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白朴是哪一个朝代的?白朴的文学创作有哪些

白朴是哪一个朝代的?白朴的文学创作有哪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934 更新时间:2024/1/15 3:38:33

白朴生于1226年,卒于1306年,是元代著名的诗人和元曲家,因为在元曲杂剧上的突出贡献,后人又将他称为元曲四大家之一,白朴的作品极大地丰富了戏曲种类,而白朴也在中国元杂剧历史长河中,占有一席突出的位置。代表作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秀英花月东墙记》、《天净沙》等等。

白朴出生在一个官僚家庭,父亲白华是金朝的一位官员,并且和元好问家是很好的世交关系。白朴出生不久,南京已经被蒙古军所包围,白朴的父亲白华是金朝的一位重臣,每天为国家的存亡而四处奔走,根本无暇顾及白朴母子。后来,蒙古军决定炮轰汴梁城,白华和皇上渡河而走,不得已把妻儿留在汴京,蒙古军攻入城后,抢劫了很多东西,在这次战争中,白朴母子走失了。幸亏元好问将白朴姐弟解救出来,将白朴姐弟带入他家抚养。元好问对待白朴姐弟视如己出,在生活方面处处照顾两姐弟。白朴自幼聪明好学,在元好问的熏陶之下,白朴在文学方面也有不俗的成绩。后来,白朴的父亲白华投奔了元朝。恰逢白华在真定,元好问听说后,将白朴姐弟带去归还白华,白华十分感激,后来白朴还作诗一首感谢元好问的收留养育之恩。政治稳定后,白朴和父亲也安定下来,白朴听从父亲的指导,安心做学问。而白朴在诗歌等方面的造诣越来越高,期间有人提拔他做官但是白朴都谢绝。白朴一生最恨蒙古军的恶行,于是他决定一辈子都不入世,在游览大好河山中,白朴的感触越深,利于他的创作灵感。

因为有了这样动荡的乱世经历,所以,白朴的诗歌作品大多以反映现实主义相关,比如诗歌《北风下庭绿》中这样写到:北风下庭绿,客鬓入霜华。回首北望乡国,双泪落清笳。天地悠悠逆旅,岁月匆匆过客,吾也岂瓠瓜。四海有知己,何地不为家。五溪鱼,千里菜,九江茶。从他造物留住,办作老生涯。不愿酒中有圣,但愿心头无事,高枕卧烟霞。晚节忆吹帽,篱菊渐开花。这首诗歌的感情基调十分悲伤,白朴在诗歌中借用了眼前的景色来抒发寂寞悲凉之情,看着眼前变幻多端的景色,心里有几分苦涩之情,经历过战火的白朴已经有了乐观向上的感情,所以在诗中发出了“但愿心头无事,高枕卧烟霞”的祈愿。白朴一生诗歌作品很多,《天净沙》就是白朴的代表作之一。《天净沙》一共有四篇作品,包括春夏秋冬四篇,通过短句的描写刻画,突出了四个时节的自然景观,也道出了诗人在四个时段的不同感触。白朴的诗歌作品深受后人的喜爱,至今仍被广泛流传。

《天净沙春》的内容是: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天净沙夏》的诗歌内容是: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纱厨藤簟,玉人罗扇轻缣。《天净沙秋》的内容是: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天净沙冬》全诗的内容是:一声画角谯门,半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在诗歌《天净沙》中,白朴用了很多意象拼凑出了四幅不同的季节景观,在《天净沙春》中,诗人用春山、暖日、和风等意象勾勒出了一幅春天万物复苏,阳光普照大地的场景,在庭院之中柳树新生了枝桠,随风飘荡,亭亭袅袅煞是好看。在其余三篇作品中,白朴都已日常所见的景观为切入点,由近及远或者由远及近,描绘出日常生活中的情景,在这些情景之下,又进一步流露出作者的感情,或者高兴,或者乐观,又或热爱生活,喜爱大自然之情。而这些诗歌作品都是白朴行走大自然的所见所闻所感。

《梧桐雨》是白朴的杂剧代表作品之一,这部作品在历史上享有很高的盛名,除此之外,《梧桐雨》也是白朴流传下来为数不多的作品,有很高的鉴赏价值。朴所创作的《梧桐雨》是以李隆基杨玉环的爱情故事为创作主线,他用了不同的视角来刻画出两人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在《梧桐雨》的开篇,讲述了李隆基生活在太平年间,当时国家没有战时,他的帝王生活也十分安逸平淡。李隆基派遣安禄山镇守边境,为了嘉奖他给他官爵晋升。在《梧桐雨》的第二部分,讲述了杨玉环和李隆基在长生殿中的恩爱生活,那时杨玉环出落的格外美丽,她为李隆基一人跳舞,翩翩舞姿让李隆基更加心动不已。故事发展到了第三部分,由此迎来了《梧桐雨》的高潮情节,安禄山之乱,让李隆基毫无应对之力,没有办法之下,他携带杨玉环仓皇逃亡,在马嵬坡时,被逼到走投无路的困境,无奈之下,他下令让杨玉环自缢。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和权力,只能舍弃了心爱的妃子。第四部分便是《梧桐雨》的点睛之处,也是完结篇。此时的李隆基已经禅让了皇位,自己孤寂一人住在西宫中,看着眼前这棵梧桐树,心中有万般苦涩。他想到了昔日的风光岁月,他想到了和杨玉环恩爱的日子,这棵梧桐树成为了他和杨玉环故事的见证者。李隆基经常在这棵梧桐树下踱步,秋天到了,梧桐叶落了满地,李隆基做了一个梦,在梦中杨玉环和他相见了,并且杨玉环邀请他到长生殿,正精彩时,梦就醒了。外面的雨声打着梧桐叶,发出淅淅沥沥的声音,如同李隆基的寂寥悲凉的心情。

白朴作品《墙头马上》是白朴最富盛名的一部作品。它和《拜月亭》、《西厢记》、《倩女离魂》一起被称为“元代四大爱情剧”,后人对他这部作品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后来根据白朴的这篇作品改编成了戏剧,至今依然有很多受众。这篇故事讲得是李千金和裴少俊的爱情故事,裴少俊是唐代官员裴尚书的儿子,李千金是一位官宦的女儿。当时,裴尚书命令儿子去洛阳买花,在路途中遇到了李世杰的女儿李千金,这位李千金和裴少俊以隔墙赠诗的方式相识,俩人对彼此都有好感,于是当天晚上,李千金和裴少俊在后花园里私会。二人一见钟情,于是李千金决定和裴少俊去长安生活。李千金居住在裴少俊后院中七年,并且为裴少俊生下一男一女。后来,裴尚书发现后,让裴少俊将李千金休掉。随后,李千金对裴少俊的做法深感心寒,一气之下回到了洛阳。后来,裴尚书知道李千金是官宦的女儿,恰好裴少俊也考中了状元,父子两人前去洛阳给李千金赔礼道歉。李千金对于裴氏父子的行为给予了强烈的谴责,但是看在两个幼小的孩子上,李千金决定和裴少俊和好,并且两人得以完婚。

《墙头马上》是白朴的经典喜剧杂剧作品,他借鉴了白居易《井底引银瓶》中的故事,在白朴的作品里,加入了戏剧冲突和矛盾设置,让作品更加饱满有情节,除此之外,白朴将李千金塑造成了一位不为封建世俗礼教所羁绊的女子,在她身上有着强烈的敢爱、敢恨的美好品质,和裴少俊唯唯诺诺的形象有着强烈对比,除此之外,白朴通过《墙头马上》吟唱出了一首自由主义赞歌。

标签: 白朴元朝元曲家

更多文章

  • 元曲四大作家之白朴简介:曲题材多出自于历史传说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白朴

    白朴(1226-约1306), 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作家(另有一说为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白朴)。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

  • 元代著名杂剧作家:白朴生平简介 为元曲四大家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元代,白朴

    白朴(1226年-约1306年),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也有资料显示可能是山西曲沃县,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作家(另有一说为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白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白朴

  • 南国“苏武”郝经:坚忍不拔和足智多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郝经

    郝经是谁中国是一个文化底蕴极为博大精深的国家,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国的发展经历了许多朝代的更迭,纵观中国各朝代,文化发展最为快速的当属中国唐朝、宋朝两个朝代,在这一时期涌现出无数的文人政客,他们不但在诗词上佳作如林,更是在政治上大有建树。虽然唐、宋两朝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但在元朝也有着不少

  • 元朝“苏武”郝经:被南宋扣押16年不变节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元朝“苏武”郝经

    中国是一个文化底蕴极为博大精深的国家,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国的发展经历了许多朝代的更迭,纵观中国各朝代,文化发展最为快速的当属中国唐朝、宋朝两个朝代,在这一时期涌现出无数的文人政客,他们不但在诗词上佳作如林,更是在政治上大有建树。虽然唐、宋两朝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但在元朝也有着不少的著名文

  • 南国“苏武”郝经:堪称坚忍不拔和足智多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南国“苏武”郝经

    中国是一个文化底蕴极为博大精深的国家,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国的发展经历了许多朝代的更迭,纵观中国各朝代,文化发展最为快速的当属中国唐朝、宋朝两个朝代,在这一时期涌现出无数的文人政客,他们不但在诗词上佳作如林,更是在政治上大有建树。虽然唐、宋两朝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但在元朝也有着不少的著名文

  • 郝经:宋末元初著名大儒,曾被扣押16年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郝经,宋朝

    你们知道郝经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郝经(1223年—1275年),字伯常,泽州陵川(今山西陵川县)人,宋末元初著名大儒。作为政治家,郝经反对“华夷之辨”,推崇四海一家,主张天下一统;作为思想家,郝经推崇理学,希望在蒙古人汉化过程中,以儒家思想来影响他们,使国家逐步走向大治;作为

  • 元代画家黄溍简介 黄溍的文学成就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元代画家黄溍

    元代画家黄溍字文潜,是浙江义乌人。了解元代画家黄溍生平经历可知,黄溍生于公元1277年,卒于1357年,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和书画家。黄溍自幼聪慧灵敏,深受父母的喜爱。黄溍是一位博学多才的文学家,他在诗词领域、书画领域都有不俗的造诣。值得一提的是,黄溍和虞集、揭徯斯、柳贯被世人并称为儒林四杰。黄溍画像

  • 儒林四杰之一的元代画家黄溍有哪些成功的弟子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元代画家黄溍

    元代画家黄溍字文潜,是浙江义乌人。了解元代画家黄溍生平经历可知,黄溍生于公元1277年,卒于1357年,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和书画家。黄溍自幼聪慧灵敏,深受父母的喜爱。黄溍是一位博学多才的文学家,他在诗词领域、书画领域都有不俗的造诣。值得一提的是,黄溍和虞集、揭徯斯、柳贯被世人并称为儒林四杰。黄溍画像

  • 揭傒斯在诗文领域的成就清丽婉约“如美女簪花”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揭傒斯

    了解揭傒斯生平简介得知,揭傒斯是元朝著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揭傒斯生于1274年,卒于1344年,享年70岁。以今天的地名来说,揭傒斯是江西人。揭傒斯在一个贫寒的家庭中出生,父亲是南宋朝廷的一个拔贡。揭傒斯5岁时,就跟随父亲学习文学知识。揭傒斯勤奋刻苦,昼夜不懈,等到十二三岁,揭傒斯已经博览群书,深懂

  • 元朝著名的文学家揭傒斯为什么官位可连升四级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元朝著名的文学家揭傒斯

    了解揭傒斯生平简介得知,揭傒斯是元朝著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揭傒斯生于1274年,卒于1344年,享年70岁。以今天的地名来说,揭傒斯是江西人。揭傒斯在一个贫寒的家庭中出生,父亲是南宋朝廷的一个拔贡。揭傒斯5岁时,就跟随父亲学习文学知识。揭傒斯勤奋刻苦,昼夜不懈,等到十二三岁,揭傒斯已经博览群书,深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