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不负如来不负卿 曾缄译文成就了情僧仓央嘉措

不负如来不负卿 曾缄译文成就了情僧仓央嘉措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558 更新时间:2024/1/25 11:19:53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仓央嘉措(1683—1706年),藏传佛教格鲁派第六世达赖喇嘛。他也是西藏著名诗人,是历代达赖喇嘛中最富传奇色彩的人物。生于西藏南部门隅地区,幼年当过牧童,熟悉农村风情,喜爱民歌,深受民间学熏陶。其父信仰佛教,属宁玛派,对其有一定影响。15岁时,被认定为五世达赖喇嘛的转世灵童,入拉萨布达拉宫,由名师指点,学习佛教经典、诗歌和历算。但仓央嘉措始终未能忘情于世俗生活,遂以亲身感受创作了大量诗歌。后人选出60多首代表性作品,编成《仓央嘉措情歌》,刻印成书流传于世。

在佛的世界里,他是一个“异类”,他往自由,有着一颗不避世俗的心。在人的世界里,他敢于追求真爱,被称为“世间最美的情郎”。在艺术的世界里,他是一朵奇葩,写出许多流传至今的诗句和情歌。

仓央嘉措的诗作在青藏高原间流传甚广,其内容多为描写爱情之作,因此常被汉人称为“情歌”。《仓央嘉措诗集》,现今流传市面的译本主要有:刘希武、于道泉、于贞志、曾缄、庄晶、沂源、益喜宁宝堪布译本等版本。

所有汉译本中,曾缄译本流传最广,相比而言,于道泉的白话文译本更贴近于藏语原文。曾缄读其译本,“病其不文”,便将于道泉的白话译文改译为文言文,因而曾缄的译文与藏语原文之间的差异巨大,但却更加有意境,深得人心,其翻译版本在现行汉译古本中公认成就最高!

曾缄(1892—1968)四川叙永人,字慎言,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文学系,古典文学造诣颇深,在蒙藏委员会任职期间整理并翻译了仓央嘉措的藏语情歌。

文革中,曾缄被迫害致死。他自云:“在民国十八年(1929年),重至西康,网罗康藏文献,求所谓情歌者,久而未获,顷始从友人处借得于道泉译本读之,于译敷以平话,余深病其不文,辄广为七言,施以润色”。

曾缄所译作仓央嘉措情歌中,流传最广、知名度最高的便是这首——

曾虑多情损梵行, 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

这四句七言可谓把原文揉碎,融会贯通,并不逐句直译。“曾虑多情损梵行, 入山又恐别倾城”两句已将原文意思尽数表达,“世间安得双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可谓译者曾缄对原作的再创作,升华了全诗精髓,实乃惊艳!

现今读者对这首流传既广的仓央嘉措情诗极为推崇,却常常忽视这并非仓央嘉措藏语原文,而是经过翻译家翻译润色的作品。藏语原文直译过来是白话文,七言绝句比直译的白话文更需要译者的古典文学造诣。曾缄“深病其不文”,“施以润色”,才有了现在我们看到的诸多仓央嘉措七言诗。

还有一首《十诫诗》,“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如不见时。安得与君相决绝,免教生死作相思。”也是曾缄大师的经典之作。需要指出的是,现下极为流行的十诫诗,并非仓央嘉措所作,而是网友续作,效仿其风格。

《十诫诗》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

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

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

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这首十诫诗的由来是:桐华的《步步惊心》结尾有两句话,引自仓央嘉措——第一最好是不相见,如此便可不至相恋。第二最好是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用相思。其后,《步步惊心》的读者皎月清风续了第三和第四,读者白衣悠蓝加续,添加了第五到第十,这首诗传播效果惊人,反响热烈,网友转载引用时又不喜欢注明出处,后来,就口口相传变成整首诗都是仓央嘉措所写。甚至出现在正式的出版书中,再次对读者形成误导。

其实仓央嘉措原文为藏文,翻译为汉语只有两句。

于道泉翻译的现代诗形式:

第一最好是不相见,如此便可不至相恋。

第二最好是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用相思。

曾缄翻译的古诗形式: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决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于道泉和曾缄翻译的是同一首藏文十诫诗,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切勿连在一起当成了一首诗。

另一首流传甚广的诗歌《见或不见》,也非仓央嘉措诗作。

《见或不见》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 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 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 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 不弃

来我的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 相爱

寂静 欢喜

《见与不见》实际名为《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班扎古鲁白玛,音译,意思为莲花生大师),作者是扎西拉姆·多多。扎西拉姆·多多是个广东女孩,是位虔诚的佛教徒。现追随十七世噶玛巴大宝法王在印度菩提伽耶修行。

此诗一度为讹传为仓央嘉措的作品,诗名甚至被改成《见与不见》、《你见或者不见我》等。就像当年有人讹传《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的作者是泰戈尔一样,这首诗以《见与不见》的名称初登于《读者》2008年20期,《读者》已为此事致歉。同样,《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的推手也是《读者》。

仓央嘉措名下的误传诗作不少,此处不再做累牍。

仓央嘉措情歌的藏文原著,有的以口头形式流传,有的以手抄本问世,有的以木刻本印出,足见流传之广,藏族读者喜爱之深。中文译本海内外至少有10种,国外有英、法、日、俄、印地等文字译本。可见,仓央嘉措情歌不仅在西藏文学史上享有盛誉,而且在世界诗坛上也声誉大振。

而世人看到的传世经典,往往只记得仓央嘉措,但又有多少人记住曾缄这个人?翻译家是伟大的,他们将优秀的外文名篇用博大精深的中文翻译出来,并充分运用自身的古典文学造诣,斟词酌句,进行再创作,用更符合国人鉴赏标准的语言形式,译作完成,有时比原作更为出彩。

他们默默无闻,让读者能以自己的语种感受文学魅力,但他们更容易被人遗忘,比如曾缄,可以说他真正做到了“不负如来不负卿”,所以在我们品读外文译著时,若觉得这篇著作实为上乘,不妨在肯定原作者及其作品的时候,心怀对翻译家的敬佩和致谢。

标签: 仓央嘉措情僧

更多文章

  • 写出最动人心扉情诗的和尚—受争议的仓央嘉措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清朝,和尚,仓央嘉措

    在《步步惊心》的热播下,仓央嘉措的十诫诗开始发展,广为人知。其实十诫诗的原版是“第一最好不想见,如此便可不相恋。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安得与君相决绝,免教生死作相思。”他是颇受争议的和尚,他的时代动荡不安,权利相争,他过着漂泊流浪的生活,体验到了劳动人民的辛

  • 王庄街道与耿王庄有没有关系?耿继茂圈地范围究竟有多大呢?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吴三桂

    “王庄”是福州人耳熟能详的地名了,也有许多人知道这个名字的由来和清朝“作乱藩王”耿精忠的王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其实,许多人不知道,耿王府并不是在现在的王庄街道上。1“双料王爷”耿精忠其实是个“官三代”最早的“靖南王”其实并不是耿精忠,而是他的祖父耿仲明。耿仲明原为明朝登州参将,后投靠后金(后满清

  • 华妃是个怎样的人?华妃为什么非要陷害沈眉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妃,沈眉庄,清朝

    在一开始,新人入殿请安后,华妃就办了一个皇后安插过来的小宫女,赏了嚣张的夏冬春一丈红。这是她最开始的出场,给人留下的印象不可谓不深。她这么做,一是为了消灭皇后在自己身边的眼线,二是为了整肃宫规同时给新人立威。之后,华妃开始迫害沈眉庄,后来又杀了淳贵人。这二者和华妃就具有争宠关系了。淳贵人死后,华妃开

  • 甄嬛传温太医温实初 温实初和沈眉庄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甄嬛传,甄嬛,清朝太医

    电视剧《甄嬛传》描述了清朝雍正年间后宫之间的尔虞我诈的权势阴谋。演员张晓龙在剧中扮演后宫太医温实初,张晓龙不但是演员同时也是这部剧的礼仪指导。网上的网友赞誉这部剧的在礼仪上的精细程度,堪比八七版的红楼梦。《甄嬛传》播后剧中温实初这个角色获得了许多观众的喜爱,张晓龙的微博粉丝数也从之前的几千一跃上升到

  • 甄嬛传沈眉庄怎么死的?沈眉庄和温实初的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甄嬛,雍正,甄嬛传

    导读:沈眉庄,电视剧《后宫·甄嬛传》人物,斓曦扮演。沈眉庄人如其名,娴雅端庄。她出身良好,饱读诗书,大方得体,性格恬淡,眉庄的家庭从来都把她作为后宫女子典范作为教养,可以说贤良淑德是眉庄行走后宫最大的资本,眉庄是同批秀女中最早获得皇宠的女子。深得皇帝的深爱饰演的沈眉庄是一个很别致的人物,她年轻貌美,

  • 连城诀中泯灭人性的凌退思竟为财宝活埋女儿?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连城诀中泯灭人性的凌退思竟为财宝活埋女儿

    在凌退思简介中,凌退思是金庸先生小说《连城诀》中的人物,此人是金庸先生刻画出的一个反面角色,为人阴毒狠辣,是个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之人。他面对江湖传闻的巨大财富垂涎欲滴,最终为财而死。凌退思是两湖龙沙帮的帮主,这是他的第一个角色,但是后来龙沙帮被血刀老祖打散,他自己逃跑。后来听说传闻张中巨大财宝就在

  • 泯灭人性的凌退思竟为财宝活埋亲生女儿?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凌退思

    在凌退思简介中,凌退思是金庸先生小说《连城诀》中的人物,此人是金庸先生刻画出的一个反面角色,为人阴毒狠辣,是个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之人。他面对江湖传闻的巨大财富垂涎欲滴,最终为财而死。凌退思是两湖龙沙帮的帮主,这是他的第一个角色,但是后来龙沙帮被血刀老祖打散,他自己逃跑。后来听说传闻张中巨大财宝就在

  • 金庸小说《连城诀》中的凌退思是因何而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连城诀,凌退思

    凌退思,金庸名著《连城诀》中的角色,原为两湖龙沙帮帮主,龙沙帮被血刀老祖所灭后,凌退思逃亡,几经辗转,成为荆州知府,为人残忍无情,不惜害死自己的亲生女儿,最后在抢夺梁武帝宝藏时,中毒而死。凌退思是进士出身,做过翰林。又是两湖龙沙帮的老大。至于是先中进士还是先做土匪,书中没有交代。凌退思无意得知荆州埋

  • 从洪宣娇 傅善祥姐妹反目看太平天国为何会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洪宣娇,傅善祥,太平天国

    据说造物主的观念,就是要女人服从男人,如果女人稍有作为,就必然遭到非议,什么“不守妇道了”,什么“不安分守己了”,是非毁誉像暴风骤雨铺天盖地的袭来。因此,像孟母教子、缇萦救父,就是封建时代女人们最高境界的作为了。中国历史上作为最高的有三个女人:一是武则天,二是吕后,三是慈禧太后,但这三个女人都陷入了

  • 太平天国开甲取士增女科 南京女子傅善祥一举夺魁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太平天国,科举,傅善祥,女状元

    导读:正当周庠等候黄崇嘏遣媒送聘的时候,黄崇嘏却送来一封辞职求隐的信,并附了一首诗,其中后四句是“立身卓尔青松操,挺身铿然白璧姿。慕府若容为坦腹,愿天速变作男儿。”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统治中,妇女无资格参加科举考试,自然也就没有“女状元”之说。直到1853年春,太平军攻克南京后,推行男营女营制度,称男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