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武则天非常借重裴炎,为什么最后还是把他处死了?

武则天非常借重裴炎,为什么最后还是把他处死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932 更新时间:2023/12/18 13:02:32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裴炎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

一位伟人是这样评价武则天:“武则天确实是个治国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她提拔过不少人,也杀了不少人。刚刚提拔又杀了的也不少。”裴炎就是这样被武则天利用后又杀死的人,曾经为了打压裴行俭,武则天非常借重裴炎,可是最后裴炎也被女皇处斩了,这中间有什么故事呢?

裴炎和裴行俭都是很有能力的人,两人其实还是本家,都出身于河东裴氏,只是裴炎出身于河东裴氏洗马裴,裴行俭出身"河东裴氏"中眷房,可是两人的政见不同,一个支持武则天,一个反对武则天,一个是文臣,一个是武将。

裴行俭起步比较早,在唐太宗李世民时期就以明经科考试中选,并得名将苏定方教授用兵奇术。他还精通阴阳历法,善于鉴别人才,所提拔的名将有程务挺、王方翼、李多祚、黑齿常之等。在李治执政期间,突厥的复国运动进入了高潮阶段。由于领导者均为原东、西突厥帝国的贵族甚或皇族,颇具号召力,他们不断地组织叛乱,想尽各种办法破坏唐帝国的马场,连年骚扰使得唐朝北方马场累计损失马匹达18万之多。

突厥之乱,成就了一代名将裴行俭的声名,他曾三次出征突厥,均全胜而回,声望与日俱增。后来,裴行俭因计败十姓突厥和吐蕃联军收复安西四镇,被高宗特授以礼部尚书兼检校右卫大将军。当时的左卫大将军由太子李显挂名,所以裴行俭实际成为总管京师守卫部队和出征野战部队的军方最高领导人。次年他又受命任定襄道行军大总管,合兵30余万,大败突厥主力,擒其酋长,杀其可汗,令唐高宗大为欣慰。开耀元年,裴行俭三征突厥,智勇兼备,降伏突厥伪可汗阿史那伏念,完全平定了突厥余部,累计功劳和声望眼看就有入相的可能。

裴行俭声望愈高,武则天则愈加担心。因为裴行俭手握军权,而且培养的人才众多,并且政见与武则天不同,是武则天的头号政敌,他如拜相将对武则天夺权构成严重障碍。这个时候,武则天想到了一个人,就是裴炎,裴炎因科举入仕,地位不高,是武则天亲自培养的北门学士中的佼佼者。裴炎在武则天的暗示下,上表高宗,历陈此次大捷并非裴行俭的功劳:“阿史那伏念投降实际是由于裴行俭的部将程务挺、张虔勖率兵逼逐,加上漠北的回纥诸部配合南进,他是走投无路才投降的,并非裴行俭真的有那么大本事。”唐高宗因此取消了为裴行俭记大功的念头。

而这次裴行俭俘虏的一大批降将中,包括突厥伪可汗阿史那伏念,裴行俭曾给其许诺保证他们的生命安全,许其不死,现在裴炎摇唇鼓舌地力称这些突厥首领根本不是真心归降,武则天则在一旁添油加醋,于是唐高宗便不顾裴行俭等人的反对,把这54名投降的突厥贵族全部斩首,开了唐廷不杀降将的先例。大唐的言而无信使突厥人大为不满,埋下了之后突厥贵族反唐的祸根。面对这种情况,裴行俭心灰意冷,叹息道:“与部将争功,古今所耻。现在既然归功于自己的部下,我也不便多说什么,只是背信弃义地杀戮降将,以后恐怕不会有人投降朝廷了。”于是托病不出,这正中武则天下怀。

裴炎对过自己的一番鼓动,让裴行俭主动放弃了军队大权,同时,在这次事件中作为既得利益者的两位部将程务挺和张虔勖,也因此背着了曾经的领导和恩师,投靠了裴炎和武则天,后分别执掌左右羽林军,为武则天将来发动宫廷政变废唐中宗李显立下了汗马功劳。

裴炎立了大功,官运亨通,为何最终又被武则天处斩呢?原来裴炎错误观点判断了武则天的意图,裴炎虽然支持武则天掌权,可是他还是受传统思想影响,不支持武则天称帝,他的内心深处还是忠于李唐皇室的,毕竟他是李治亲自指定的顾命大臣。所以当他发现武则天有称帝的迹象的时候,他就极力阻止,他极力反对武则天立武氏七庙,由此而得罪武则天。后来在扬州叛乱期间,又主张还政唐睿宗李旦,因此被诬以谋反,被女皇斩于洛阳都亭。

裴炎和裴行俭都是出身于河东裴氏,奈何政见不同,支持的人不同,相煎何太急啊。当裴炎发现武则天有称帝的企图的时候,可能内心也会有一丝后悔吧,当初不该把裴行俭排挤出去,如果裴行俭在,突厥之乱不会那么厉害,大唐的政权也许不会那么轻易地被武周取代。

标签: 裴炎唐朝

更多文章

  • 裴炎杀降遭报的说法靠谱吗?武则天为什么杀裴炎?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朝,裴炎

    裴炎杀降遭报的说法靠谱吗?武则天为什么杀裴炎?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裴炎是李治为儿子李显指定的顾命大臣,说明他的身份地位高,而同时,他也是由武则天一手培养提拔的,是武则天最坚实的支持者,为何最终他却与武则天分道扬镳呢?他因为反对武则天而下狱被杀,有人说是因为他杀降遭报,这是真的吗?所

  • 裴炎由武则天培养提拔,一代权臣为何就此没落?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裴炎,唐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裴炎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裴炎是李治为儿子李显指定的顾命大臣,说明他的身份地位高,而同时,他也是由武则天一手培养提拔的,是武则天最坚实的支持者,为何最终他却与武则天分道扬镳呢?他因为反对武则天而下狱被杀,有人说是因为他杀降遭报,这是真的吗?所谓杀

  • 裴炎沈身为唐朝宰相,为什么会被武则天杀害?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裴炎,唐朝

    大家好,说起裴炎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话说武则天是唐高宗的皇后,在唐高宗体弱多病的时候,武则天就逐渐通过帮唐高宗打理朝政,掌握了朝中的大权。在唐高宗李治还没有死的时候,当时就已经有了天皇天后一说,天皇指的是唐高宗李治,天后指的就是武则天.作为一个皇后居然能够跟皇帝并列尊称,可见当时武则天的权势

  • 出身名门的唐朝宰相裴炎,到底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裴炎,唐朝

    在历史长河中,裴炎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集“帝王、权谋、生存”于一体的《资治通鉴》,依旧是学者们了解历史的途径之一,其读者可谓是获益良多,既能了解历史,也能学习书中的管理能力、从政经略以及安身立命之能。01武则天是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靠着自己出

  • 宰相裴炎为什么会被处死?他的死其实是朝堂斗争的结果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裴炎,唐朝

    说到裴炎,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古代大臣谋反是死罪,无论证据是否确凿,皇帝都可以根据嫌疑定罪,唐朝时期的裴炎就因为两个字被定为谋逆罪,尽管老百姓都认为裴炎是被冤枉的,但当时的实际掌权者武则天却说,裴炎勾结外官造反的证据确凿,只需要把这两个字拆开来看就

  • 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卫国文懿公主,为何红颜早逝?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卫国文懿公主,唐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卫国文懿公主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卫国文懿公主,唐懿宗李漼[cuǐ]的长女,生母为郭淑妃,生于大中三年(公元849年),自幼深为父母溺爱,捧在手心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公主出生一个月就夭亡了,李漼正在悲伤的时候,女儿忽然苏醒过来,说出

  • 卫国文懿公主: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病死后皇帝杀了二十多个御医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卫国文懿公主,唐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卫国文懿公主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大唐王朝的太平公主,生前极受父母及他的皇帝哥哥们的宠爱,可以说权倾一时,算得上是历史上最有权力的公主之一了。太平公主不仅靠山硬,其本身也颇有计谋与胆识。就连她的母亲武则天都说,太平公主“类我”。尽管最后

  • 为何后人对唐朝大臣许敬宗的评价褒贬不一?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许敬宗

    许敬宗是杭州新城人,隋朝的时候就重进士为朝廷卖力。到了唐朝,他参与了诸多书籍的编纂工作,修编国史。唐高宗即位后,提拔许敬宗为礼部尚书,继续负责国史的编著工作,晚年退休病逝。早年的许敬宗在隋朝将军宇文化及发动政变,父亲被杀后苟求得不死,他投奔瓦岗军和魏征一起管文书。李密失败后,许敬宗归顺唐朝,李世民听

  • 李义府和武则天 李义府和许敬宗的关系揭秘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李义府和武则天

    有很多史料中记载武则天与李义府的关系不同一般,武则天能当上皇后也是在李义府的帮助和支持下才成了后宫的主人。那么,李义府和武则天的关系真的像我们所认为的那样吗,他真的是武则天的那边人吗?有史料记载,李义府得罪宰相了长孙无忌后被贬为司马,在与王德俭商量对策中得知皇帝想要立武媚娘为皇后,但是又害怕宰相不答

  • 许敬宗是奸臣吗:他最后为何能得以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许敬宗

    许敬宗是杭州新城人,隋朝的时候就重进士为朝廷卖力。到了唐朝,他参与了诸多书籍的编纂工作,修编国史。唐高宗即位后,提拔许敬宗为礼部尚书,继续负责国史的编著工作,晚年退休病逝。早年的许敬宗在隋朝将军宇文化及发动政变,父亲被杀后苟求得不死,他投奔瓦岗军和魏征一起管文书。李密失败后,许敬宗归顺唐朝,李世民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