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历史上真实的张士贵,他是个怎样的人?

揭秘历史上真实的张士贵,他是个怎样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503 更新时间:2024/1/19 17:33:27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张士贵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在电视剧中《薛仁贵传奇》中,张士贵是李世民的堂弟江夏王李道宗的老丈人,他嫉贤妒能,多次阻拦薛仁贵投军。在军中又冒领薛仁贵军功,记在他女婿何宗宪头上,后来张士贵又想在天仙谷火烧薛仁贵。最终张士贵起兵谋反,兵败后在大牢中被尉迟恭结果了性命。那么正史上的张士贵真的是一位陷害忠良、阴谋造反的奸臣吗?1972年出土了张士贵的墓志铭,这篇墓志铭是时任太子中书舍人、弘文馆学士的上官仪为其撰写的。这篇墓志铭给我们更详尽地展现了一个真实的张士贵。

张士贵祖籍山西盂县上文村,出生在一个军功世家。他的曾祖父是北魏时的银青光禄大夫、横野将军张俊;祖父张和则是北齐开府车骑将军;父亲张国在隋时曾任陕县主簿、录事和参军等职,后来因军功授大都督,定居虢州卢氏县,张士贵便在此出生。

张士贵出身将门,自幼习武,身手不凡。精于骑射,拉弓箭无虚发。他文武兼修,文才亦斐然。只可惜张士贵生不逢时,他出生于586年,待他长成时,杨广已接手老爹杨坚的帝国,把帝国搞得人心思变,天下大乱。张士贵想通过科举考试取得功名是没门了。

张士贵幼时便志存高远,他目睹炀帝荒淫,全国动荡混乱,便在虢州揭竿而起,聚众反隋。张士贵也很有远见卓识,他起兵时,王世充李密都想拉拢他,为其所用。但张士贵却看不上他们,不为所动。而李渊晋阳起兵后,招抚张士贵。张士贵认为李渊是成大事之人,遂归顺了李渊,被封为右光禄大夫。从此一生驰骋疆场,效忠李唐。

唐高祖李渊朝时,张士贵在李世民麾下南征北战,出生入死,灭薛举、薛仁杲;讨宋金刚、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徐圆朗,立下赫赫战功,被授为上柱国、新野县开国公,多次受到李渊的亲自召见。可贵的是张士贵皇恩优渥,却谦逊谨慎,朝廷的大量赏赐他也与众将士分享。

张士贵作为秦王李世民的爱将,深受李世民信任。对李世民生死攸关的玄武门兵变,张士贵也参与其中,为李世民取得太子之位立下汗马功劳。兵变后,张士贵被授为太子府内率,官阶正四品,执掌太子府警卫,责任重大,可见李世民对他是何等的信任。李世民登上帝位后,张士贵也跟着升格,从警卫太子府调任警卫皇宫,授“玄武门长上”,执掌禁卫军。

贞观七年(633年),张士贵重返战场,当时西南发生动乱,张士贵被授行军总管领衔披挂上阵。动乱很快被平定,张士贵因军功荣誉虢国公,然后奉召回京,重掌禁军。此后在贞观十五年时,张士贵又领兵抗击薛延陀,会同其他四路大军取得大胜,迫使薛延陀遣使求和。战后,张士贵班师回朝,又做起了他的禁军首领。不久,张士贵又迁幽州都督。

贞观十七年时,高句丽企图断绝唐朝与新罗的通路。唐太宗李世民遣使出使高句丽,命高句丽停止争战,被高句丽拒绝。李世民决定给高句丽一点颜色看看,征讨高句丽。这时,外放的张士贵又被征召回朝,调集军粮,征募士兵,准备对高句丽用兵。薛仁贵也是在这个时候,听了媳妇柳氏的劝告,投奔到张士贵的军营。

贞观十九年,张士贵随李世民征东,在征东战场上,薛仁贵大放异彩,受到李世民的破格提拔,开始崭露头角。张士贵也因战功官拜右屯卫大将军。

唐高宗李治永徽四年,这时张士贵已是67岁的老将了。因为年老体弱,李治准许了他的退休请求。这时他的老部下薛仁贵接替了老上司的职务,镇守玄武门。

永徽六年,张士贵的病情不断加重,唐高宗李治并没有忘记这位为国征战的老将,他也曾派遣御医为张士贵医治,无奈张士贵还是在显庆二年(657)六月时,在河南病逝,终年72岁。张士贵身后备极哀荣,李治追赠其为辅国大将军,准许其陪葬诏陵。

张士贵自617年归顺李渊,至657年辞世,忠心效忠李唐四十余年。四十多年来,张士贵征战沙场,为平定国内割据势力和边患立下赫赫战功,他谦逊谨慎,居功不傲,对大唐王朝赤胆忠心。而这样一位忠臣良将却被民间评书演绎成一位嫉贤妒能的小人。张士贵与薛仁贵之间的故事一直在民间被人们津津乐道。而事实上,薛仁贵在高宗朝时征突厥“三箭定天山”、征高句丽时,张士贵早已不在人世,又何谈陷害薛仁贵?所以说名将张士贵在民间是被黑得够惨的。

标签: 张士贵唐朝

更多文章

  • 庞统临死前留下3个心腹,最后分别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庞统,三国

    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奔流向前,无止无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述庞统的故事。提到庞统,相信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庞统乃荆州襄阳人,虽然长相比较恐怖,但是他的才华却是人中之龙。因为如此,早在荆襄一带,便流传着一句话叫,“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卧龙的才华不用多说,而庞统呢?他与卧龙诸葛亮相比又如何呢

  • 张太后知道王振误国,为什么不把他杀掉?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张太后,明朝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张太后的故事。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堡之变发生。这场战役之中,几十万大军覆灭;四朝老臣张辅、驸马井源、兵部尚书邝野、户部尚书王佐等66位大臣殉国。时任大臣李贤对这样一场大变评价道:"自古胡人得

  • 慈禧死后墓中有大量的陪葬品 与和珅相比差距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慈禧,陪葬品

    很多人都不了解慈禧陪葬品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今天给大家说一下大清朝后期最有名望的人,说到这里相信大家都会想到慈禧。有人说,大清成在女人手里,同样也是败在女人手里。这样的说法确实没有错。孝庄开启了大清盛世,而慈禧却将这个盛世王朝断送在自己手里。作为大清当时最有实权的女人,慈禧

  • 李靖对唐朝有什么贡献?平定南国40万兵,降服岭南96州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靖,唐朝

    李靖对唐朝有什么贡献,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李靖,又叫李药师,是唐朝初期的名将,杰出的军事家,被后世誉为“军神”。李靖通晓文史,胸怀大志,曾经说:“大丈夫应该纵横战场,建立功业,哪能做一个熬夜写文章的书生!”隋朝末年,朝政崩坏,群雄竞起,割据州县。李靖当时为马邑县丞,发觉镇

  • 为什么赵佶要将赵恒赶上皇位呢?最终两人都被金人俘虏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赵恒,北宋

    赵恒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做太子的一般都是跟自己的父亲关系不好,一方面,父亲有可能想做更长时间的皇帝,但是又怕太子等不及,所以会加以提防,但是有的人却是迫不及待的想要自己的儿子做皇帝,当然了,这是碰到了特殊情况,比如今天要给大家说的,宋徽宗赵佶,在金国入侵

  • 罗成为什么会把罗通托付给程咬金?他是什么用意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罗成,唐朝

    罗成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冷面寒枪俏罗成是隋唐时期赫赫有名的战将,他是出自名门之后,父亲罗艺是隋朝的靖边侯,罗成从小就跟随父亲练习祖传枪法罗家枪,年过18时就已经声名在外,被江湖美誉“冷面寒枪俏罗成”。《隋唐演义》中罗成还有一个姑表兄弟,大名鼎鼎的秦琼秦叔

  • 贾诩为何生于三国乱世还能善始善终?探索贾诩的乱世求生之道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曹魏,贾诩

    很多人都不了解贾诩,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贾诩字文和,甘肃武威人,三国时期最低调却让人深刻的谋士。生于乱世却能够活到七十七岁,官职到达三公之首大魏太尉,最后配享魏文帝庙,足见其乱世求生之道,也充分反应出他的才能。贾诩正宗的儒门传人。贾诩的祖先是西汉提出《过秦论》的贾谊,贾谊又在西汉宰

  • 魏忠贤一死明朝为何就垮了 魏忠贤对明朝的影响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明朝,魏忠贤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明朝和魏忠贤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明崇祯十七年,“闯王”李自成率领的起义军攻入北京城,崇祯皇帝朱由检在心腹太监王承恩的陪同下,自缢于煤山,成就了“君王死社稷”的身后美名。临终之际,朱由检留下了一句推卸罪责的话:“诸臣误朕也,国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

  • 诸葛亮一人支撑了将倾倒的蜀汉 诸葛亮手中的权力到底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蜀汉,诸葛亮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蜀汉诸葛亮,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夷陵战败后,刘备托孤于诸葛亮和李严。当时,关羽、法正、张飞、马超、黄忠、许靖、糜竺等都已过世。无论在官职上还是在名位上,已经没有人能够与诸葛亮并驾齐驱了。甚至可以说,诸葛亮以一己之力在支撑即将倾倒的蜀汉。那么,诸葛亮的权力究竟有多大呢

  • 刘备为何不顾反对也要攻打东吴 刘备就没有其他选择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备,吴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伐吴,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关羽战败以后,刘备选择攻打东吴,并在夷陵败给了初出茅庐的陆逊。丢失荆州和夷陵战败,成为了蜀汉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的重要转折点。当时,蜀汉内部不乏诸葛亮和赵云这样反对伐吴的大臣。刘备为什么还要坚持伐吴呢?他还有其他的选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