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天竺国公主为什么在寺庙里装傻?原因是什么

天竺国公主为什么在寺庙里装傻?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064 更新时间:2023/12/27 8:28:05

我们也可以看出,整个取经过程走到这里,玉皇大帝才是最终受益者。天庭的景象已经是井井有条,各司其职,他的手下对玉皇大帝那是一万个不敢违背。可见玉帝对整个三界的管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再也不是五百年前的玉皇大帝了!

但是我们也有一个疑惑,天竺国明明是如来佛祖的地盘,为什么越是这个地方,人们越不信佛呢?

1、全变了(一)

取经队伍被玉皇大帝这么一折腾,大家的人生观价值观都发生了扭曲,到底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已经分不清了……

包括我们的英雄孙悟空!

他们已经被功利冲昏了头脑,忘记了取经的初衷,而这些又是玉皇大帝所希望看到的,有人说不对啊,杨角风你以前说玉皇大帝是支持取经的啊?

没错,玉皇大帝是支持取经的,因为他要达到他的目的,一方面为了还如来佛祖救驾的人情,另一方面则借助取经平衡各方关系,而取经队伍走到天竺国,他的所有目的基本都已经达到了,那么不再支持,甚至破坏一下,已经左右不了结局了。

在凤仙郡,唐僧师徒已经被建了生祠,被人民世代供奉。同样的,三个可怜的犀牛精死后,他们再次享受了鲜花和掌声:

“……买民间空地,起建四星降妖之庙,又为唐僧四众建立生祠,各各树牌刻,用传千古,以为报谢。”

不光是名声,连钱财他们也开始收了:

“八戒遂心满意受用,把洞里搜来的宝物,每样各笼些须在袖,以为各家斋筵之赏……”

钱财是个好东西啊,谁请我吃饭,我就给谁钱,众生如此,佛家亦不能脱俗!

2、全变了(二)

犀牛精死了,再也没有神灵前来保护金平府风调雨顺了,在见识过玉皇大帝对凤仙郡的处罚以后,金平府的人民不安全感急剧上升。

在他们看来,一年进贡一次的灯油,总是要远远好过丧失性命的!

唐僧懂吗?孙悟空懂吗?猪八戒呢?

他们都不懂,他们想到的就是赶快完成任务,哪里肯管你们的死活!

在这一点上,张纪中导演显然是看不下去了,于是在他拍的西游记中,关于金平府的事情,他进行了大量的改编,改的复合了我们的审美观。同时也为犀牛精的死抱不平,通过孙悟空流泪的眼神就可以看出:他真的知道错了,也许取经走到了这里,他才真正的懂得了什么叫善,什么叫恶?

更深的讲,他要好好的思考一番:我们到底为什么取经?

这方面吴承恩老爷子也进行了深刻的思考,或许他也觉得犀牛精的死着实可怜,于是写下了这个一首诗:

“起念断然有爱,留情必定生灾,灵明何事辨三台?行满自归元海。”

或许这句话才是对犀牛精的死最好的解释,这句话的意思可以这样理解:虽然我起了杀你们的念想,可是这是我对你们的爱,如果手下留情了,那么我们大家都要遭殃,神明(玉皇大帝为首的天庭)不可能过来三堂会审的,也解不了冤情,等时间到了,自然就回归元海了……

3、不信佛的天竺国

取经队伍越靠近灵山,越发现大家并不信佛,或许知道了佛的很多真相,反而不再信佛,更向往三教合一的大唐,不仅仅金平府如此,在布金蝉寺亦如此:

“听说到了东土大唐取经僧人,寺中若大若小,不问长住、挂榻、长老、行童,一一都来参见”……“此位就是中华来的师父?”

大家在潜意识中,并不认为离灵山近,大家生活的就好,反而是东方大唐,才是大家向往的国度,金平府的僧人就说过,希望自己转生到大唐!

我们再看天竺国国对唐僧是和尚的态度:

国王道:“这和尚甚不通理,朕以一国之富,招你做驸马,为何不在此享用,念念只要取经!再若推辞,教锦衣官校推出斩了!”

国王尚且不信佛,也不认为佛祖能把他怎样,不然的话,面对自报姓名要去灵山取经的大唐和尚,他不会这种态度。

也就是说,如来佛祖其实并无法控制这块区域,既不能让当地风调雨顺,也不能明着让大家信佛,显然这里有一个强大的势力在阻止佛祖做这件事!

而这个人,只能是玉皇大帝,这跟当代的政治是一模一样的,符合远交近攻的策略!越是离你近的地盘,越要牢牢的把握在自己的手中。

4、和尚的乱象

唐僧等人进入到布金寺以后,跟一个老和尚聊天聊到了岁数,此时我们才知道唐僧的岁数:

三藏道:“虚度四十五年矣。”

原来唐僧早就不是小鲜肉了,而是成为了老咸肉,真难以想象,年轻貌美的天竺国假公主为何看中了他?

而真公主就在这个寺庙里,已经疯啦,为什么会疯,老和尚也说了:

“那女子也聪明,即解吾意,恐为众僧点污,就装风作怪,尿里眠,屎里卧,白日家说胡话……”

一句“恐为众僧点污”暴露了一切,和尚最大的戒条就是色戒,这也是四十五岁的唐僧一直坚守的红线,可是这个寺庙的和尚竟然肆无忌惮到这种程度?可见除了天竺国公主,曾经有人被玷污过,不然这里不会这么写!

而这里又离灵山这么近,不知道如来佛祖知道这事以后,会不会感到悲凉和愤怒,可能更多的是惭愧吧!

就是这样一个奇怪的天竺国,国王不像国王,不虔诚信佛,公主不像公主,偏看上老咸肉唐僧;和尚不像和尚,一个个色心不死……

当天庭所有的兵力都集中到这里的时候,即使是如来佛祖,也是无力回天啊!

标签: 天竺国公主明朝

更多文章

  • 嫦娥下凡为什么是天竺国公主?玉兔精下凡却是妖怪?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天竺国公主,明朝

    在西游记中,有个著名的桥段,即玉兔精招亲。故事情节很简单,嫦娥的宠物玉兔下到凡间,把真公主摄走了,丢在了布金寺,靠装疯卖傻才保得一命。而玉兔则变化成公主模样,不仅过了三年好日子,还抛绣球招亲,想取唐僧元阳,成太乙真仙。后来被孙悟空识破,一路棒打,正准备一棒结果她性命时,老把戏上演了,半空中突传了一声

  • 天竺国公主为什么会失踪?悟空巧辩真假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天竺国公主,明朝

    我们都知道《西游记》里有一个片段是这样的,天竺国公主在满20岁生日的时候,她的父王准备给她个惊喜,想给她个快乐的生日,谁知道生日会还没开始,公主就不见了,国王得知这个消息后食不下咽,非常着急,派人到处寻找,但是还是一无所获。只是没过几天,公主居然自己回来了,但是国王始终觉得这个公主哪里不对劲,但是又

  • 朱元璋称帝为什么会第一个向廖永忠开刀 这又是为什么呢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明朝,朱元璋

    朱元璋建立大明朝后,于洪武三年大封功臣,第一批共封赏六公二十八侯,包括明初叱咤风云的猛将谋臣。可惜的是,这些明朝初期的开国功臣,最终寿终正寝的却寥寥无几。那么这些不幸的开国功臣中谁又是第一个被朱元璋开刀问斩的人,他为什么被第一个开刀问斩?可能让大家意想不到的是朱元璋称帝后第一个开刀问斩的功臣不是功勋

  • 小明王的死和廖永忠有没有联系 他到底有没有动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明朝,朱元璋

    公元1366年5月,朱元璋正准备着与张士诚的决战,由于担心小明王(小明王是朱元璋的君主)的安全,他派自己最信任的大将——也就是自己的义子廖永忠,带兵前去护送小明王到应天来住。在廖永忠的护送下,小明王一行人来到长江边的瓜州渡口,向对岸驶去。可就在船行至江中心时,却突然发生了侧翻,整船人无一人生还,小明

  • 楚国公廖永安之弟 明初名将廖永忠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明朝,廖永忠

    廖永忠(1323一1375年),巢县(今安徽省巢湖)人,楚国公廖永安之弟,明初名将。廖永忠早年与汤和共讨方国珍,平定浙东;后俘陈友定,平定福建;与朱亮祖攻克广州,平定广东;攻克象州,平定广西;明灭夏之战中,充南路军右副将军职,取得夔州之战胜利,为最终消灭夏政权铺平道路。因鄱阳湖之战战功卓著,朱元璋以

  • 廖永忠到底是什么死的 真的是因为僭用龙凤等违法之事被赐死吗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明朝,朱元璋

    洪武八年(1375年)三月,因僭用龙凤等违法之事被朱元璋赐死,终年五十三岁。这只是史书中的记载,其实朱元璋之所以要杀死廖永忠,僭用龙凤只是借口,真正的原因是另一件事。我们看看廖永忠这人的是如何成一步一步走向死亡的。廖永忠(1323一1375年),巢县(今安徽省巢湖)人,楚国公廖永安之弟,明初名将。从

  • 廖永忠为什么会被朱元璋赐死?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廖永忠,明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此将是朱元璋第一个赐死的功臣,朱元璋赐死他的理由好特别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廖永忠是安徽巢县(今为巢湖)人,年少有大志,武力过人,有谋略。元末年,天下大乱,流寇四起。廖永忠为保卫乡里,与兄廖永安集结水军,盘踞水寨。后听说朱元璋驻扎在和州,两人率军

  • 廖永忠军功卓著为什么会不得善终?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廖永忠,明朝

    军功卓著却不得善终的将军廖永忠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君主之一,一生勤于政事,建树颇多。朱元璋给了傅友德食物,食物是不敬的,通过这种方式,朱元璋成功地迫使傅友德砍下了自己两个儿子的头,在自己面前自杀,轻易摆脱了大明建国时的“军首”傅

  • 朱元璋是怎么赐死廖永忠的 他究竟找了什么样的借口呢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明朝,廖永忠

    还不知道:廖永忠是怎么被赐死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廖永忠是朱元璋赐死的第一个功臣。朱元璋赐死他的理由非常特别。是什么样的理由呢?廖永忠是安徽巢县(今为巢湖)人,年少有大志,武力过人,有谋略。(廖永忠)元末年,天下大乱,流寇四起。廖永忠为保卫乡里,与兄廖永安

  • 被授免死铁卷的廖永忠,为何还是被皇帝赐死?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明朝,廖永忠

    廖永忠替朱元璋除去韩林儿,算是立了大功,为何又会被处死,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朱元璋刚称帝的时候,由于时局不稳,所以他没有马上加封功臣。直到洪武三年,他才开始加封开国功臣,其中六人被封为国公,二十八人被封为侯爵,还有两人为伯爵,且都被授免死铁券。然而有免死铁券又如何,君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