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海瑞和王用汲关系怎么样?海瑞和王用汲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海瑞和王用汲关系怎么样?海瑞和王用汲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261 更新时间:2023/12/19 14:41:55

其实王用汲海瑞两人的性格有相似之处,王用汲生性正直,而且仗义执言,不过王用汲又不像海瑞那么刚烈,他在官场上更加懂得如何收放自如。不过王用汲也干过一件很拼的事情,他曾上疏弹劾张居正,结果自己反被免了官职,只能回乡。直到张居正去世后,才重新被用。可能很多人都对王用汲还有海瑞之间的关系感到好奇,他们两人之间似乎是有些理念不合,不过海瑞死后他的丧事还是王用汲出钱给办的。

一、

审完何茂才,杨金水把赵贞吉拉到了织造局,明确告诉他,吕公公有信,沈一石的家产必须要转卖,而转卖给胡宗宪,也是审时度势,充分揣摩嘉靖帝的意思之后才做出的决定。

赵贞吉的内心必然是纠结的,一方面他辜负了胡宗宪的嘱托,另一方面他又不敢赌自己的前途,相对于仕途来讲,在赵贞吉心中,最终还是压过了对朋友的内疚。

这边赵贞吉还干坐在织造局发愣,那边的海瑞和王用汲碰上头了……

一到驿站,海瑞先喊自己的好朋友:

“王大人到了吗?”

王用汲一脸堆笑着从室内出来,其实海瑞这样性格的人很难交到知心朋友,王用汲绝对是最好的那个。

驿站工作人员也给海瑞汇报:

“王老爷说一定要住你们原来住的那两间,若是嫌办公不便,还可以调。”

海瑞大喜,结果俩人一进门就愣住了,太奢侈了,见海瑞不快,书办急忙解释:

“海老爷,您老和王老爷虽还在知县任上,可这回是奉旨办差,我们是按规制接待。”

海瑞可是熟读大明律,这个书办也是胆大包天,敢跟海瑞较真,不被怼才怪呢?

“什么规制,大明官制,有这种规制吗?”

二、

王用汲马上出来打圆场,叫书办赶紧按照海瑞说的办,不用的东西都拿下去。

海瑞随后又发现一个东西:

“一百两一匹的松江棉布,用来做擦脸帕,你们也太阔气了,我只用麻的。”

《大明王朝1566》前期围绕丝绸展开斗争,后期则围绕棉布展开争斗,这个松江棉布就是出镜率相当高的一种。不过有些事情并不是非黑即白,海瑞前期主要是因为受到了倒严大趋势所致,所以能顺利成为青天大老爷。而等到了后期,为什么得不到重用,就是因为对立面没有了,本来他站在老百姓的立场,怼严党,等严党倒台,没有了对立面,谁又会成为他的对立面呢?

后来朝廷在徐阶的带领下大力推行棉布,裕王也不理解:

“百万亩棉田,归本付息,纯利便有二十万匹,徐家和那些官绅为什么只愿意出五万匹?谭伦这个南直隶巡抚是怎么当的?”

显然徐阶成为了第二个严嵩,只是裕王不知,能给朝廷争取到三成,谭伦已经是扯下面子在干了。如果徐家也撂挑子不干了,那淞江一带的棉纺业就没人敢干了。而朝廷想凭借扩种棉田充盈国库的大计,就会立刻付之东流。

实际上海瑞这种只用麻布的态度,并不能要求所有人,如果每个人都采取最基本的需要,都拿贫穷当标准去生活,那么国家永远也富裕不了。

所以,时代不同,需求也不同,放在过去叫节约,放在现在叫人民消费水平降低,国家经济要倒退……当然,作为穷苦老百姓,我们还是能节约一定要节约!

哈哈,扯远了,给大家一个思考,我们中国水多的地方节约用水后,非洲就能喝上水吗?

三、

海瑞到了王用汲的屋内后,更加感觉不舒服,太奢华了,非要到院子里去站着,王用汲劝了一句:

“刚峰兄,你自己不愿意舒服,还不让别人舒服啊,你也太不近人情了吧?”

海瑞要求田县丞一定要把老父亲接家里去,但是他并没有考虑田老父亲的感受,他真的愿意去吗?后来的大兴城,他让县令把灾民安插到大户人家,而不是朝廷去赈灾,遵纪守法的大户人家真的愿意吗?包括他三十多岁还跟老母每天晚上共处一室,到底是老母要求的,还是他刻意的?

这个世界上有两件事最难,一是从别人手中拿钱,另一个就是往别人脑中灌输自己的思想。

显然,在这一点上,海瑞并没有说服王用汲,如果王用汲跟他一样,后来海瑞去京城,没有王用汲的帮助,估计连温饱都解决不了。

王用汲索性说明白了,其实这种规制是赵中丞和织造局安排的,我们拒绝,反而会让他们起疑心。

“上谕下来都五天了,我们来了不立刻召集我们审案,倒在规格上做起文章来。”

海瑞还是愤愤不平,隐隐约约觉得赵中丞和织造局有问题,但是又说不出为什么。

“这么大的案子,被审的人睡不着,审案的人当然也睡不着!”

俩人终于不争论规制了,开始正儿八经地讨论起案情来,王用汲在办案方面并不比海瑞差:

“为什么这个案子的主审官是赵贞吉,两个陪审官是你和我?”

这还用说嘛,三个人都是裕王的人,显然嘉靖帝是要倒严啊,可是嘉靖帝这人又不明说,让底下的人猜。之前也不是没有对严党“开炮”的人,比如芸娘的家人,结局也很惨,严党必然反扑,所以这个案子审起来将面对的困难必然不小。

四、

海瑞听出了王用汲的担忧:

“那这幅担子你准备怎么担?”

王用汲一针见血:

“一句话,小事不糊涂,大事要糊涂!”

海瑞明知故问,什么叫小事不糊涂,大事要糊涂呢?

我们往往小看王用汲,他对时局的把控并不亚于裕王身边的人,也不亚于嘉靖帝身边的人:

“他们那些人这二十年干的事,有多少牵扯到宫里,牵扯到皇上……牵扯到鼠,我们可以严查,牵扯到器,我们便一个字也不能问,更不能查!”

嘉靖帝让赵贞吉到浙江办案,其实就是为了把牵扯到的官员范围控制在浙江,既能抓了老鼠,又能不伤到器具。这个器具,实际上就是指皇权,挑战皇权,那是万万不可的。

海瑞鄙视的眼光看着王用汲,王用汲也不在乎:

“不要用这种眼神看着我!”

王用汲的主张并没有错,审问郑泌昌和何茂才,他俩必然一切事情都往宫里扯,而他们又一个字都不能提宫里,难,真难!

五、

海瑞又问,是不是赵贞吉也这么想?

王用汲哈哈一笑,亏你是海瑞,海刚峰啊,你以为赵中丞为什么用这么高的规格接待咱俩这小小的县令?

哈哈,这就是官场啊,高规格接待是织造局安排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他们手下留情。也是暗示他们,等到了审案的时候,一旦提到织造局,还望放过。

海瑞有点疑惑,怎么还有织造局呢?

看来,海瑞还是一根筋,就凭他能问为什么是织造局,就能看出,对时局的把握,他真比王用汲要差。

不过又得讲我之前提到的一个问题,之所以领导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一个关键原因就是信息掌握的足。事先王用汲已经打探到了消息,沈一石的家产卖给了徽商,这些徽商还是胡宗宪的亲谊,而海瑞并不知道。

听到王用汲的解释,海瑞突然就懂了高翰文当初给他念的账册:

“嘉靖三十九年五月,织造局赶织上等丝绸十万匹,全数解送内廷织工局……”

海瑞还是比胡宗宪晚一步发现大明朝的弊端,那就是家国不分,而胡宗宪不过是建议赵贞吉上疏,而海瑞却要直接拿起大明律当做武器,一查到底:

“瑞莲,这件事我要查!”

王用汲傻了,你怎么查?

连夜提审郑泌昌和何茂才!

标签: 明朝王用汲

更多文章

  • 史上身世惨淡的长平公主与周世显之间有爱情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长平公主与周世显之间有爱情吗

    长平公主在历史上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没有出人意料的举动,也没有什么过人之处,更别说对即将倾覆的明王朝有什么贡献了。她之所以能在史籍传说中留下诸多笔墨,大概还是因为其凄惨的身世和悲惨结局。古代的重男轻女思想中国明朝的时候,思想压制和重男轻女的想法极为严重,因而明朝的妇女基本没有什么权利。就算是明朝的公

  • 长平公主与周世显完婚后两人是相敬如宾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长平公主

    长平公主是明朝末代皇帝崇祯帝的爱女,闺名朱媺娖,她是崇祯帝里几个公主中唯一活下来的。其她的像皇后贵妃还有小公主们,都被崇祯帝要么逼死要么用剑刺死。本来长平公主也难逃一劫,但是崇祯帝在砍下她一只手臂后还是没有刺下最后一剑。在北京城城破前,大明王朝灭亡前,长平公主断臂之前的一年,她还是个快乐无忧的正值豆

  • 长平公主与周世显完婚后两人真实关系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长平公主与周世显

    长平公主是明朝末代皇帝崇祯帝的爱女,闺名朱媺娖,她是崇祯帝里几个公主中唯一活下来的。其她的像皇后贵妃还有小公主们,都被崇祯帝要么逼死要么用剑刺死。本来长平公主也难逃一劫,但是崇祯帝在砍下她一只手臂后还是没有刺下最后一剑。在北京城城破前,大明王朝灭亡前,长平公主断臂之前的一年,她还是个快乐无忧的正值豆

  • 周世显是怎么想的 他为什么会娶长平公主呢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朝,周世显

    明朝时期,朝政还是比较混乱的。那时京城有个名字叫周世显的年轻人,他从小就十分聪颖,对自己未来的发展充满抱负与理想。成年的时候,他就在外边领到一份不错的差事,在家的时候,他经常舞弄棍棒。出去外面,他也经常将公事处理好,跟同僚们一起出去喝酒。只是这个有抱负的年轻人却一直很苦闷,因为家境平平,他不知道自己

  • 周世显曾经阻止皇太极的铁骑 却没有能阻止李自成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清朝,长平公主

    在民间流传的凄美故事里面,周世显与长平公主的故事,这个故事常常出现在许多戏剧里面,近代以来也出现在电视剧里面。明朝末年,崇祯皇帝的长平公主才12岁,崇祯就给她选了一位驸马。这位长平公主驸马名字叫做周世显,他的父亲是礼部的重要官员。崇祯登基以后,女真人建立的清廷逐步强大起来。尤其是在努尔哈赤死后,皇太

  • 中国历史人物 长平公主之驸马周世显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朝,长平公主

    周显,即周世显,生卒年不详,为明朝崇祯帝之女长平公主之驸马。相关史料长平公主者,明崇祯皇帝女,周皇后产也。甲申之岁,淑龄一十有五,皇帝命掌礼之官,诏司仪之监, 妙选良家,议将降主。时有太仆公公子周君都尉名世显者,将筑平阳以馆之,开沁水以宅之,行有日矣。夫何蛾贼鸠张,逆臣不诫,天子志殉宗社,国母嫱嫔慷

  • 探讨蒙古“四大汗国”之谜:成吉思汗的分封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一)成吉思汗的分封经常在网络上看到蒙古“四大汗国”的提法,但究竟是那“四大汗国”呢?却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是指成吉思汗时代分封的“术赤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拖雷汗国”;另一种说法是指元世祖忽必烈时代的“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利汗国”,为什么会有这两

  • 一生60余战无败绩的中国最牛帝王:成吉思汗的战绩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成吉思汗,蒙古,元朝

    美国作家哈罗兰姆称成吉思汗为“人类帝王”。何以有这么夸张的评价?这位蒙古领袖进行了60多次战争,除十三翼之战因实力悬殊主动撤退外,无一败绩。他们占领了中国、印度北部、朝鲜半岛、中亚细亚全域、俄罗斯大半、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南部,造成了日耳曼民族大迁移。成吉思汗要让青草覆盖的地方都成为自己的牧场,他

  • 一代天骄的历史过往:揭秘成吉思汗的十大隐私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成吉思汗,蒙古

    屠夫?英雄?成吉思汗一直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人物。在我看来,他是一位枭雄,他摧毁文明,屠杀平民,摧枯拉朽般横扫半个世界,他是人类历史上的灾难是那个时代的不幸,其消极影响远大于积极影响。但今天,我们有必要走进这位枭雄的世界。去了解为什么一个不识字的人,带领着同样不识字的本民族十万人,打败了当时世界上的诸

  • 成吉思汗陵墓在张家口宣化?七大千古谜团待破解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成吉思汗

    700多年来,世界上许多考古学家一直在苦苦寻找成吉思汗陵墓,遗憾的是始终未有确定结论。近年来,又有考古专家推测元代皇帝陵墓的可能分布地点在张家口、保定、承德、山海关以内圈中。日前,有关人士在张家口市宣化县境内发现众多痕迹,疑与成吉思汗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