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正史中的诸葛亮到底是什么样的 和演义中的区别有多大

正史中的诸葛亮到底是什么样的 和演义中的区别有多大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858 更新时间:2024/2/13 1:20:29

还不知道:历史上的诸葛亮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众所周知,在三国时期,蜀汉麾下有一位谋臣,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精通阴阳八卦,足智近妖。而此人说的正是被司马徽称之为"卧龙"的诸葛亮。在演义中,罗贯中对诸葛亮的描写,十足十的将其夸张化了。

但是正是因为其对诸葛亮的神化,才让世人都觉得诸葛亮本领通天。但是毕竟这只是在演义中对诸葛亮的描述,存在一定的主观因素,影响我们对诸葛亮的正确认识。那么,历史上的诸葛亮真的有这么神吗?是否和演义中描写的一样足智近妖呢?以下便是个人的观点。

第一,诸葛亮本身能力不俗,配得上"卧龙"之称。

在演义中,罗贯中塑造了一个神机妙算、足智多谋,运筹帷幄,死而后已的诸葛亮的形象。在演义中。诸葛亮又是"火烧博望",又是"借东风",又是"草船借箭","火烧赤壁","七擒孟获","三气周瑜",简直把诸葛亮写成了神。但是在正史中,诸葛亮却远非如此。

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人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父圭,字均贡,汉末为太山都丞。亮早孤,从父玄为袁术锁属豫章太守,玄将亮及亮弟均之官。"据史料记载,诸葛亮的祖上出过司隶校尉,父亲当过太山都丞。叔父当过豫章太守。而后来,自己和弟弟也是跟随着叔父去走马上任。

除此之外,《三国志》中还记载了诸葛亮的言行:

其身长八尺,容貌甚伟。喜好吟唱《梁父吟》,常自比于管仲乐毅。就连陈寿都如此评价诸葛亮:"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气。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

由此可见,诸葛亮确实是有令人瞩目的地方。

第二,诸葛亮虽然本领不小,但也并非是什么神。

真实历史上的诸葛亮,其实远没有演义中吹捧的那样神化,但也有不小的本领。演义中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真假难辨。但可以确定的是,诸葛亮确实向刘备献策《隆中对》。诸葛亮提出了尽可能地避开强大的曹操,占据荆州,再图益州,寻求三分天下的计策。而事实也证明了,诸葛亮的此番谋划的正确性。

而当时的诸葛亮,想必就已经有目的地了解天下的局势了。若非如此,诸葛亮又怎会对曹操、孙权等各路军阀势力有如此清晰而准确的认识?又怎会做出如此正确的谋划呢?不过可惜的是,蜀汉最终并未按照诸葛亮的计划顺利开疆拓土。反而节节败退,落得个三国中首先衰败灭国的下场。

而演义中所提的借东风,在正史中也并未存在。不过诸葛亮在正史中,确实为蜀汉的发展做了不小贡献。就比如其曾抓住荆州大量涌入外来人口的问题,提出了充实荆州财源的建议。这一措施不仅增加了刘备的军粮和兵力,还扩大了刘备在荆州的势力,并完美地展现出诸葛亮对局势的把控。而陈寿也评价诸葛亮:"可谓治世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

第三,诸葛亮的"足智近妖"也是存在的,但并没有夸张到神的地步。

上文也提到了,诸葛亮在初见刘备时,便提出了联吴抗曹的政策。而这也一直是诸葛亮重要的外交策略。在刘备万分危急的情况下,诸葛亮对刘备说:"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可见诸葛亮对于孙刘联盟的信任。而且在第一次与孙权的联合中,刘备所得到的利益也为入蜀奠定了基础。而在刘备发动夷陵之战,被东吴大败,孙权称帝后。

蜀中有人称应与孙吴断绝结盟,诸葛亮分析到:"权有僭逆之心久矣,国家所以略其衅情者,求犄角之援也。今若加显绝,仇我必深,便当移兵东戍,与之角力,须并其土,乃以中原。"而后,诸葛亮更是指出"若就其不动而睦于我,我之北伐,无东顾之忧,河南之众不得归西,此之为利,亦已深矣。"也正是诸葛亮对三国局势的形势的正确的分析,直至三国归晋,蜀吴两国再无战事。这也更体现了诸葛亮的足智近妖。

由此可知,历史上的诸葛亮其实远没有演义中描写的那样夸张与神化,但是诸葛亮本身也还是很有能力的,也配得上"卧龙"之称。

标签: 三国诸葛亮

更多文章

  • 他被称为五代第一明君 只可惜天妒英才,还没统一天下就死了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五代十国,柴荣

    对五代第一明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起历史上五代十国这个时间段,可谓是混乱之极,各种政权和皇帝不断交替,让人目不暇接。大家都知道最后是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结束了五代十国这一混乱的局面,其实在赵匡胤之前有一个皇帝,被称为“五代第一明君”,这个乱世本应该在他手中

  • 皇太极为什么要处死八公主 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皇太极,八公主

    对八公主之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到历史上的皇太极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皇太极是清朝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个皇帝,在当时还是有很大的作用的,因为,皇太极作为清朝的开国皇帝,不仅是手握着很大的权利,接管努尔哈赤打下的江山,皇太极并没有害怕,不过,说到皇太极便

  • 赵云的实力明明那么的出色 刘备临死前为什么还说赵云不可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赵云,刘备

    还不知道:赵云为什么不可用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大家对于三国时期的名将赵云应该不陌生吧?其实是在中华5000年的历史上,赵云这位武将的名声也是非常的响亮。他的功绩最著名的就是长坂坡七进七出救自己的少主。但即使赵云成绩出色,却没有被刘备重用。甚至在刘备死前的

  • 关羽水淹七军连主帅都投降了 为什么作为手下的庞德拒不臣服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关羽,水淹七军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水淹七军故事,欢迎关注哦。襄樊之战,关羽七淹七军,降于禁,斩庞德,吓得曹操打算迁都,可谓事业到达人生巅峰。此战中,跟随曹操三十余年深受器重的主帅于禁,未作任何抵抗即缴旗投降。而加盟曹操不久的庞德面对关羽的逼降,却全力抵抗,被杀身亡。连曹操知道后都叹息:

  • 王莽是个怎么样的人?王莽是怎么走上权臣之路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汉朝,王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王莽的权臣之路,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王莽,字巨君,魏郡元城(今河北)人,自称是黄帝的后代。他的亲姑姑是汉元帝刘奭的皇后,汉成帝刘骜的生母,因此他家也算是正宗的外戚。不过,他的父亲王曼的比较早,也未曾封侯,家境相对孤贫一些。这样的客观环境,使他养成了一种既折节恭俭又自

  • 汉哀帝的刘欣的悲哀!提拔男宠维护统治!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汉朝,汉哀帝

    汉哀帝提拔男宠维护统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幸运得皇位:刘欣是汉元帝刘奭的孙子,定陶恭王刘康之子。按照常理来说,刘欣是不可能登上皇位,只是规矩的做一个衣來伸手,饭来张口的诸侯,了此残生。汉哀帝刘欣可是汉成帝刘骜因无子,决定议以藩王为太子,所议人选一个是中山

  • 曹冲死后 曹操为什么要杀神童周不疑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曹操,周不疑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曹操杀神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神童这个词,是对天资聪颖的孩童的赞美之称。在三国时期,也有两位被尊为神童的人,这第一个就是我们熟知的曹冲。曹冲5岁就能解决很多朝中大臣不能解决的问题。正因为曹冲年少聪慧过人,深得曹操的喜欢,使得曹操甚至一度产生了废长立幼的想法

  • 韩信早年穷困潦倒蹭吃蹭喝差点饿死,生和死都与女人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汉朝,韩信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韩信的故事,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西汉著名军事家韩信,人称兵仙。很多人都知道他曾受胯下之辱。后来,韩信最终跟随刘邦击败楚霸王项羽,最终平定天下。但却很少有人知道就这样伟大的人物,他的命运却牢牢地与两个女人联系在一起。韩信还没跟随刘邦以前,在他们老家当地无所事事。自己孤

  • 魏忠贤对崇祯究竟有多重要 魏忠贤不死明朝还能延续下去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魏忠贤,崇祯

    还不知道:魏忠贤很重要吗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宦官乱政,在汉朝、唐朝、明朝都有出现过,民不聊生,百姓怨声载道。在明朝有一个太监备受皇帝宠爱,被称为“九千九百岁”,此人排除异己,独揽朝政,从而造成了世人只知道有这个大太监而不知道当今的天子。这个大太监就是魏忠

  • 跟了刘邦之后张良做了哪些事情?做完该做的功成身退!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汉朝,张良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跟了刘邦之后张良做了哪些事情?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自古谋士是帝王创业的必备条件,谋士的谋往往能扭转乾坤。这一群自身缺少主角光环的人,必须依靠明主才能发挥所学之人。当汉高祖刘邦在庆功宴上说出“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时,就奠定了汉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