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只因皇帝一个梦,韦见素竟被封为宰相

只因皇帝一个梦,韦见素竟被封为宰相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462 更新时间:2023/12/16 8:55:46

755年,安禄山发动叛乱,第二年六月,叛军攻陷潼关,进逼长安,唐玄宗逃出长安,行至马嵬坡时,禁军哗变,围攻行宫,杨国忠杨玉环等人尽皆被杀。当时,与杨国忠一同扈从在玄宗左右的宰相韦见素也被乱兵打伤,幸亏禁军将领陈玄礼出手相救,才幸免于难。关于韦见素为什么能够当上宰相,存在两个版本的传说。

一个说法是他被杨国忠所提拔。韦见素既是名门之后,又是进士出身,李隆基做相王时他曾在王府任职,可说是皇帝身边的老人。他处事公道,工作认真,在中央与地方均有工作经历。750年,韦见素任吏部侍郎,他生性仁恕,主持考选多年,行事公允,深受称赞。

754年(天宝十三年),京师大雨,引发水灾。唐玄宗认为这是因为宰相失职,上天才降下凶兆,便罢免了左相陈希烈,命右相杨国忠选取继任者。杨国忠找了一圈,认为韦见素性格柔顺,容易控制,便举荐韦见素为相。唐玄宗也因韦见素曾任职相王府,同意韦见素拜相。韦见素因此对杨国忠非常感激,走的很近,以至于在马嵬坡几乎命丧黄泉。

还有一个说法就非常有戏剧性了,是说他走了大太监高力士的门子。有一天,唐玄宗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从宫殿上跌下,幸亏有个孝子及时把他扶住,又把他扶了上去。玄宗梦醒后便告诉了高力士。高力士便借机发挥,说道:"孝子身上穿的是素衣,这孝子是指韦见素呵。"玄宗深感有理,几天之后便把韦见素从吏部侍郎提拔为宰相。

此事当然有演绎成分,只能说明韦见素与杨国忠、高力士关系都不错,不过巧合的是,这个梦此后还真应验了。安史之乱前,韦见素多次苦谏防备安禄山,但唐玄宗不听,后来唐玄宗被迫离开长安(这也就是所谓从宫殿上掉下来吧?),逃亡蜀地之时,韦见素一直跟在身边。后来皇太子李亨在灵武继位称帝,是为唐肃宗,但由于路途遥远,音讯不通,唐玄宗直到八月才知道,遂命宰相韦见素与房管前往灵武,正式册立李亨为帝。后来唐肃宗返回长安,决定派人到蜀地迎接唐玄宗回京城,当时派出的迎接使者就是韦见素。唐玄宗回到长安后,韦见素因保护玄宗之功,加封开府仪同三司,食实封三百户。

标签: 韦见素

更多文章

  • 唐朝韦见素人物生平简介,历史评价及轶事趣闻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韦见素,唐朝

    韦见素年轻时考中进士,授相王府参军,后历任卫佐、河南府仓曹、大理寺丞、坊州司马、库部员外郎、右司兵部二员外、左司兵部二郎中、谏议大夫,并袭父爵为彭城郡公。天宝五年(746年),韦见素充任江西、山南、黔中、岭南等道黜陟使。他察看各地风俗,弹劾州县官吏,所到之处无不肃然。韦见素回朝后,升任给事中,不久又

  • 解密唐朝牛仙客如何从小吏跻身宰相之位?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牛仙客

    牛仙客是唐朝玄宗年间的宰相。通过牛仙客简介得知,牛仙客生于公元675年,卒于公元742年,是甘肃灵台人。在《史记》、《资治通鉴》等史书中,均有记载牛仙客简介。牛仙客出生贫寒,早年间,牛仙客曾在家乡鹑觚县的府衙里担任小吏。当时鹑觚县县令付文静非常其中牛仙客,认为牛仙客是一位可塑之才。网络图等到付文静担

  • 唐朝宰相牛仙客的人生:廉勤为政善于其职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朝宰相牛仙客

    牛仙客是唐朝玄宗年间的宰相。通过牛仙客简介得知,牛仙客生于公元675年,卒于公元742年,是甘肃灵台人。在《史记》、《资治通鉴》等史书中,均有记载牛仙客简介。牛仙客出生贫寒,早年间,牛仙客曾在家乡鹑觚县的府衙里担任小吏。当时鹑觚县县令付文静非常其中牛仙客,认为牛仙客是一位可塑之才。等到付文静担任任陇

  • 工作勤奋的牛仙客如何从小吏跻身宰相之位?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牛仙客如何从小吏跻身宰相之位

    牛仙客是唐朝玄宗年间的宰相。通过牛仙客简介得知,牛仙客生于公元675年,卒于公元742年,是甘肃灵台人。在《史记》、《资治通鉴》等史书中,均有记载牛仙客简介。牛仙客出生贫寒,早年间,牛仙客曾在家乡鹑觚县的府衙里担任小吏。当时鹑觚县县令付文静非常其中牛仙客,认为牛仙客是一位可塑之才。等到付文静担任任陇

  • 唐代宰相张九龄简介 张九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张九龄,唐代宰相张九龄简介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汉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张九龄少有才名,弱冠中进士。13岁时,他的文章就得到了广州刺史王方庆的赞赏。入仕后,张九龄曾提醒当时有名的宰相宋璟,让他举人唯贤。得到了宋璟的肯定。还上书皇帝,让他任官要消除重内

  • 开元盛世最后一相张九龄为何罢相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开元盛世,张九龄

    张九龄之所以被成为张曲江,最主要的一个是,他是韶州曲江人。古代人有个以籍贯来命名人的习惯。比如,宋代的米芾,祖籍山西,迁居襄阳,因此后世人称之为“米襄阳”。比如,明代的王守仁,在会稽上阳明洞宿居了一段日子,因此就自命为王阳明。所以,张九龄被称为张曲江,主要还是后人以他的家乡来命名他了。早在张九龄担任

  • 唐代宰相张九龄生活在哪个朝代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代宰相张九龄,张九龄

    张九龄是唐代开元年间的宰相。主要活动于唐中宗、唐睿宗和唐玄宗三代。在唐玄宗时期,他担任宰相,事业到达了巅峰时期。张九龄,子子寿,生于公元678年,卒于740年。唐代韶州曲江人,世称其为“张曲江”。是西汉时期留侯张良的后人。他在任宰相期间,尽忠职守,选贤任用,不趋炎附势,是开元盛世最后的一名贤相。据说

  • 唐朝宰相张九龄被罢相竟然是因为这个?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朝宰相张九龄,张九龄被罢相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汉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张九龄少有才名,弱冠中进士。13岁时,他的文章就得到了广州刺史王方庆的赞赏。入仕后,张九龄曾提醒当时有名的宰相宋璟,让他举人唯贤。得到了宋璟的肯定。还上书皇帝,让他任官要消除重内

  • 张九龄罢相的原因是什么 张九龄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张九龄罢相原因,张九龄生平

    张九龄,唐玄宗时期的宰相,开元盛世的最后一任名相。在他之后,大唐王朝便如江河日下,最终引发了几乎导致唐王朝灭亡的“安史之乱”。在张九龄当政期间,唐王朝虽然繁华到了极点,但社会的各种矛盾已经暗流汹涌。张九龄重视农桑,轻徭薄赋,整顿吏治,保持了开元盛世的最后几年的稳定。唐玄宗宠爱武惠妃,武惠妃想让她自己

  • 张九龄被称为张曲江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张九龄被称张曲江原因,张曲江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汉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张九龄少有才名,弱冠中进士。13岁时,他的文章就得到了广州刺史王方庆的赞赏。入仕后,张九龄曾提醒当时有名的宰相宋璟,让他举人唯贤。得到了宋璟的肯定。还上书皇帝,让他任官要消除重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