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探秘:薛仁贵的师傅是李靖吗?

历史探秘:薛仁贵的师傅是李靖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810 更新时间:2024/1/5 5:32:10

薛仁贵是唐朝名将,著名军事家,政治家,这样的一代名将必定是师出名门。薛仁贵的师傅一般都说是李靖,在一些影视剧中,薛仁贵自幼父母双亡,跟着师傅李靖学习龙门阵法,后来跟尉迟恭认义为父子。

薛仁贵以字行世,创造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诸方面在军事,政治上的赫赫功勋。然而薛仁贵的传奇故事虚构的,文学作品里没有讲到薛仁贵的师傅,只讲到他在某个山洞里遇到一个老婆婆,给他吃了一笼包子,然后他就拥有了神力。

网络配图

薛仁贵的师傅:记薛仁贵拜师学艺

家住遥遥一点红,飘飘四下影无踪。

三岁孩童千两价,保主跨海去征东。

这是唐太宗李世民梦中遇到一位白袍小将英勇救驾并给他留下的藏名诗。军师徐茂功给他圆梦说,我主夜梦贤臣,是吉祥之兆。“遥遥一点红”是日落西山,暗示他家住绛州龙门,“飘飘四下”是下“雪”,暗示他姓“薛”厂千两价”是“人贵”,暗示他名叫“仁贵”,这位白袍小将薛仁贵乃天降我主社稷之臣。果然,薛仨会贵后来为唐太宗安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至今,薛仁贵“一戟安社稷,三箭定天山”的故事众口称颂,广为流传。但是,薛仁贵早年在深山拜师学艺,刻苦练功的故事却鲜为人知。

传说薛仁贵早年家境贫寒,老母年迈,全靠他每日到龙门山背煤卖炭为生。龙门山麓有个遮马峪,是背炭必经之地。那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峪崖活像一匹奔马,因行人在山外看不见,故名遮马峪。遮马峪有个滴水崖,四季泉水如筛,雨水长流不息,故名筛子崖。崖北有一块巨石,传说三国名将关云长曾踏此石上马出征,故名上马台。薛仁贵每日披星戴月,饮露餐风,从家乡汾河湾徒步四十里路经此处北上龙门山背炭度日。龙门山道路崎岖,山势险峻,薛仁贵每日上山,喜爱甩石子砸打山鸡野兔,天长日久,练出一身好臂力,双手能抱起二三百斤重的炭块。他生性刚烈,专爱打抱不平。一天傍晚,他背着一大袋煤炭下山,在半山坳碰见两名歹徒拦路抢劫一挑煤农夫,农夫苦苦哀求,二歹徒竟然拳打脚踢,抢过煤挑子,还索要银钱。仁贵大声斥责,二歹徒非但不听,反而向仁贵大打出手。仁贵怒火猛起,一阵重拳打得二歹徒鼻青脸肿,狼狈逃窜。仁贵扶起农夫,身背煤袋,肩挑煤担,一直护送下山。

网络配图

薛仁贵早出晚归,在山路上常常遇到一位神采奕奕身轻如燕的老猎人,腰系箭壶,手持钢叉,背着许多猎物。有一天路过遮马峪,薛仁贵又与老猎人相逢,只听见老猎人口中念念有词:“过了筛子崖,直奔上马台,白天射狼虎,晚上思兴衰。”仁贵听后,觉得这位老猎人有些来历,遂拱手相问:“敢问老者何方人氏,武艺如此高强?”老猎人回答:“老朽乃无用之人,一贫如洗,暂栖北坡以打猎为生,敢问少壮何方人氏,何以力大如牛,能背起二三百斤煤炭?”仁贵答道:“小可家住汾河湾,每日靠背炭奉养老母。”老猎人说:“少壮力大过人,又如此懂孝道,知礼义,敢打路见不平,今暴隋已亡,新唐方兴,何不图大事,报效国家?”薛仁贵回答:“小可胸无点墨,身无一艺,何以图报国家?”老猎人说:“如少壮有此抱负,老朽愿传武艺于你。”薛仁贵满口答应,当即叩头拜老猎人为师。原来这位老猎人是隋末龙门农民起义领袖毋端儿的武教头,毋端儿义军失败后,处境险恶,乃拜托武教头带领其大儿子隐姓埋名逃避他乡,长期藏伏在延平县北坡的一个偏远村子里,过去兄弟间排行老大为伯,因而这个村子后来就更名为“伏伯村”。

薛仁贵拜师后,心存大志,刻苦学艺。每日跟随师傅上山打猎,练枪射箭,饿了吃野果,渴了喝泉水,或在深山枪扎山猪,箭射野兔,或在上马台听师傅传授枪箭秘诀,在汾河湾习枪舞棒,弯弓射雁,他都含辛茹苦,持之以恒。年复一年,他栉风沐雨,顶雪踏霜,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枪法和箭功更是精熟。有一天,师傅想试试薛仁贵的枪法,与他一起比试骑马枪扎木桩功夫。师傅骑马飞跑,一行七个木桩,每桩扎五个眼,而仁贵竟每桩扎七个眼,师傅惊叹不已。这就是“奔马枪点梅花五,飞驰戟过北斗七”。尔后,又试箭法,让他对天射飞雁,只听仁贵弯弓一响,两只大雁一齐落地,师傅惊问其故,原来仁贵一弓发两箭,两箭皆穿心。这时师傅喜出望夕卜,对仁贵说:“你身强力壮,武艺超群,神枪神箭,无人可敌,可以出师报国了。”

网络配图

随后,薛仁贵拜别师父,辞别妻子,到绛州府张士贵帐下应征入伍。不久参加唐王征东,他还是个“火头军”。在东征安地城时,唐王被围,仁贵见到此景,便身穿厨衣代白袍,手持火棍当长戟,在淤泥滩匹马单枪,横冲直闯,打得敌围兵落花流水,四散逃命,他把唐王李世民扶出重围,又杀人敌营。唐王得救后,回想这就是梦中的白袍小将,忙叫尉迟敬德寻访此人,这就是“敬德访白袍”。征东之后,唐太宗说,“朕不喜得辽东,喜得虓将也”,并重赏加官。到了唐高宗时,九姓突厥叶护兄弟领兵十余万从天山侵唐,步步逼进,唐兵节节败退,这时朝廷只得把薛仁贵从高丽总管任上调回,挂帅征西。薛仁贵领兵到了天山,两军相对,仁贵三箭射出,叶护骁健护卫六人落马,一问方知是薛仁贵亲征,乃急急退兵,唐军乘势追杀,除杀俘数万人外,并俘叶护兄弟三人,从此西边安定。这就是历史上记载的“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人汉关。”

薛仁贵在唐多次领兵戍边,挂帅出征,战绩辉煌,被封为右军中郎将,本卫大将军,平阳郡公,享寿七十,卒后赠左骁卫将军,幽州都督。

标签: 薛仁贵

更多文章

  • 中国唐朝大将李靖大败突厥兵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靖

    在1387年前的今天,0630年3月27日 (农历二月初八),中国唐朝大将李靖大败突厥兵。网络配图突厥是中国北方的古老民族,隋末唐初势力逐渐强大,后分为东西两部。唐朝初年,东突厥更加强盛,其首领颉利可汗曾率兵长驱直抵长安附近的渭水便桥北岸,对唐朝造成极大威胁。为改变被动局面,唐太宗除采取一系列政

  • 出神入化的大唐卫公李靖兵法为何失传了?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靖

    李靖是唐太宗的亲密伙伴,为唐朝的统一和安定立下了汗马功劳。在今天可见的有限的材料中,我们看到的都是李靖怎样出神入化地运用他独到的兵法克敌制胜的记录,但他的兵法并没有以原著的形式流传下来。今天,我们看到的有关他的兵法的材料,基本上都是后人辑佚而成的。李靖,字药师,京兆三原(今陕西三原东北)人,唐代著名

  • 大唐名将李靖被人诬告 被一无名御史机智相救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靖

    自古美女如良将,不许人间见白头。这句诗本是说美女薄命,但是也道破了国家良将的命运。能成为名将本就要经过尸山血海里滚过,白骨从中挣命的残酷筛选,然而一旦功成名就,名将的命运也就很尴尬,曾经的战场杀伐锋芒,不知不觉成为了现任统治者的威胁。于是各种猜忌,诋毁就开始了。网络配图唐朝时期的李靖就有过这样的经历

  • 李靖成为大唐战神 是因为他有个舅舅是大隋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靖

    李靖是隋末唐初名将,南平萧铣、辅公祏,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一生南征北战,为大唐王朝的开创立有殊勋。李靖出身官宦世家,自幼接受了良好教育。李靖弓马娴熟英勇善战,戎马一生形成了卓越的军事思想与理论,有兵法传之后世。他过人的军事才能既有自身刻苦钻研兵法的原因,还与他有一个名满天下的舅舅有关。李靖舅舅就

  • 军事家李靖如何用兵如神大败东突厥数万大军?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靖

    李靖一生用兵如神,可谓是战无不克,攻无不胜。李靖在消灭雄踞江南的南梁政权,平定辅公祏的叛乱之后,又北征东突厥。李靖一生用兵出神入化,最为精彩也是最为威震天下的就是他北上以少敌多,大败东突厥的数万大军。因为北方的突厥势力时常进犯大唐北部边界,闹得当地百姓是民不聊生。适逢东突厥内部发生变乱,各部开始出现

  • 唐朝李靖:能否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全能的军事家?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靖

    李靖(571~649年),字药师,唐代著名军事家。京兆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人。他生长在一个官宦世家,祖父李崇义在北魏朝任过刺史,父亲李诠在隋朝担任过郡守,其母韩氏通书画。李靖自幼受母亲薰陶,喜习经史,工书法,尤其喜欢学习兵法战策。他的舅父、隋朝名将韩擒虎经常辅导他研究孙、吴兵法,和他一起讨论用兵策略

  • 义成公主为何嫁四代可汗?她与李靖的关系是?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义成公主

    义成公主是中国隋朝的室女,其名字在是书上并无记载,只知道在开皇十九年即公元599年的时候,和亲突厥的前任公主安义公主去世,所以当朝的统治者隋文帝便将这位室女以义成公主的名义将她嫁给启明可汗。网络配图义成公主在突厥生活近30年,因为突厥的风俗和中原并不一样,在启明可汗死后,义成公主又嫁给启明可汗的儿子

  • 有人状告李靖要造反,两张状子一对就漏泄了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渊,李靖,李世民,唐朝,

    李靖(571年-649年),字药师,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东北)人。他在归顺唐朝之前只是一员隋朝大将,在李渊建立唐后归顺于唐,并为唐朝盛世立下了汗马功劳。可以说,李靖才兼文武,出将入相。同时,他将治军、作战又积累了一套成功的经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的军事思想和理论。他写有《李靖六军镜》等多部兵书

  • 李靖为什么会成为大唐第一名将?原来是这个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朝,李靖

    英豪先有摩云志,遇主逢时业遂成。帆快正须随浪起,三千铁甲猎秋风。西弘虎略南扬智,大漠荒原惧盛名。且看大唐临天下,三分有二属卫公。李靖,字药师,唐朝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武庙十哲之一。为人处世、领兵作战、兵书战策,各个方面,都堪称完美的一位。李靖出身挺好。祖父、父亲都是隋朝高官,舅舅更是厉害,兴隋九

  • 唐朝李靖为什么在议和未结束的时候就偷袭突厥?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靖

    贞观四年(630年),“军神”李靖率领三千骑兵奇袭东突厥可汗牙帐,东突厥最高统治者颉利可汗不战而逃往铁山(今内蒙古大青山)。在唐军强大压力的逼迫下,颉利可汗决定施行缓兵之计,主动向唐朝求和,唐太宗则派鸿胪卿唐俭前往议和。没想到就在唐俭与颉利可汗议和的时候,李靖却率领一万骑兵突袭东突厥可汗牙帐。颉利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