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皇太极能登基成功的真相是什么?还逼母妃为父殉葬

皇太极能登基成功的真相是什么?还逼母妃为父殉葬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114 更新时间:2024/2/12 21:53:29

每当一提起皇太极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

清太祖努尔哈赤43岁时,娶了第四位福晋(满语,意即夫人)——年龄仅有12岁,但长得貌美如花的乌拉纳喇·阿巴亥。阿巴亥不但貌若天仙,而且性情温柔,具有一种极为诱人的魅力。她嫁出去不久就深得努尔哈赤喜欢,并受宠专房。就这样,其他三位福晋都被冷落了。她入宫后的第三年,大福晋叶赫纳刺氏病死,她因此被立为大福晋,也就是大妃。不久,她先后为努尔哈赤生了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三个儿子,从此更加受到努尔哈赤的宠爱。

阿巴亥跟从努尔哈赤的二十多年,正是努尔哈赤势力发展兴盛的关键时期。他们从费阿拉到赫图阿拉,又到界凡,灭辉发,并乌拉,创八旗,征服东海女真,降服萨哈连部,在赫图阿拉创立“后金”政权,努尔哈赤称大汗,后金政权一天天强盛起来。然而,在这期间,努尔哈赤为强化和扩大汗权,不惜囚弟杀子,骨肉相残,他的弟弟舒尔哈赤和长子褚英都不幸死在他的手上。就连阿巴亥这位最受努尔哈赤宠爱的大妃,最终也成为汗位争夺的牺牲品。

二、为夺大位设毒计,制造绯闻陷母妃

努尔哈赤的长子褚英被处死之后,围绕后金立太子的问题明争暗斗更为激烈了。当时虽有四大贝勒,各掌重兵,但斗争主要在大贝勒代善和四贝勒皇太极之间展开。褚英死后,代善居长,皇太极为弟;代善独拥二旗,为皇太极所不及。再加上代善待人宽厚,深得众人之心,皇太极却非常严肃,时常让人感到畏惧。

一次,努尔哈赤在心情愉悦时曾对嫔妃们说过:“等我百年之后,我的诸幼子和大福晋就要交给大阿哥(即大贝勒代善)收养。”皇太极听在耳里记在心里,他不甘心汗位被别人占去,于是他处心积虑想除掉自己最大的障碍——代善。

此外,对于皇太极争夺汗位还有一个巨大的威胁,就是大妃阿巴亥的儿子们。阿巴亥是努尔哈赤晚年最宠爱的大妃,只有她见了努尔哈赤可以不行大礼,只有她可以在贝勒们议事时坐在努尔哈赤的身旁,也只有她能陪努尔哈赤一起进餐。

所谓“子以母贵”,

阿巴亥的三个儿子自然受到努尔哈赤的特别喜欢。尤其是多尔衮和多铎,长得最像他们的父亲。多尔衮虽然十几岁时便已多次跟随父汗出征,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才智。如此一个受宠爱而年轻有心计的母亲,这样一个受宠爱、才智过人而又骁勇善战的儿子,虽然年纪还小,但在皇太极看来无疑是他争夺汗位的一个潜在威胁,那么他要实现他的皇帝梦,就要千方百计打击和陷害他们。

有一次,小福晋德因泽向努尔哈赤告发大福晋不守宫规,和大贝勒有暧昧的不正当关系,很多次准备了美味佳肴送给大贝勒代善,一天两三次派人到大贝勒家去。努尔哈赤听后大怒,于是立即派人调查,结果竟是告发属实。而且还有人进一步揭发大福晋在诸贝勒大臣举行宴会、集议国事的时候,与大贝勒眉来眼去,很多贝勒和大臣早都看不惯,却因惧怕而不敢报告。

努尔哈赤听后,更为震怒,但家丑不可外扬,他借口阿巴亥窃藏皇帛,免除其大福晋的资格。小福晋德因泽因为告奸有功,取代了阿巴亥的位置。同时,代善也被停止了临朝摄政的权力,还被削夺了一旗。

其实,这一切都是皇太极精心策划的阴谋,他利用代善与大妃的隐私,施展了一箭双雕的计谋,既使大妃被废,使多尔衮重蹈莽古尔泰的覆辙,又使大贝勒代善声名狼藉,失去努尔哈赤的信任,为他以后夺取汗位打下了最为坚实的基础。

然而,努尔哈赤对阿巴亥的感情实在是太深了。他无法离开跟自己这么多年的女子。于是在一年后,阿巴亥又再次被立为大妃,同时,努尔哈赤还将多尔衮、多铎封为贝勒,分别领有正白、镶白二旗。这是皇太极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

天命十一年,努尔哈赤在宁远城下被袁崇焕打得惨败而归,自己也被火炮击成重伤,众将士哭号着用红布将他包裹着抬下阵来。从这之后,他的心情十分糟糕,每天都会陷入焦躁和痛苦之中,最后导致肝郁不舒,积愤成疾。他创伤未愈,痈疽突发,不得不到清河汤泉沐养,反而病情愈发严重了。于是他就乘船顺太子河而下,准备返回沈阳,途中病情加重,自知时日不多,便召大妃来迎。二人在大妃在距离沈阳四十里的瑷鸡堡相见,努尔哈赤在此病逝。阿巴亥悲痛欲绝,她与群臣一起抬着努尔哈赤的灵柩返回沈阳宫中。努尔哈赤尸骨未寒,但是争夺汗位继嗣的斗争却达到了顶峰。

三、假传遗诏强逼宫,弱女沦为殉葬品

此时,除了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四大贝勒外,还有四小贝勒,他们是阿济格、多尔衮、多铎、济尔哈朗。自从那桩风流案发生后,代善无力争夺嗣位了,但是多尔衮三兄弟转而成了皇太极的劲敌。多尔衮这时十五岁,多铎十三岁,三兄弟各领一旗,又有其三十七岁正当盛年的生母阿巴亥为他们撑腰,实力非常强大,加上阿巴亥非常精明、有心计,所以多尔衮继承汗位可能性最大。但皇太极不甘心到手的皇位让给别人,就用种种手段串通四大贝勒,在临终遗命上大做文章,展开他不可告人的计划。

就在努尔哈赤驾崩的第二天,皇太极与代善、莽古尔泰三人来到后宫,由莽古尔泰向阿巴亥宣布了努尔哈赤的遗命,说阿巴亥心怀妒忌,留在世间是个惑乱,要她为自己殉葬。阿巴亥知道这是个阴谋,坚决不听从这样的安排,还气愤地反驳说:“老皇崩逝之时,我就在跟前,老皇根本没有说要我殉葬的话。你们这是企图诬陷我罢了。”皇太极很平静地说:“老皇早就预先留下遗言,他要你陪伴他于地下。”

阿巴亥喝斥皇太极说:“你们为了夺取汗位,假传汗谕,老皇尸骨未寒,就来要我的命,你们还有点良心吗?”她哭喊着说:“我不要死!我不要死!”皇太极凶相毕露,愤怒地说:“这是父皇的遗命,只怕由不得你了。”莽古尔泰从也配合皇太极说:“父皇是舍不得你,才要你相随于地下。你跟着去,也遂了父皇的心愿。他生前对你那么好,他死后你怎么能不服从他的命令呢?”

阿巴亥又含泪望着代善,希望代善替她说话。但懦弱的代善赶忙低下头,她彻底绝望了,知道死已不可避免,于是她停止了哭泣,向皇太极说:“我从十二岁嫁汗王,二十六年来汗王对我爱护备至,我与他同桌共饮,同甘共苦,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汗王去了,我应当相随。我死不难,只是我的两个孩子多尔衮、多铎年纪还小,我放心不下,拜托四大贝勒,念是汗王骨肉,多加照看,我在九泉之下,也会感谢你们的!”

直到这时,代善才说:“你能尽节,我们对天发誓,一定保护好你的儿子,你放心去吧!”但是,阿巴亥并不相信他的话,坚持让三个人一起发誓,保护她的儿子。就这样,在三位贝勒对天鸣誓之后,阿巴亥沐浴盛装,佩戴上努尔哈赤赏赐的珠玉,带着对儿子的担心和怨恨自缢而死。

大妃死后,多尔衮和多铎还小,又没有任何依靠,所以无力争汗位,代善等人早败下阵来,于是皇太极在扫清一切障碍后,顺利登上了大位。

事后,为了遮人耳目,皇太极称阿巴亥“不忘皇恩,殉葬死节”,将她同先皇同柩装殓,葬于沈阳东石咀头山的福陵。顺治初年,多尔衮摄政。顺治七年,追谥其生母阿巴亥为“孝烈恭敏献哲仁和赞天俪圣武皇后”。次年,多尔衮获罪,阿巴亥被罢谥,连她的牌位也被“赶”出了太庙。

标签: 皇太极清朝

更多文章

  • 夏侯惇真的是武功盖世之人吗 为何成为独眼还能两次打败赵云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夏侯惇,赵云

    很多人都不了解夏侯惇,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说起夏侯惇,相信很多人都会想起《三国演义》中这样的一个桥段:那就是夏侯惇拔矢啖睛。因为这一战斗,导致夏侯惇成了一个独眼,但奇怪的是,夏侯惇居然能够两次打败赵云,这其中原因何在?难不成夏侯惇真的武功盖世?图片:夏侯惇在战场上剧照一、夏侯世家从

  • 纯懿皇贵妃是什么出身?她是入俄登上皇贵妃之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纯懿皇贵妃,清朝

    大家好,说起纯懿皇贵妃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在清朝后宫史上,有许多出身高贵的名门之女因各种各样的原因落得一个凄惨结局,比如说顺治废后与乾隆继后。相反,有一些出身低贱的女人因生下皇子而获得高位,甚至被尊封为皇贵妃乃至皇后,比如说康熙后宫的德妃与乾隆后宫的令妃,今天笔者要讲的就是一名出身低微的女人

  • 夏侯惇究竟有什么样的功绩 曹魏太庙中他为何能排在第一位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夏侯惇,曹魏

    你真的了解夏侯惇的功绩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在魏明帝曹叡在位的时候,曾经提出要选择曹魏的开国功臣来配享太庙,最终确定的名单中,也包含了诸多名臣良将,而在其中位列榜首的则是夏侯惇。考虑到夏侯氏与曹氏的亲密关系,这样的选择虽然能够令人接受,但人们还是会怀疑夏侯惇究竟有何功绩,让

  • 明知道戚夫人会不好过,刘邦为何不杀吕雉?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吕雉,汉朝

    按史书记载去推断,刘邦结婚时已经过了四十岁,名副其实的大龄青年。但是,刘邦情商很高,人也风流,所以身边儿从不缺女人。刘邦还没正式结婚前就有了长子刘肥,母亲是同乡曹氏。刘邦称帝后曹氏既没有向刘邦讨要名分,也没有住进刘邦的皇宫,反而默默无闻终老余生,可见刘邦情场水平真不能小觑。而每每提到曹氏的归宿,不免

  • 刘备的前半生有多凄惨?为什么会东奔西走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备,三国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刘备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汉昭烈帝刘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多称其为先主。刘备年轻的时候拜卢植为师,后来参加镇压黄巾起义、讨伐董卓等活动,因为自身实力有限,刘备在诸侯混战过程中屡屡遭受失败,所以先后

  • 朱载垕不受嘉靖帝宠爱,他为何能当上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朱载垕,明朝

    大明王朝一共有16位皇帝,其中最为雄才大略的非朱元璋和朱棣莫属,在这两位先祖的光辉下,明朝的其他帝王虽然有的英明,有的昏庸,却个个独具特点。就比如今天说的这一位,自幼不受父皇喜爱,备受冷落,他却性格谦和,登上了皇帝之位后,勤政爱民,成为一代明君。此人就是明朝第12位皇帝穆宗朱载垕。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

  • 历史上真实的唐德宗李适,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德宗李适,唐朝

    唐德宗李适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唐太宗爱系玉带,他有一幅画像,其穿赭黄袍、蹬皂靴、手握玉带,一派玉树临风的样子,是那时帝王的标准工作照。大概是遗传吧,唐朝的皇帝,人人都爱系玉带,做出一种玉树临风状,尤以德宗为甚。德宗不是个好皇帝,甚至还较为糊涂,就是他和他老爸代宗、爷爷肃

  • 常妃:清朝历史上唯一一个被活活吓死的妃子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常妃,清朝

    在清朝时期的时候,从嘉庆帝开始清朝的国力就和以前不能相比了,而后宫女子的生活过得更加是不容乐观,有一位女子,他是皇帝的妃嫔,但却受到了30年的虐待,但最后却又落得一个被洋人吓死的下场,这个悲惨的女子就是常妃,她是道光皇帝的后妃。其实她的家世不错,是出生在赫舍里氏,这个家族在清朝的时候出现过很多有名的

  • 她15岁时嫁55岁皇帝,后代出了两个天子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琳贵人,清朝

    在清朝的后宫当中,最不缺少的就是逆袭这种事情了,很多包衣出身的宫女最后都可以见过为妃,并且得到很大的宠爱,就像乾隆后宫当中的令妃,她就是一个很好的事例,最后不仅被追封为了皇后,就连自己的儿子也可以登基继承皇位,而我们今天要讲的也是和她身份很相似的一个女子,她就是道光后宫当中的庄顺皇贵妃。庄顺皇贵妃来

  • 刘禅和孙皓都是亡国之君 两人的结局为何完全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禅,孙皓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禅和孙皓,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三国对待俘虏,还是非常优待的,不管之前多大仇恨,只要肯投降,基本都没有性命之忧。比如张绣,投降曹操后突然发难,打的曹操措手不及,差点小命不保。不过,曹操虽然没死,但他付出的代价非常惨痛:儿子曹昂战死了,侄子曹安民战死,大将典韦也战死,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