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水浒传》中张青和孙二娘为何有“三不杀”的规矩?

《水浒传》中张青和孙二娘为何有“三不杀”的规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577 更新时间:2024/1/15 18:23:55

武松来到十字坡时问张青孙二娘二人:“你夫妻二位高姓大名?”

水浒传中,武松已经对张青孙二娘这对很崇拜自己的杀人犯,很有好感了,想问问他们,“高姓大名”。

菜园子张青道:“小人乃姓张名青,原是此间光明寺种菜园子。为因一时间争些小事,性起把这光明寺僧行杀了,放把火烧做白地。后来也没对头,官司也不来问。小人只在此大树坡下剪径。”

菜园子张青原来在光明寺里种菜,也就是为了一些小事,就把寺庙里的那些和尚全杀了,又是一把火烧了整个寺庙,然后一个人就来到大树十字坡,当起了强盗,整天就只是打劫过路的客人。

到这,也就明白了,又杀人又放火,这张青好猖狂。

而这张青自己本人也知道,也承认了,他是因为一些“小事”,“性起”了,就把整座寺庙的和尚全杀了——这就是他们好汉的逻辑:不管大事小事,哪怕是鸡毛蒜皮般的小事,只要我不爽,性起了,就要杀人放火。

张青说完自己杀人放火的光辉历史,张青又说起平常他酒店里的业务,很淡定的说道:“实是只等客商过往,有那入眼的,便把些蒙汗药与他吃了,便死。将大块好肉,切做黄牛肉卖。零碎小肉,做馅子包馒头。小人每日也挑起去村里卖。如此度日。”说完,又把武松带到人肉作坊里去,只见“壁上绷着几张人皮,梁上吊着五七条人腿。”。场景极其恐怖。

水浒中更过分的是,张青这两口子极其变态,居然还将人肉包子铺的事业做大做强,还开了人肉包子分店!

在第三十一回,武松杀了张都监,出了城,在野外被几个小混混抓了,险些被做成人肉包子。

武松刚要被做成包子,张青孙二娘就出现了,救了武松。

这时武松疑惑道,不对啊,大哥你的店不是在十字坡吗?怎么城外面也有?

水浒书上回复道:“原来这张青十字坡店面作坊,却有几处”。

从这里看!杀人杀的,都开上分店了!店里的人肉包子,供不应求啊!这是要杀了多少人,才能把包子店做大做强啊!

只要有客人来了,就把他们迷晕,杀了,切成肉块,当牛肉卖,做成包子卖。不只是在自己店里卖,还挑着去村里卖——要是你知道平常来村里卖牛肉的那个小贩,卖的全是人肉,你会不会吐一地?

这时武松听了,也没什么反应,并没有大怒,更没有伸张正义,把这两个杀人犯给干掉。而是很淡定的样子。

这不是废话嘛,这两个是崇拜我的粉丝,能杀他们吗?

而这张青开店,讲究也不少,还有“三不杀”。哪三不杀呢?和尚不杀,妓女戏子不杀,罪犯不杀。

请注意:这三不杀里面,并没有平民百姓不杀,也就是说,张青店子里的主要人肉来源,还是平民百姓!达官贵人总不可能放着城里的大酒楼不吃,来他这个偏僻又肮脏的破店里吃饭吧!

罪犯不杀,很容易理解,大家都是一路人吗,就别互相难为了。妓女戏子不杀,则是害怕他们去戏台子上,说江湖好汉不英雄。

为什么害怕说自己不英雄呢?其实不是害怕他们说自己不英雄,英不英雄的,只是个虚名,张青这种小人物应该不在乎别人说他不英雄。张青不杀戏子,主要是因为古代通讯不方便,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有十字坡这么一个鬼地方,既然不知道,自然就很容易走过来被张青杀了卖钱了。但戏子不一样,他们要是在戏台子上到处乱说,久而久之,大家都知道了,谁还敢走到这里来?这不就断了买卖吗!

至于不杀和尚,嘿嘿,说的好听,看上去好像很有佛心,很慈悲的样子。如果真的慈悲,那还杀什么人呢?所以,说不通啊说不通。

其实啊,不杀和尚,不就是因为和尚们整天吃素,身上没肉嘛!

用鲁智深的话讲,和尚们过的日子,就是“熬的清水流”。和尚们一没钱,二没肉(整天吃素导致),杀了他们干什么?既不能卖肉,也不能劫财,白费力气。

不杀和尚,主要是不值当。

你看,后来孙二娘一遇上拿着两把好刀,看上去又胖又有钱的那个头陀,一下就把他卸成八块了。一遇上鲁智深这个大胖和尚,也准备把鲁智深迷晕了割肉——不是不杀和尚吗?错了,只是不杀又瘦又穷的和尚而已!像鲁智深,铁头陀这种有钱又胖的和尚,张青孙二娘是抢着杀滴!因为,这可是大好的买卖啊!

张青表面上一看,盗亦有道,三杀三不杀的,挺讲究。其实让我这么一分析,嘿嘿。。。。

不过那个头陀,确实可惜。张青说道:那头陀“有两件物最难得。一件是一百单八颗人顶骨做成的数珠,一件是两把雪花镔铁打成的戒刀。想这头陀也自杀人不少。直到如今,那刀要便半夜里啸响。小人只恨道不曾救得这个人,心里常常忆念他。”

张青觉得这个头陀错杀了,很可惜,只恨自己没把他从孙二娘手里救出来。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头陀杀人杀的多,张青也崇拜他!

这个头陀杀了多少人呢?明的,就有一百零八个。“一件是一百单八颗人顶骨做成的数珠”暗的,不计其数!杀的都快数不过来了!只知道连那两把刀,都快被他杀人杀的成魔了,大晚上的没人动它,它还自己叫,想杀人。

这个头陀,杀一个人,就把他人顶骨弄下来,杀了一百零八个了,凑齐了一百零八个骨头,挂在脖子上,当作装饰品。就跟我们现在带金项链一样,极其猖狂,极其变态。

你要是在大街上看着一个人戴着一串人骨头项链走来走去,你又是什么感觉?

这样的人,张青觉得死了可惜。也只有这样的人,张青才会觉得死了可惜。

对老百姓而言,这样的人,恨不得全死光了才好!

说了这么多,毫无疑问,梁山好汉张青,孙二娘他们两个,所做的事情是绝对残忍的,不人道的。

把人迷晕了抢人钱财,再把人做成人肉包子,这些事情不管是在哪个时代,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绝对都是不人道的,是会受到强力谴责的。但偏偏在梁山好汉看来,这样的人,才叫好汉。

后来,整天杀死无辜老百姓,用无辜百姓的肉包包子的张青孙二娘上了英雄好汉的聚集地梁山,既没受到排挤,也没受到鄙视,跟其余的好汉一样,都是亲如兄弟。像鲁智深这种嫉恶如仇的好汉,像武松这种专打天下不明道德的好汉,像宋江这样自诩热爱百姓的好汉,都没有一点点的鄙视张青。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大家是一路人啊!原来梁山上的朱贵酒店,就是专门负责杀人卖人肉的,大家都是一路人,乌鸦站了黑猪上,谁也别说谁黑,鄙视你做什么呢?鄙视你不就是鄙视我自己吗?

像后来浪里白条张顺,去找神医安道全,在水上遇上了两个水贼抢劫了他。张顺就说道:“这两个歹人劫了我。。。。。。”

别人在水上抢劫,就是歹人。张顺的哥哥张横在水上抢劫,就是好汉。为什么?因为他跟我是一路人。

最后梁山大聚义的时候,山下有四路酒店,分别是:

东山酒店:小尉迟孙新,母大虫顾大嫂——没卖过人肉。

西山酒店:菜园子张青,母夜叉孙二娘——以卖人肉为生。

南山酒店:旱地忽律朱贵,鬼脸儿杜兴——朱贵也是以卖人肉为生。

北山酒店:催命判官李立,活闪婆王定六——李立也是以卖人肉为生。

你看,梁山脚下,一共四个酒店,其中三个都是卖人肉的酒店!只要你经过梁山,或是在梁山附近吃点饭,那你就少说有3/4,75%的几率被做成人肉包子,这样的以前黁人,你还以为他们是好汉吗?

标签: 水浒传张青孙二娘

更多文章

  • 水浒中武艺平平的张青为何偏偏赢得武松尊敬?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水浒,张青,武松

    张青初见武松,武松正一脚踏住孙二娘,准备暴打一顿,张青赶忙过来求情。张青道出武松身份之后,对武松“纳头便拜”,让武松很是感到满足。之后武松问““你莫非是这妇人的丈夫?”张青很奇怪,没有直接回答“是”,而是说“是小人的浑家。‘有眼不识泰山;’不知怎地触犯了都头?可看小人薄面,望乞恕罪!”武松眼中只有这

  • 水浒传菜园子张青怎么死的?菜园子张青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水浒传,张青

    水浒传菜园子张青怎么死的?水浒传张青最后结局是什么?菜园子张青简介:张青是施耐庵所作《水浒传》中的人物,外号“菜园子”,孟州(今河南孟县南)人,武器朴刀。在小说第十七回“花和尚单打二龙山,青面兽双夺宝珠寺”中首次由鲁智深提及。本在孟州道光明寺种菜,因此唤做“菜园子”。却因为小事杀了光明寺里的僧人,逃

  • 解读:为什么说水浒传中武松的至交好友是孙二娘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水浒,武松,孙二娘

    武松是梁山上的好汉,这个人貌似有很多朋友,比如宋江、鲁智深、施恩,比如石秀等人,不过武松最要好的朋友莫过于孙二娘。这个当年在十字坡风风火火的夜叉婆,是武松最敬仰的生死弟兄。别看是女流之辈,其实骨子里却有一股悲天悯人的济世情怀。其一, 勇气过人,义气至上,富于社会责任感。面对“三碗不过岗”的底线,毅然

  • 解密水浒:武松调戏孙二娘的原因竟然是这个!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武松,孙二娘,水浒传

    导读:在《水浒》中,武松调戏孙二娘一段文字,非常经典,而武松当时的心理变化,也很颇有味道。在张青到来之后,双方互通姓名,张青介绍自己,坦陈相待时,武松表示:“我是斩头泣血之人,何肯戏弄良人!我见嫂嫂瞧得我包裹紧,先疑忌了,因此,特地说些风话,漏你下手。那碗酒,我已泼了,假做中毒。你果然来提我。一时拿

  • 孙二娘怎么死的?武松和孙二娘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武松,孙二娘

    导读:孙二娘是《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人称“梁山妖艳第一”。在《水浒传》她是张青的妻子,别号地壮星母夜叉。在孟州道十字坡与张青开酒店卖人肉。武松被发配到孟州路过十字坡,险遭孙二娘的毒手。武松假装喝醉酒捉住了孙二娘,张青求饶,武松遂与张青、孙二娘夫妇相识,孙二娘后来跟随张青上了梁山,主持梁山泊西山酒店

  • 水浒传王定六的绰号为什么叫活闪婆?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水浒传,王定六,绰号,活闪婆?

    水浒传王定六的绰号为什么叫活闪婆?王定六简介:王定六是《水浒传》中的人物,在家中排行第六。因为走跳得快,人人都唤做活闪婆王定六。平生只好赴水使棒,多曾投师,不得传受,便在江边与其父卖酒度日,上山前为扬子江边酒店老板。父子俩每日接待八方宾客、三教九流,常听人说到梁山泊宋头领替天行道,不害良民,对梁山泊

  • 水浒传王定六怎么死的?活闪婆王定六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王定六,水浒传

    水浒传王定六怎么死的?水浒传王定六最后结局是什么?活闪婆王定六简介:王定六是《水浒传》中的人物,在家中排行第六。因为走跳得快,人人都唤做活闪婆王定六。平生只好赴水使棒,多曾投师,不得传受,便在江边与其父卖酒度日,上山前为扬子江边酒店老板。父子俩每日接待八方宾客、三教九流,常听人说到梁山泊宋头领替天行

  • 强盗出身的险道神郁保四性格有什么特点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险道神郁保四

    险道神郁保四原本就是强盗出身,在一次抢夺梁山好汉的马匹时,经过宋江等人的劝说,最终弃恶扬善,归顺梁山,排名第一百零五位。险道神郁保四之所以有这样凶神恶煞的绰号,一方面是因为他身材高大,面相狠毒、腰阔耳肥,比尔看见他都很害怕;另一方面就是他本来就是强悍的强盗,以抢夺百姓为生,人们对他深恶痛绝,所以才有

  • 鼓上蚤时迁简介 时迁是怎么死的?如何评价时迁此人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时迁

    时迁,《水浒传》中的人物之一,在梁山一百零八个好汉之中,时迁排名第一百零七位。时迁绰号鼓上蚤,最擅长的就是轻功,在中国小说中,他是第一个能穿房越脊的人物,为后来武侠小说开创了先河。时迁祖籍高唐州人氏,在没有上梁山之前,干的是偷盗的勾当。他此人的能力就在于轻功,飞檐走壁,穿屋越脊是他的特长。他一天到晚

  • 水浒中第一神偷时迁为何只排在108好汉的倒数第二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水浒,神偷,时迁,好汉

    时迁是《水浒传》中深受读者关注的一个人物形象,他因偷吃一只公鸡,引发了梁山和祝家庄的战争,结果是宋江三打祝家庄立下了威信,为梁山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这场战斗中,杨雄、石秀、李应等人都排在了天罡星内。而时迁却因偷鸡受了委屈,最后只排在盗马贼段景住之前。时迁上梁山后立的第一功就是时迁盗甲。梁山杀死高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