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什么是多尔衮案?乾隆为何要替平反?

什么是多尔衮案?乾隆为何要替平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65 更新时间:2024/2/21 21:51:12

大家好,说起乾隆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1650年12月,多尔衮在狩猎途中去世了。

顺治帝带着诸王大臣到东直门外迎侯,追尊多尔衮为“诚敬义皇帝”,以帝王之礼安葬,其元妃为“义皇后”,双双配享太庙。

可是,两个月后,画风突变!

朝廷定案:多尔衮“独擅专权”、“阴谋篡逆”,“削爵、撤庙享、黜宗室、籍财产入官”。

一个“义皇帝”,瞬间变成了篡逆之臣!

这个锅,多尔衮一背就是128年。

直到乾隆43年,乾隆亲自发布了长达1500字的上谕,给多尔衮平反。

乾隆,为何“突然想起”给128年前的多尔衮平反了呢?

“翻案”达人

乾隆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喜欢“翻案”的皇帝了,没有之一。

乾隆刚即位的时候,就宽免了各种案件中被处分的官员及家属,起用前朝废员或不得意者。

当时的河东总督王士俊曾经抱怨:现在的条陈,都是翻案!只要把雍正时的事情翻转过来说,就是好条陈···

乾隆听了很不爽:你说群臣喜欢翻案,其实是说朕喜欢翻案吧!

于是,王士俊被斥为小人,后来削籍为民···

乾隆嘴巴上不承认,但他实际上确实是“翻案达人”。

后来,乾隆给多尔衮、多铎豪格翻案,还给雍正朝被迫害的八王、九王翻案。

这还不算,他还还了当年满清的对手袁崇焕史可法清白。

而给多尔衮翻案,也确实有必要。

经不起推敲、影响极坏的多尔衮案

多尔衮的罪是:独擅专权,不让济尔哈朗预政;妄自尊大,以为顺治继位是她的功劳;用的依仗、府邸僭越;逼死豪格等。

另外,他死前让人把八补龙袍等东西放在棺内,又把两白旗移驻永平,意图谋反。

诚如乾隆在翻案的上谕所说:多尔衮堂堂摄政王,排除异己,夺权篡位的机会多得是,需要靠靠临死前偷偷摸摸放龙袍到棺材来表达对皇位的觊觎吗?

由于官方说法太扯,所以,民间自行脑补了“故事线”。

大玉儿(孝庄太后)以下嫁多尔衮换取多尔衮支持顺治继位---顺治倍感屈辱---多尔衮死后顺治报复!

按照满人入关前的习俗,下嫁可能不是什么丢人的事,但这在中原人眼里,就是伤风败俗了!

一百多年前那些微妙的权力矛盾,到乾隆时已经不是个事了。

但是,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流言,却实实在在损害者爱新觉罗家的皇家威严。

所以,乾隆平反时说得很直接:如果多尔衮罪是顺治爷圣裁,我还敢翻案吗?当时,顺治尚在冲龄,“未尝亲政也”,“乃实由宵小奸谋,构成冤狱”!

别猜了!搞多尔衮不是顺治爷的意思,是宵小奸谋之辈干的!

乾隆的翻案上谕洋洋洒洒1500多个字,追述了多尔衮的丰功伟业。

但是,重点是重新梳理官方的故事线:多尔衮摄政期间得罪太多人---宵小之辈在多尔衮死后构陷之···

皇家威严,还是要挽回的!

摆脱历史问题的困扰

在给多尔衮平反的同一年,乾隆给自己的八叔、九叔,以及豪格、多铎等人悉数翻案。此外,对前明的袁崇焕、史可法等人也加以翻案、褒奖。

之所以如此,是社会矛盾变化了。

满清入关之初,主要矛盾有两个。

对外,是满清与明朝旧势力之间的矛盾。

对内,受到“八王议政”等老制度的影响,皇帝与各王之间,各王之间,都存在着严重的权力矛盾。

到乾隆后期时,经过康乾盛世,矛盾变化了。

在统治集团外部,尽管仍有天地会等组织以“反清复明”为口号,但实际上,经过100多年,“复明”已经基本没有号召力。各地反清斗争,多是缘自“改土归流”、不堪剥削等现实原因。

在统治集团内部,尽管“八王议政”形势上仍然存在,但所议之事已经不涉及军国大事,对皇权基本上不构成制约。

这种情况下,给当初权力之争中处置过严的宗室平反,可以化解统治集团内部不必要的矛盾,利于统治集团的稳定,也利于乾隆的个人威望;给前明忠臣平反,可以给自己宣传的“忠君”思想自圆其说。

过去的矛盾基本不存在了,那么,摆脱当年矛盾遗留问题的束缚,是必要的。

一方面,乾隆给多尔衮等人平反,给予他们及后人尊崇、荣誉,另一方面,乾隆又于乾隆51年取消议政大臣职名,彻底终结八王议政。

一方面,乾隆给袁崇焕等人翻案,给与推崇;另一方面,乾隆朝的文字狱又登峰造极。

虚名已收人心,实招已固统治。

这大约就是乾隆的帝王之术吧。

标签: 乾隆清朝

更多文章

  • 刘邦是如何对付同姓诸侯王的?用的什么方法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邦,汉朝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汉高祖刘邦的文章。西汉建立后,刘邦迫于历史的惯性而不得不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分封并行”的别扭制度,分封了一批异姓诸侯王。刘邦当了皇帝后想了很多办法,最终在去世前基本消灭了异姓诸侯王。但在消灭异姓诸侯王之后,刘邦又在地方上分封了很多同姓诸侯王。然而同姓诸侯王对中央

  • 面对多次战败的汤和,朱元璋为何没有杀掉他?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汤和,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汤和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看《明史·汤和传》开头,就知道汤和这个人的结局注定不会太差。从取和州,时诸将多太祖等夷,莫肯为下。和长太祖三岁,独奉约束甚谨,太祖甚悦之。这跟徐达差不多,当初在滁州时,徐达挺身而出,代替朱元璋为人质交换孙德崖,同样是其结局的一

  • 诸葛亮死后司马懿为何再也没有攻打蜀汉 司马懿不亏是老谋深算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司马懿,蜀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司马懿攻打蜀汉,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熟悉《三国演义》的人想必都知道,诸葛亮和司马懿之间的争斗可谓是热血沸腾,同时很多人会对孔明之死些许有点遗憾。不过可能大家会没注意到,在三国演义中孔明逝世后,重心就到了曹魏吴蜀的政权上了,为什么事情会变成这样了呢?其实这里要说的就

  • 孙策如果没有早死的话 孙策能统一三国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东吴,孙权

    很多人都不了解孙策,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沧桑与诗意的历史交相辉映,仿佛可以看到东汉末年风雨飘摇,群雄争霸,悲喜交错,情义血腥交错,一招一式,满盘皆输,千百年后,对于那段历史,人们各执一词,各执一词,有人问,如果孙策不是英年早逝,孙吴能一统天下吗?答案是肯定的!孙策其人,先不谈政事,

  • 蜀国占据零陵郡之后,赵云为何会与张飞争执?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赵云,三国

    对蜀国占据零陵郡之后,赵云为何会与张飞争执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208年,孙刘联军团结一心,火烧赤壁,大败曹操大军,使其落荒而逃。战后,孙权、刘备双方瓜分战果,其中孙权派出周瑜抢占荆州最富饶的南郡,刘备派人攻占剩下的几郡。在占据零陵郡之后,刘备询问,谁愿

  • 清河崔氏是什么样的家族?李世民为何要一再打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河崔氏,隋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清河崔氏700年豪门大族,为何得罪了李世民,要被一再打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 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207年,曹操终于统一了北方,北方的各大游牧民族纷纷前来示好,匈奴使者为了求见曹操,送来了好几车奇珍异宝。曹操觉得自己形象丑陋,不足以震慑匈奴,于是他叫来自己的亲信来代

  • 水浒传中的王进是什么结局?他去了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王进,宋朝

    水浒传中的王进究竟去哪了,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古典名著《水浒传》的第一回就出现了一个叫王进的人,此人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一身好武艺,他轻松点拨了九纹龙史进几个月武功,就让史进变成了《水浒传》中武功一流的好汉。作为禁军教头,王进的日子其乐融融,但是因为王进的父

  • 张辽能位居五子良将之首的原因是什么?过人之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张辽,三国

    说到张辽,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在三国的历史上曹操是一代枭雄,他手下猛将如云,五子良将和八虎骑都是当世翘楚,那么在曹操五子良将中,为什么张辽能位居首位呢?张辽,字文远,在曹操之前曾经跟过丁原、董卓和吕布三位诸侯,照这样的情况曹操不可能会重用他呀!那为什么曹操还会如此的重用张辽呢?就凭以下三点,五子良将其

  • 历史上秦始皇真的没有统一中国吗?卫国是真实存在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秦始皇,秦朝

    历史上秦始皇真的没有统一中国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前221年,秦将王贲率秦军从燕国旧地南下,攻入齐国,俘虏了齐王建,齐国之地全部并入秦国,设郡置县。至此,秦王政(秦始皇)终于完成了历代秦王东出函谷关,一统天下的愿望,同时也开创了“中央集权

  • 朱温篡位建立后梁 朱温是如何篡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朝,朱温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朱温篡唐,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朱温原本是黄巢手下的大将,后来叛变,投降了唐朝,朱温镇压黄巢起义军,立下了不少战功,逐渐做大了自己,成为当时最大的割据势力。唐昭宗天复元年(901年),朱温率军进入关中,控制了整个唐朝朝廷,皇帝成了傀儡。天祐元年(904年),朱温以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