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黄巢起义之后,为什么渐渐变成了一个弑杀的屠夫?

黄巢起义之后,为什么渐渐变成了一个弑杀的屠夫?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827 更新时间:2024/1/16 9:21:38

黄巢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说起黄巢,就不得不令人想起他写的这首充满了霸虐杀气的《不第后赋菊》。

在平常我们往往会把黄巢与杀人魔王这个称号相挂钩,毕竟他在带领农民起义军转战大唐南北的同时,基本上把不论是大唐人还是在大唐的外国人都给杀了个遍,但是我们却经常忽略了一点,那就是黄巢其人,原本只是一个唐朝标准的读书人,那么又是什么原因使其走上了这条杀人魔王的道路呢?

私盐世家,骨子里流淌着冒险的精神

黄巢本出生于私盐世家,我们要知道,在古代盐铁等暴利行业往往都由官府所垄断,最早是由春秋时期的齐国管仲提出了“官山海”的国家垄断政策,开始了国家对盐和铁这类民生必需品的专卖行为。

这一政策在之后的秦朝商鞅变法中得到延续,秦国以官府垄断经营,税价合一的方式,使人民在购买的过程中既交了税,但又感觉不到交税。

汉朝初年,为了休养生息,国家采取无为而治的政策,放开了盐铁民营,但也由于没有国家的管制,而催生了一大批商贾巨富,后来汉武帝在面对巨大的财政压力的同时,出于对商人“不住公家之急”的行为十分反感,于是命令桑弘羊“笼盐铁”政策,将盐铁的经营重新收归国有,进行专卖。

与之前相对宽松的盐铁交易管理不同的是,汉朝开始在产盐和产铁的地方,开始分别设立盐官和铁官进行官方管理。盐的生产和售卖被官府完全掌控,定价也依官府的判断而定。

其后对于盐的专卖出现过几次短暂的调整,分别是东汉时期取消专卖采用征税制、三国两晋又采用专卖、南北朝又再次采用征税制,进入隋及唐朝前期,盐税与其他商品相接轨,采用一般商品税收政策进行征税,这才使得盐价趋于平缓。

但是好景不长,安史之乱后,唐朝又再次陷入了财政危机,为了扩大财政收入,唐朝将盐的生产及销售重新收归国有,进行专卖销售,这就使得很多平民百姓无法购买到平价的盐而不得不去购买远比市价来得高的官盐,也正是由此衍生出了一批为了获取暴利而生的人群——私盐贩子。

那么作为私盐世家的黄家,从官府口中抢食,必然时刻需要提防官府缉私围捕,显然都是在刀口上舔血,为生存牟利而拼命的狠角色。

这就使得黄巢自出生起,就受到了家族冒险精神的熏陶,有着一股不屈于传统世俗的冲劲。

少年诗才,应试不第心怀恨

私盐世家的背景使得黄巢自小便拥有着十分富足的家境,就如许多乍富之家一样,有了钱财的黄家,也希望自己的后人能够有朝一日博取功名换得利禄,从此洗去黄家私盐贩子的污名。

为此在黄巢还小的时候,他们就为其延请先生教学,说来黄巢也是争气,不过五岁就已经能够写诗做对,也算是神童一般的人物。

而他在五岁时所作《题菊花》就早已显示出了他力图主宰社会的豪迈思想。正如诗中说述: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但是在其成年后,参加了几次科举却总是那么的不如意,或许正是他的锋芒太露,每一次都没能考上进士。在最后一次应考不第之后,他才作了开篇我们说到的《不第后赋菊》抒发心中对唐王朝不识人才之恨。

最终回到老家做起了私盐贩子。

唐朝势弱,对外商优待而对百姓日益严苛

安史之乱后,唐王朝忙于扑灭各地藩镇的叛乱。由于均田制与府兵制的破灭,国家财政早已进入了恶性循环。

一边是不断增加的军费需求,一边是不断减少的国家收入。

在位的唐懿宗又是一位“用兵不息,赋敛愈急”希望恢复大唐荣光的皇帝,这就使得唐朝吏治腐败、赋役繁重、赏罚不平等社会问题变得越发突出。

而对于外国商人,唐朝已经不是盛世唐朝,为了这些外商带来的贸易与财富,给予了他们许多优惠及高于大唐国民的待遇,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

这也为黄巢等人在起义后来到广州直接屠戮十数万外番埋下了伏笔。

为利所趋,为利屠戮

正是由于黄巢自身家庭成长的背景,以及成长过程中未能施展抱负,使得他对所在的唐王朝产生了深深的恨意。

当乾符元年(874年),唐朝发生大规模水旱灾害,民不聊生之际,黄巢便义无反顾的参加了由同为私盐贩子王仙芝所发起的农民起义。

并在之后转战南北的过程中,攻陷了广州,原本黄巢是打算以广州作为自己的根据地好好发展,但是这一年黄巢军中疫病横行,部下大多不习惯南方的气候环境,以求“劝请北归,以图大利”。

但是黄巢又舍不得好不容易得来的广州这座商贸大城,最终选择了屠杀城中所有外商,掠夺他们的财富,作为自己北上的资本。

结语

可以说黄巢最后会成为一个杀人魔王,其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他自身家庭的原因,也有着他自身成长的问题,但更多的还是当时的唐王朝愈发腐败和社会环境所逼迫。

至于他率领的起义军所杀的百姓和外国商人,无非是他们为了自身利益及发展作出的选择罢了,但是杀人者人恒杀之。

屠夫的命运,最终只能以杀止杀。空有才华和抱负,却未能将这些能力往好的方面去发展,走上的只能是一条不归路。

标签: 黄巢唐朝

更多文章

  • 胤䄉是什么出身?为什么雍正登基之后他受到得打压最轻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胤䄉,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胤䄉出身仅次于胤礽,又坚决反对雍正,为何受打压反而最轻?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康熙晚年废黜皇太子胤礽后所产生的“九子夺嫡”事件,彻底的暴露了各皇子的野心,逐步形成了老大集团,老三集团,老四集团和老八集团,其中以老八集团的实力最大,成员包括老九胤禟,老十胤

  • 司马懿明知道诸葛亮设计得空城计是假的,那他在害怕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司马懿,三国

    对司马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空城计是三十六计当中的第三十二计,意指虚虚实实兵无常势,以虚而示虚的疑兵之计跟敌人打心理战,只要对方稍有疑心此计就能成功。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一次空城计,就曾吓退司马懿15万大军。这演这出空城计之前,诸葛亮错用了马谡,使战略要地

  • 于谦被冤杀后,太后悲痛德竟然三日没有进食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于谦,明朝

    大家好,我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说起于谦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不少人都喜欢用这首《石灰吟》来表明自己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高洁品质,但其实这首名诗是于谦在12岁时写下的,小小年纪便能有如此志向和感悟,实在令人钦佩,后来于谦确实也成了明朝一代名臣,只可惜却没能

  • 揭秘:三国著名谋士郭嘉的出身究竟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郭嘉,三国

    大家好,我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说起郭嘉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相信大家都听说过郭嘉这个人,甚至被很多人拔擢到和诸葛亮一样的高度上来。曹操在“赤壁之战”失败后,还说了一句“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这句话无疑让随军出征的各个谋士黯然失色,也表明曹操对郭嘉的重视和信任。有很多人认为,郭嘉是寒门新贵,

  • 林则徐的死因是什么?他是被毒死的还是生病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林则徐,清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林则徐,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道光三十年(1850年),林则徐赴任广西途中,于11月22日在广东普宁县洪阳镇去世,终年66岁。由于事出突然,他的身份又是钦差大臣,大家不免就其死因,多了一些猜测。其中,有一种说法,说他是被毒死的。说林则徐临终前大呼“星斗南”,就是要提醒大

  • 富可敌国的石崇是什么结局?他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石崇,晋朝

    石崇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西晋武帝司马炎在位时,早期原本是提倡节俭的,但是自从灭吴之后“天下无事”,也就没有了奋斗的目标。又感觉年龄大了应当及时行乐,花花公子的本性暴露无遗,整个西晋王朝都跟着奢靡起来。在这个疯狂的年代,以王恺和石崇的斗富最为经典。王恺是“

  • 刘备为什么会娶一个二婚的吴夫人?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备,三国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为什么会娶一个二婚的吴夫人,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吴苋,蜀汉昭烈帝刘备的皇后。刘备是个桃花运很旺的人,他娶过不少的妻子,但是亡妻也很多,传言刘备命中克妻,但是这个吴苋跟了刘备后,却是比较幸运的。吴苋是个出了名的美女,并且在没出嫁前,就有相士给她算过命,说她

  • 坚守成都数年不降的刘璋,为什么马超一来他救立刻献城了?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璋,三国

    坚守成都数年不降的刘璋,为什么马超一来他救立刻献城了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益州之战,诸葛亮奉命增援刘备,于是他带领张飞,赵云沿长江而上,先拿下白帝城与江州,然后兵分两路,一路由张飞北定巴西,然后再向西拿下德阳,进兵至成都城东面;另一路由赵云领兵,继续沿长江而上,拿

  • 魏忠贤是如何从一个文盲小混混子上位成为司礼监秉笔太监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魏忠贤,明朝

    魏忠贤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魏忠贤是明朝末年最有名的太监之一。在当时号称“九千岁”,仗着皇帝的宠信,权势熏天。不过魏忠贤是从街头小混混,进宫后,一路升迁,很短的时间就达到了巅峰。那么,魏忠贤是如何发迹,从一个文盲无赖成长为司礼监秉笔太监的呢?魏忠贤小的时候

  • 芈月嫁到秦国之后 芈月为什么要灭楚国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芈月,楚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芈月和楚国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春秋战国时期,秦国与楚国之间的关系开始很好,既是盟友,也是亲家,芈月嫁给秦国,实际上是政治联姻,继续保持着楚国与秦国的友谊,为什么芈月要与楚国作对,主要是因为异国女子嫁到别国之后,基本都会站在夫家这边,因此,她嫁到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