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裴寂和刘文静同为开国功臣命运却为何完全不同

裴寂和刘文静同为开国功臣命运却为何完全不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530 更新时间:2024/1/17 2:28:27

刘文静,武功县人,唐朝开国功臣,宰相。刘文静的有勇有谋,为唐朝的建立立下了很大的功劳,是唐朝开国的主要功臣。下面来看下关于他的介绍。

刘文静年轻的时候他的父亲战死沙场,他承袭了父亲的职位。在隋朝的末年,他担任了晋阳令,与宫监斐寂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李渊出任留守的时候,一次交谈中,刘文静认为李渊是一个胸怀大志的人才,于是两个便开始了频繁的交往。等到他见到李渊儿子李世民的时候,他觉得李世民的气度跟历代的君王很相似,他对李家父子俩特别看重。后来,因为他与李密的关系被关了起来,李世民去牢中看他,在牢中他们进行了交谈,他们两个对话一拍即合,随后便开始筹备暗中起义的事情,准备伺机而动。

不久,副留守被击败,李渊也因此被抓,李世民想让刘文静和斐寂劝说父亲让他加入起义的队伍中,他们劝说李渊说:“如今这个世道兵荒马乱,您有嫌疑的罪名,又没有立下什么功,恐怕自身都难保,应该想些办法脱身。现在这个地方兵强马壮,府库充盈用这个来做事情,必然会立大功。”李渊听后,认同了他们的看法。之后,刘文静常为李渊出谋划策,以讨伐为名来募集兵力,又伪造文书调出仓库里的物品留着已备一时之需。他们先发制人,进行了起兵反隋的计划,逐渐建立起唐朝的帝国。

裴寂和刘文静

裴寂和刘文静皆是唐朝的开国功臣,但两人的命运却截然不同。裴寂深受唐高祖李渊的信任,最后官至宰相,而刘文静最后却被李渊所杀,落得个身首异处的结局。而刘文静的死与裴寂有着很大的关系,可以说是因为裴寂的缘故,刘文静才会死的。

裴寂跟刘文静本是至交好友,两人当时的官位相当,都有远大的抱负,都想建功立业,成就一番大事业。刘文静当时十分看好时任太原留守的李渊,认为李渊有帝皇之相,遂与李渊之子李世民交好。而李世民则非常敬佩刘文静的远见,认为他是一个有才能的人,并且十分的信任刘文静。在刘文静的谋划下,李世民决定说服父亲李渊起兵推翻隋朝的统治。当时的裴寂跟李渊的关系十分的要好,李世民便在刘文静的安排下,刻意接近裴寂。李世民和刘文静希望通过裴寂来说服李渊,裴寂也没有令他们失望,成功说服了李渊起兵。

在之后的日子里,两人一直尽心辅佐李渊父子,亲眼见证了唐王朝的成立。等李渊当上皇帝后,裴寂被封为宰相,而跟他功劳差不多的刘文静却只是封了一个了小官,刘文静心中十分的不满。有一日,刘文静向兄弟刘文起抱怨自己的处境,说了一句要杀了裴寂。刘文起并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中,但刘文静有一个失宠的小妾听到这句话后,上告刘文静谋反。

这件事很快被唐高祖李渊知道了,李渊便召刘文静进宫。刘文静便直言不讳的告诉李渊自己心中的不满,但李渊听后却认为刘文静可能有谋反之心。本来李渊就想这样放过刘文静算了,但裴寂却时时刻刻向李渊进言,认为刘文静一日不杀,朝廷一日不会安宁。最终,李渊听从了裴寂的话,将刘文静抄家处死。

刘文静怎么死的

刘文静是李渊起义的主要核心人物,有勇有谋、位高权重,一直被李渊所重用。但在唐朝开国之初,政权还没有稳定之时李渊就把刘文静杀了,这又是为了什么呢?

刘文静的死与李渊和斐寂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李渊,是把他送上断头台的人,是主要角色。斐寂,正是刘文静与他发生的矛盾才又引出了造反案,从而让李渊决定把刘文静杀掉的人。但是,以斐寂个人的力量是无法把刘文静送上断头台的,况且斐寂也没有想杀他的意思,而且论功绩、论行赏,刘文静也不可能这么快被处死。

最大的问题就是出在了皇位的继承上,在李渊被立国后的第五天,李渊就把李建成立为唐世子,他一直把李建成当作自己的继承人。李世民利用打战的机会,逐渐发展自己的军事力量。李世民如此大肆发展自己的集团势力不免让李渊不寒而栗。李世民广罗才智之士,又与朝中才略超群、地位显赫的刘文静结盟,这其中的动机李渊早已看在眼里,因此他想办法来进行制止,刘文静便成了他的牺牲品。在刘文静兵败之后,李渊便除去了他的职。后来虽然恢复了爵位但他的地位已经大不如前了。在此之后,刘文静对自己的行为更加放肆,竟在家中请来法师作法诅咒斐寂,这让李渊有了杀他的理由,认定他有谋反的举动。李世民为了保全他的得力助手出面求情,这让李渊更加坚定杀刘文静的决心,最终把刘文静送上了断头台。

标签: 裴寂和刘文静

更多文章

  • 唐朝开国功臣刘文静为什么会被李渊杀死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开国功臣刘文静

    刘文静,武功县人,唐朝开国功臣,宰相。刘文静的有勇有谋,为唐朝的建立立下了很大的功劳,是唐朝开国的主要功臣。下面来看下关于他的介绍。刘文静年轻的时候他的父亲战死沙场,他承袭了父亲的职位。在隋朝的末年,他担任了晋阳令,与宫监斐寂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在李渊出任留守的时候,一次交谈中,刘文静认为李渊是一个胸

  • 《刘文静传》的内容:揭秘裴寂和刘文静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文静

    《刘文静传》描写了刘文静从开始与李氏父子策划谋反到唐朝建立最后他处死的经历,记叙了他一生的大起大落,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网络配图文章开头大致记叙了刘文静家族背景,他的父亲战死沙场,由他继承了父亲的职位。他为人直接又充满智慧,在他担任晋阳县令时结交了一位好友斐寂,两个无所不谈。在之后,他们又与来

  • 很多学者为什么认为“刘文静冤案”是“玄武门之变”的起源?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朝,玄武门之变,李世民

    “玄武门之变”可以说是唐朝乃至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政变之一,也是“千古帝范”唐太宗李世民一生都没摆脱的心理阴影。而凡事皆有缘起,“玄武门之变”也不例外。很多学者都认为唐朝初年的“刘文静冤案”是“玄武门之变”的起源。武德二年(619年),太原起兵的核心成员、开国功臣刘文静在家中说了几句过火的牢骚话,结果

  • 刘文静是唐朝重要将领,李渊为什么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文静,唐朝

    公元617年,隋大业十三年,唐高祖李渊在太原起兵,进入长安,第二年称帝,改元武德。到武德九年,也就是公元626年六月玄武门之变发生后,立次子秦王李世民为太子,八月内禅,李世民成了皇帝,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唐太宗,第二年也改元贞观。玄武门之变,大家都十分熟悉,武德年间秦王李世民和太子建成,齐王元吉有不可调

  • 刘文静是被谁杀死的?一个被唐高祖李渊“飞鸟尽,良弓藏”的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文静,唐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刘文静。综观古代史,任意一个朝代新建,都需要集众人之力而成。皇帝没有三头六臂,一个人也难成大事。新朝初立,多发生寒心之事。或是开国功臣行为不检,或是皇帝猜忌心重,导致“飞鸟尽,良弓藏”。比如说汉高祖刘邦对待大将军韩信。若无韩信,又怎会有刘邦的大汉江山。可最终

  • 开国功臣刘文静,因酒后口出狂言而被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文静,唐朝

    刘文静的故事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隋大业十三年,隋王朝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各地起义不断,都喊出了各自的口号,这个时候,身为太原留守的李渊,也有了野心,在儿子李世民等人的撺掇下,在太原起兵,这里面离不开一个非常关键的人物,刘文静。刘文静这个人担任的是晋阳县令,由于跟当时的造

  • 刘文静之死被公认的原因有两个 刘文静死亡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刘文静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文静死因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唐朝武德二年,刚刚称帝没多久的唐高祖李渊就开始杀功臣了,杀的还是唐朝开国功臣中,功劳排在前三,有着“恕二死”特权的刘文静。刘文静被杀时,唐朝建国才两年,李唐仅占有关中、河东、陇西诸郡,天下未平,这个时候就杀功臣,还是李渊钦定的

  • 唐朝大将李怀光为什么造反?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怀光

    783年,大唐帝国又面临着一次危及生死存亡的重大危机。当时,泾原节度使姚令言率5000士卒拱卫京城长安。泾原士卒背井离乡,以为来到京城后能够得到朝廷封赏。结果直到离开京城都分文未得。唐德宗令京兆尹王翃犒赏军队,王翃却用粗粮野菜犒劳士兵。泾原士卒一怒之下,拥立退休节度使朱泚为王,发起兵变。唐德宗逃出京

  • 皇帝赐李怀光免死金牌,结果他却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怀光,唐朝

    对李怀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怀光出生于729年,他的父亲名字叫做茹常,本来是渤海国的靺鞨(mòhé)族人,因为在唐朝充当将领立有战功,所以被皇帝赐姓为李。于是本来姓茹的李怀光也就这么跟皇帝一个姓氏了,尽管得了“国姓”,李怀光依然不改游牧儿郎的本色,从小

  • 皇帝赐给李怀光免死铁券,他却造反了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怀光,唐朝

    李怀光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这位既奇葩又另类的叛将名叫李怀光,他并非汉人,而是渤海靺鞨人。李怀光的父亲曾担任朔方军的将领,因作战有功,被赐名李氏。出身军旅之家的李怀光自幼习武,“少从军,以武艺壮勇称”,深得朔方军节度使郭子仪的器重。后来凭借着战功,李怀光担任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