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播州之役”是如何打响的?是谁在推动杨应龙反叛?

“播州之役”是如何打响的?是谁在推动杨应龙反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886 更新时间:2023/12/18 4:49:32

“播州之役”是如打响的?是谁在推动杨应龙反叛?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杨应龙,播州宣慰使杨烈之子,隆庆五年杨烈去世后袭任宣慰使,此后直至万历十七年,杨应龙都对大明朝十分忠顺:政治上臣服,供奉上积极,征调时踊跃。

万历十八年,以贵州巡抚叶梦熊和贵州巡按陈效上疏弹劾杨应龙在属地内为非作歹为标志,杨应龙同大明王朝的关系开始变得微妙起来。

按照明代土司制度的规定,无论杨应龙的属地内发生何事,只要不是反叛,杨应龙都可以“因俗而治”,所以,叶梦熊和陈效对杨应龙的弹劾明显是不合规定的。

对此,明神宗是心知肚明的,但是由于杨氏在统治播州的七百多年间积攒了大量财富和十余万雄兵,并且播州所处的地理位置相当重要,一旦杨应龙怀有贰心,势必会影响大明王朝对西南地区的统治,于是为了使杨应龙能一直保持对大明王朝的忠顺,明神宗在播州军与明军协同守卫松潘的情况下接受了四川巡按化龙“延缓勘问杨应龙”的建议,决定允许杨应龙戴罪立功。

此后,杨应龙和明神宗都没有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可是杨应龙的宠妾田氏派人杀害杨应龙的夫人张氏和张氏的母亲一事又给叶梦熊、陈效制造了弹劾杨应龙的借口。

张氏和张氏的母亲遇害后,张氏的舅舅张时照气不过,于是就叶梦熊诬告杨应龙谋反,叶梦熊以此为借口弹劾杨应龙并向明神宗建议发兵征讨杨应龙。

这种情况下,杨应龙知道以播州的财力和军力完全跟大明王朝耗不起,而明神宗也很清楚耗费人力、物力、财力去征讨没有任何反叛举动的杨应龙属于得不偿失,所以,最后的结果就是明神宗同意杨应龙到重庆接受一直都主张安抚播州的四川抚按大臣那里接受勘问。

随着杨应龙于万历二十年十二月抵达重庆,杨应龙不想叛、明神宗不想打的态度已然明了,因为杨应龙若想叛根本就不会去重庆、明神宗若想打必然会让杨应龙去贵州而不是重庆。

当四川抚按大臣对杨应龙判处斩刑后,杨应龙不仅没有怒而兴师,反而还向明神宗上疏请求献出四万两黄金和派兵五千支援援朝之役,立功赎罪,明神宗念及杨应龙多次派兵随同明军征讨有功,就答应了杨应龙的请求。这也再一次印证了杨应龙不想叛、明神宗不想打的态度。

按理说,在杨应龙想叛、明神宗不想打的情况下,事情也该到此为止了,可是随着新任四川巡抚王继光的到来事态开始急剧恶化。

王继光一到任,就强硬的表示要再次勘问杨应龙,杨应龙一看是这种情况哪还敢去见王继光,恰巧此时张时照再次向明神宗告称杨应龙意图谋反,明神宗以为杨应龙不去重庆就是心虚的表现,所以就下诏:“该抚按官擒治(杨应龙)正法”。

得到明神宗的诏令后,王继光立即分兵三路征讨杨应龙,结果被杨应龙击败,随后贵州的明军赶来增援,也被杨应龙击败。

应该说明神宗在军国大事上还是有着相当准确的判断力的,他根据杨应龙连败四川、贵州的明军后没有进一步扩大战争的这一举动判断出杨应龙击败明军只是为了自保并不是想叛,于是,他下令兵部让水西宣慰使安疆臣前去招抚杨应龙。

见到安疆臣后,杨应龙立即表明了自己不想叛的态度,并向安疆臣提出了自己希望朝廷派人前来调查的请求。这种情况下,明神宗知道杨应龙是真不想叛,所以就下诏刑部派人前去调查。

在刑部派来的王士琦抵达播州前,杨应龙不仅早早的派自己的弟弟前去迎接,还通过身穿囚服自缚于道旁的方式来表明自己的态度。

虽然杨应龙的态度很好,但是鉴于杨应龙已经同明军兵戎相见的事实,刑部对杨应龙开出了极为苛刻的惩罚条件:将击败明军的播州军将领阿羔、阿苗斩首;杨应龙次子杨可栋至重庆为人质。

这些条件杨应龙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因为他压根就不想叛,而明神宗也不想激化矛盾,最终明神宗在杨应龙接受了刑部的惩罚条件后宽恕了杨应龙。

此后直到万历二十七年,杨应龙都没有公然反叛大明王朝,尽管他的次子不明不白的死在重庆、尽管他的谋士向他提议趁大明全力援朝平倭之机突袭重庆,他始终都只是发兵进攻一些有仇的土司。

万历二十七年,明军取得了援朝之役的胜利后,贵州巡抚江东之随即发兵征讨杨应龙,杨应龙为求自保又一次击败了明军。

面对明军连败于杨应龙播州军的事实,明神宗有些怒不可遏,但是由于大明在平拜之役和援朝之役中耗费了大量的兵力、财力,使得明神宗仍然不想同杨应龙大打出手,而杨应龙在拒绝了军师孙时泰“乘明军兵力尚未完成集结之机发兵直捣成都、劫蜀王以自保”的建议后,也表明了自己不想叛的态度。

杨应龙负恩犯顺,自干天讨,诛首恶不株连土司。自我朝开设以来,因俗而治,世效职贡,上下相安,何必改土为流方是朝廷疆宇。——《明神宗实录》

如果此时明神宗能派人安抚杨应龙,然后再通过允许杨应龙戴罪立功的方式给双方个台阶下,杨应龙之叛就有很大的可能不会发生。

可惜,在大部分朝臣都主张对杨应龙用兵和兵科给事中张栋以“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由上疏后,明神宗终于下定决心发兵征讨播州宣慰使杨应龙,播州之役爆发。

杨酋所居,虽系四川幅员,是为贵州肘腋。四境之内,固不可使人跳梁;卧榻之侧,岂可容人鼾睡,其重均也。——《万历疏钞》

那么,问题也就来了:杨应龙不想叛,明神宗不想打,为何播州之役还是发生了?

要解答这个问题,其实也不难,因为始终都有两部分人既想杨应龙叛、又想明神宗打。

这两部分人中的一部分就是叶梦熊、陈效、王继光、江东之、张栋和一些主张对杨应龙用兵的朝臣,他们目的就是想对播州改土归流,另一部分就是以张时照为首的七姓土司,他们同杨应龙有仇,所以就想通过一再上告杨应龙谋反的方式来让朝廷发兵征讨杨应龙。

正是由于这两部分人从中作梗,一直都不想叛的杨应龙才决定造反,一直都不想打的明神宗才决定发兵征讨杨应龙,如果没有叶梦熊、王继光、江东之等人一再激化杨应龙同大明王朝的矛盾,如果不是张时照等人一再上告杨应龙谋反并阻止杨应龙接受招抚,由杨应龙造反引起的播州之役几乎不可能爆发,但是很可惜,在杨应龙不想叛、明神宗不想打的情况下从万历十八年至万历二十七年酝酿了近十年的播州之役最终还是在这两部分人的推动下爆发了。

标签: 明朝杨应龙

更多文章

  • 播州之役中杨应龙造反的原因是什么?对明朝有什么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播州之役,明朝

    万历二十七年(1599)五月,土司杨应龙在播州正式发动叛乱,在云贵地区烧杀抢掠,时叛时降,出尔反尔。明朝政府多次对其进行招安无效,于万历二十七年末(1599)任命李化龙为四川巡抚,总督川、贵、湖广军务,对杨应龙进行征讨。万历二十八年初(1600),李化龙指挥二十余万明军,兵分八路,进攻播州。万历二十

  • 播州之役中杨应龙为什么要造反?对明朝有什么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播州之役,播州之战,万历

    万历二十七年(1599)五月,土司杨应龙在播州正式发动叛乱,在云贵地区烧杀抢掠,时叛时降,出尔反尔。明朝政府多次对其进行招安无效,于万历二十七年末(1599)任命李化龙为四川巡抚,总督川、贵、湖广军务,对杨应龙进行征讨。万历二十八年初(1600),李化龙指挥二十余万明军,兵分八路,进攻播州。万历二十

  • 明朝的郭桓案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郭桓案,明朝,朱元璋

    郭桓案,是明初四大案之一,发生在明朝洪武十八年(1385年),属于官吏贪污案件。户部侍郎郭桓等人,通同各直省的官吏作弊,盗卖官粮。后被揭发,以其涉案金额巨大,对经济领域影响深远而为世人瞩目。对此,明太祖将六部左右侍郎以下皆处死,各省官吏死于狱中达数万人以上。为了追赃,牵连到全国各地的小富百姓,遭到抄

  • 李可灼向朱常洛进献了“红丸”,那么他最后又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可灼,泰昌帝

    明万历四十八年七月二十一日,在历史上颇有争议的万历皇帝病死,苦熬了三十八年的太子朱常洛终于登上帝位,然而仅一个月,朱常洛这位明朝的第十四位皇帝,就因一粒小小的“红丸”死去了。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向朱常洛进献“红丸”的李可灼最后是什么结局?按理说,朱常洛能在太子之位上坚持了三十八年之久,其身体应该

  • 仇鸾为何能从囚犯到能与内阁首辅严嵩争宠的大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仇鸾,明朝

    在嘉靖中期有位在京城监狱关押的犯人,因为送他入狱的总督陕西三边军务的兵部侍郎曾铣与明朝第一大奸臣严嵩的敌人内阁首辅夏言有了“关系”,被严嵩一伙的锦衣卫千户陆炳看中后当做枪使干倒夏言,从此他就再次成为了明军将领,直到被嘉靖帝看中拜为大将军,统帅三大营设立戎政府,总督京师和边军,成为能与内阁首辅严嵩争宠

  • 仇鸾:嘉靖最信任的将军,揭秘其传奇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古代,嘉靖,明朝

    嘉靖三十一年八月,嘉靖帝最信任的大将军仇鸾病死,终年四十七岁。可是嘉靖帝并没给仇鸾任何恩典,反而将他开棺戮尸,然后枭首“传示于九边”。与此同时,仇鸾的妻子、儿子被处死,“妾、女、孙发功臣家为奴,财产没入官”。仇鸾生前曾是嘉靖帝最信任的将领,死后为何却如此凄惨呢?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

  • 能与内阁首辅严嵩争宠的人物,揭秘仇鸾坎坷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仇鸾,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仇鸾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在嘉靖中期有位在京城监狱关押的犯人,因为送他入狱的总督陕西三边军务的兵部侍郎曾铣与明朝第一大奸臣严嵩的敌人内阁首辅夏言有了“关系”,被严嵩一伙的锦衣卫千户陆炳看中后当做枪使干倒夏言,从此他就再次成为了明军将领,直到被嘉靖帝看中

  • 如果是李化龙指挥萨尔浒之战,明朝是否能胜利?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化龙,明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李化龙,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正月,大明朝廷从四川、浙江、福建、甘肃、陕西、大同、宣府征调的援军全部抵达辽东,萨尔浒之战已是箭在弦上。万历四十七年二月,萨尔浒之战的明军最高指挥官杨镐确定了最终的作战计划:杜松率军三万从西路攻击前进,马林率军一万

  • 灵感大王吃了那么多小孩,观音为什么没有处决他?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灵感大王,明朝

    在唐僧西天取经的路途中曾经在通天河受阻,于是师徒夜宿陈家村,这才得知原来在通天河有个专吃幼童的妖怪,这妖怪就是通天河的灵感大王。之后孙悟空为救师父和灵感大王斗法,这灵感大王不敌孙悟空,打了几个回合知道实力不够就感觉逃回通天河了。此时的孙悟空才感到棘手,因为灵感大王逃入河中还用泥块封住洞口,孙悟空他们

  • 灵感大王每年都要吃童男童女,观音为什么不让孙悟空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灵感大王,明朝

    天上的神仙就一定很好吗?不一定,至少在《西游记》和《封神演义》中并非如此,在《封神演义》中,那些仙人为了自身性命,不惜让众多凡人去当炮灰,美其名曰“定数”;而《西游记》同样也表达了这样的思想,就比如南极仙翁的坐骑仙鹿伤天害理,却依然被南极仙翁带走了,有没有受惩罚就不知道了。同样,在世人眼中救苦救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