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高宗李治欲杀权善才,狄仁杰是怎么救的他?

唐高宗李治欲杀权善才,狄仁杰是怎么救的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083 更新时间:2023/12/26 6:50:41

李世民的陵墓名曰“昭陵”,我国历史上有三个皇帝的陵墓叫“昭陵”,分别是唐太宗李世民,明穆宗朱载垕和清太宗皇太极。

唐太宗李世民昭陵位于陕西省礼泉县境内,是关中“唐十八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一般来说,帝王陵墓豪华奢侈,周围松柏环绕。虽然李世民死前曾嘱咐:“今死,不可厚费。”但是其子孙依然将他的陵墓建造的无与伦比。

帝王陵墓除了宏大豪华,其风水更是极为讲究。自唐以来,封建舆论家普遍认为唐太宗昭陵的风水是中国历代帝陵之最佳者。陵墓建成,风水已定,其间草木土石不可妄动。可是唐太宗陵墓周围的柏树却被人误砍了。

据史料记载,仪凤元年(676),左威卫大将军权善才(唐朝名将,官至上柱国,封为开国侯)误砍了昭陵周围的柏树,大理寺(相当于现在最高法院)工作人员将事情禀报了唐高宗李治,并认为按法律当免去官职。唐高宗听说后,非常恼怒,认为权善才之举将其陷入了不孝的境地(没有守护好父亲的陵墓),“必杀之”。于是动用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力,在法律之外特下一令,要将权善才诛杀。

按说皇上特地下的命令,任何人都得无条件服从。可是最后权善才并没有死,仅仅是免去了官职,流放岭南,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是谁救了权善才呢?

当时狄仁杰担任大理寺丞一职,接到皇上的特令以后,认为处决不当,于是便奏明唐高宗。唐高宗非常气愤,怒曰:“善才斫陵上树,是使我不孝,必杀之。”高宗心意已决,当朝文武大臣都劝狄仁杰走吧,别参与此事了,不然亦没有好果子吃。可是狄仁杰不愧是狄仁杰,他依法据理力争,道:“臣闻逆龙鳞,忤人主,自古以为难,臣愚以为不然。居、纣时则难,、舜时则易。臣今幸逢尧、舜,不惧比干之诛……岂有犯非极刑,即令赐死?法既无常,则万姓何所措其手足?陛下必欲变法,请从今日为始……今陛下以昭陵一株柏杀一将军,千载之后,谓陛下为何主?此臣所以不敢奉制杀善才,陷陛下于不道。”

狄仁杰说的这段话相当有水平,他先把皇上比作”尧舜“,戴个高帽儿;然后又说自己实为陛下考虑,不忍”陷陛下于不道“。一段话把高宗李治心里说的乐呵呵,怒气便消去了一大半儿,因此权善才免去了死罪。

以上是《旧唐书》对”昭陵柏被误砍“事件的记载。然而《新唐书》和《资治通鉴》对这件事的记载却稍有不同。

据《新唐书》和《通鉴》记载,误砍昭陵柏的并非权善才一人,还有一个叫范怀义的人。

《新唐书》:左威卫大将军权善才、右监门中郎将范怀义坐误斧昭陵柏,罪当免,高宗诏诛之。《通鉴》:仪风元年九月,壬申,大理奏左威卫大将军权善才、右监门中郎将范怀义误斫昭陵柏,罪当除名;上特命杀之。

但不管是几人,砍了昭陵树木,对于皇上来说都是不可原谅的。而狄仁杰秉公执法,不惧触怒龙颜的胆识和品质,都令人由衷敬佩。

标签: 唐朝,李治

更多文章

  • 权善才史书记载及翻译,人物生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权善才

    党项三万余众来寇州城,城内胜兵既少,众大惧,不知所为。知温(崔知温,许州鄢陵人。祖枢,司农卿)使开城门延贼,贼恐有伏,不敢进。俄而将军权善才率兵来救,大破党项之众。善才因其降,欲尽坑之,以绝后患,知温曰:“弗逆克奔,古人之善战。诛无噍类,祸及后昆。又溪谷峥嵘,草木幽蔚,万一变生,悔之何及!”善才然其

  • 权善才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为什么狄仁杰会救他呢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朝,狄仁杰

    狄仁杰为什么会救权善才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通过很多历史剧还有影视作品,不难看出,很多统领三军的将军态度都是高高在上,因为行军打仗的时候,将军就是最关键的人物,远离朝廷以后,将军就是军队中的领导者,如何出兵和作战,基本上没有别人可以干涉。当然

  • 颜真卿与王羲之的书法一样出色 有什么异同?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颜真卿,王羲之,书法,兰亭序,蔡明远贴

    王羲之和颜真卿,是书法史上两颗最耀眼的星座,两人同乡并以各自的特性,构成了两大截然不同的艺术和审美的体系。千百年来,一直是书学研究最重要的对象。(一)两个不同的领域在印刷术发明之前,书籍和文化的流传于传播,主要靠抄写与刻石。由于材料与功用的不同,各自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和情趣也就各异。前者可谓书卷之作,

  • 解密:是谁将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送上了绝路?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颜真卿,唐朝,书法,

    颜真卿,字清臣,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在唐代,颜真卿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他是开元间进士,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故世称颜鲁公。他是继王羲之、王献之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其书法,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他创立的“颜体”楷书与赵孟頫

  • 揭秘:颜真卿不止书法出名还曾统帅20万大军平乱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颜真卿,书法,统帅

    颜真卿是唐代著名书法家,和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其实颜真卿不仅是书法家,还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唐玄宗天宝年间,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安史之乱,颜真卿曾统帅20万大军,横扫燕赵之地。颜真卿曾任升州(今南京)刺史。《旧唐书·颜真卿传》记载,颜真卿,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

  • 书法家颜真卿轶事:曾经为茶圣陆羽造亭品茶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颜真卿,茶圣,陆羽,

    从中国人开始喝茶,到“茶圣”陆羽,始有完备的理论出现。翻开《茶经》三卷,从“茶之原”、“茶之法”到“茶之具”,陆羽详细地总结了茶的产生到品饮之法,使平常的喝茶上升到了艺术的高度,对后世影响巨大,此开天辟地之功,的确前无古人。史载陆羽,字鸿渐,不知所生。仿佛是天地间蹦出个石猴一样。因为是弃子,他被僧人

  • 颜真卿孙子颜淙墓志现身 族谱所记颜淙死因系误传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朝,颜真卿,墓志铭,

    提起古代著名的书法家,颜真卿必是不得不提之人。然而史书对其后人记载颇少,昨日,华商报记者获悉,颜真卿孙子颜淙墓志收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该墓志还纠正了“颜淙被安禄山叛军后裔杀害”的谬传。墓志显示:颜淙当官源于门荫制度碑林博物馆专家介绍,颜真卿以其忠臣烈士、道德君子的人格风范和具有开创性的宽博雄浑的“颜

  • 颜真卿代表作是什么?颜真卿的书法有何特点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颜真卿,柳公权,书法,唐朝

    颜真卿为人志向远大,心胸宽阔又心思缜密,他的字就像颜真卿的人一样。颜真卿的一生一半的时间在朝廷中度过,一半在书房度过,他的书法对后世书法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但是又是后人难以超越的高度,那颜真卿的书法有何特点呢?颜真卿的真迹已经不多,书法作品异常宝贵,那他的书法达成了什么样的成就呢?颜真卿是唐代的书法

  • 清末最后一个状元,其字不亚于颜真卿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清朝

    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里,科举制度可以说是一种比较好的政治制度了,它保证了身份较低一级的平民阶层的人们也可以参与到国家的政治体制当中,可以说是非常公平的了,一直延续了近一千多年。和我们现在的高考状元一样,在古代的科举制度也有状元,不过虽然科举制延续了这么久,却只产生了六百多个状元,可见在古代状元是极其

  • 唐人尚法,宋人尚意​?从苏轼、颜真卿看梁巘《学书论》!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宋朝,苏轼,颜真卿,梁巘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唐人尚法,宋人尚意?从苏轼、颜真卿看梁巘《学书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一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2年,53岁的梁巘终于在清帝国庞大的国家机器中谋得了一官半职,成为进士,此后从教习官职上升任知县。然而,他这一路走的太艰难了。1744年,34岁的他才刚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