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长孙无忌是怎样的人?长孙无忌是奸臣吗

揭秘:长孙无忌是怎样的人?长孙无忌是奸臣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225 更新时间:2024/2/8 15:29:14

长孙无忌(594年——659年),字辅机,河南洛阳人,唐初宰相、外戚,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子,母亲高氏为汉族,文德皇后同母兄。最开始,长孙无忌本只是李世民身边的一个脑子算得上好的谋臣,比之房杜二人,光芒被完全掩盖。但是,隐藏有隐藏的好处,李建成为了打击李世民,因此极力诬陷他身边的能臣——房杜二人,房杜被成功诬陷,流放出去,因此,李世民身边便只有长孙无忌了,在玄武门之变时,长孙无忌称得上是首功之人。在酝酿政变时,他态度坚决;在准备政变时,他日夜奔波,内外联络;在政变之时,他不惧危难,亲至玄武门内。所以唐太宗临死前仍对大臣们说:“我有天下,主要是这个人的功劳啊!也大概是由于这个原因,长孙无忌被列在首功之位。

长孙无忌受宠的原因还有一个,他的妹妹是贤惠的长孙皇后。而且作为外戚,长孙无忌很有自知之明,为人谨慎小心,注意避免嫌疑,”不愿“为宰相。李世民登基之后,几次要任命长孙无忌为宰相,但贤惠的长孙皇后一再提醒太宗要吸取汉朝吕氏、霍氏专权的教训:”我身为皇后,全家已经很荣耀显贵了,实在不愿意自己的哥哥还要在朝廷里手握大权。“长孙无忌自己也递出了辞职信,要求辞去宰相要职,但他却受到唐太宗的特殊信赖,最后唐太宗硬是坚持拜长孙无忌为宰相。

但是,长孙无忌的名声在晚年可不太好。看过《武媚娘传奇》的人估计对长孙无忌恨之入骨。他晚年,一件事就是插手了李世民立太子。李世民共有八个儿子,其中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晋王李治(后来的唐高宗)是长孙皇后生的,这叫”嫡出“。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这三个儿子却没有教育好。

太子李承乾是一个十足的”荒淫之辈“,喜欢淫乐,行事荒唐。魏王李泰,性格狡诈,而且颇有谋权篡位的野心。晋王李治暗弱,没有主见。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因为争夺皇位双双被谪,太子被谪为庶人,魏王被谪为郡王。剩下的只有一个李治了,但是李治性格暗弱啊,让李治当了太子不久,李世民就很有些不喜欢了。

加上,李世民还有个三儿子——吴王李恪,有文武才,李世民曾评价这个儿子”最是类己“,有了对比之后,李世民就想换掉李治这个储君了,问计长孙无忌,结果被长孙无忌给否了。《旧唐书》上说,”……恪又有文武才,……既名望素高,甚为情物所向。长孙无忌既辅立高宗,深所忌嫉“,后来高阳公主谋反,长孙无忌借着这个机会罗织罪名诛杀了李恪九族,这是后话。可见,这时候的长孙无忌权倾朝野,但是在选拔储君这件事情上却是有着很深的私心的。毕竟立一个亲妹的文弱亲儿子为太子,比立一个有明君倾向的李恪,好太多。

就此事,长孙无忌的晚年就值得商榷了。至于他怎么死的,不知怎的,长孙无忌怎么看武媚娘怎么不顺眼,对其多加压制。但是武媚娘是李治的爱妃啊,李治想立后,一堆老臣对着干,死活不同意,再软弱的李治也被激出血性来了,再加上武媚娘的计谋。

显庆四年,在武则天的授意下,由许敬宗费尽心机,把长孙无忌编织进一桩朋党案,进行恶毒陷害。许敬宗借处理太子洗马韦季方和监察御史李巢朋党案之机,诬奏韦季方与长孙元忌构陷忠臣近戚,要使权归无忌,伺机谋反。

对于许敬宗提供的证词,唐高宗李治懦弱昏庸,竟然不与长孙无忌对质(或者他需要不进行对质,也不想对质),就下诏削去了长孙无忌的太尉官职和封邑,流徙黔州,但准许按一品官供给饮食,算是对元舅的照顾,对当年为其争得帝位的报答。

长孙无忌的儿子及宗族全被株连,或流或杀。三个月后,高宗又令许敬宗等人复合此案,许敬宗派大理正袁公瑜前往黔州,逼迫长孙无忌自杀。

当初长孙无忌暗算李恪被诛杀九族时,李恪曾指天诅咒长孙无忌族灭,可以说是报应不爽。被自己亲手立的外甥皇帝给逼死,不知道有没有后悔当初力捧这个外甥?唐太宗说: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长孙无忌得之在忠,失之在奸。功过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深思。

标签: 长孙无忌唐朝

更多文章

  • 唐初宰相长孙无忌生平简介 长孙无忌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长孙无忌,宰相,唐朝

    长孙无忌(594年-659年),字辅机,河南洛阳人,唐初宰相、外戚,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子,母亲高氏为汉族(北齐乐安王高劢之女),文德皇后同母兄。长孙无忌出身于河南长孙氏,自幼被舅父高士廉抚养成人,与唐太宗是布衣之交,后又结为姻亲。唐高祖起兵后,无忌前往投奔,并随太宗征战,成为其心腹谋臣,后参与策

  • 唐初宰相长孙无忌的故事 长孙无忌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长孙无忌,宰相,唐朝

    长孙无忌(594年-659年),字辅机,河南洛阳人,唐初宰相、外戚,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子,母亲高氏为汉族(北齐乐安王高劢之女),文德皇后同母兄。长孙无忌出身于河南长孙氏,自幼被舅父高士廉抚养成人,与唐太宗是布衣之交,后又结为姻亲。唐高祖起兵后,无忌前往投奔,并随太宗征战,成为其心腹谋臣,后参与策

  • 宰相长孙无忌是怎么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长孙无忌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长孙无忌,宰相,唐朝

    长孙无忌(594年-659年),字辅机,河南洛阳人,唐初宰相、外戚,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子,母亲高氏为汉族(北齐乐安王高劢之女),文德皇后同母兄。长孙无忌出身于河南长孙氏,自幼被舅父高士廉抚养成人,与唐太宗是布衣之交,后又结为姻亲。唐高祖起兵后,无忌前往投奔,并随太宗征战,成为其心腹谋臣,后参与策

  • 唐初宰相长孙无忌的主要成就 长孙无忌的作品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长孙无忌,宰相,唐朝

    长孙无忌(594年-659年),字辅机,河南洛阳人,唐初宰相、外戚,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子,母亲高氏为汉族(北齐乐安王高劢之女),文德皇后同母兄。长孙无忌出身于河南长孙氏,自幼被舅父高士廉抚养成人,与唐太宗是布衣之交,后又结为姻亲。唐高祖起兵后,无忌前往投奔,并随太宗征战,成为其心腹谋臣,后参与策

  • 长孙无忌有兄弟姐们吗 长孙无忌兄弟姐妹都有谁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长孙无忌,宰相,唐朝

    长孙无忌(594年-659年),字辅机,河南洛阳人,唐初宰相、外戚,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子,母亲高氏为汉族(北齐乐安王高劢之女),文德皇后同母兄。长孙无忌出身于河南长孙氏,自幼被舅父高士廉抚养成人,与唐太宗是布衣之交,后又结为姻亲。唐高祖起兵后,无忌前往投奔,并随太宗征战,成为其心腹谋臣,后参与策

  • 唐初宰相长孙无忌有儿子吗 长孙无忌儿子都有谁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长孙无忌,宰相,唐朝

    长孙无忌(594年-659年),字辅机,河南洛阳人,唐初宰相、外戚,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子,母亲高氏为汉族(北齐乐安王高劢之女),文德皇后同母兄。长孙无忌出身于河南长孙氏,自幼被舅父高士廉抚养成人,与唐太宗是布衣之交,后又结为姻亲。唐高祖起兵后,无忌前往投奔,并随太宗征战,成为其心腹谋臣,后参与策

  • 长孙无忌的墓地有哪些 长孙无忌的衣冠冢在哪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长孙无忌,宰相,唐朝

    长孙无忌(594年-659年),字辅机,河南洛阳人,唐初宰相、外戚,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子,母亲高氏为汉族(北齐乐安王高劢之女),文德皇后同母兄。长孙无忌出身于河南长孙氏,自幼被舅父高士廉抚养成人,与唐太宗是布衣之交,后又结为姻亲。唐高祖起兵后,无忌前往投奔,并随太宗征战,成为其心腹谋臣,后参与策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长孙无忌、李孝恭、魏征等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魏征

    凌烟阁是原本皇宫内三清殿旁的一个不起眼的小楼,但是在唐朝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二月二十八日(3月23日)的这一天它变得不同寻常起来。唐太宗“为人君者,驱驾英材,推心待士”,为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诸多功臣(当时已有数位辞世,还活着的也多已老迈),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是为《二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长孙无忌人物生平 参与兵变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长孙无忌

    早年经历长孙无忌少年丧父,与母亲、妹妹被异母兄长孙安业赶出家门,由舅舅高士廉抚养长大。他生性聪慧,勤奋好学,博通文史,而且颇有计谋,与唐国公李渊的次子李世民关系甚好。高士廉见李世民才华出众,便将甥女嫁给他,长孙无忌与李世民成为郎舅。隋朝末年,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攻入关中,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长孙无

  • 长孙无忌为什么被自己的亲外甥逼死?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是好人吗长孙无忌名列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自李渊开国起,历仕三朝帝王,与唐太宗李世民为少年结拜之交,更是其心腹,玄武门事变的主要参与者,足见长孙无忌是唐代初期的开国功臣。长孙无忌剧照例数历史上功高盖主的权臣元老有哪个是有好下场的,最著名的就是少年康熙智擒鳌拜,因此长孙无忌到了唐高宗李治即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