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英宗皇后高滔滔:为何被《宋史》评为女中尧舜

宋英宗皇后高滔滔:为何被《宋史》评为女中尧舜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053 更新时间:2023/12/19 20:33:18

提起历代皇室的女强人,很多人都知道武则天和慈禧太后。其实还有一个治政比这两人更强的宋英宗高皇后。她是声名显赫的高琼的孙女。她的母亲是仁宗曹皇后的同胞姐姐。

高皇后自幼在宫中陪伴曹皇后。当时,英宗赵曙还是太子,和高皇后同岁。仁宗见二人恰似天生一对,十分喜欢,就对曹皇后说,将来一定要他们结为夫妻。长大后,他们在濮阳行宫举行了婚礼,后来生了神宗赵顼、岐王赵颢、嘉王赵君和寿康公主。英宗即位后,于治平二年(公元1065)册封高氏为皇后。

高皇后极为英明贤德,治政严明,自律性强。她的同胞弟弟高士林担任内殿崇班已很久了,英宗打算给予提升,高皇后却极力阻止。神宗即位后,尊称高皇后为皇太后。神宗多次要为高氏家族建造庞大的府第,高太后又加以阻止。过了很久,神宗又把京城望春门外空地赐给高氏建造府第,结果一切建筑、工役费用,全部由高太后的宝慈宫支出,未从国家税收中挪用一文钱。

元丰八年,神宗病重,宰相王珪等人进宫探病,建议立延安郡王赵煦为太子,由高太后垂帘听政,得到神宗批准。次年,哲宗赵煦即位,尊称高太后为太皇太后。高太后大刀阔斧,施行改革:遣散扩建京城的工役,削减禁卫军,停止皇宫楼阁的建造,减少宦官宫女等等;同时,又禁止对内对外的横征暴敛,放宽民间保甲制度,使百姓得以宽松安居;还起用年老的旧臣文彦博

高太后的从父高遵裕曾由于元丰四年征讨西夏失利而降职,有朝臣建议恢复高遵裕的官职。太后说:“遵裕灵武一战失利,致使百万军民遭受损失,先帝神宗得到战报后,震惊得马上起床,在房中踱步,彻夜不眠,还引发一场大病。这是遵裕的罪过,不被处死,已是万幸了。现在先帝尸骨未寒,我怎么可以为了亲情而违背民意呢?”旧臣司马光吕公著奉高太后之召返回京城后,均被任命为宰相,一时,知名人士汇集于朝廷,呈现一片欣欣向荣景象。她对于神宗熙宁年间(公元1068─1077年)施行的一些新政:如“青苗法”、“募役法”、“市易法”等等不很妥当的,陆续予以废除,使天下得到安定。辽国国主惊呼:“南朝已完全恢复仁宗时代的政策了。”告诫臣下千万不可在边界上挑起事端。

高皇后一贯为人谦逊,遵循礼法。当举人进行殿试时,主管此事的官员建议依仁宗天圣年间的旧例,太后和年幼的皇帝一同在金殿上就坐,高太后予以拒绝。主管官又提议在太后的文德宫受册宝,太后说:“母后过于出头,对国家不是什么好事,何况皇帝已登基,母后怎能过多插手呢?在崇政殿上受册宝就够了。”上元灯节举行晚宴,太后的母亲已应邀出席,但高太后阻止说:“夫人如果上楼来,皇帝就必须行礼,不很方便,这会由于我而违背礼仪制度,我心中不安。”只是下令赐给母亲一些灯烛,每年都照此办理。高太后的侄儿高公绘、高公纪该提升为观察使了,高太后也极力阻止。皇帝再三提出,也只升一级。直到高太后去世,也无人再敢提晋升。当时官员太多,人浮于事,高太后决定栽减,并下令在自己家族中因出身高贵而授予官职的人中减少四分之一,在宫廷内部树立榜样。

由于高太后的英明贤德,在她垂帘听政的九年中,朝廷政务清明,国家形势稳定。宋用臣等官员被撤职后,求神宗的奶妈进宫说情。高太后对奶妈说:“你是不是想和过去一样'走后门’,干扰国家事务?如果再这样,我就杀你的头!”从此以后,“走后门”的现象绝迹了。文思院历年送来的物品,不论贵贱,高太后从来没有动用过一件。

高太后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谨守礼法,忠心为国,不谋私利,辅政三朝,一切为了国泰民安,一反“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恶习。时人觉得她比武则天高明,便誉称她为“女中舜”。(见《宋史·后妃传》)

更多文章

  • 宋英宗赵曙皇后高滔滔简介:大宋的“女中尧舜”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高滔滔,宋英宗,皇后

    北宋英宗皇后,小名滔滔,史称宣仁圣烈皇后,1085年―1093年临朝称制。勋戚之后,宋仁宗皇后曹氏是她的姨母,亳州蒙城(今安徽省蒙城县)人。治平二年(1065)被英宗册封为皇后。元丰八年(1085年)其子神宗死后,立哲宗,以太皇太后身份临朝称制。复起用司马光等,恢复旧法。北宋宣仁皇太后高氏(1032

  • 高宗皇后吴芍芬简介 吴皇后的最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吴芍芬

    吴芍芬,南宋第一位皇帝宋高宗赵构的第二位皇后,为北宋开封府东京人。吴芍芬出生于公元1114年,父亲吴近原本地位并不高,后来因为女儿才得以坐上高位,累官武翼郎,赠太师,追封吴王,谥宣靖。据说吴芍芬的出生带有极强的神话色彩和预言性,吴芍芬的父亲曾经做过一个梦。梦见他到了一个亭子中,亭子上面挂有牌匾,上书

  • 高宗赵构皇后吴芍芬:史上在后位最长的皇后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赵构,吴芍芬,皇后,美女

    吴芍芬(公元1114年—公元1197年),南宋宋高宗第二任皇后,北宋开封府东京(今河南开封)人,十四岁被选入宫,侍奉高宗赵构。赵构即位之初,外受金兵追击,内部时常发生兵变,吴氏身穿戎装,跟随高宗左右、英姿飒爽,颇有胆略。于公元1143年被正式册立为皇后,公元1197年去世,终年八十三岁。谥号为“宪圣

  • 卢俊义的玉麒麟称号是怎么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卢俊义,水浒传

    卢俊义的玉麒麟称号是怎么来的?天罡星卢俊义——梁山泊副寨主,一百单八将之二。卢俊义是中国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经典人物形象之一,绰号“玉麒麟”,武艺高强,棍棒天下无双,祖居北京大名府(今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仆人燕青。原本是河北大名

  • 揭秘梁山十大名不副实的绰号:吴用宋江都上榜!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水浒传》的一大特色就是有着丰富多彩、个性鲜明的绰号,或飞禽,或走兽,或名人,或鬼神,有将军、书生,亦有园丁、工匠,无须过多的文字,廖廖几笔便传神地勾勒出每一位好汉的特点。即使你不曾看过水浒,但仅凭绰号便能将其人了解个八九不离十。尽管《水浒传》中的绰号以准确形象为特点,但在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当中却有

  • 入云龙公孙胜简介 水浒公孙胜的性格特点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公孙胜,水浒

    公孙胜简介座次:4,天罡星星名:天闲星绰号:入云龙职业:道士使用兵器:松文古定剑梁山职司:掌管机密军师出场回目:第14回公孙胜是施耐庵所作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公孙胜,道号一清先生,祖籍为河北蓟州府,自幼好习枪棒,学成武艺多般,人称公孙胜大郎。学得一家道术,能呼风唤雨,驾雾腾云,江湖上都称

  • 入云龙公孙胜的师父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公孙胜,水浒

    公孙胜简介 公孙胜是施耐庵所作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公孙胜,道号一清先生,祖籍为河北蓟州府,自幼好习枪棒,学成武艺多般,人称公孙胜大郎。学得一家道术,能呼风唤雨,驾雾腾云,江湖上都称他作“入云龙”。公孙胜的师父是谁?罗真人是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他就是天闲星如云龙公孙胜的师父。他是个

  • 水浒中公孙胜的绰号是什么?公孙胜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水浒,公孙胜

    公孙胜为《水浒传》中所说的一百零八位好汉之一。他的绰号为入云龙,入云龙使用的武器是什么,他是怎样一个人?公孙胜又是怎么死的。接下来看一下公孙胜的简介。公孙胜简介姓名:公孙胜绰号:入云龙道号:一清先生出生地:中国天津职业:副军师排名:第四星名:天闲星兵器:松纹古铜七星剑、拂尘公孙胜为《水浒传》梁山好汉

  • 水浒传豹子头林冲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水浒传,林冲,故事

    高俅为私怨,派人卖宝刀于市,借机令林冲买去。又装作爱刀之人,听闻林冲买到一把宝刀,令其带到府上赏刀,又令人将白虎堂牌匾掩去。待林冲到府上后,托词有事,让林冲在殿中稍候,却令仆人将其带入白虎堂,林冲进殿虽觉牌匾被覆有异,却也未曾多想,便进入殿中,不想正中高俅圈套。仆人出去后,撤去掩布,高俅带兵而入。林

  • 豹子头林冲是怎么死的?林冲简介及上梁山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武松,林冲,水浒传

    导读:豹子头林冲是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原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生得豹头环眼,燕颔虎须,身长八尺,人称“豹子头”,又唤“小张飞”。善使枪棒,有万夫不当之勇。妻子张氏贞娘,岳父也是禁军教头,父亲是东京的提辖官,操刀鬼曹正是他的徒弟。林冲东京(现河南开封)人氏,生性耿直喜武,爱结交好汉,惯使枪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