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古时候一斤等于十六两,古人是怎么计算的?

古时候一斤等于十六两,古人是怎么计算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979 更新时间:2024/1/13 2:29:32

如果问现代人一斤等于多少两?相信现代人肯定会脱口而出:一斤等于10两。但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一斤是等于16两。并且,传说这种换算方法早在秦汉时代就已经在全国得到应用了。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中国古人在计算重量的时候,会采取16进制的方法,让一斤等于16两呢?

一、度量衡的演变

对于人类来说,只要进入阶级社会,随着人类明的诞生,就会产生关于度量衡的概念,只不过,度量衡是完全主观的概念,因为度量衡都是人为规定的,甚至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都会出现截然不同的度量衡。

1、度量衡的差异

在当代,国际社会存在着规定的统一度量衡,比如我们日所说的公里、公斤,其实都是国际方面的标准。并且,全世界不同的国家,也存在着不同的度量衡。当然,这些度量衡都是在各自的国家内使用,如果在国际市场的话,是需要采用国际计量单位的。

在中国存在着华里、市斤、亩这样的计量单位,英国也存在英尺这样的计量单位,这就是当代国际社会度量衡的差异所带来的直接体现。

2、中国度量衡的统一

中国古代的度量衡统一很早,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中原存在很多个大大小小的诸侯国,比如在春秋时代,诸侯国的数量达到数百个,而在战国时代诸侯国的数量依旧有10多个。

所谓战国七雄,指的是战国时代的七个大国,并不是说战国时代只有七个国家,比如卫国一直坚持到秦二世时代,此外,还存在安陵国、国、中山国这样的小国。

不过,在秦灭六国之前,除了卫国,其的也都悉数被吞并,不同的国家存在着不同的度量衡,因此秦始皇在统一六国的以后,顺路将度量衡也一并统一了。一斤等于16两,这个换算就是在这个时代留下来的传统。

二、设计依据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秦朝会选择用16两来作为一斤的标准?其实,这个问题迄今为止并没有公认的答案。不过,主体来说存在着以下几种说法。

1、国标问题

在当代,千克的重量存在着统一的标杆计量,比如在法国,就存在国际千克原器,这个原器就是千克的基准,在古代的中国也存在着类似这样的理念。

比如先秦时代的中国人,喜欢用天平来衡量的一件商品是否足斤足两,为了确定商品是足斤足两的,就需要在砝码的重量上做好基准设计。因此,古人在设计天平砝码的时候,考虑到斤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计量单位,便以斤作为中心标准,并围绕斤来做出了砝码质量的划分。

当然,设计砝码还应该遵循多快好省的原则,也就是不需要制作的砝码能省则省,比如六斤这样的砝码,可以用一斤加五斤砝码来代替;十斤砝码可以用两个五斤的砝码代替。换句话说:一斤以上的砝码,原则上以质数为砝码重量的基准——比如二斤、三斤、五斤等等。

而在斤以下的质量计量,需要考虑利用“分拆”,这样在称重的时候,可以起到很方便的作用,而设计成十六两,也是有利于分拆的:比如一斤的一半是八两,而八两的一半是四两,以此类推,到最后,最小的以两作为基准的砝码就是一两。

这样,只要铸造四种质量规格的砝码,就可以保证确定商品是否足斤足两,不得不说,这样的设计非常巧妙。也非常符合古代社会的生产力情况,古代精密铸造的技术相当有限,尤其是铸造砝码这样比较精密的计量设备,这种精密铸造需要耗费很多资源和时间。

因此,如果砝码的规格太多的话,很有可能增加砝码的制造成本,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把1斤设计成16两,也是出自节省人力资源的一种体现。

不过,在古代社会还存在假砝码的情况,不光砝码存在假的,即便是像升、斗这样的计量工具,也存在假的。比如,在过去很多不良奸商和地主恶霸在放贷的时候,会选择用小斗进行放贷,但是,收债的时候他们就会选择用大斗来进行回收。

就在这个不经意之间,很多人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财富,就被奸商和地主恶霸给搜刮走了。时至今日,还是有很多不法商贩,会在秤砣上做手脚,来赚取黑心钱,甚至电子秤都有被做手脚的情况,这也算是扰乱计量的一种体现。

2、茫茫天数

《史记》记载,在秦始皇的玉玺上有这样8个字,那就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说明即便是不可一世的秦始皇,在面对天命的时候也要表示自己的谦逊。

其实在古代,华夏先民非常重视上天的示,因此在设计一些规章制度的时候,都要考虑上天的旨意,为此还留下了一个经常出现的词汇,那就是天数。

古人认为,一个朝的兴衰,一个人的成败,都是由茫茫天数来决定的,基于这种思想,因此在设计斤两的时候,古人也考虑根据天数来决定。

按照古代的天文学观念,天上最尊贵的星星是紫微星,因为紫微星象征着天子,其次就是北斗七星以及南斗六星。并且,古人还有这样的说法,认为北斗注死,南斗诸生。

认为人的生死都在南斗和北斗两个星君的手中掌握着,南斗和北斗加在一起,一共是13颗星星,在这13颗星星上面增添三颗星星:即福禄寿三星,这就代表着16颗星星。

古人认为:北斗、南斗以及福禄寿都是非常值得崇拜的星君,因此在设计斤两的时候,选择用16作为进制的依据,于是有了一斤等于16两的制度,当然,这也只是一个传说。

标签: 古代唐朝

更多文章

  • 太平公主被逼死后,为什么她的儿子薛崇简没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太平公主,唐朝

    公元713年,唐玄宗李隆基发动了一场政变,在这场政变中,李隆基将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在朝廷里面的势力全部铲除,同时也逼死了太平公主,从此李隆基成为名副其实的皇帝。但是,让人感到奇怪的是:太平公主死后,太平公主的子女大多被李隆基杀害,唯独她的儿子薛崇简没有被杀,这其中原因何在?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

  • 项羽最后为何会成为孤家寡人 项羽就那么不得人心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项羽,刘邦

    很多人都不了解项羽人心,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项羽和刘邦是同一时期的人,虽然最后刘邦成为了胜利者,但是在很多人心中刘邦并不是正人君子,反而失败的项羽成了人们心中的英雄。他对那些有才能的人很好,这一点是刘邦比不上的。而且他做事从来都很大方,不屑于像刘邦一样使用一些小手段。无论是论出身还

  • 夏侯光姬是什么身份?儿子即位称帝后,她为何没被追封为后?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夏侯光姬,晋朝

    夏侯光姬是什么身份?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两汉三国时代,有一个家族先后出现过两个王朝的开国功臣,分别是汉朝开国功臣夏侯婴,曹魏开国功臣夏侯渊、夏侯惇,因为与曹魏的特殊关系和功绩,夏侯家族在曹魏和延续曹魏政治产业的司马氏政权中都有着极其特殊的地位,在政治上,夏侯

  • 温成皇后:宋朝第一傻白甜,她最后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温成皇后,宋朝

    能够历史扬名的不只有文治武功卓越的王侯将相,还有很多后宫搞事的红颜祸水们,其中杨贵妃就是背负唐朝衰落的有罪美人,杨贵妃是唐玄宗李隆基宠爱的妃子,受宠的她也开始自己的享受生活,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就是她奢侈生活的写照,这还只是杨贵妃做过的一件小事,因为杨贵妃的美和受宠,李隆基很快成为受到诟病

  • 乾隆妃子婉嫔是什么结局?无子无宠,却也高寿而终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婉嫔,清朝

    每当一提起乾隆妃子婉嫔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乾隆帝是一个多情天子,在他43位有名号的后妃中,有三位皇后、五位皇贵妃和五位贵妃、六位妃,在皇帝的家庭中,妃嫔位号的高低与她们的受宠程度和家世息息相关。如果一位女子,既受宠家世又高,那么她的位分一定低不了,可是在乾隆

  • 如果关羽杀了曹操的话 历史又会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关羽,曹操

    对关羽放走曹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虽然没有如果,但可以推理。首先,我们排出第二个假设。曹操不是天子,也不可能令诸侯。在魏国的曹操有用,成了俘虏的曹操,没啥用处。那么再看第一个假设,关羽直接把曹操砍了。这下,世界热闹了,一个最大的可能,三分天下,没有刘备

  • 他是唐朝著名宰相,揭秘杜如晦传奇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杜如晦,唐朝

    杜如晦是唐朝著名的宰相,他和房玄龄同一时期登上历史舞台,在李世民手下兢兢业业,史上对二人的评价是“如晦长于断,玄龄善于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杜如晦是一个在少年时期就表现出天资的人,他的悟性很高,和别人聊天时能够引经据典。在隋朝的时候,杜如晦虽然才华横溢

  • 萧综:他是梁武帝萧衍的养子,最后却众叛亲离客死异乡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萧综,南北朝,萧衍

    他是梁武帝萧衍的养子,却十分受萧衍宠爱,最后却改名投奔北魏,此人是谁?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萧赞本名萧综,萧综出生于502年,他的母亲是萧宝卷的宫人吴景晖,萧衍起兵攻入建康后霸占了吴景晖,此时的吴景晖已经有了身孕,但萧衍并不知道。梁朝建立后,吴景晖在第七个月时生下了萧综,在古

  • 耶律阮对甄皇后有多一往情深?大臣为何不喜欢甄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甄皇后,辽朝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甄皇后的故事。大辽甄皇后是辽朝历史上唯一一位汉人皇后,那甄氏是如何成为辽世宗皇后的呢?根据史料记载,甄氏原本是后唐宫女,后晋被辽太宗灭亡后甄氏则被耶律阮看中,不过当时甄氏已经快要40岁,比耶律阮大10

  • 叔鱼叔同是什么关系?他们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叔鱼,春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叔鱼叔同的故事。公元前528年(晋昭公四年)的一天,晋国首都新田市中心,三具贵族尸体,被公开示众羞辱。此事轰动了晋国上下,人们议论纷纷。这是怎么一回事?三具尸体分别是邢侯、雍子、叔鱼三个大夫。其中,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