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恪悲剧人生:唐太宗立李恪为太子残酷真相

李恪悲剧人生:唐太宗立李恪为太子残酷真相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22 更新时间:2024/1/26 23:10:57

《资治通鉴》:(贞观十七年十一月)敕选良家女以实东宫;癸巳(十七日),太子遣左庶子于志宁辞之。.....上疑太子仁弱,密谓长孙无忌曰:“.......吴王恪英果类我,我欲立之,何如?”.....上乃止。十二月,壬子(初六),上谓吴王恪曰:“父子虽至亲,及其有罪,则天下之法不可私也。汉已立昭帝,燕王旦不服,阴图不轨,霍光折简诛之。为人臣子,不要不戒!”

《册府元龟》◎帝王部·诫励:(贞观十七年)十二月,帝谓吴王曰:“父之於子,恩爱是常。子能仁孝不骞,父亦恩情自重。若不顺其亲,数有罪恶,刑戮将及,何爱之有?昔汉武立昭帝,燕王旦嚣张不服,霍光遣一折简至,身死国除。为人臣不得不慎。”

《旧唐书·禇遂良列传》:(贞观)二十三年,太宗寝疾,召遂良及长孙无忌入卧内,谓之曰:“卿等忠烈,简在朕心。昔汉武寄霍光,刘备托葛亮,朕之后事,一以委卿。太子仁孝,卿之所悉,必须尽诚辅佐,永保宗社。”又顾谓太子曰:“无忌、遂良在,国家之事,汝无忧矣。”仍命遂良草诏。

唐太宗立李治时的雷厉风行,在一干重臣面前以秀自杀为要挟,而反观李恪,唐太宗只对一个最不可能赞成的人随口说了一句。而且从《资治通鉴》的史料上看,就算李治十一月十七日拒绝纳妾,唐太宗疑其仁弱并立马想到了李恪,但短短的十几天,十二月初六,唐太宗却反过来警告李恪不要学燕旦,并说我已经帮你做准好了霍光。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唐太宗居然在临终前还对着长孙无忌提到了霍光,这其中的奥妙,有些人是不愿去想,也不敢去深究的。

当然,也有人声称唐太宗用燕王旦警告李恪是在“保护”李恪,为李恪“好”,让李恪自己谨慎小心一些,不过这真的是唐太宗在为李恪好吗?李恪作为亲王,无论是生活在什么时期,他的命都不掌握在他自己手里,而是掌握在皇帝手里。何况以李恪提名太子未果这件事,以及他敏感的庶长子身份,新皇登基后会发生什么事,以唐太宗的政治智慧不可能想不到。所以唐太宗要是真的在保护李恪,真的为李恪好,就不该是告诫李恪自己要谨言慎行一些,而是应该明确告诉未来的皇帝李治你要善待李恪。

也正因为明白这样的道理,汉高祖刘邦在改立刘如意失败后,特意留了封手诏给太子刘盈,告诉他一定要照顾好如意这个弟弟;唐太宗也反复强调过立李治就是为了让李承乾李泰、李治这三个儿子能够同时活着——唐太宗既然能明确向自己的接班人李治表示日后一定要善待李承乾、李泰这两个哥哥,为什么不同样强调一下也要善待李恪呢?所以唐太宗警告李恪只是警告而已,和保护李恪无关,更不是在为李恪好。唐太宗若是真的为李恪好,就该告诉未来的皇帝一定要善待李恪。

还有人说警告云云也有记载是在贞观十一年的,但《资治通鉴》是编年体,在没有确切时间记载的事,司马光通常是很统筒把事情记载在一个大事件后面,而警告别学燕旦,《资治通鉴》里明确记载了是“十七年,十二月,壬子”。司马光与李恪无冤无仇,没理由去捏造一个日期来使得立李恪为太子变得可笑与不真实,所以这个日子就是唐太宗告诫李恪日子,何况《册府元龟》上也同样记载了此事发生在贞观十七年十二月。综合对比一下上述史料,唐太宗为什么要提名李恪,也就一目了然了。

标签: 李恪

更多文章

  • 李世民最喜欢的儿子李恪如何被冤死?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恪

    两个王朝的血脉带给他的不是荣耀,而是灾难。如果没有改变命运的勇气,只能被命运的巨轮碾碎。他系出名门,既是大唐的皇子,又是前朝的皇孙,他继承了两个王朝的皇族血脉,称他为天潢贵胄一点都不过分。可他的一生却颇为悲情,叫他悲剧王子你也会欣然接受,他便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子——李恪。一朝君王父,一朝公主母有时

  • 李恪深受李世民宠爱但结局却是如此悲惨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恪,李世民

    关于所谓的“两朝血脉”问题想来很多人都知道缘由。便是上一个朝代所遗留下来的血脉被后来的皇室所接受后诞生的后代。而李恪的母亲是谁呢?她便是上一个朝代隋炀帝的女儿,也就是后来的杨妃,李恪的父亲是谁,李世民是也!网络配图在那个时候对于一个旧朝的公主来说,能够嫁给一个皇室之人做妻妾是做好的结局了,就像北魏拓

  • 唐朝吴王李恪是怎么死的?他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恪

    吴王李恪,作为一名皇子,一生中不可避免地卷入了皇位的争斗中,不管是前期的太子之争还是后期皇权的斗争,空有一身能力,却没有太多的机会施展。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介绍一下李恪这个人。唐朝吴王李恪简介李恪出生于公元619年,是唐太宗比较喜欢的第三个皇子,母亲是隋炀帝的女儿,拥有当朝皇帝和前朝公主双方高贵的帝王血

  • 执失思力、宇文节、李道宗等人被流放,李恪的胞弟李愔被废为庶人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朝

    唐高宗永徽四年正月,驸马都尉房遗爱、荆王李元景、吴王李恪、宁州刺史、驸马都尉薛万彻、岚州刺史、驸马都尉柴令武等人谋反。仲春,房遗爱、薛万彻、柴令武三位驸马都尉被杀。李元景、李恪和高阳公主被赐死。执失思力、宇文节、李道宗等人被放逐,李恪的胞弟李愔被废为庶人。三月的一天,唐高宗带着王公、蕃国客人和九品以

  • 为什么李恪没有当上皇帝呢 主要是因为以下几点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朝,李恪

    李恪为什么没有当上皇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李恪这个人,在小编看来,李恪这个人实际上是最适合当皇帝的人,但是因为一些原因,他却没有当上皇帝,十分的可惜,那么你知道是哪些原因没有让李恪当上皇帝呢?皇帝这个位置人人都想做,而李世民

  • 李恪明明是最适合当皇帝的人,为什么当最后却与皇位擦肩而过?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恪,唐朝

    李恪是最适合当皇帝的人,仅仅因为这几点,与皇位擦肩而过。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李恪这个人,在小编看来,李恪这个人实际上是最适合当皇帝的人,但是因为一些原因,他却没有当上皇帝,十分的可惜,那么你知道是哪些原因没有让李恪当上皇帝呢?皇帝这个位置人人都想做,而

  • 李世民最宠爱的皇子,三皇子李恪为何会被陷害身亡?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世民,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李世民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我国数千年的历史中,前后数十个朝代,上百位皇帝,真正能被人记住却寥寥无几,而唐太宗李世民明显不在这其中。李世民虽然并非开朝皇帝,但是他对历史做出的贡献不失为一代明君。当然人无完人,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一生的污点,残害兄弟,逼迫父皇禅位

  • 李世民儿子李恪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为什么后世人如此的怀念他呢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朝,李世民

    还不知道:李世民儿子李恪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唐太宗英明一世,可惜他没有选好接班人,终于造成武则天之乱,在唐宫搅出一番腥风血雨。固然,李世民不该选“逆反青年”李承乾,不该选“阴毒后生”李泰,但是最终选择柔弱不明的李治作为接班人,显然也不是一

  • 李恪是怎么和皇帝擦肩而过 他是怎么失败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朝,李恪

    还不知道:李恪是怎么和皇帝擦肩而过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李恪这个人,在小编看来,李恪这个人实际上是最适合当皇帝的人,但是因为一些原因,他却没有当上皇帝,十分的可惜,那么你知道是哪些原因没有让李恪当上皇帝呢?皇帝这个位置人人都想做,而李世民

  • 李世民为什么不立才能出众的李恪为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世民,唐朝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李世民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公元642年,太子李承乾被唐太宗废黜,发配黔州。而继其太子之位的是他的同母弟李治,也就是后来的唐高宗。那么李承乾之后,为什么李世民会将太子之位给了软弱平庸的李治,而不是更为优秀的李恪呢?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