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朝杜元颖:从三朝宰相到循州司马

唐朝杜元颖:从三朝宰相到循州司马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709 更新时间:2024/1/11 8:38:51

深秋的阳光照耀在河源市区新丰江两岸,使得这座明媚的城市愈发凸现出它别致的动人之处。而在1230年前,这里是唐代循州辖地,是一个“燥风扇烈日,热喘乘毒气”(宋吴潜《谢世诗》)的可怕的“岭南瘴疠地”,到了这里,“地说炎蒸极,人称老病馀”(唐卢纶诗),与中州膏梁地比,是个“自无逃生理”的可怕去处。

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龙川郡复名循州,循州共包括6个县:归善、河源、兴宁、海丰、博罗、雷乡(唐代龙川名)。至宋太宗时,循州分出河源等四县,仅辖龙川、兴宁二县(据《太平寰宇记》)。

据不完全统计,自唐中宗景龙年间起,就有10多名大臣被贬谪到循州。其中,仅唐朝宰相就有4人:杜元颖、牛僧孺、张锡、崔沆。若加上一个当年不是宰相,后来当了宰相的郑畋,就有5位唐朝宰相到过循州。

在此,就唐朝五相到循州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作一番追溯。

人物简介

杜元颖,是唐敬宗、穆宗、文宗三朝宰相。当过敬宗、穆宗、文宗三朝宰相的只有4人,其中就有2人被贬谪到循州:杜元颖、牛僧孺。杜元颖之所以被贬循州,主要是因为长庆三年(823年)任西川节度使,出镇蜀川不力,被指以文儒自高,不练戎事,且搜寻珍奇,减削戍卒衣食,致太和三年(829年),南诏乘虚攻入成都,大肆杀掠。文宗皇帝震怒,将杜元颖一贬再贬,贬为循州司马,并客死循州。

杜元颖身故后,宰相李德裕认为,对杜元颖的罪过是被夸大了的,他肯定了杜元颖为政“颇著直清”,欲为元颖“乞还旧官阶”,后朝廷追赠杜元颖湖州刺史。

青云路上一朝陷泥淖:从宰相到循州司马

杜元颖拜相之前,可谓平步青云,唐穆宗即位后,不到一年时间,以中书舍人直升为宰辅,史书说,“辞臣速达,未有如元颖之比也”。

杜元颖是唐太宗朝宰相杜如晦裔孙,父亲杜佐是个小官,但有才华的人并不总靠祖荫,唐德宗贞元末年,年轻的杜元颖进士及第;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右補阙,召为翰林学士。史书说他是“辞臣”,或许主要因他文笔敏速佳颖,因而亦颇受唐宪宗称赏。

最欣赏杜元颖的是唐穆宗。公元820年,26岁的穆宗李恒即位,召杜元颖奏对思政殿,赐为中书舍人。820年冬,拜戶部侍郎承旨。长庆元年(821年)三月,以本官同平章事。自穆宗登极,不到一年时间,便居辅相的显赫地位。

长庆三年(823年),杜元颖出镇蜀川,唐穆宗亲临安福门为之饯别。也许为报“童心多僻”的穆宗“知遇之恩”,杜元颖去到四川,也不好好巩固边防,却大求蜀中珍异玩好之物,给贪玩的穆宗皇帝送去,一方面也是为了“以固恩宠”。同时,他又以文人雅士自许,疏于军务。因而军民嗟怨。

因杜元颖的荒疏、掠取,西南戍卒衣食不足,就到南诏去掠夺,南诏人反以衣食资给,由此探知蜀中虚实。见唐朝边境有这么大的漏洞在,南诏蠢蠢欲动,摄政王蒙嵯颠密谋出兵进犯西川,边防长吏屡屡上报,杜元颖都不信。

太和三年(829年)十一月,蒙嵯颠以西川降卒为向导,率大军入犯,边州无备,遂陷嶲(今四川西昌)、戎(今四川宜宾)二州。廿八日,杜元颖发兵与南诏大战于(今四川邛崃)之南,大败,南诏乘胜攻克邛州。唐廷闻讯,诏发东川、山南西道、荆南兵救援。十二月一日,又发鄂岳、山南东、陈许等道兵增援蜀川。十二月四日,蒙嵯颠率军克成都外城。杜元颖率众入据子城,欲弃城逃亡,幸郭钊击败入攻梓州的南诏军,才得以身还。六日,诏贬元颖为邵州(今广东韶关)刺史。

十二月十三日,唐朝以右领军大将军董重质为神策诸道西川行营节度使,再发河东,凤翔兵赴援。南诏兵东进,攻破梓州西城,东川兵寡弱不敌,节度使郭钊遣书蒙嵯颠,责其入侵。蒙嵯颠回书称:“杜元颖侵扰我,故兴兵报仇”。因与郭钊修好而退。南诏兵留成都外城十日,遂大掠子女、巧工“数万”人,以及珍珠财宝等,西川人大恐,纷纷投江自尽。蒙嵯颠率军退至大渡河,言于所掠蜀人:“往南即为我国边境,现在,你们哭别故乡吧。”蜀人皆大哭,跳水而死者千余人。

蒙嵯颠遣使上奏唐皇,请诛杜元颖:“蛮军比修职贡,遽敢侵边。但杜元颖不恤三军,令入蛮疆作贼。移文报彼,都不见信。故蜀部军人,继为乡导。盖蜀人怨苦之深,祈我此行,诛虐帅也。诛之不遂,无以慰蜀士之心。愿陛下诛之。”

十二月廿一日,唐朝廷再贬元颖为循州司马,他的下属也都同遭贬黜,判官崔璜贬为连州司马,纥干臮郢州长史,卢并唐州司马,皆以佐元颖无状也。唐诏董重质及诸道兵返还本道。郭钊至成都,与南诏约和,互不侵犯,唐廷也采取了息事宁人的态度,南诏连年进贡于唐。

太和六年(833年,《旧唐书》云元颖此年卒),64岁(《全唐文》云元颖卒年六十四)的杜元颖卒于循州贬所。临终,杜元颖上表乞赠官,赠湖州刺史。

客死循州:长羡北归人

以生花妙笔备受皇帝赞赏,后来一路青云直上,却在年届花甲之际来到被中州人士视为“地说炎蒸极,人称老病馀”的岭南循州之地,在循州的3年里,文儒自许的杜元颖有着怎样的作为?

《全唐文》中收录有杜元颖一批策对,其中叙述了“子大夫志行修洁,学术通赡,储思於天人之际”,在循州的3年时间,杜元颖有没有择循州良才而教,或著述文章?可惜《全唐文》中没有收录他临终前所上的乞赠官之表,且吝于言辞的史书对杜贬循州之后的行状也没有记载。而据《新五代史·南汉世家·刘隐传》说:“是时,天下已乱,中朝人士以岭外最远,可以避地,多游焉。唐世名臣谪死南方者往往有子孙,或当时任宦不得还者,皆客岭表。”杜元颖客死循州,有没有在循州留下子孙?这已不得而知……

元稹曾写了一首七绝《送杜元颖》:“江上五年同送客,与君长羡北归人。今朝又送君先去,千里洛阳城里尘。”三朝宰相杜元颖至死未得北归洛阳,只能艳羡地看着谪往岭南终被召回的同事们,例如与他同在穆宗、敬宗、文宗三朝为相的同事牛僧孺,在他来到循州十四五年后,也被贬至循州,但不久后被召还北归。

一生功过谁与评说

出镇蜀川一事让杜元颖官声大受影响,苏轼讥为“宰相崔植、杜元颖,皆庸人无远虑”,新旧唐书中,也对杜元颖作出“素不知兵,心无远虑”、“以文儒自高,不练戎事”等评价。

杜元颖死于循州后,宰相李德裕为他写了《论故循州司马杜元颖状》,肯定了他为政“颇著直清”,欲为他“乞还旧官阶”。

李德裕等认为,杜元颖在长庆年的初期,首居宰相之位,能“洁廉畏法,忠荩小心,虽无光赫之名,颇著直清之称”,又为杜元颖解释南诏之祸,对元颖之前的西蜀事情本末一一叙来,说明不可独责元颖,实是前几任官员亦有疏忽惫懒之处。又说明京师传言过当,被南诏“蛮子”所劫掠的子女巧工并无五万人之多,而且被掠的也并没有能工巧匠,只是寻常百姓,还有一小半都是南诏人。李德裕认为元颖的罪过,并没有大家认为的严重。

杜元颖临终前,也追悔自己不慎栽了个大跟头,从宰相之显要地位,一落而成贬官,说不定以后人们只会称自己是故循州司马杜元颖,这名声实在不大好听。因此上表朝廷,乞赠官。

最后,唐朝廷追赠杜元颖为湖州刺史,为杜元颖挽回了些许“官声”。

标签: 唐朝

更多文章

  • 唐朝宰相杜元颖人物生平简介,【赋得玉水记方流】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朝,杜元颖

    官拜宰相杜元颖,京兆杜陵(陕西西安三兆村)人,杜如晦五世孙,贞元十六年(800年)考中进士科,又考中宏词科。多次征召到方镇幕府任职,逐渐以右补阙升任翰林学士,擅长文辞,唐宪宗李纯特别赞赏他。吴元济平定后,由于书论诏令繁多,迁任司勋员外郎,知制诰。唐穆宗李恒认为杜元颖熟知朝廷典章,对他特别宠幸,拜授中

  • 民间故事:唐朝宰相窦易直传,窦易直是怎么做上大官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朝,宰相,窦易直

    唐朝宰相窦易直,原名叫秘,家境贫寒,在乡校读书。乡校里有个打更的老头,他有道术,别人都不知。一天傍晚,风雪暴至,学生们不能回家,便住宿在破漏的屋子里。因为天冷,大家都争着往火堆旁边挤,唯独窦秘睡在一边。夜深时,老头亲自将窦扶起来说:“窦

  • 新唐书《窦易直传》窦易直人物生平简介,野史秘闻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窦易直

    窦易直,字宗玄,京兆人。祖元昌,彭州九泷县令。父彧,庐州刺史。易直举明经,为秘书省校书郎,再以判入等,授蓝田尉。累历右司、兵部、吏部三郎中。元和六年,迁御史中丞。谢日,赐绯鱼袋。八年,改给事中。九月,出为陕虢都防御观察使,仍赐紫。入为京兆尹。万年尉韩晤奸赃事发,易直令曹官韦正晤讯之,得赃三十万。上意

  • 唐朝也有一位刘皇叔李程,耍手段考上了状元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程

    唐德宗贞元十二年,新一科科举考试开始了。在这一科考生中,有不少有实力的考生,比如孟郊和崔护。孟郊就是写《游子吟》那位,《唐才子传》说,孟大诗人考中进士那年,“时年五十矣”,其实是在埋汰人家,老孟那年才45岁。老孟可能是真憋坏了,终于考上了进士,兴奋得跟疯子似的,还写下了那首著名的《登科后》——“昔日

  • 唐朝李程诗词一览,【春台晴望】【赠毛仙翁】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程,唐朝

    春台晴望[唐] 李程曲台送春目,景物丽新晴。霭霭烟收翠,忻忻木向荣。静看迟日上,闲爱野云平。风慢游丝转,天开远水明。登高尘虑息,观徼道心清。更有迁乔意,翩翩出谷莺。赠毛仙翁[唐] 李程茫茫尘累愧腥膻,强把蜉蝣望列仙。闲指紫霄峰下路,却归白鹿洞中天。吹箫凤去经何代,茹玉方传得几年。他日更来人世看,又应

  • 唐朝宰相李程人物生平简介,李程是怎么考上状元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程

    李程出身宗室疏支,为唐高祖李渊堂弟、襄邑恭王李神符的五世孙。唐德宗贞元十二年(796年),李程中丙子科进士第一,以状元及第。不久后,他又考中博学宏辞科(博学宏词科),历任地方使府幕僚。贞元二十年(804年),李程入朝任监察御史。同年秋,充任翰林学士。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唐顺宗李诵即位,其亲信王

  • 《谁说我结不了婚》李蔚皓和程璐最后有没有在一起?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谁说我结不了婚》

    都市女性的心理困境,伪现实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结合,这就是最近很有人气的大女主戏谁说我结不了婚,这部剧在节奏和细节上还是很不错的,感觉小鲜肉的出现就是给女主一个机会带来感情冲击,爱情就是应该冲动的哪怕没有结果,那是心动啊。很多人想知道李蔚皓和程璐的结局是什么呢?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来告诉你们吧。据悉,《

  • 《谁说我结不了婚》李蔚皓追求程璐成功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谁说我结不了婚》

    《谁说我结不了婚》中李蔚皓再一次追求程璐,其实李蔚皓这个人就是太有优越感了,自己明明当时心里有索菲亚,又不自己去国外找。等索菲亚找回来,折腾一番他结婚前选择潇洒放手。最后跟程璐说索菲亚跟自己求婚时他挺迷茫的?呐尼,你30几岁了还迷茫呢?我感觉他最爱的可能是自己,索非亚和程璐他都没那么喜欢,他更爱的是

  • 《谁说我结不了婚》李蔚皓为什么会拒绝程璐 李蔚皓是一个渣男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谁说我结不了婚》

    看完《谁说我结不了婚》后,小编相信很多人对李蔚皓为什么拒绝程璐感到很好奇,这可能就涉及到程璐在中学时候的“情书事件”了。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那一天,程璐鼓足勇气写了平生第一封情书,趁着李蔚皓打球时,放进他的书包。然而,这封至关重要的情书,却被程璐在紧张中错放进了另一位男同学的书包。当那位

  • 曹操为何要杀死曹植的夫人?曹植崔夫人被杀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曹植,曹操

    曹操是个做事很有分寸的人,他胸怀很宽阔,气度也非常宏大。曾经宽恕过杀死自己儿子和大将典韦的张绣,只是有时候,曹操爱发脾气,甚至动不动就要杀人,那是在极度恼怒的时候。一般说来,曹操会在下列情况下杀人:其一,当对方的言行危及到自身的时候比如孔融,这是一个顽固分子,尽管学问很大,名望很高,可总是跟老曹做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