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水浒传中杨志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水浒传中杨志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285 更新时间:2024/1/18 16:20:48

杨志,《水浒传》的人物,为三代杨家之后,武侯杨令公之孙,在梁山里排名第十七,脸上有一块青色胎记,故绰号叫青面兽。年少时中过武举,原为殿帅府制使,因押送花石纲在黄河里翻了船,不敢回京赴命,四处逃难。后因被赦返往东京,在东京时,却因卖刀与泼皮牛二发生争吵,杨志"火从心上起,怒向胆边生",两刀杀了牛二,被发配到大名府充军。充军时被大名府留守司梁中书所赏识,被封为提辖,为其护送生辰纲,又被晁盖等用计所劫。无奈之中与花和尚鲁智深打上二龙山,杀了邓龙,做了山寨之二寨主。三山聚义时与众英雄共归梁山。征讨方腊时在途中病故。

杨志相当精明,相当警惕。他明白天下形势:“如今须不比太平时节”,也明白一路的情势,他知道黄泥岗“正是强人出没的去处”,“闲常太平时节;白日里兀自出来劫人,绣道是这般光景”。他的判断完全正确。他发现有人在对面松林里“舒头探脑价望”,马上前去盘问。他一见众军汉买酒,就断然制止,生怕中了蒙汗药的计策,事情果真如此,吴用之计果真用的是蒙汗药。

但是,我们只能说杨志“相当”精明,不能说“十分”精明。凡防范措施,总须以防万一,宁可过头不可不防。即使酒里真的没有下药,还是不吃保险。吴用他们做手脚,杨志“在远远处望”,是看在眼里的,但是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见“吃了半瓢,想是好的”,不想一想,第二人去舀一瓢酒,为什么被夺住往桶里一倾,这举动有没有别的文章。他到底被吴用做的手脚蒙住了,结果中计被劫。可见,他的精明,跟吴用相比,就略输一筹。

杨志是旧军官的代表,是梁山革命阵营中的过客,他始终不能忘记功名利禄,一心为朝廷出力,在情势所逼之下上了梁山,是宋江实现其政治路线的中坚力量。

杨志客籍关西,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他自己是武举出身,官至殿司制使,因先后失陷花石纲、生辰纲,投鲁智深二龙山落草,三山入伙打青州后上梁山入伙,在梁山好汉中排名第17位,为山寨马军八骠骑兼八先锋使之一,征讨方腊时在途中病故。

杨志生活在腐朽混乱的时代,一生处处被逼迫,失意--得志--幻灭三部曲概括了他的求官之梦。他在奋起自卫中开始艰难坎坷的征途:杨志押送花石纲翻船,谋求复职时在高俅处碰壁,被逼入穷困潦倒之地;他被迫卖刀不幸遇到没毛大虫牛二,在牛二的苦苦相逼下杀人获罪;押送生辰纲似乎可以成为杨志命运的转机,但他又被先他起义造反的梁山好汉逼迫,失纲落草。

杨志时刻以杨家后代自居,强烈的名门意识使他立志发奋有为,光宗耀祖。杨志是要和林冲刀光剑影的博杀中出场的,可以说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第11回,正当林冲为心胸狭隘的王伦所逼,“投名状”的期限到了最后一天时,杨志出场了,他挺着朴刀,大叫如雷:“泼贼,杀不尽的强徒,将俺行李哪里去!洒家正要捉你这厮们,倒来拔虎须。”这一声大喝不仅道出了他粗豪的性格,更重要的是显示了他思想深处的阶级烙印,紧接着是他那给人印象深刻的洋溢着出身优越感的“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的开场白,从这里可以窥见杨志醉心仕途,想“博个封妻荫子”的思想面貌。杨志与林冲不打不相识,被王伦一起邀上梁山。但他一心想到东京找个官做,坚决不肯入伙,为的是“清白姓字,不肯将父母遗体来玷污了”。

自以为高贵的血统和急于建功立业的抱负的难以实现形成了杨志孤独的性格。他精明能干,既不求人帮助也不屑让人接近自己,在一些行动中,他主要考虑的是与别人利益不同的特殊利益,不与他人协同,处于与别人的隔绝甚至于对立中。

杨志相当精明,相当警惕。他明白天下形势:“如今须不比太平时节”,也明白一路的情势,他知道黄泥岗“正是强人出没的去处”,“闲常太平时节;白日里兀自出来劫人,休道是这般光景”,他的判断完全正确。他发现有人在对面松林里“舒头探脑价望”,马上去盘问。他一见众军汉买酒,就断然制止,生怕中了蒙汉药的计策。

杨志更致命的弱点是既不善带兵,又不善处理人际关系。他的军阀作风和棍棒纪律使得部下一路上怨声载道,离心离德。他在押送生辰纲的队伍中没有威信,也不注意协调自己与老都管、候的关系,不懂得笼络人心。事前他没有把道理讲明白,不把纪律规定好,当然无法使大家齐心,战胜困难。单靠打骂,最后黔驴技穷,指挥陷于僵局,他们行到黄泥岗时,杨志已彻底陷入孤立。

【总结】

1.将门之后,武艺高强,一心想做官,“博个封妻荫子”,结果是赔尽小心,依然落得一场空。

2.几经周折,对统治阶级的效忠,没有本质的变化。

3.精明、警惕,但不会带兵,性格孤立,不与他人协同,不会处理人际关系。

标签: 水浒传杨志

更多文章

  • 揭秘:小说水浒传金枪手徐宁为什么死得那么惨?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水浒传,梁山好汉,徐宁

    徐宁,绰号金枪手,一听这绰号就知道他是个善使一杆金枪的好手。原本是东京的禁军金枪班的教师,在家中也很是疼爱自己的家人。不过正是因为徐宁使得一手钩镰枪法,让当时深受呼延灼连环甲马之苦的宋江等梁山好汉给看上了,于是其表弟汤隆给骗上了梁山,让他教授的钩镰枪法为梁山化解了这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危机。因为汤隆为了

  • 水浒传金枪将徐宁怎么死的?水浒传徐宁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水浒传,徐宁

    水浒传徐宁简介水浒传金枪将徐宁怎么死的? 徐宁,水浒人物,108将之一,金枪法、钩镰枪法天下独步,原为京师金枪班教头。宋江被呼延灼连环马打败后,愁眉不展,后因汤隆举荐徐宁可破连环马,得吴用用计让时迁盗甲赚得徐宁上了梁山。随后徐宁教梁山好汉使用钩镰枪大败呼延灼,立下大功。征讨方腊时,为救未突围的郝思文

  • 水浒急先锋索超为什么要上梁山?或因从众心理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索超,梁山,水浒传

    导读:《水浒传》中有很多朝廷军官上梁山,除了林冲是被官府逼上梁山的,其他大多是被梁山集团逼上或骗上梁山的。梁山收服朝廷降将还是有原则的,要么是朝廷派来征剿的官军将领,如关胜、呼延灼;要么是梁山需要的有特殊技能的朝廷军官,如金枪将徐宁;还有就是梁山周围州府的军事主管,如董平、张清。急先锋索超和梁山没有

  • 索超为什么会心甘情愿投降了宋江?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索超,宋江,水浒传

    且说宋江到寨中军帐上坐下,早有伏兵解索超到摩下。宋江见了大喜,喝退军健,亲解其缚,请入帐中,致酒相待。用好言抚慰道:“你看我众兄弟们,一大半都是朝廷军官。盖为朝廷不明,纵容滥官当道,污吏专权,酷害良民,都情愿协助宋江,替天行道。若是将军不弃,同以忠义为主。”不想,索超听了这几句言语,居然心动,连自己

  • 神行太保戴宗是怎么去梁山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戴宗,水浒传

    导读:戴宗的出场是由吴用引荐,当时宋江由公人张千、李万押往江州,却由刘唐等梁山人众拦着,要救宋江到梁山,但宋江因为不想违背王法和父亲的教诲,便以自刎相逼,执意不肯。登场戴宗的出场是由吴用引荐,当时宋江由公人张千、李万押往江州,却由刘唐等梁山人众拦着,要救宋江到梁山,但宋江因为不想违背王法和父亲的教诲

  • 神行太保戴宗怎么死的?水浒传戴宗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水浒传,戴宗

    戴宗是施耐庵所作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戴宗,原是江州两院押牢节级,为人仗义疏财,能日行八百里,江湖人称“神行太保”。与梁山泊军师吴用乃是至交,宋江被发配江州,多得戴宗的照顾。后宋江因酒醉误题反诗,戴宗上梁山与众好汉商议用假书信骗蔡得章,却被识破,也被下到大狱。晁盖率人到江州劫法场,戴宗也上

  • 揭秘:神行太保戴宗脚上的甲马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戴宗,水浒传,神行太保

    导读:《水浒传》有个戴院长,戴院长就是神行太保戴宗,该同学有特异功能,会神行大法。要急着赶路,要飞报军情,把两个甲马拴在两腿上,日行500里,把4个甲马拴在两腿上,日行800里。其实老戴的速度,比不上封神榜里的土行孙,比不上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土行孙是土遁,一秒钟前在河南郑州,往泥土里一钻,几秒钟后小

  • 揭秘赤发鬼刘唐为什么要冒险来找宋江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唐

    水浒传刘唐水浒传刘唐是东潞洲人氏,江湖人称赤发鬼。刘盖曾与晁盖等人劫取生辰纲,后来逃命到梁山。在梁山大举义中,位分排名二十一位,星号天异星,担任的职责为步军的头领,把守梁山泊东山一关。后来在杭州会战时牺牲了,追封忠武郎。水浒传刘唐画像水浒传刘唐常年在江湖飘荡,好打不平,看不惯官场贿赂的风气。他得知生

  • 水浒传黑旋风李逵是怎么死的?黑旋风李逵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水浒传,李逵

    水浒传黑旋风李逵是怎么死的?黑旋风李逵简介 李逵是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也是元杂剧“水浒戏”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生得粗壮黝黑,绰号“黑旋风”。沂州沂水县百丈村人氏。因为打死了人,逃了出去,遇到赦宥,流落在江州当牢子。为了解救宋江和戴宗,李逵与众人大闹江州,上了梁山。惯使一双板斧,梁山排

  • 黑旋风李逵饭量巨大:一顿竟要吃掉3升米!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逵

    李逵在梁山108好汉里,饭量应该排前三。他曾一顿吃9个(碗)面,一顿吃3升米,外加牛肉、酒菜若干。碗有大小,9碗面的食量不清楚,3升米倒可以算算。宋代1升米约等于今天1市斤。李逵的饭量,是一顿能吃下3斤米,外加菜肴。1斤米,能煮1.5斤米饭,3斤米等于4.5斤米饭。我一家三口,每顿大概也就煮1斤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