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南宋悍后李凤娘为何砍下宫女双手送皇帝?

揭秘:南宋悍后李凤娘为何砍下宫女双手送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777 更新时间:2024/1/23 2:28:02

导读: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庆远军节度使道的二女儿出生在他的军营中。此女的出生颇具传奇色彩,据《宋史·卷二百四十三·列传第二》记载:“初,后生,有黑凤集道营前石上,道心异之,遂字后曰凤娘。”李凤娘果然是人中龙凤,天生丽质难自弃,到了10多岁的时候,她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美丽妖娆。一次,李道专程邀请当时著名的相面大师——道士皇甫坦前来为家人相面。皇甫坦虽号称大师,其实就是一介江湖术士。及至凤娘出来行礼时,他故作惊惶之状,说:“此女当母天下。”

李道乃一介武夫,孔武有余,学术不足,竟对皇甫坦的鬼话深信不疑。从此,他对凤娘更是倍加珍爱,视若掌上明珠,百依百顺。父母过度的溺爱使李凤娘逐渐养成了自命不凡、悍妒跋扈的性格。也是天缘凑巧,不久之后,皇甫坦云游京师临安(今浙江杭州),专程朝见了高宗:“臣是为陛下做媒来了。”高宗一听,脸上泛出一片疑云,心想自己在位已30多年,如今年事已高,一个道士还来做什么媒?皇甫坦看出高宗疑惑不解的神情,忙接着说道:“臣为陛下寻得个好孙媳。”高宗问是哪家闺秀。皇甫坦便吹嘘凤娘如天生丽质,如何端庄贤淑,必定可以母仪天下。高宗偏听偏信,遂聘凤娘为侄子赵眘(太祖赵匡胤的七世孙)的儿子恭赵惇之妃,封荣国夫人,后又继进为定国夫人。李家的黑凤就这样飞上了龙门。

绍兴三十二年(1162),高宗将皇位禅让给侄子赵眘,是为孝宗。孝宗乾道四年(1168)的时候,24岁的李凤娘生下一男,取名为扩,封为嘉王。3年后,恭王赵惇被立为太子,凤娘则被立为皇太子妃。孝宗考虑到太子刚立,宫中缺少姬妾服侍,便将贵妃谢氏宫中的一位侍女黄氏赏赐给太子。

时光荏苒,转眼到了淳熙十四年(1187),81岁的太上皇高宗溘然长逝。孝宗悲恸之余,对朝政心灰意冷,便于两年守丧期满后,将皇位传给恭王赵惇,是为光宗。孝宗退居重华宫,被尊为寿圣皇帝。孝宗皇后谢氏被尊为寿成皇后。高宗皇后吴氏被尊为宪圣皇太后。光宗册立李凤娘为皇后,黄氏为贵妃,凤娘之子赵扩封为嘉王,并大赦天下。凤娘见皇甫坦的话已经应验,自己真的当上了皇后,母仪天下的目的已经达到,乐得心花怒放,欣喜之余,肆无忌惮,开始恣意妄为起来。

光宗绍熙二年(1191)十一月的一天,光宗在宫中料理政事已毕,需要浣手洗垢,侍从便让一位宫女捧着水盆在旁边侍候。光宗见她皮肤洁白细腻,指若春葱,不由得称赞了几句。凤娘知道后,心想黄贵妃未除,现在又添此情敌,决计要对付这位宫女。不久,凤娘便派人将那位宫女的双手砍下,放在食盒内,送给光宗。当时光宗正在便殿批阅奏章,时间一长,便觉得有些饥饿。恰巧这时有人将食盒送来,光宗只道是美味佳肴,打开食盒一看,顿时吓得魂飞魄散。经此恫吓,光宗便忧惧成疾,大病一场,多日不能上朝理政。

光宗身体刚刚康复,转眼又到了祭祀宗庙的日期。大祭照例需由皇帝亲自主祭,光宗拖着虚弱的身体,暂时离开皇宫,出宿斋宫。凤娘又趁机将光宗所宠爱的黄贵妃杀死,以暴亡上奏光宗。在祭祀那天,忽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暴雨如注,祭坛上的蜡烛尽为风雨所灭。光宗无法行礼,只好作罢。光宗本来身体就虚弱,经此风吹雨淋,回到宫中,又听到贵妃暴亡,天灾人祸的双重袭击,使他再次病倒,比上次更加沉重。凤娘却趁机独揽大权,更加骄横跋扈,朝野上下,人言啧啧,怨声载道。

凤娘如此跋扈,高宗、孝宗早有察觉。还在凤娘当太子妃时,就把宫中嫔妃视如仇敌,经常在吴太后、谢皇后那里诉说太子左右亲信的坏话,弄得太子赵惇也事事让她三分。高宗知道后很不满意,就对吴后说:“是妇将种,吾为皇甫坦所误。”(《宋史》)孝宗也屡次教训凤娘说:“宜以皇太后为法,不然,行当废汝。”(《宋史》)面对如此严厉的训斥,凤娘毫无悔改之意,反而怀恨在心,伺机报复。

李凤娘对自己的丈夫光宗也是心怀叵测。她从不通禀,不分场合,自乘肩舆冲闯光宗内殿。谢皇后规劝她,她却恼羞成怒说:“我是官家结发夫妻,名正言顺,有何不可?”原来,谢后本是宫中的一位贵妃,淳熙三年(1176)才由贵妃册封为皇后。凤娘的这番话分明是指桑骂槐。孝宗和谢皇后大怒,便找史太师密谋,要废掉凤娘。无奈史太师老态龙钟,无所作为,认为凤娘刚册立为皇后不久,现在又要废掉,未免草率从事,执意不从,废立之事才搁置起来。

标签: 南宋李凤娘皇帝

更多文章

  • 揭秘宋光宗皇后李凤娘 彪悍跋扈欺凌三代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光宗,皇后

    导读:宋光宗赵惇为宋孝宗第三子,为孝宗原配郭氏所生。郭氏出身名门,为宋真宗郭皇后外家的六世孙。郭氏在宋孝宗继位前病死,后被追封为皇后。郭氏共生四子:长子赵愭,封邓王;次子赵恺,封庆王;三子赵惇,开始封为恭王,也就是后来的宋光宗;第四子早夭。宋孝宗先立长子赵愭为太子,但不久后赵愭病死。按照顺序,太子位

  • 宋端宗赵昰生平经历了哪些事件?赵昰死的时候才多少岁?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端宗,赵昰

    宋端宗赵昰生平经历了哪些事件?赵昰最后是怎么死的?死的时候才多大?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宋端宗赵昰简介:赵昰(1269年7月10日-1278年5月8日),即宋端宗(1276年6月14日-1278年5月8日在位),有时也称宋帝昰,宋朝第十七位皇帝,南宋第八位皇帝,

  • 南宋宋端宗赵昰简介,为什么被称为宋末三帝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南宋,赵昰

    赵昰(1269年7月10日-1278年5月8日),男,汉族,即宋端宗(1276年6月14日—1278年5月8日在位),有时也称宋帝昰,宋朝第十七位皇帝,南宋第八位皇帝,宋末三帝之一,在位两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简介赵昰是宋度宗的庶长子,宋恭宗的长兄,曾被封为

  • 宋端宗赵昰简介 在流亡途中受惊而死的南宋幼帝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宋端宗赵昰,宋朝皇帝

    宋端宗赵昰(公元1269-1278年),南宋第八位皇帝,庙号端宗,谥号裕文昭武愍孝皇帝,又有史称宋帝昰。人物简介宋端宗赵昰(1269年7月10日-1278年5月8日,昰:音同“夏”古代人名用字),宋朝第十七位皇帝(1276年6月14日—1278年5月8日在位),在位2年,享年11岁,庙号端宗,谥号裕

  • 宋少帝赵昺是怎么死的?宋少帝赵昺的陵墓在哪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宋少帝,赵昺,宋朝

    赵昺的陵墓,被称为“宋少帝陵”,位于深圳市南山区招商街道赤湾村少帝路,就在赤湾公园和赤湾小学附近。这是广东省境内唯一的一座皇帝陵寝,也是深圳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祥兴二年(1279)正月,元军进攻崖山,宋元两军在广东新会的崖山海面决战,结果,张世杰所率宋军寡不敌众,大败于海上。3月19日,陆秀夫

  • 史上溺水身亡的五位帝王:8岁皇帝赵昺投海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皇帝,周昭王,萧栋,韩林儿,赵昺

    在我国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贵为九五之尊的帝王们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不仅受到万人敬仰,而且还有近身随从、侍卫时时刻刻随行在侧保护着,尽管如此,也未能避及死亡事例的出现。其死亡的起因各异,式样也是五花八门,但是其中有关于溺水身亡的帝王们却不多见,历史上共计出现了以下五位,大家一起来见识下吧!一、周

  • 宋卫王赵昺简介 投水殉国而亡 宋朝最后一个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卫王赵昺

    宋卫王赵昺(bǐng)(1272年——1279年),汉族,南宋亦是宋朝最后一位皇帝(第九位,1278年——1279年在位),在位2年,享年8岁。赵昺是宋朝度宗幼子,曾被封为信国公、广王、卫王等爵位。1276年2月,元军攻占宋都临安(今浙江杭州),俘获5岁的宋恭帝及其母全太后(恭帝祖母谢太皇太后因身体

  • 南宋宁宗赵扩的皇后恭淑皇后韩氏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宋宁宗赵扩,恭淑皇后韩氏,宋朝

    恭淑皇后韩氏(?-1200年),相州(今河南安阳)人,南宋皇帝宋宁宗赵扩的皇后,为宁宗时期权臣韩侂胄的族人,父韩同卿升扬州观察使,母庄氏封安国夫人。淳熙十二年(1185年)八月嫁给赵扩,封新安郡夫人,晋崇国夫人。赵扩即位为宁宗后立为皇后,庆元六年(1200年)病逝,谥曰恭淑,葬永茂陵。史书记载《宋史

  • 宋宁宗赵扩皇后杨桂枝简介 宋宁宗恭圣仁烈皇后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宁宗,恭圣仁烈皇后,杨桂枝,宋朝

    恭圣皇后杨桂枝(1162年-1232年),宋宁宗赵扩第二任皇后,年少时,杨氏因美貌出众,入宫做了宫中的演戏女伶,她忘记了本来的姓氏,说是会稽人。庆元元年(1195年)三月成为赵扩的妃嫔,时年三十四岁,封平乐郡夫人。三年后进封婕妤。当时有一位会稽人名杨次山,皇后自称是他的妹妹,于是宣布姓杨氏。庆元五年

  • 南宋亡国太后谢道清:根本无法挽回国运的悲剧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谢道清,国运,悲剧,

    谢太后,名谢道清(1210~1283年),度宗生母。主持朝政2年,被元军俘住北方,病死,终年74岁,葬处不明。开庆元年(1259年),元军大举进犯南宋,包围鄂州(今湖北武昌),大有顺长江东下,消灭南宋之势。南宋朝廷一片慌恐,宦官董宋臣向宋理宗建议从临安迁都到四明(今浙江宁波),以避元军锋芒。谢道清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