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元顺帝:历史上“作天作地”的亡国之君,还意外助攻朱元璋

元顺帝:历史上“作天作地”的亡国之君,还意外助攻朱元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144 更新时间:2023/12/27 1:25:56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元顺帝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中国历代亡国之君里,“作精”从来不少,而元顺帝妥懽帖睦尔,却堪称其中“作天作地”的一位。

这位皇帝的执政生涯,除了横征暴敛,就是天天声色犬马,放任老婆奇皇后与太监朴不花乱政,各路贵族权臣也是掐架不停。历代昏君祸国的戏码,到他这里全齐活。最后折腾得天下大乱,明朝北伐军兵临大都(北京),他轻飘飘一句“今日岂可复作徽、钦!”然后就撒腿开溜——版图空前广大的元王朝,就这么活活断送在他手里。

“作”得如此硬核,以至于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里,都忍不住调侃他一把:当明教的仁人志士们热血澎湃,决心刺杀元顺帝时,智囊彭莹玉却泼了盆凉水——咱明教能发展得这么好,还不是因为这皇帝太“作”?倘若把他杀了,上哪再去找这么废物的对手?所以“这鞑子皇帝,可不是咱们的大帮手么?”坚决不能杀!

不过,不吹不黑的说,作为一位连金庸都“舍不得杀”的“作精”皇帝,亡国之君元顺帝的一项历史贡献,不但远远超越“昏君”范畴,更叫诸多历代圣君望尘莫及——科技贡献。

元朝本就是中国古代科技的黄金年代,而以能力论,元顺帝也是个实打实的“科技学霸”。动手能力出名强。他曾亲自设计建造了一艘长达一百二十尺的“龙船”,该船不但做工精美,且内部有强大机械装置,可以操控机关前行,龙头龙尾龙眼还能摆动。还制造了名为“宫漏”的计时装置,整个“宫漏”全由机关操作,上面有神殿宫女飞仙等各式工艺品,每到子午时报时,这些工艺品就会自动摆动,场面十分好看。

当然,别看手艺登峰造极,但这位元顺帝,可没有什么远大的科研目标。每次做好了“作品”,就问身边太监们好不好,只要听人说不好,立刻把“作品”砸稀巴烂。说白了,就是图个乐。

但如此精妙设计,也叫当时的元顺帝,有了“鲁班天子”的雅号。就算是后面同样以“手艺”著称的明熹宗朱由校,倘若看过元顺帝的“作品”,恐怕也要服气叫声师父。

而放在中国古代手工业史上,元顺帝的这类“作品”,更有着重要意义。就以他那“全自动操控”的“龙船”来说,以设计工艺论,堪称继承了唐宋车船工艺的核心技术,更将其水准抬高一台阶。元朝亡国后,这种“龙船”技术也代代升级,变成了明清年间活跃在内河里的“四轮足踏车船”,运输护航都是好手。

当然,以元顺帝这么强大的手艺,要是只有自己窝在深宫里“搞发明”,显然也“英雄寂寞”。所以在元顺帝那瞎指挥的执政时期,他也时刻注意网罗科技人才。他身边的詹希元、范舜臣、李国凤、张庸等宠臣,都是当时中国一等一的科学大牛,为他陆续造出了“纺纱碾”“三村小日晷”“五轮沙漏”等新发明,每一样都代表当时的高精尖技术,叫他玩得龙颜大悦。

值得一提的是,元顺帝还高度重视科技图书,元代的诸多科技典籍,比如《农桑衣食撮要》《农书》《河防通议》等巨著,多次被他搜罗并重新印刷,收藏在元朝皇宫里。虽然在当时,这些宝典主要供他阅读消遣,却也因此躲过了元末的战乱荼毒,幸运流传下来。

除了“宅”在深宫里“玩科学”外,元顺帝也十分重视“科学实践”,最出名的一桩,就是元末的黄河治理。这场由水利科学家贾鲁主持的大型工程,虽然惹出了“挑动黄河天下反”的大乱,却到底扛着千难万难成功竣工——这项工程,是中国古代第一次采取“北堵南疏”治理理念的黄河全面治理工程,动员十几万人,成功以新型工程技术,结束了黄河为害数十年的水患,留给未来明王朝,一条畅通安全的黄河。

就连满满槽点的元末农业,元顺帝竟也进行过“科学尝试”,他曾经专门招募培养精通农业生产的“农师”,然后派去农村“教民播种”。可见,在“科技兴农”这事儿上,一辈子作天作地的元顺帝,理念很先进。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理念如此先进,元王朝为何还会土崩瓦解?看看元末的景象就明白,当时的大元朝,腐败已经烂到骨头里。连年的天灾人祸,民间饿殍遍野,可朝堂之上,元顺帝却还在一掷千金,忙活他的“科学娱乐”,大小官员照贪照捞,如此悲惨现状,又如何“教民播种”?就连一条治理成功的黄河,都成了元末大乱的催命符。

反而是接下来的明王朝,充分尝到了“元顺帝科技探索”的甜头,元顺帝苦心印刷的大批农业科技图书,都被明王朝照单全收,然后推广全国。接着就有了空前的工程奇迹:明太祖朱元璋执政的三十年里,元代时种植有限的棉花等作物,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种植。

元顺帝“宠臣”们苦心开发的“高科技杰作”,比如“纺纱碾”“筒车”等“作品”,都成了全国推广的新型农具。还有曾藏于元顺帝皇宫的《河防通议》等图书,更助推了明初一系列工程奇迹:明朝开国不到二十八年,就修治塘堰四万九百八十七处,整治河道四千一百六十二处,治理堤岸五千四十八处。

就连元顺帝“教民播种”的举措,明初也继承下来,明朝开国的前三十年里,曾以立法的形式,强力推广桑麻作物的种植,并派人到各地推广农业种植技术。这一系列的苦心,也换来了强大的治国成果。开国时历经战乱,到处“田野荒芜,人烟断绝”的大明王朝,不到三十年时间,耕地面积达到八百五十万顷,农业税粮突破三千二百万石,是宋元最高数值的近三倍。铁产量高达9232吨,是宋元最高数值的两倍多。中国古代史上一个“远迈汉唐”的黄金时代,就此震撼开场。

如此治国奇迹,实事求是说,真有元顺帝的“贡献”。甚至更证明了一个亘古不变的硬道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核心技术更是国家重器。当然更重要的是,再强的科技,也要以正确的方式,用对地方。

标签: 元顺帝元朝

更多文章

  • 元朝皇帝那么多 为何只有忽必烈和元顺帝出名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元朝,元顺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元朝皇帝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元朝的皇帝,除了开国皇帝元世祖忽必烈和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懽帖睦尔,其他皇帝大都是默默无闻,那么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情况呢?首先,元朝的历史很短,皇帝却很多在两宋和明朝之间,元朝的历史不过百年,在动辄百多两百年的中国古代封建王朝里,元朝

  • 元顺帝逃跑时留下了三千妃子 朱元璋是怎么对待他们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元顺帝,妃子

    很多人都不了解元顺帝妃子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1368年,朱元璋的起义军攻破元朝首都京大都,元顺帝北逃,因为皇帝着急逃跑,所以留下了三千名美丽的蒙古妃子在后宫中,等到朱元璋占领京大都后,这些蒙古妃子的命运就完全掌握在朱元璋的手里,俗话说,爱江山更爱美人,可朱元璋似乎是一个特例

  • 徐达两次抓到元顺帝为何又放走他 朱元璋得知后为什么还要嘉奖他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徐达,元顺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徐达和元顺帝,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朱元璋晚年期间曾处死了大批功臣,很多开国元勋都没能逃过悲惨结局,得以善终的更是少之又少,但徐达却是一个例外。在明朝众多开国将领中,我们了解最多的就是徐达,他与朱元璋从小就在一起长大,元末天下大乱,他跟随朱元璋开始起义。从起义之初到建

  • 元顺帝作为元朝最后的皇帝 他真的只顾吃喝玩乐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元朝,元顺帝

    很多人都不了解元顺帝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成吉思汗的赫赫远名大家都是知道的,他征战四方打下了元朝的江山,可他估计也没想到自己后代的第七个孙子继承了皇位,而这个孙子当成的却是个庸才皇帝,这便是元朝的最后一位在位者:元顺帝。元顺帝本来是叫元成宗,本名铁穆耳,后来明朝皇帝朱元璋改为

  • 朱棣是元顺帝的儿子?为何会出现这种说法呢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朱棣,明朝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朱棣,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为什么会有朱棣是元顺帝儿子的说法,之所以会有这种说法是因为朱棣的身世扑朔迷离,他的生母至今还是一个谜,才会有很多种臆想说他是元顺帝的儿子。朱棣经过四年努力当上了大明的皇帝,由于皇位来得并不正,为了证明自己继承皇位的合法性

  • 元顺帝在位时间有多长?他幼年时都经历过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元顺帝,元朝

    说到元顺帝,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元惠宗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是元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顺帝”是明朝为其上的尊号。从公元1333年到公元1368年,元顺帝妥懽帖睦尔的统治时间长达35年,是在位时间最长的元朝皇帝。这位元朝的末代皇帝,虽然出生于皇室,吃穿不愁,但是他的幼年生活却相当坎坷。在妥懽

  • 罗爱爱是谁?罗爱爱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罗爱爱

    罗爱爱是元末嘉兴名妓,同时也是元代女诗人,极富才情,生卒年不详,历史典籍中没有太多的记载。关于罗爱爱此人,以及她的事迹见于瞿佑《剪灯新话·爱卿传》以及冯梦龙《《情史类略》——又名《情天宝鉴》中。罗爱爱生卒年不详,出身不详,就连她何时成为妓女也不知道。也许是家道中落,被迫为妓,也许幼时被卖入秦楼楚馆,

  • 水浒传神机军师朱武结局是什么?水浒传朱武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水浒传,朱武

    水浒传神机军师朱武结局是什么?水浒传朱武简介 朱武,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定远人氏,能使两口双刀,精通阵法,很有谋略。因被官司逼迫同陈达、杨春,一起在少华山落草。陈达攻打史家庄,被史进打败。朱武同杨春求史进放了陈达,因此朱武与史进结交,华阴县县官得知此事,包围了朱武等人,史进将朱武等人救出。后朱武

  • 神机军师朱武简介 朱武是怎么死的?朱武此人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武

    神机军师朱武,定远人,为《水浒传》中的人物,水浒传中说他”能使两口双刀,虽无十分本事,却精通阵法,广有谋略“。朱武在《水浒传》中属于军师形的人物,在梁山一百零八个好汉中为地煞第一,号称地魁星,总排名三十七名。朱武此人不见于宋元史料中,同时《大宋宣和遗事》、《宋江三十六人赞》及各元代杂剧等都没有他的身

  • 才能堪比诸葛亮的朱武 为何在宋江那里却被埋没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武

    宋江得知鲁智深在华州被捉,大怒于是带着吴用、花荣、林冲、杨志等人共计七千人马,离了梁山水寨,前往少华山与武松、朱武等人商议对策。后来在吴用的妙算下救出了鲁智深、史进,当日朱武也建议只有里应外合才能拿下华州,按说朱武人称神机军师,宋江该重用才是。为何没有留在身边?网络配图江湖以为,这不是说朱武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