着和亲的重任。奚族人不知所以,被史思明这么好一顿忽悠,还真把他当成朝廷的使者,给了最高规格的接待礼仪。随后,奚族人还组织了一支颇具规模的使团,跟着史思明回朝廷觐见皇帝。更有趣的是,领头的人,还是史思明亲自挑选的奚族名将琐高。

史思明这样选,有自己的打算。他带着奚族使团到达平卢的时候,提前进城打了个招呼,安排好伏兵,奚族使团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儿呢,就稀里糊涂的成了俘虏。

后来,唐玄宗还因为史思明智擒奚族名将的事儿,亲自接见了他。史思明的个名字,就是唐玄宗这个时候御赐的汉名,他也因此官路亨通,过上了富贵的生活。

史思明靠着出色的忽悠,不仅保住了性命,而且,彻底改变了命运。

史思明52岁时跟着安禄山起兵造反,是叛军中的先锋主将。他率领所部攻长安克洛阳,为安禄山打下了一片天下。安禄山登基之后,对史思明也非常大方,任命他为范阳节度使,手下掌管了大片区域和半数的叛军兵马。

安禄山的死,跟史思明有很大的关系。

安禄山登基之后,史思明随着势力的扩张,也有了自立为王的心思。不过,他对安禄山存有畏惧之心,所以,没有直接动手,而是忽悠了安庆绪。安庆绪杀了安禄山之后,史思明终于没有了后顾之忧,接下来集中力量对付安庆绪,把他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叛军决裂之后,对史思明的势力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史思明为了壮大实力,再次把忽悠用到了极致,他不仅忽悠同僚,还忽悠了一把朝廷。

史思明主动向朝廷请降,不仅如此,他还规劝其它地方的叛军一起臣服朝廷,刚继位的唐肃宗高兴得不得了,当即下诏,封史思明为归义王,河北、范阳两地归其管辖。

史思明靠着这份行头招兵买马,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实力又得到了补充和恢复。

公元759年,56岁的史思明终于不再忽悠了,再次举兵反叛,将范阳更名为燕京,建立了大燕政权,年号为应天。史思明的结局跟安禄山差不多,也是死在了儿子史朝义的手中,只是在位时间稍微长了一点点,前后对头刚不足两年。

从个人崛起的角度来看,史思明无疑是一个较为励志的人物,他将忽悠这项绝招儿使用的酣畅淋漓,把自己从一个落魄的小人物,忽悠成了皇帝。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史思明与安禄山一起掀起了那场浩劫,在短短的七八年时间里面,就有近千万人死于战乱之中。所以,史思明与安禄山两个人的恶名被永远地钉在了一起。如果说“安史之乱”只是一个开始的话,那么史思明就是整个战乱的延续,相对而言,他作恶做得更多。

标签: 史思明唐朝

更多文章

  • 揭秘:安庆绪为什么要杀自己的父亲安禄山?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安庆绪,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安庆绪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唐朝的开国皇帝是李渊,而在李世民的励精图治下,唐朝强极一时,贞观之治。到了唐玄宗李隆基则是功过参半,李隆基的前半生开创了开元盛世,后半生则导致了唐朝的衰落。唐朝真正意义上的由盛转衰正是安史之乱,这次叛乱直接导致了唐朝一

  •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才女李季兰的爱情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朝;李季兰

    李季兰季兰,名冶,以字行,峡中人,女道士也。美姿容,神情萧散。专心翰墨,善弹琴,尤工格律。当时才子颇夸纤丽,殊少荒艳之态。始年六岁时,作《蔷薇诗》云:“经时不架却,心绪乱纵横。”其父见曰:“此女聪黠非常,恐为失行妇人。”后以交游文士,微泄风声,皆出乎轻薄之口。夫士有百行,女唯四德。季兰则不然,形气既

  • 既是美女作家,更是绯闻女友!唐代才女李季兰身边聚了哪些文人名士?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代,诗人,李季兰

    李季兰和鱼玄机、薛涛被后人并称为唐代三大女冠诗人。鱼、薛二人在《全唐诗》皆有成卷诗作,李季兰的作品只被收录十八首。传世作品虽不多,得到的评价却甚高。刘长卿称其为“女中诗豪”;高仲武在收录大历名作的《中兴间气集》中录其诗作六首,并赞为“醒气既雄,诗意亦荡,自鲍昭以下罕有其伦”;胡震亨在《唐音癸签》中誉

  • 大唐才女李季兰是怎么死的?李季兰不曾死于爱情,却死于声名!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代,诗人,李季兰

    薛涛八岁时,她老爸指着梧桐树让她作诗,薛涛朗朗吟来: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顿时让她爸受到极大的惊吓,以为里边很有些“迎来送往”的意思,长大了恐怕是个坏女孩。场景转换到若干年后,梧桐树变成了蔷薇架,一个叫李季兰的六岁小女孩偎在她爸爸怀里,用同样稚嫩的声音念道:“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这个爸爸也吓

  • 有唐代”李清照“之称的是谁?唐代才女李季兰的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代,诗人,李季兰

    据《唐才子传》记载,李季兰幼时“美姿容,神情萧散,专心翰墨,善弹琴,尤工格律”六岁时作《蔷薇》诗曰:“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架却”谐音“嫁却”,她父亲认为此诗不祥——小小年纪就知道待嫁女子心绪乱,长大后恐为失行妇人。于是将她送入剡中玉真观出家,改名李季兰。李季兰每日做诗、弹琴倒也清净自在。转眼

  • 大唐才女——李季兰的真正死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季兰,唐朝

    薛涛八岁时,她老爸指着梧桐树让她作诗,薛涛朗朗吟来: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顿时让她爸受到极大的惊吓,以为里边很有些“迎来送往”的意思,长大了恐怕是个坏女孩。场景转换到若干年后,梧桐树变成了蔷薇架,一个叫李季兰的六岁小女孩偎在她爸爸怀里,用同样稚嫩的声音念道:“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这个爸爸也吓

  • 李季兰一代才女,她是什么下场?让后人很惋惜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季兰,唐朝

    李季兰本是一代才女,却因名气太大而死于非命,让后人很惋惜,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如果让大家说一下古代的美女,貂蝉、王昭君、妲己等人绝对是大家最熟悉的人,如果让大家说一下古代的才女,很多人肯定脱口而出的是李清照,其实除了李清照之外,还有一个很有才的人,而且名气很大,她就是李季

  • 历史揭秘:史上最风流公主太平公主李令月,李令月的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令月,唐朝

    所有人以为古代风流的只有那些才子,其实不然,古代封建社会中,有些有身份有地位的女人在“男宠”方面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太平公主就是其中的佼佼者!电视剧《大明宫词》中塑造的太平公主,与史实相去甚远。历史上的太平公主,生活极其奢侈,个人聚财几可敌国,喜权力、好男色,是一个名符其实的花花公主。《旧唐书》、《

  • 太平公主李令月为何要与母亲武则天反目成仇?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令月,唐朝

    太平公主只想做一个贤妻良母,过着平静而安稳的生活,而现实却让她欲罢不能。两段失败的婚姻让她开始怀疑人生,导致性情大变,作风变得轻浮。武则天为唐高宗李治生育了6个儿女,而太平公主是唯一存活下来的女儿。因此,武则天对太平公主视为金枝玉叶,百般疼爱。(一)武则天为何让亲生女儿出家当“女道士”唐朝是一个思想

  • 武则天的女儿李令月为什么叫太平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太平公主,唐朝

    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小女儿李令月为何叫太平公主?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黑格尔说过“历史往往会发生惊人的重复,但是如果第一次是喜剧开场,那么第二次则以悲剧结局告终”,这番话用到我今天说的事件上是刚刚好。大家都知道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武则天,是一颗在历史长河里永不会陨落的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