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长安十二时辰》王韫秀的结局是什么?王韫秀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人?

《长安十二时辰》王韫秀的结局是什么?王韫秀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711 更新时间:2024/1/3 12:33:18

《长安十二时辰》王韫秀的结局是什么?王韫秀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人?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长安十二时辰》剧版中大部分的角色都改了名字,但王韫秀却用了原名。唐朝真有王韫秀这个人物,她是河东节度使王忠嗣之女,宰相元载之妻。剧中王韫秀是长安第一千金,不过她却没有公主病,反而异常勇敢,只是缺少一些谋略。王韫秀的性格还是挺令人敬佩的,只不过这样一种人设似乎不怎么讨人喜欢。那历史上真正的王韫秀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她的结局又是如何?

王韫秀结局揭秘

长安十二时辰王韫秀最后嫁给了元载。世故圆滑的元载后来升官发财,成了重臣,最后因贪污受贿,仗势欺人而满门获罪,王韫秀本来可以免死,她却没贪生,选择和元载一同赴死。

王韫秀是大唐战神王忠嗣的女儿,王忠嗣一直镇守边关,曾经与无数外族交战。外族人想要入侵大唐必须要突破王忠嗣这道屏障,奈何他们每次都被王忠嗣杀的非常惨烈,他们忌惮王忠嗣,同时也记恨王忠嗣。

突厥人在王忠嗣手底下吃了不少亏,突厥狼卫秘密潜入长安之后,曹破延被右刹派去绑架王韫秀,试图拿王韫秀的性命要挟王忠嗣。突厥人没见过王韫秀,阴差阳错帮错了人,真正的王韫秀反而被熊火帮掳走,元载这才与王韫秀认识。

元载和宫中的曹王妃有些关系,他性格狡诈如狐狸,周旋于各方势力之间帮自己谋取最大的利益。他明明知道熊火帮绑错了人,却没提醒封大伦,将计就计欺骗了王韫秀,王韫秀误把他当成了救命恩人。

王韫秀出身高贵,王家势力又那么庞大,元载很快就把王韫秀追到手,给自己找了一座大靠山。因为他太会做人,元载官升得快,没用多久便成了朝廷重臣。

元载发家之后,从他到儿子都飘了,私自收受贿赂,滥用职权,仗势欺人,被皇帝降罪,活生生把自己作死了。王韫秀与他结婚多年,妻子决定追随丈夫而去,最后也被赐死了。

王韫秀历史原型介绍

《长安十二时辰》大多人物皆隐其名,唯王忠嗣之女王韫秀是实名,她的丈夫是后来成为代宗朝宰相的元载。

《全唐诗》121卷006号诗是元载写的《别妻王韫秀》:“年来谁不厌龙钟,虽在侯门似不容。看取海山寒翠树,苦遭霜霰到秦封。”王韫秀存诗3首,收在全唐诗799卷。其中《同夫游秦》写道:“路扫饥寒迹,天哀志气人。休零离别泪,携手入西秦。”

晚明的无聊文人程羽曾经写有一本“夙缘冥数注定作夫妻的册籍”也就是给古代人物乱点鸳鸯谱(也不能叫乱,叫瞎鸡巴搞)的书叫《鸳鸯牒》,里面曾经讲:“王韫秀,挺劲孤卓,惜其稍有炎心。宜故配寒郊瘦岛,以消之。不然,亦直配李长源,十六年宰相妻,克善厥终。

”意思是说王韫秀属火的,应该配孟郊贾岛这样清奇僻苦的人,或者直接配李泌李长源,能安稳的做16年宰相妻子。

“十六年宰相妻”其实是有典故的。

元载当宰相后贪吝骄纵,被代宗抄家赐自尽。据说元载被治罪抄家时,从家中被抄出八百石(合现在64吨)胡椒,“籍其家,钟乳五百两,诏分赐中书、门下台省官,胡椒至八百石,它物称是。”(出自《新唐书列传第七十》)

唐人范摅的《云溪友议》记载,王韫秀因为少有识量节概,因此在元载被抄家的时候,代宗令入宫“备彤管箴规之任”也就是做宫廷女官,王韫秀说:“王家十三娘,二十年太原节度使女,十六年宰相妻,谁能书得长信昭阳之事?死亦幸矣。”“长信昭阳”是汉代的宫殿名字,出自王昌龄的《长信秋词》第五首:“长信宫中秋月明,昭阳殿下捣衣声。”王韫秀的意思其实很简单:“呸!”

王韫秀最终的结局,《云溪友议》说:“或曰上宥连罪,或云京兆笞而毙矣。”也就是众说纷纭了。

不过呢,根据《唐故中书侍郎平章事颍川郡公元府君墓志铭并序》(新见唐宰相元载墓志考释,《书法》杂志,2018年02期),也就是元载的墓志记载:“以其年闰十月二日与与夫人太原王氏、大鸿胪、河陇等四节度忠嗣之女,合祔于万年县洪原乡少陵原,礼也。”

最后值得一说的是,墓志铭记载,“公之三子伯和、仲武、季能,同赴于法,唯少女比丘尼真一茕然孤藐,能立其家。”元载三个儿子也一起被处死,但法名真一的女儿因为是比丘尼而幸免。

对比一下可以看出,墓志的记载和《旧唐书·元载传》非常一致:王氏,开元中河西节度使忠嗣之女也,素以凶戾闻,恣其子伯和等为虐。(此处记载王韫秀凶戾,似无证据,姑且看过)载长子伯和,先是贬在扬州兵曹参军,载得罪,命中使驰传于扬州赐死。次子仲武,祠部员外郎,次子季能,秘书省校书郎,并载妻王氏并赐死。女资敬寺尼真一,收入掖庭。”

标签: 长安十二时辰

更多文章

  • 《长安十二时辰》王韫秀是谁?她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长安十二时辰》

    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正在热播,剧中有着复杂的人物角色、跌宕起伏的剧情、精美的服装造型,该剧从一开播便受到一致好评。《长安十二时辰》播出不久后,王韫秀这个人物便让观众们十分好奇,那王韫秀的结局怎么样?长安十二时辰剧情介绍,王韫秀大唐战神王忠嗣的女儿,出身与贵族,但是却没有千金大小姐的脾气,有着一身武

  • 《长安十二时辰》元载是谁?他为什么会娶王韫秀?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长安十二时辰》

    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从一开播便受到大家的喜爱,剧中有着复杂的角色,捉摸不透的剧情,令人生厌的角色,元载便是其中一号人物,剧中元载虽然不是一个重要的人物,但是却有着重要的戏份,元载是谁?最后他娶了王韫秀了吗?长安十二时辰剧情介绍,元载是一个自私之人,擅于心计,他虽不是里面的反派,但是所作所为比反派更

  • 《长安十二时辰》中徐宾元载究竟谁是好人?为什么元载和王韫秀没有死?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长安十二时辰

    《长安十二时辰》中徐宾元载究竟谁是好人?为什么元载和王韫秀没有死?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长安十二时辰》放完了,张小敬和檀棋,没有在一起。弹幕里很多朋友因此挺失望的。他们失望的还有,元载和王韫秀竟然没死。王韫秀还一箭把大BOSS徐宾射死了。其实这剧,

  • 状元奸相崔昭纬,晚唐臭名昭著的政治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崔昭纬

    小编今天就给大家讲一讲状元奸相崔昭纬的故事。崔昭纬是晚唐臭名昭著的政治人物,位列唐代十大奸相之一。崔昭纬中状元后,仅仅用了七年,便官拜大唐宰相。小编认为如果一个人能有这样的飚官速度,只能说明官场的政治生态出了大问题。崔昭纬精明过人,十分善于研判形势。在晚唐内有宦官乱权干政。外有藩镇拥兵自重。在这种情

  • 崔昭纬人物生平简介,做了什么事被称晚唐奸相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崔昭纬

    崔昭纬,清河(今河北清河西北)人,字蕴曜,生年无考。卒于唐昭宗乾宁二年(895)。唐僖宗中和三年(883)癸卯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三十人。考官:礼部侍郎夏侯潭。崔昭纬出身望族,登第后于昭宗大顺二年(891)拜相,任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他内结宦官,外通藩镇,每当不利于己时,便使人密告强藩王行瑜,

  • 郭子仪平定仆固怀恩叛乱:又一次挽救虚弱的唐朝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郭子仪,仆固怀恩,唐朝,

    唐代宗诏令改本年为广德元年(公元763年)。唐廷论功行赏,册封曾出兵帮助攻下洛阳的回纥可汗为英义建功毗伽可汗,唐室群臣如正副元帅及各道节度使,也都相应升了官阶。仆固怀恩因为功勋卓著,升任尚书左仆射,兼中书令,坐镇朔方。但这个仆固怀恩,总认为自己功大遭嫉,一度向代宗上书,愤世嫉俗而又忧心忡忡。代宗专门

  • 千古冤情仆固怀恩——功臣还是叛将?后人对他的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仆固怀恩,千古冤情,唐朝

    凌烟阁一百多位功臣里,要说悲剧人物,排名第一的无疑要属仆固怀恩了。他是个功臣,又是个叛臣。他的功劳极大,冤屈极大,罪过也极大,而且一切的一切都是在误会、野心、贪欲多重因素作用下碰撞产生的,他本人也好,唐王朝也好,在这场叛乱事件中都是失败者。没有赢家。一个也没有。那么仆固怀恩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身世

  • 仆固怀恩起兵反唐,其母做了什么会让皇帝钦佩?仆固怀恩的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仆固怀恩,起兵反唐,唐朝

    仆固怀恩(?-765年9月27日),铁勒仆骨部人,唐朝中期名将。仆固怀恩在安史之乱时随郭子仪作战,任朔方左武锋使,骁勇果敢,屡立战功。又与回纥关系良好,曾出使回纥借兵,并嫁二女与回纥和亲。安史之乱中,仆固怀恩家族中有四十六人为国殉难,可谓满门忠烈。平乱之后,仆固怀恩率朔方兵屯汾州。后因被宦官

  • 平定“安史之乱”的大唐英雄,仆固怀恩最终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仆固怀恩,唐朝

    在历史长河中,仆固怀恩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唐朝中叶,一场由唐朝节度使安禄山、史思明发动的“安史之乱”爆发,这场动乱从天宝十四年(755年)开始,到广德元年(763年)史朝义自尽为止,持续了八年的战争成为大唐盛世的转折点。当战乱平定后,饱经战乱的

  • 凌烟阁功臣榜上第一人,揭秘仆固怀恩传奇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仆固怀恩,唐朝

    仆固怀恩的故事大家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在唐朝的历史上,有一个外姓族人,对于唐朝的中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忠于唐朝,骁勇善战,功高封王;他杀子立威,铁面无私,众军钦敬;他远嫁二女,为国和亲,居功至伟;他为平定安史之乱,全家牺牲四十六人,满面忠烈;他与郭子仪、李光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