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是什么让王维淡看世界?王维的生平经历!

是什么让王维淡看世界?王维的生平经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942 更新时间:2024/2/22 3:23:43

王维的生平经历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

一、年少出仕报国

遁入空门,也许是一种消极的逃避,也许是一种灵魂的升华,超然物外的自适与旷达的逍遥,沉淀了灵魂深处的洒脱。

当一个人处于一种特定的环境下,心中的抱负无法实现,世事的险恶需要解脱,走进一个新的境界,人生便有一片崭新的空间。

逆境中的转身不是自我放弃,承认不适也不是自我掩饰,只要灵魂有着不懈的追求,放弃与寻找恰恰解脱了自我,超越了自我。

现实充盈着太多的遗憾与矛盾,更有着太多的真知被冤枉,当个体的自我无法改变现实的时候,给自己一片开朗澄明的心灵空间,走出尘俗,解脱羁绊,倾听自然与心跳,便会拥有精神的高贵。

生活在盛唐时期的王维,可以说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天才,他擅长写意境深远的山水诗,他的绘画开创了禅意的风格,流风影响了后世的许多画家。王维还精通音律。

王维,字摩诘,(其名其字典出《维摩诘经》)祖籍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生于武则天时期长安元年(公元701年),二十一岁擢进士第。

年少的时候也激情澎湃,希望出仕报国,写了《从军行》《少年行》等血气方刚的豪迈激昂的作品,表达了唐代诗人的进取精神与英雄气概,他与弟弟王缙,少年才俊,兄弟俩得到上层人士的赏识与推重,成了王侯贵戚们的座上客。

然而,“口蜜腹剑”的李林甫把持朝政,正直耿介之士几乎都难逃李林甫的黑手,世风日下。

王维目睹这腐败的现实,开始对仕途产生怀疑。

二、耻辱的经历

安史之乱爆发,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六月,安禄山叛军攻下了京城长安,王维不幸成了叛军的俘虏,他虽然试图饮药下痢、假装声哑等方式来摆脱安禄山的魔掌,却没有成功,安禄山强行委任他为给事中,无奈接受了伪职。

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唐军收复了长安与洛阳,平乱之后,朝廷要治他的罪,幸而他写过一首《凝碧池》的诗,其弟王缙又自愿削官为他赎罪,才被免于处分。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安禄山叛军攻入长安,就在皇宫里的凝碧池边设宴请群臣。其间有乐工奏乐助兴,这些乐工都是昔日宫廷里的梨园弟子,也是被逼无奈,强忍着悲痛,被迫给安禄山叛军演奏,在演奏过程中,乐工雷海青突然奋力将手中的乐器抛出,朝着唐玄宗等人西逃入蜀的方向恸哭不止,这一举动,让雷海青立刻遭到被肢解的残忍下场。

当时王维被拘禁在长安菩提寺里,他闻知后,内心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十分伤心地写了一首《凝碧池》: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僚何日再朝天?

秋槐落叶深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诗中表达了官军收复失地,击败叛军的想法以及内心的痛苦。正是这首诗,让他幸运地获得免罪,唐肃宗还任命他为太子中允,由于才华出众,又加为集贤殿学士。

三、参禅悟心远尘埃

在盛唐文化熏陶出来的王维,诗歌、绘画、音律、书法都是翘楚,从王维身上,我们可以领略到盛唐士子特有的文化个性,他人生特殊的遭遇,给予他精神上的打击很大,让他从一个激昂少年逐渐淡泊仕途,决绝地以官为隐,一心向佛,完成了他思想上的转折,超脱个人际遇的苦乐,以平和的心态融入对禅理的体悟中。

王维也许受母亲的影响有关,他的母亲崔氏笃定佛教,持戒安禅三十余年,也让他们兄弟“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当王维的妻子去世,三十一岁的王维便孤居一室,开始了清静脱俗的参禅之路。

“闲居净坐,守本归心”,“至人达观,与物齐功,无心余有,何处依空”,追求淡泊静闲,神远心空的人生境界。

在艺术界有所谓“心源”说,也就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达到物与我、意与象的统一,王维在《山中与裴秀才迪书》中道:“辄便往山中,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讫而去。北涉玄灞,清月映廓。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苍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春,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把自然与心灵融为一体。

体悟自然的哲理,观照天地的灵秀,需要一颗澄明的内心。

当你感悟到所有的痛苦不是痛苦,所有的心事不是心事,才会真正融入无边的山水间,洞晓禅悦之趣,把灵与肉带入轻松自如,愉悦和谐的生命中,精神化解了现实中的各种痛苦,超然出尘,“青苔石上净,细草松下软。”

东晋僧肇在《涅槃无名论》中说:“玄道在于妙悟,妙悟在于即真,即真则有无齐观,齐观则彼己无二。所以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

人,能够打破自己与万物的隔阂,超越有无,才会在自然中体悟到所蕴含的哲理,实现灵与肉,形与意的交融。

王维深蕴其理,在《酬张少府》诗中说:

晚年惟好静,万物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王维有一幅画作《雪溪图》,水墨渲染为法,笔意简洁奔放,深浅浓淡的层次,平淡自然,意味深远,颇有悠远又含蓄,质朴又纯净的审美情趣。

想想世间,云卷云舒、花开花落都是自然律动,却留无意,宠辱不惊才是通达情怀。

王维,带给人以禅入定,静默观照,定慧原生的精神世界,摆脱了现实生活中无穷的嘈杂与烦恼,在禅意中超越自我,解脱痛苦,实现心灵彻底解放,也是一种无上的境界。

很神往王维晚年在辋川的生活,让精神无价成悠然。

微笑着面对困苦,开朗地感受生活,随性尽心地选择自己想要的活法,不问得失,淡对成败,忘掉荣辱,所有的是是非非,都是那些庸人的龌龊。

叩问心灵,大我无我。

标签: 唐朝王维

更多文章

  • 文聘在刘表营里实力怎么样?文聘为什么怕张飞?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三国,文聘,张飞

    你了解三国文聘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史书中的文聘对曹操忠心耿耿,曹操也十分信任,器重他,让他长期担任郡守,攻打关羽,抵御东吴,文治武功,算是曹魏方面的功臣名将了。我们不去讨论,这里说的是演义版的文聘。第一、文聘在刘表阵营里能够列第几?刘表麾下的武将,不算那些地方势力的部属,

  • 蜀汉五虎上将都有后代吗?他们后代过得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三国,蜀汉,五虎上将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蜀汉五虎上将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汉末三国时期,刘备费劲苦心建立起蜀汉基业,同时也与手下文武百官的努力分不开。虽然《三国志》中将蜀汉五位大将合为一传,从未提到五虎上将这个称号,但是后世中五虎上将却在民间广为流传,同时在清朝的乾隆皇帝在主持修订的《四库全书》的时

  • 李密曾受李世民赏识,最后下场为何还那么惨?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密,唐朝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李密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隋朝末年的时候,一听这个时间大家便会觉得很耳熟,这个时间段都是各地农民用于起义的时候。在这里面很是出名的就是瓦岗寨。那时的李密是一个逃犯,在他真被流落街头的时候,机缘巧合之下,便遇到了王伯当,当

  • 宋太宗的权谋有多高?看他如何逼死赵德昭?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朝,赵光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宋太宗的权谋有多高?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后,经过问计诸文武确定了“先南后北”的战略,到南部实现统一后,北部的北汉割据政权便成为“北伐统一”的第一关。宋太宗正月初十向北汉发动进攻,辽景宗立刻派人兴师问罪。宋太宗非常霸气地说:刘继元违背

  • 宋朝最可惜的天才!沈括在科学上有什么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宋朝,沈括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宋朝沈括的故事,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北宋皇祐三年(1051年),74岁的沈周在杭州钱塘老家病逝。他的儿子沈括,在回乡葬父守丧期间,成为世界科技史上一项重要发明的历史见证人。沈括在侄子家中看到布衣毕昇留下的泥活字,他晚年撰述《梦溪笔谈》时对此印象深刻,遂将毕昇的活字印

  • 继岳飞之后的名将!吴氏兄弟倾尽一生捍卫南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南宋,吴玠,吴璘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吴玠,吴璘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1王夫之《宋论》曰:“当建炎之三年,宋之不亡如缕,民命之死生,人心之向背,岌岌乎求苟安而不得矣。”建炎是宋高宗的第一个年号。可见靖康之变后,刚建立的南宋朝廷处境不容乐观,一个操作不当,土崩瓦解那是分分钟的事。当时,宋金

  • 揭秘:历史上司法最窝囊的皇帝究竟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司马睿,晋朝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司马睿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动荡时期。先是魏、蜀、吴三国鼎立,而后归入西晋的短暂统一。谁知,仅经过短短的三十余年,华夏大地便再次陷入兵争。延续16年的“八王之乱”极大地摧残了西晋的武备,

  • 李渊死前对李世民说了什么?历史上真的有这件事情吗?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朝,李渊,李世民

    李渊死前对李世民说了什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前些年网上流传了李渊去世之前对李世民说过这样一句话:“汝杀吾子孙,他日汝子孙亦复如此!”那么这句话到底是不是真的呢?真所谓谣言止于智者,观景认为这就是个谣言,因为这句话根本就不可能从李渊的嘴里说出来。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我们

  • 姜维北伐为何不能成功?看看廖化是怎么分析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三国,廖化,姜维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姜维北伐为何不能成功?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姜维北伐时蜀国已经开始缺少骁勇善战的将领,所以只能让老将军廖化担任先锋。虽然这句话时常被拿出来调侃,不过廖化的确是蜀国后期非常重要的人物,姜维接替诸葛亮北伐的志向也离不开廖化的帮助。不过北伐之路还

  • 她是咸丰后宫寿命最长的妃子,见证了五朝更替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咸丰皇帝,清朝

    对咸丰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钮祜禄氏与佟佳氏是清朝时期最出名的两个外姓,因为这两个家族总共出过九位皇后,佟佳氏家族中更是出过许多当了大官的人才,民间甚至还流传过“佟半朝”的俗语,意思是朝中重臣皆为佟佳氏家族所出,天下有一半都属于佟佳氏的。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