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廖永忠杀害刘福通是受到皇帝朱元璋指使的吗

廖永忠杀害刘福通是受到皇帝朱元璋指使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34 更新时间:2023/12/26 0:27:06

元朝末年,统治集团的骄奢淫逸之风、社会的贫富之差、税收之重,让无数走投无路的农民踏上了反抗之路。时势造英雄,在此社会动乱之下,开始涌现出众多起义军将领,元末刘福通也开始走上历史舞台。

刘福通的家乡在颍州,身处富康之家,但其人豪爽,又有才智,绝非一般的富家子弟可比。元朝末期,处于国家统治阶层的蒙古贵族作风愈发腐败,汉族与蒙古族之间的民族矛盾达到了无可调和的程度,而后其家宅被元朝的官员以修河的名义毁掉,这成为他造反的导火索。1351年,刘福通在家乡颍州宣布起义,并占领了颍州,开了元末农民的起义之路。

元末刘福通所率领的起义军被称为红巾军,因为起义军的头部都会裹上红巾。红巾军势如破竹,一路南攻,起义队伍也在不断扩张。1355年,刘福通在亳州扶持了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登上帝位,建立了“大宋”政权。建立政权后,起义军转战北方,而亳州却在此时遭到元朝的攻击,刘福通只能丢弃亳州,并携小明王韩林儿共同退转到南丰。

在经历此次重挫后,刘福通为恢复士气,分三路北上反攻元军。红巾军最初气势如虹,但后期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最终大宋政权日落西山。1363年,刘福通被张士诚军围困,为求自保,他向朱元璋求救,然而最终还是难逃战死的命运。元末刘福通是最早反抗元朝的农民起义军头领,其带领的红巾军推动了元朝的灭亡,无愧为汉族的民族英雄,其人其行当被历史所铭记。尽管刘福通未能获得最后的胜利,但其义勇精神仍旧长存——其身虽死,虽败犹荣。

刘福通控制韩林儿

小明王韩林儿,出身白莲教世家,其父是韩山童,称自己是皇室后人,企图称帝,但是最后被人杀害。刘福通身为红巾军的领袖人物,极力寻找韩林儿,将其迎接回安徽。刘福通控制韩林儿并推举他成为小明王。使得韩林儿能够继承父亲的衣钵,在今安徽毫县称帝,建国号“大宋”,建都毫县,正式建立了农民政权。韩林儿顺理成章地传承了其父的旗号,获得皇帝政权。韩林儿因为名正言顺,所以他的感召力是当时其他起义领袖无法比拟的。

当然这样一个幸运儿也难逃命运,刘福通控制韩林儿后,韩林儿又成了丧家之犬。刘福通任命自己为平章政事,又任命自己的弟弟刘六为枢密院事。而后刘福通杀害了当时的宠臣杜遵道,加封自己为丞相,从此刘福通彻底掌握韩林儿,掌握军政大权。而后,刘福通又做出了重大的决策,他派遣三路大军北伐,自己则进攻汴梁,而后小明王宣布以汴梁为都。但是最后红巾北伐军军纪散漫,军心涣散,缺乏严密的组织和密切的配合,汴梁终被察罕帖木儿攻占,后来张士诚打败刘福通,韩林儿也不敌强敌,最终溺死长江。

虽然刘福通控制韩林儿,获得一时的政治大权,但是他没有好好辅佐皇帝,总是招惹是非、妒贤嫉能,依然无法扬名天下、成为一世英雄。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说,红巾军的失败是必然的。

刘福通是怎么死的

刘福通是元末农民起义中最先起义的将领,曾经被北方的红巾军称之为共主,因此一向被人们认为是当时非常重要的红巾军领袖。然而,对于刘福通是怎么死的历史却少有记载,也有史书记载但十分模糊,后人为此都纷纷猜测,争议颇多。

根据《明史·韩林儿传》上记载,刘福通是因为抗击吕珍而死的,死在了安丰,是被吕珍所杀害。《明太祖实录》、《元史》、《韩林儿刘福通》中也有这样的记载。虽然都说刘福通是在安丰被吕珍杀害,但是相关其他史书中却没有相同的记载。

想要了解刘福通是怎么死的事实,不妨在民间的私家著述中进行寻找。在《国初事迹》和《国初群雄事略》中都能够发现刘福通并没有死去,而是与韩林儿一起退到了滁州。那么,刘福通究竟是死在什么地方,又是怎么死的呢?

在《新元史·韩林儿传》中有所记载,说刘福通是死在瓜步,是被朱元璋的部下廖永忠所害死的。在《庚申外史》中也有同样的记载,刘福通死在瓜步是没有错的,然而为何死的却又没有说明。《国初群雄事略》对这个事情进行了进一步的记载,表明刘福通就是被廖永忠所害的。

那么,廖永忠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胆子去杀害刘福通呢?这跟朱元璋肯定是有关系的,不然他也没有那么大的权利和胆量去杀害刘福通,廖永忠杀害刘福通是得到了朱元璋的指示或者暗示。事隔几年之后,朱元璋要推行君臣大义,显然他是想推卸责任怕国人说他不义,因此就找了廖永忠作为他的替死鬼。

更多文章

  • 廖永忠:明初第一个被朱元璋诛杀的开国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廖永忠

    人活一世贪欲不能太强,水满则溢自然理趣不可强为。今天,小编要介绍的这位明初大将就是如此,一生醉心功名,最后成了朱元璋斩杀功臣的第一人,此人就是廖永忠。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人生。廖永忠(1323一1375年),巢县(今安徽巢湖)人,楚国公廖永安之弟,明朝开国将领,爵至德庆侯,后因逾制被明太祖赐死,明安

  • 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一女:南康公主的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南康公主,明朝

    南康公主(1373年-1438年11月15日),明朝公主,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一女,祖籍安徽凤阳。洪武六年出生。洪武二十一年(1387年)封南康公主,下嫁东川侯胡海子胡观。永乐初,进封南康长公主。洪熙初,进封南康大长公主。胡海曾经因罪而剥俸禄和良田,因为该婚事,其田俸照旧。建文三年,胡观随李景隆北征,后

  • 唐宪宗女南康公主简介 南康公主驸马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南康公主,唐朝公主,

    永嘉南康公主(?—?),唐宪宗女,母太仪许氏(太仪为唐后期对公主母的尊封)。公主下嫁沈汾。逝世于唐懿宗咸通(860年—874年)年间。相关史料《新唐书 列传第八 诸帝公主》宪宗十八女。......真宁公主,下嫁薛翃。南康公主,下嫁沈汾。薨咸通时。临真公主,始封襄城(襄城公主)。下嫁卫洙。薨咸通时。

  • 朱元璋第十一女南康公主简介 南康公主丈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南康公主,明朝公主

    南康公主(1373年-1438年11月15日),明朝公主,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一女。洪武六年出生。洪武二十一年(1387年)封南康公主,下嫁东川侯胡海子胡观。永乐初,进封南康长公主。洪熙初,进封南康大长公主。胡海曾经因罪而剥俸禄和良田,因为该婚事,其田俸照旧。建文三年,胡观随李景隆北征,后被燕王朱棣部队

  • 从朱初一到朱重八,朱元璋和刘伯温的三世恩怨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明朝,朱元璋,朱初一,刘伯温

    在元朝有个穷苦人朱初一。老家原来是江苏省句容县,祖上在那里是淘金户。因为受不了元朝官府的压榨,就举家迁徙到了淮河边上,也就是现在盱眙县。朱初一深谙水性,就在淮河边上以捕鱼为生。有一天淮河岸边来了一位书生,站在河边向河中观看。这位书生在这这一看就是好几天,有的时候是早上来,有的时候是中午来,有的时候是

  • 嘉靖帝与尚寿妃相差29岁,他们怎么在一起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尚寿妃,明朝

    1561年,这时嘉靖帝朱厚熜已有42岁,《万历野获编》中记载了他是如何与小他29岁的尚寿妃相遇的故事。有一天,嘉靖帝一边诵读经文,一边用手里的槌子击磬,那规律的声音在大殿中显得特别清脆。可老虎还有打盹儿的时候呢,更何况嘉靖帝了,这天他起了个大早,昨晚批折子又到半夜,现在根本无法集中精神,不小心就开了

  • 嘉靖帝朱厚熜晚年的宠妃:尚寿妃的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尚寿妃,明朝

    尚寿妃(1549年-1610年),明朝嘉靖帝朱厚熜晚年的宠妃。万历三十八年薨,年62岁。嘉靖四十年(1561年),嘉靖帝在大内诵经敲磬,不慎将磐敲错,众宫婢都不敢作声,只有娇憨的尚氏失声大笑起来。嘉靖帝认真看了看她。众人都以为这下尚氏必死无疑。不料嘉靖帝注目尚氏晾久后,却召幸了尚氏,并从此宠爱,号尚

  • 曹端妃凌迟的背后真相:无故枉死还是罪有应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曹端妃,曹端妃凌迟

    明世宗妻曹端妃死的既凄惨又冤枉。通过《明世宗实录》和《明史》得知,明世宗妻曹端妃是曹察的女儿。曹端妃的父亲曹察曾经担任过福建三明知府等官职。曹端妃自幼聪慧乖巧,美貌过人,深得曹察夫妇的喜爱。等到曹端妃长大后,她便进入皇宫常伴明世宗左右。虽然,明世宗后宫妃嫔众多,但是明世宗始终最宠爱曹端妃一人。公元1

  • 曹端妃和王宁嫔什么关系 曹端妃为何遭凌迟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曹端妃

    明世宗妻曹端妃死的既凄惨又冤枉。通过《明世宗实录》和《明史》得知,明世宗妻曹端妃是曹察的女儿。曹端妃的父亲曹察曾经担任过福建三明知府等官职。曹端妃自幼聪慧乖巧,美貌过人,深得曹察夫妇的喜爱。曹端妃画像等到曹端妃长大后,她便进入皇宫常伴明世宗左右。虽然,明世宗后宫妃嫔众多,但是明世宗始终最宠爱曹端妃一

  • 嘉靖长女常安公主简介 常安公主生母曹端妃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常安公主,明朝公主,曹端妃,嘉靖

    常安公主(1536年-1549年)名朱寿媖[1] ,明朝公主,明世宗长女。曹端妃所生。嘉靖十五年八月戊戌日生,九月十五日嘉靖帝赐名寿媖[2] 。嘉靖二十八年七月去世,终年十四岁,未下嫁,嘉靖帝为此辍朝一日,诏治丧如归善公主例。曹端妃(?--1542年),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中年时期的宠妃之一;进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