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成吉思汗陵暗含诅咒:萨满巫师符咒守护

成吉思汗陵暗含诅咒:萨满巫师符咒守护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293 更新时间:2024/2/14 11:26:52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原名铁木真,公元1162年,是他出生的年份,虽然不能说他是含着金汤勺降临世间,但他也是生于蒙古部乞颜孛儿只斤氏的一个贵族家庭。

铁木真经过多年征战,用武力统一了漠北草原各部。并于公元1206年,建立蒙古帝国,尊号“成吉思汗”,蒙语意为“像大海一样伟大的领袖”。

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率领蒙古铁骑直捣西夏朝的国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此时的西夏,发生强烈地震,且有瘟疫流行。西夏根本无法抵挡凶悍无比的蒙古铁骑。西夏国末代皇帝李睍跪地投降,但抱病出征的成吉思汗,最后也死在了军营中。

网络配图

成吉思汗去世时,年仅66岁。如今,西方很多崇拜者称其为“全人类的帝王”,成吉思汗在位期间,战争连年,征服地域西达黑海海滨,东括几乎整个东亚,可以说是一个著名的横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

成吉思汗去世后,随后便被秘密下葬,为了永久保存成吉思汗墓地的秘密,他的子孙曾经以上万匹战马在下葬处踏实土地,并种植了一棵树,作为墓碑。为了第二年祭祀方便,成吉思汗的后人,还当着一头母骆驼的面,杀死一峰母骆驼生的小骆驼,并将小骆驼的鲜血撒于墓地之上。

第二年春天绿草发芽后,成吉思汗的子孙,将母骆驼牵回,母骆驼哀鸣之处,便是成吉思汗的陵寝的位置,当这头母骆驼年老病死后,也就没有谁知道成吉思汗墓葬的准确方位了。

纵然成吉思汗使用密葬,但他作为“全人类的帝王”一生东征西讨,曾经消灭了20多个王国,他坟墓里的无价珍宝,一定会超过秦始皇。成吉思汗的后人,为了让盗墓者望而却步,同时也是保护成吉思汗的遗骸不受骚扰,他们在建陵的同时,便请来萨满巫师,为成吉思汗的陵墓下了符咒——惊扰伟大的王者,死神的翅膀就会带走他的灵魂。

2000年8月,美国亿万富翁穆里·克拉维兹率领他的考古探险特别小组,带着世界最先进的考古仪器,他们信心十足地来到乌兰巴托寻找成吉思汗陵墓。最初的时候,他的探险活动,遭到了当地政府的抵制,可是在克拉维兹“银弹”的攻击之下,当地政府还是同意了他的科考计划。

网络配图

2002年4月,考古小组在两名当地历史学教授的帮助之下,他们在蒙古首都乌兰巴托东北322公里处的肯特省巴士利特镇,发现了一个神秘的墓地。

这座墓地非常巨大,克拉维兹认为,这个墓地很有可能就是成吉思汗的陵墓,可是挖掘的时候,却非常的不顺利,一开始的时候,先是狂风大作,接下暴雨倾盆,经过一个多月的艰难挖掘,克拉维兹的考古队在地下十米深处,遇到了一面石墙,他雇佣的工人在挖掘石墙的时候,忽然从墙缝中,涌出了不少剧毒的毒蛇,工人们吓得怪叫一声,转身便逃,逃得慢的几名工人,全都成了蛇口下的死尸。

克拉维兹准备将几名被蛇咬伤的工人,送往乌兰巴托的医院,可是司机和工人们刚刚上车,那辆停在山坡上的越野车,竟然自动滑了坡下的一个深水潭。

越野车几个小时后,被捞了上来,车上的人无一例外,全都被水淹死。

地下的石墙本来就有缝隙,成为毒蛇的巢穴,这并不奇怪。而越野车停的山坡,因为连日降雨的关系,泥水路滑,那些工人和司机上车后,越野车便一路滑进了深水潭,这也可以理解。面对其他考古队员欲打退堂鼓的声音,不甘心的克拉维兹,就一个劲地用诺大的地下宝藏来给他们打气。

考古队员们也被口如悬河的克拉维兹给蛊惑了,他们买来了强效驱蛇的毒药,喷到了石墙的缝隙里,毒死了几百条毒蛇之后,蛇灾就再也不能肆虐了。

一个多月后,垒砌得极为结实的石墙被拆开了一个大洞,可是他们在即将打通墓室的一刻,负责挖掘的几名考古队员突发怪病,身体浮肿,痛苦异常,一个个仿佛被充满气的橡皮人,用手一按,他们身体的孔中便黄水直流。

网络配图

这种奇怪的病症,就好像瘟疫一样地传染,克拉维兹将这几名考古队员送往了乌兰巴托的医院,可是因为当地医疗条件的欠缺,医生们还没等弄明白他们患得是什么病,这几名考古队员就在痛苦的呻吟中去世了。

克拉维兹看着手下一个个病倒,痛苦不堪的样子,吓得他也不敢再挖了,他当即命人开着一辆新雇来的推土机,将那个墓穴深埋填平,可是还没等将工作完成,克拉维兹也病倒了,他全身也出现了浮肿的迹象。克拉维兹急忙乘坐飞机归国,他几乎花光了所有的钱,终于在美国一家专治疑难病的医院将这种怪病治好,治病的专家告诉克拉维兹,他患得是一种极为罕见的过敏症,一般过敏,是对花粉、病毒或者某一类不常见的东西过敏,他患得这种怪病,却对最普通的土壤过敏,也就是说,克拉维兹以后绝对不能接触土壤,否则就是死路一条。

克拉维兹根本没法断定,他挖掘的大陵就是成吉思汗的陵墓,但他觉得自己一定是中了萨满巫师的符咒,这种诡异的符咒,实在是太可怕,总之一句话,他以后是再也没法挖陵盗墓了。

标签: 成吉思汗

更多文章

  • 成吉思汗后人:学汉文当名将立“西陲第一功”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成吉思汗

    本文摘自:中国新闻网,作者:雒焕素,原题为:《研究发现明代名将达云系成吉思汗后裔(图)》达云系明代万历年间武威籍名将,《明史》中著名“五大边将”之一,“为将先登陷阵,所至未尝挫衄,名震西陲,为一时边将之冠”。万历二十七年《达氏家谱》曾有记载,达氏先祖为明初哈密忠顺王第三子恪纳牙,武威清代学者孙揆章为

  • 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帝王:成吉思汗的铁蹄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成吉思汗的铁蹄人生

    他被称为“全人类的帝王”!千年风云第一人!他是成吉思汗,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世界影响力的帝王,他是世界之王,他发动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他创建了世界上版图最大的国家,他将军事艺术推向了冷兵器时代的巅峰,他是世界历史阶段上影响最大的人物,他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成功者,他给人类带来了最大的灾难,他的作

  • 被成吉思汗称为神仙的丘处机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丘处机是怎么死的

    《丘处机传》选自《元史》,在其中第220卷的列传第八十九。全文不过六七百字,简单介绍了丘处机的一生,其中以丘处机西行见元太祖成吉思汗为主要内容,字数在全文的三分之二以上。文章分为四段,第一段讲述的是丘处机出生、拜王重阳为师、拒绝金朝南宋的召请等早期的经历。而第二、三段是全文的重点,也就是丘处机西行的

  • 揭秘成吉思汗陵墓在哪?里面真的有宝藏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成吉思汗陵墓

    元朝诸帝陵地富于传说色彩:元朝帝王都采用秘葬方式,土回填后会“万马踏平”,在地面不留任何痕迹。传说为了记住地点,当时会在母骆驼面前宰杀小骆驼,使母骆驼对该地留下深刻印象,此后母骆驼哀叫的地方即是陵墓所在地。另有传说,修建陵墓的工匠全部殉葬。因此,成吉思汗陵寝究竟在何处,最终成为数百年难解的谜团。寻找

  •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魂归何处?墓地究竟在何方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名叫铁木真,也就是《射雕英雄传》里郭靖的结拜兄弟托雷王子和华筝公主的父亲。成吉思汗来到“诊疗室”,大夫史甜甜发现,成吉思汗有病,他的征服欲严重过剩。成吉思汗是一个征服欲爆棚的人,他建立的庞大帝国,东到东北亚、西到中亚和部分的中东,南到印度半岛的大部分。所到之处,将所有敌国君王的妃子纳入自己

  • 成吉思汗一生戎马却因下体被咬致死?谁那么大胆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是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屠城家。作为军事家,成吉思汗具有非凡的指挥天才,征服了很多地方;作为屠城家,成吉思汗以屠城为乐,杀死战俘与和平民数以千万计,血流漂杵。因此,成吉思汗是个很有争议的历史人物。有些人把眼睛盯在他的军事天才上,所以说他伟大;有些人把目光放在他的屠城上,所以说他残忍邪恶变态。可

  • 解救万千黎民:丘处机劝诫成吉思汗的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丘处机

    金庸先生在《射雕英雄传》中讲述过这样一件事情:暮年成吉思汗年老体衰,他闻听“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有养生长寿秘诀,便派人下诏请丘处机前往汗帐,想向他讨教长生之术;丘处机欣然应命,率领门徒不远万里前往西域大雪山,向成吉思汗进谏治国之本。那么,历史果真如此吗?网络配图在小说中,为了突出郭靖的大侠形象,金

  • 揭秘成吉思汗一生没有叛将 原因其实很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是历史上最有名的军事家,战略家,政治家之一,他戎马一生,带领蒙古铁骑政府了半个亚洲,而且还达到欧洲的多瑙河,为建立大元帝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与很多开创者不同,成吉思汗不管实在成功还是失败的时候,没有一个将领投降,也没有一个将领叛乱。这就是成吉思汗的伟大之处,不仅事业上取得了前无古人的成绩,而

  • 揭秘: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到底身埋何处呢?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成吉思汗

    据说,成吉思汗在临终前曾交代,他死后秘不发丧(为了避免军心涣散),并且要遵从祖先留下的丧葬风俗。当时蒙古的丧葬习俗大致如此,蒙古贵族死后,将其埋葬,但不起坟头,再用许多马匹将埋葬之地踏平。然后当着母骆驼的面将小骆驼杀死,并淋骆驼血在这片墓地上,还要派上干骑兵来守护此地。等到第二年春暖花开之时,墓地上

  •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世界征服者 纵横欧亚大陆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成吉思汗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历史上最伟大的、常常也是最有利可图的事业,并不是创建一家企业,而是建立一个帝国。如果时光倒流,我们在1170年的漠北草原上遇到这个九岁的孩子,根本无法预见到他未来震惊世界的成功:那一年他父亲被仇敌毒死,孤儿寡母被亲朋抛弃,依靠掘草根、拾果子、打土拨鼠来度日,用他母亲的话说,“我们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