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耶律楚材对元朝的建立做出了哪些贡献?他的做法正确吗?

耶律楚材对元朝的建立做出了哪些贡献?他的做法正确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2740 更新时间:2023/12/7 23:10:16

耶律楚材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曾有学者对元朝时的“人种”进行过“归类”,汉人毫无疑问被归为了“末等”。

虽然,这一说法被不少学者以史籍无载为由驳斥,但民间却是“认可”这一说法的。毕竟,有大量的史料佐证了当时汉人的悲催命运。

十三世纪初,蒙古人的势力异军突起。当时,他们在传奇领袖成吉思汗的带领下,击败了由女真人建立起的金国政权,并取代金国成为了中国北方的霸主。因此,常被用来做事例的是蒙兵的“屠城”,几乎每到一处,就是城毁人亡。放在现在看,当然是痛恨这种“惨无人道”的做法。

不过,若是换个角度,放于当时的蒙兵来看,这种做法很是符合他们游牧民族的本性。其实,他们要的只是“物质”,抢掠一空后,一座城池对于他们而言是毫无用处的。至于其他民众,如果听话可能下场会好点,若是顽强抵抗,自然不留。因为,他们更担心这些人会卷土重来。

看看西夏的历史,多么顽强的一个民族,但可惜在遭遇蒙兵的洗劫后,如今只能在文字中品读他们的历史了。其实,在历史上汉人遭遇过多次“劫难”,如“五胡乱华”时期,汉人的遭遇不比元朝好。

不过,细梳历史就会有所感慨,总会有那么一位人物,“扭转”了某些事态的发展方向。

在南北朝时期,有一位喜欢汉文化的鲜卑族皇帝拓跋宏,而蒙元时期也有一位被汉化的契丹族人,耶律楚材。在《元史·耶律楚材传》里,倒是简略地说了一个小故事。

说元太宗窝阔台壬辰年春天南征时,要渡黄河,于是,就下了一道诏令:“逃难的百姓只要投降,便可免死。”不过,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此辈急则降,缓则走,徒以资敌,不可宥。”从这段话中,可以读出当时有不少人对“敌人”的态度只有“不留”二字。

因为,在他们看来,“敌人”在情急时会投降,等情况缓和了就会逃走,所以,不能“从宽处理”,这样做只会有利于“敌人”的发展。于是,耶律楚材为投降的难民,做了几百面旗帜,发给了他们,让他们“回家”。最终,很多人的性命得以保全。

在《元史·列传·卷三十三》中也说了一则故事,倒是证实了当时的汉人在蒙元心中的“地位”有多么渺小。

这个故事很是有名,主要是近臣别迭等人的提议“汉人无补于国,可悉空其人以为牧地。”意思是说:剥夺汉人对土地的“占有”,将农田变为牧场。要知道,千年来,汉人依赖的都是农耕经济。如果将可以提供生存的农田给夺了,那么,这和夺取他们的性命有什么区别?

当然,此事的发生也是有其大背景的,当时的蒙兵只顾着打仗,忽略了管理。结果,地方官员敛巨资,导致国库空空如也。而这却在某些蒙元大臣看来,就是汉朝百姓的不作为。但是,耶律楚材知道,如果真的将汉人都变成“无业游民”,那么,国库就真的再无进账了。

于是,他在一番诠释之后,提出了“税收政策”,任用贤人。之后不久,国库就有了进账。后来,有人算过这笔账,以当时他说的话:“岁可得银五十万两、帛八万匹、粟四十余万石……”以当时的人口两千多万计算,折算成人民币就是:每个人缴税“14元”。

虽然,这个故事并没有说明后来“税收”的具体数目,但是,用元太祖表扬的话做了总结:“汝不去朕左右,而能使国用充足……”而且,耶律楚材即日拜中书令,足见元太祖对此结果是相当满意的。当时,耶律楚材选用的非一般人,都是汉人,自然会将此事做得很是圆满。

由此可以推断,当年上缴国库的“钱、物”应是超过了耶律楚材的“预估”。若是汉人的“价值”真的只有“三分五厘”银子,那估计真的就不如一头牲畜了。若是真要将其折成“价格”来看,倒是有对比的例子:一个蒙古人或色目人被杀,若是用钱抵命,是黄金40巴里失,而汉人则是一头毛驴的价格。

汉人在元朝的地位的确很低,虽然,耶律楚材用“税收”的办法,让汉人不至于流离失所,但后来还是有很多耕田被占用,成了私人牧场。最终,很多土地成了“赏赐品”成了“领地”。而蒙元的“大奴隶主”们,没有几人真正知道经济的运作方式,他们只是按照“旧例”,用自己的办法管着自己的土地。

另外,还有不少资料提到,当时汉人可是被“管制”的,有些生活物资都是“共用”,比如:“菜刀”,用时得去“主人家”“借”。

其实,只要是当时的汉人处于被“统治”地位,这跟奴隶社会的“奴隶”并无二致。不要说当时的汉人,即使和宋朝对峙那么久的契丹人和女真人,一样被瞧不起,被踩在了社会的底层。而后来的满清历史,不也是再次证明了这一点吗?道理非常简单,没有话语权,就没有身价。

但不管怎样,耶律楚材都是在力所能及的时候,做了自己认为对的事,这一点,值得世人钦佩。

标签: 耶律楚材元朝

更多文章

  • 耶律楚材为什么会被称为治天下匠?他有什么过人之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耶律楚材,宋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耶律楚材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1190年7月24日(农历1190年6月20日),“治天下匠”耶律楚材诞辰。1190年7月24日,被称为“治天下匠”的耶律楚材诞生。耶律楚材是个精通文化的契丹人,他是开国的九世孙,从小,天文、地理、历法、数学、医学,

  • 郭侃是什么实力?一代名将,战功不亚于霍去病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郭侃,宋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名将郭侃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在中国历史上,郭侃的知名度并不高。郭侃是元朝的将领,他的光芒被后世以南宋为正统的儒家士大夫有意忽略了。郭侃是一个汉人,是唐朝郭子仪的后人。最早郭侃的祖父郭宝玉在金国为官,后来归降成吉思汗。郭侃的父亲郭德海,祖孙三代一直为蒙古大汗领

  • 他是郭靖的历史原型,揭秘郭侃的传奇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郭侃,蒙古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来讲一讲传说中郭靖的原型郭侃大将军,他是蒙古帝国的知名将领,不过他是一个汉人,他祖上是唐朝名将郭子仪,后来他的爷爷辈开始就都是成吉思汗的手下将领了,所以说,这位将军可是将门之后。说起他的战绩也是非常的了不得。在1253年的时候,他跟随宗王旭烈兀西征,侵入了波斯领土,而且他还率兵

  • 乱世奇人:身为汉人的王保保 死心塌地的保元朝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奇人,王保保,元朝

    在《倚天屠龙记》中赵敏的哥哥王保保,在小说里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配角,只出场了两、三次。但在历史上,王保保是一个叱诧风云、纵横天下,被明太祖朱元璋称为“天下奇男子”的伟人。大概是在洪武初年岭北和林战役结束后不久,有一天明太祖朱元璋大宴众将领时突然问大家:“天下奇男子谁也?”众人都回答说:“常遇春是也。遇

  • 王保保简介 王保保一生做过什么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王保保,名将,元朝名将,元朝

    扩廓帖木儿(Köke Temür,蒙古语意为“青铁”,?—1375年/1376年)。蒙古伯也台部人,生于光州固始县,汉名王保保。元朝末年将领。他的父亲是元翰林学士、太尉赛因赤答忽,母亲是元末将领察罕帖木儿的姐姐,后为舅舅察罕帖木儿收为养子。元末农民起义时,扩廓帖木儿跟从察罕帖木儿组织地主武装,镇压红

  • 王保保怎么死的?元朝名将王保保死于哪年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王保保,名将,元朝名将,元朝

    朝末年将领。他的父亲是元翰林学士、太尉赛因赤答忽,母亲是元末将领察罕帖木儿的姐姐,后为舅舅察罕帖木儿收为养子。元末农民起义时,扩廓帖木儿跟从察罕帖木儿组织地主武装,镇压红巾军。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察罕帖木儿遇刺身亡后,他独当一面,并卷入元廷党争及军阀混战,曾被封为河南王、中书左丞相。至正二十八

  • 王保保:竟是让明朝朱元璋也佩服的奇男子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王保保

    史上名将,要么顺应历史大势,击破强敌,扫除残余,建功立业,诸如白起、韩信、李靖、常遇春等;要么在处于颓势之际,力挽狂澜,保家卫国,诸如李光弼、岳武穆、左宗棠;还有一种,未必代表历史大势,也不能力挽狂澜,但其个人军事才能实在太出众,能够在极为不利的情况下,在小规模范围内击败对手,取得不俗战绩,让敌我双

  • 倚天屠龙记中赵敏哥哥王保保在历史上真的存在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王保保在历史上真的存在吗

    扩廓帖木儿汉名叫王保保,他的父亲是学士,母亲是一位将领的姐姐,后来他的舅舅将他收为养子,那么扩廓帖木儿是个怎样的人?扩廓帖木儿的家族很长时间都居住在中原,受汉族文化影响颇深,他的亲生父亲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有谋略又英勇善战。扩廓帖木儿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父亲的影响,父亲去世后他被过继给舅舅,继续完成父

  • 元朝著名将领汝阳王之子王保保是如何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将领

    王保保哪个朝代的这一问题毫无争议,王保保是元朝的人。史料记载王保保是北元著名将领,曾经率领元军成功的平定了元朝末年的红巾军起义,为元朝立下了汗马功劳。身为元朝大将的王保保,在身世上存在着一定的争议。王保保的蒙古名字是扩廊帖木儿,有人称这是北元当时的皇帝元惠帝赐给王保保的名字,即王保保实际上是汉人,所

  • 王保保为什么要故意羞辱李思齐 两人之间究竟有什么样的恩怨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元朝,王保保

    王保保是朱元璋在平天下时遇到的最大的敌人,朱对其评价很高,曾7次想招降他均未果。甚至在朱推翻元朝后,因为此人进攻北元的计划也没有成功。没能活捉王也成了朱元璋的一大遗憾。朱元璋想要招揽元朝将领王保保,便让李思齐前去招降。李思齐到那儿之后,王保保盛情款待,还表示会好好考虑这件事,还专门派遣一支骑兵护送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