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孟郊是个怎么样的人?和韩愈齐名为何一生穷困?

孟郊是个怎么样的人?和韩愈齐名为何一生穷困?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981 更新时间:2024/1/13 9:33:08

孟郊是个怎么样的人?和韩愈齐名为一生穷困?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他和韩愈齐名,一生穷困潦倒,写了一首小诗,来感动所有人1200年。

公元751年,正值唐天宝十年,浙江湖州武康,小吏昆山县尉孟庭玢喜得长子。贫苦交加的孟庭玢,怎么也想不到自己这个儿子,日后却能留名千古,被我们现代人称为“唐代著名诗人”。因为自己没有钱,居住在城外,孟庭玢给儿子取名为“郊”。

孟郊长大后,渐渐露出了他木讷、不喜交友的个性。甚至可以说,孟郊是一个个性孤僻的人,生平没有朋友。按照现代人的观点来看,这样的人会有才华,但必定难成大器,也不会有什么大成就的朋友。可谁也想不到,孟郊后来能和韩愈齐名,并成为忘年交,屡屡受到韩愈的称道。

孟庭玢死得比较早,孟郊在母亲的抚育下长大。不知道是受“孟母三迁”的影响,还是孟姓人的媳妇都非常贤惠,孟郊的母亲,在抚育孟郊这个方面,确实起到了非常正面的指导,从而让孟郊终有所成,中了进士。

据史料记载,孟郊平生三次参加科举考试,前两次都落第。落第之后的孟郊没有回到浙江老家,而是在河南洛阳、嵩山附近游学,后来结识了韦应物,甚至还一度游览江南,可谓居无定所、四处漂泊。

我们也知道,孟家家世清贫,孟郊常年在外游学,过的日子自然是清苦不堪。孟母在家桑耕,也是含辛茹苦,最主要的是,孟郊常年在外漂泊,古代通讯不便,一走就是多年音信全无,一个母亲独自一人在家,那份对儿子的挂念之情,是难以用字描述出来的。

公元791年,孟郊41岁,再次回到家乡湖州,参加乡试并中了贡士,受母亲所命,前往当时的京城洛阳参加进士考试,但再次落第。

公元796年,孟郊46岁,在母亲的多次催促下,第三次进京考试。此时,孟家几乎到了家徒四壁的地步,即将再次远行的孟郊,甚至都找不到一件完整的衣服。因为洛阳在湖州的北方,孟母连夜为孟郊缝制了一件粗麻布大衣,以供儿子上京御寒之用。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那个场景:一盏昏暗的清油灯,母子两在灯下,满头白发的年迈老母,一针一线为中年远行的儿子缝制衣服。此情此景,既清苦,又温馨。

这一回,孟郊倒是扬眉吐气,终于高中进士。和现代影视剧中的情节大不一样,高中进士的孟郊,既没有什么驸马的名头,更没有高官厚禄相待,被举为“溧阳尉”。但至少也结束了居无定所的日子,举家前往洛阳定居。

回家迎接母亲的时候,孟郊写下了一首小诗,全诗6句30个字,通篇白描,生动记载了自己临行前母亲为自己做寒衣的场景。或许,连孟郊自己也没有想到,这首小诗,会成为千古名篇,1200余年之后,至今犹在影响者我们。这就是《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但是,溧阳尉这个职位不高,和孟郊父亲当年的武康尉相差无几,孟家还是处于贫困线下。多年的漂泊,孟郊结识了韩愈。尽管孟郊比韩愈年长17岁,但韩愈对他非常推崇,有“孟郊东野始以其诗鸣;其高出魏晋,不懈而及于古”的评价。韩愈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文学成就上有开宗立派之风,孟郊也和他齐名,被后人称为“韩孟”。

《游子吟》这首小诗,对普通而伟大的母爱,做了亲切而真淳的颂唱,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 千百年来脍炙人口。

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游子吟》描写的就是这种时候:慈母缝衣。一个非常普通的场景,而表现了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寒衣是古人外出远行不可或缺的必备物资,有钱人家或可大肆置办,更多的是孟郊这样的贫苦人家,只能靠自己一针一线缝制。从“线”到“衣”,人物间的跳递,突出了两件最普通的东西,写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这两句完全是白描手法,不带有任何作者感情、而深情却无处不在,可以说,每一个字都流露着母子情深。老母亲或者没读什么书,将对儿子的关爱,全部缝制在一针一线之间;天下父母,谁不想自己的儿女承欢膝下、尽享天伦之乐?

未及远行,已有“迟迟归”之哀,慈母的舔犊之情,就这样无声无息间流露出来。拨动着每一个读者的心弦,催人泪下,也唤起普天下的儿女们,对家乡、对家中老人无限亲切的联想和深挚的思念。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有人以为,最后两句是作者内心的呼喊。其实,用“比对”来形容这两句,似乎更符合作者的内心活动。寸草心犹有报答春光之意,何况人乎?为人子、为贫苦人家之子,能力或许不大,以寸草心指代,非常的符合身份。

草木无情之物,也思报答春光,“乌鹊有反哺之恩”,为人子者,难道还不如无情之草木、不如无情之牲畜?答案自然不言而喻了。

孟郊一生颠沛流离,直到晚年才略有起色,自己迟暮之年,老母更已是风中残烛。饱尝世态炎凉、穷愁之人,对亲情之可贵才有更深的领悟。苏轼评价这首诗为:“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

总之,《游子吟》这首诗,没有任何优美的辞藻,也没有多少修饰手法,淳朴而自然,却最能讴歌天下最质朴之亲情——母爱之伟大。1200年来,带给读者以深刻印象,并历久而不衰,成为中华民族孝悌两字的优秀名著。

标签: 唐朝孟郊

更多文章

  • 孟郊有哪些诗词?为什么称孟郊为诗囚?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孟郊,诗囚

    孟郊诗词都有哪些?孟郊为什么被称为诗囚?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孟郊的诗词。孟郊简介孟郊(751—814),字东野,唐代著名诗人。湖州武康(今浙江省德清县)人,祖籍平昌(今山东德州临邑县)。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洛阳),后隐居嵩山。孟郊两试进士不第,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曾任溧阳县尉。

  • 唐朝名臣娄师德能连任宰相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朝名臣娄师德

    娄师德,生于公元前630年,卒于公元前699年,是郑州原武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原阳人,是唐代初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将军,曾经官至宰相,是不可多得的文武双全的大臣。因为他为唐朝所作出的突出事迹和贡献,而被唐德宗列入三十七个宰臣上等之一,与房玄龄和杜如晦等名臣齐名。娄师德在二十岁的年纪便考取了进士,随后被任命为

  • 狄梁公与娄师德之间发生过什么传扬后世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狄梁公与娄师德

    娄师德,生于公元前630年,卒于公元前699年,是郑州原武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原阳人,是唐代初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将军,曾经官至宰相,是不可多得的文武双全的大臣。因为他为唐朝所作出的突出事迹和贡献,而被唐德宗列入三十七个宰臣上等之一,与房玄龄和杜如晦等名臣齐名。娄师德在二十岁的年纪便考取了进士,随后被任命为

  • 娄师德唐朝最高雅的人,狄仁杰自叹不如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娄师德

    唐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无需多言了,其人才辈出,强者如云。因此,意气奋发、飞扬跋扈之人比比皆是,而忍让谦和、宁静淡泊之士,却是少之又少,难得一见。而今天我们要说的故事主人公,就是后者中的代表,说他是唐朝最有涵养的人,一点都不过分。他就是娄师德。对于此人,估计有部分朋友不是很熟悉,我们下面就简单来看下史

  • 说起娄师德就能想起唾面自干 他到底忍到什么程度呢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朝,娄师德

    娄师德的忍耐到底有多强,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娄师德,是唐高宗、武则天时期的重臣。提起他,我们最先想到的可能就是“唾面自干”这个成语。为什么这个成语会这样有名呢?主要是由于这件事,娄师德真的将他的“忍术”表达到了极致。那故事的细节是怎样的呢?请听我娓娓道来。

  • 娄师德凭什么能让狄仁杰自愧不如?娄师德是个怎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朝,娄师德

    娄师德凭什么能让狄仁杰自愧不如?娄师德是个怎么样的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娄师德是唐朝宰相,也算是一位名臣。历史上对于娄师德有着诸多典故,其实他和狄仁杰之间的故事最吸引人。而且狄仁杰还曾愧对娄师德,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狄仁杰当宰相以后,曾多次排挤娄师德,还将他放了外任。有一

  • 唐朝的“厚黑学”大师,娄师德到底多能隐忍?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朝,娄师德

    唐高宗、武则天时期,有一位很有作为的重臣名将娄师德,不过,他留给后世的形象却稍显异类:超级能忍耐,堪称无敌“忍者”,至今他仍被认为是“忍学”的鼻祖,接下来听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据《资治通鉴》、《新唐书·娄师德传》记载,娄师德的弟弟曾授任代州刺史。赴任前,娄师德问他:“如今我备位宰

  • 娄师德是什么人?他为什么会受到狄仁杰的排挤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娄师德,唐朝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娄师德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唐朝宰相娄师德,郑州原武人(今河南原阳),进士出身。娄师德起初为江都县尉,扬州长史卢承业赏识娄师德的才能,曾经说:“娄师德有当宰相的才能,我应该将子孙托付给他,岂能将他视为下属,以平常的

  • 娄师德是个怎样的人?忍让谦和,文治武功至高居伟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娄师德,唐朝

    娄师德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唐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无需多言了,其人才辈出,强者如云。因此,意气奋发、飞扬跋扈之人比比皆是,而忍让谦和、宁静淡泊之士,却是少之又少,难得一见。而今天我们要说的故事主人公,就是后者中的代表,说他是唐朝最有涵养的人,一点都不过分。他就

  • 文武兼备的大唐宰相,揭秘娄师德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娄师德,唐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娄师德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唐朝名臣娄师德曾两度担任宰相。在他任宰相期间,他的弟弟曾被任命为代州刺史。弟弟临出发前,娄师德对他进行了一番训导:“我已经做了宰相,而你如今也成为州牧,我们家太过显耀,难免遭人嫉妒,背后算计中伤。你觉得应该如何避免灾祸呢?”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