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元世祖忽必烈两次东征日本为什么都失败了?

元世祖忽必烈两次东征日本为什么都失败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455 更新时间:2024/1/8 21:50:08

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在灭亡金朝之后,又迫使朝鲜半岛称臣,志得意满之下定都于大都(北京)。他即位后很快开始进攻日本。

忽必烈对日本有着明确的政治目的。第一,自唐代最后一代遣唐使之后,日本已经数百年未通中国,如果日本忽必烈表示臣服,有助于增加元帝国的权威性,对忽必烈巩固权力颇为有利;第二,当时元帝国正在对南发动最后的进攻,而日本是南宋的重要贸易伙伴。从切断其外援的角度,获得日本的臣服颇为重要。第三,元军征服朝鲜半岛后,高丽“三别抄”军发动起义,曾寻求日本方面的支持,忽必烈感到了镰仓幕府对自己的威胁。

1275年,元军第一次进攻日本的战役打响了,元军选择的进攻地点是最近的北九州地区。

首先遭到攻击的是日本与朝鲜半岛间的门户对马岛。农历十月初三,元军从朝鲜半岛的合浦,即今镇海湾马山浦悄然出击,六日凌晨突然出现,成功登陆对马岛。元军全歼岛上日守军,攻占对马岛。接着,于十四日发动对壹岐岛的攻击,战火开始烧近日本本土。十六、十七两日,元军开始攻击日本本土,在九州松浦、平户等地进行多点袭扰性登陆。二十日,这次战役中两军最大的决战在博多湾发生。此一战,十万日军全军崩溃,放弃博多等地,逃往北九州的首府太宰府。

战争的转机在不经意间出现。元军在追击日军的时候有些得意忘形,实际在前方指挥作战的左副元帅刘复亨位置一度突出阵前。日军大将少贰资景是一名神箭手,见此情景返身一箭将其射伤。

尽管进展顺利,但因为主帅受伤,元军决定停止追击,撤回船上休整,第二天再次进攻。对日军的战斗力元军没有看在眼里。他们没有想到,这一去,就再也没有能够回来。当天夜里,北九州正好受到了一次台风的袭击,心惊胆战的日军守候一夜之后,第二天早上惊讶地发现海面上连一条元军的船都不见了。

第一次东征日本,元军因大风造成大批船只失事,据称溺毙、失踪一万三千人,损失惨重,被迫中止。

图片来源于网络

感到双方矛盾无法调的镰仓幕府态度十分强硬,在1275年和1279年两次将忽必烈的使臣杜世忠、周福等斩杀。蒙古贵族上层对此极为震怒,忽必烈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1281年第二次出兵讨伐日本。这一次,忽必烈出动兵力约15万人,是当时世界上史无前例的大型舰队。然而,这次的作战进展比第一次要艰难得多。元军兵分两路,主力江南军约十万人因种种原因直到七月才抵达日本海岸,而东路军约5万人则循旧路再次登陆北九州。兵分力散的元军因为受到日本沿海防御工事的阻碍,寻找登陆点便花费很多时间。登陆后,又遭到早已有备、装备训练都得到很大提高的日军的截击。伤亡较大,加上疫病横行,元军前进速度十分缓慢。

农历七月三十日,在海上徘徊许久的元军再次遭遇台风,这一次的损失更为惨重,特别是迟迟方到的江南军因为仓促建造的战船质量低劣而几乎全军覆没,东路军损失也几乎达到七成。元朝的第二次对日征讨再次失败。

以后,虽然忽必烈还计划过第三次征讨,但因形势所限,最终没有实施。

更多文章

  • 阿里不哥在哪一年开始南下归降兄长忽必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阿里不哥

    1264年,阿里不哥南下归降于忽必烈。阿里不哥乘忽必烈等人在外扩张之时,想要建立政权。期间,阿里不哥多次建立政权前去讨伐忽必烈,忽必烈知道阿里不哥的行经后,决定称汗,并且以叛乱的名义对阿里不哥进行讨伐。阿里不哥先从关中等地进攻,但是遭到了忽必烈的强力反击,阿里不哥的军队很快就溃不成军,仓皇而逃。随后

  • 征战天下的蒙古可汗忽必烈名字是什么意思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蒙古可汗忽必烈名字是什么意思

    忽必烈是蒙古族人,所以“忽必烈”也是蒙古族的名字的汉译,它在蒙古语里原本意思是家业、血统的继承者的意思。“忽必”就是继承家业的意思,而“烈”就是“的人”,有些类似于英语里的“-er”、“-or”等后缀。忽必烈,有一个蒙古尊号“薛禅汗”,其中“薛禅”是贤者、智慧之类的意思。在蒙古族中,时常会在本名的后

  • 忽必烈之孙阿难答独特信仰的产生原因揭秘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忽必烈

    蒙古族作为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其历史也是十分悠久的,在中国的诸多朝代之中,便有由蒙古族掌握大权,一统天下的时代出现,那便是中国的元朝时期,在这个时期历史上出现了很多有名之人,安西王阿难答便是其中之一。虽然安西王阿难答并不是蒙古族的可汗,也非是元朝的皇帝,但安西王阿难答对于元朝来说,就是一个极其重要的

  • 元太祖任人唯贤 三个汉人助忽必烈统一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元太祖

    成吉思汗虽然横扫欧亚大陆,却没有灭掉宋朝一统天下。之后窝阔台汗、贵由汗、蒙哥汗等虽然屡屡发起对宋朝的骚扰和攻击,但都没有灭掉宋朝统一中国,而忽必烈做到了,建立起统一的元朝。比起他的前辈,忽必烈在思想、策略、用人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他重用汉族儒生,改革蒙古旧制,采取比较进步的政策。他这种思想的形成,与

  • 忽必烈生母传奇:一生生过四位皇帝的女强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忽必烈

    忽必烈的生母是谁?古今中外,同一个女人生出几个皇帝的事情虽然不多,可是也从来没有少过。中国有北朝娄太后,欧洲则有法国的凯萨琳太后。三人为众,那她们所生的儿子群可算是帝王众多。虽然这些帝王在吾辈小民看来,都是难以企及的人物,但是一山更有一山高,比起另一位母亲的帝王儿子们来说,他们就实在是芝麻绿豆的小角

  • 元朝开国皇帝忽必烈死后,之后的元朝皇帝为什么不愿汉化?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忽必烈

    忽必烈,蒙古族,政治家、军事家。历史上忽必烈是大蒙古国的末代可汗同时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蒙古尊号“薛禅汗”。1260年5月5日忽必烈登基成为大蒙古国皇帝即蒙古帝国大汗。忽必烈发布称帝的即位诏书《皇帝登宝位诏》,在诏书中,他自称为“朕”,称他的哥哥元宪宗蒙哥为“先皇”。1271年,取《易经》“大哉乾元

  • 此人一生是忽必烈的死敌,为了窝阔台家族还是传统和豪情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忽必烈

    在之前的文章忽必烈派“心腹”去察合台汗国收拾残局,不想此人却是一个反骨仔提到了海都。海都在八剌牵头举行的塔剌斯河会盟上被推举为“大汗”,但正如前述:这个大汗称号更多的只是空名,这是让当时势力最弱、位置最东的海都去当搅局“忽必烈新秩序”的“猫脚爪”的对价,也是海都火中取栗的酬劳。只有当八剌被伊儿汗国大

  • 有历史传言说阿里不哥是遭到忽必烈的毒害而死?是真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忽必烈

    阿里不哥生于1219年,卒于1266年,为蒙古贵族和蒙古将领。是元睿宗拖雷的第七个儿子,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弟弟。阿里不哥最有名的事件就是与忽必烈争汗位之争。阿里不哥原来一直驻守在哈拉和林一带,并且特别反对忽必烈的汉化措施。蒙哥去世后,阿里不哥乘长兄忽必烈和次兄旭烈兀不在之时,想要乘机夺取汗位。阿里不哥

  • 忽必烈第一次出兵日本,到底谁被坑得最惨?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洪福源,成吉思汗,忽必烈

    元至元十一年 (1274年),忽必烈下令开始东征日本,这次东征的冤大头是高丽人。当时的元朝水军可不是相声里的蒙古海军,而是一只非常强悍的水上力量,在南宋和元朝的水上大战中战绩辉煌。忽必烈之所以让高丽人当水军主力是因为他的水军正在和南宋交战,南宋和日本比起来是更为肥美的猎物。因此忽必烈选择让高丽充当冤

  • 历史上元太宗窝阔台和忽必烈之间有些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窝阔台

    元太宗窝阔台窝阔台是蒙古帝国的可汗,成吉思汗的第三个儿子,成吉思汗死后,窝阔台继承了他扩张领土的遗志,他在位期间,版图曾经扩张到了中亚、东欧一代,窝阔台死后,元世祖忽必烈追尊窝阔台庙号为太宗,为元太宗窝阔台。古代蒙古就有“马背上的国家之城”,他从小就学习骑马射箭,长大后,随着他的父亲成吉思汗南征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