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江的散财之术是什么样的?他是怎么拉拢李逵武松的

宋江的散财之术是什么样的?他是怎么拉拢李逵武松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925 更新时间:2024/2/29 6:52:11

宋江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俗话说“财聚人散,财散人聚”,人际交往的过程中,难免会“破财”,而如果恰当的“破财”能够带来一定人脉的话,那是非常划算的。宋江便是用钱换人脉的高手,正是凭借这密不外传的“散财术”,才让宋江获得了“及时雨”的称号!

如果我们能够学得宋江的散财之术,必然也能够积攒自己的人脉,成就一番事业!

宋江散财术之痛快

宋江赠人钱财讲究一个痛快,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假如你去借钱,如果别人一听你有困难,二话不说就拿出钱来,送到你手上,你必然是感激涕零,深感自己有识人之明。如果我们借钱的那个人推三阻四,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才把钱借到手,那么,或许我们就会与之保持一定的距离。

宋江便是深谙其中的道理,所以宋江送钱,往往都十分痛快,基本上不会犹豫!

宋江初到江州,第一次见到李逵的时候,李逵正在问一家酒店“借钱”,店家也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便不借给他。于是李逵大怒,在店里撒泼。

宋江和戴宗正好在楼上喝酒,两人将李逵喊进来,宋江问清了李逵大闹酒店的缘由,直接送上了白花花的十两白银!没有丝毫的犹豫和扭捏。正是这份大气,让李逵折服,以后李逵的忠心,便是从这十两白银开始的。

用十两白银,换一个肝脑涂地、冲锋陷阵、忠心耿耿的汉子,不得不说,宋江的手段的确是高明!

宋江散财术之雪中送炭

宋江“及时雨”的名号之所以能够名扬四海,最关键的一个原因,就是宋江深谙雪中送炭的精髓所在。

在介绍宋江的时候说“人问他求钱物,亦不推托,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难解纷,只是周全人性命。”从这些介绍不难看出,宋江在担任郓城县押司期间,没少帮助那些前来向他求助的人!往往能够拉下脸面来向他求助的人,必然是走投无路的人,也是他们最无助的时候。

这个时候,宋江不仅款待人家吃喝,还每天陪着他们一起看星星看月亮,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人文关怀可谓是做到了极致。这都不算,这些人,要么是逃亡在外,要么是山穷水尽,他们不仅仅需要心理上的安慰,更需要物质上的资助!

“若要起身,尽力资助,端的是挥霍,视金似土。”这便是宋江的做法!不仅仅在家里每日作陪,临走的时候,还要“尽力资助”。

宋江所做的这些,都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当初苏秦赋闲在家,穷困潦倒,家里人不仅仅没有给予支持,反而对他冷嘲热讽,说他只会逞口舌之利,舍本而逐末。世人都是如此,俗话说“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当苏秦发达的时候,当初嘲讽他的那些人,不都变得十分敬畏吗?

所以说,我们无论如何不可小觑那些当下看起来一无是处的人,或许他就是藏在我们身边的“苏秦”。而宋江便是如此,他广积善缘,乍一看是赔本的买卖。但是宋江无论是在清风山被王英等人绑了,还是在江州被李立用药迷倒,都是凭借自己“及时雨”的声望化险为夷。

而宋江“及时雨”的声望,就是凭借他赖以生存的散财术换来的!

宋江散财术之情感铺垫

人际交往中,仅仅只有钱财的笼络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就是在散财之前,做足情感铺垫!

宋江不仅仅会散财,更会在恰当的时机散财,而且更会在情感的铺垫下散财,因为只有如此,才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武松柴进府上已经一年多了,算是受了柴进很大的恩惠,但是柴进只是在物质上满足了武松的基本需求,并没有在情感上给武松以安慰。当宋江看到武松在柴进府上落魄的样子,就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

宋江竭尽所能地走进武松的心房,武松在柴进府上的一年多里,受到了孤立和冷眼,宋江的到来,给他孤寂的心,带来了一丝安慰,让他想起了自己的哥哥武大郎!

在和武松送别的时候,宋江的惜别之情溢于言表,宋江一路走,一路送,甚至送出了八九里之外。彻底分别之前,宋江给武松送上了十两大银。要知道,这个时候,宋江也是寄居在别人家,流落在外的江湖客,并不是什么郓城县的押司。能够拿出十两白银来,可见宋江的魄力。

宋江对待武松,先是以情动人,再以财巩固,武松深受感动,“堕泪而去”。武松在水浒中,只流了两次泪,一次是祭祀武大郎,一次便是和宋江分别!能让堂堂打虎英雄落泪,可见宋江的笼络人心的本事有多强!

你觉得“财聚人散,财散人聚”这句话有没有道理?

标签: 宋江宋朝

更多文章

  • 唐太宗留下的三大辅政大臣,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唐太宗,唐朝

    一代明君唐太宗去世前,给太子李治留下了三大辅政大臣,其中两人是唐太宗托孤的,一人是跟太子交代的。唐高宗李治二十一岁即位,按说有无顾命大臣,完全可以执掌江山,他却为皇后武则天所控制,差一点断送了祖业。可以说,李治是最不听顾命大臣建议的皇帝,他们也是历史上最吃力的顾命大臣,且出力不讨好。感兴趣的读者和中

  • 汉武帝为何铁了心的要灭掉匈奴?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汉武帝,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在位54年的汉武帝花44年去打匈奴,为什么一定要灭了匈奴?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 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汉武帝一生的政治生涯中与匈奴作战是一件大事,从元光二年到元狩四年当中汉与匈奴始终处于时战时休、战多于休的敌对状态。这是因为匈奴单于不守信义,不遵礼法、侵扰边境,破坏和平、好

  • 赵匡胤和李世民都没有杀功臣 刘邦和朱元璋为何非杀不可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赵匡胤,李世民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皇帝和功臣,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当秦始皇一统六国,建立大秦,开启了封建王朝之后,中原大地上,朝代数次更迭。天下大势,分分合合之中,涌现出不少的英主名臣,也有数不尽的庸主奸臣。在众多的君主当中,有颇具代表性的四位君主,分别为李世民、赵匡胤、刘邦、朱元璋。这四

  • 阏与之战中赵奢是如何打赢秦国的?他是如何一战成名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赵奢,战国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阏与之战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说起赵奢,就不能不提阏与之战。这就是他的成名之战,一举击溃了秦国的虎狼之师,打破了秦军不败的神话,这就是他一战成名的原因。很多人都认为赵奢仅仅是靠打了这一仗才成名的,这肯定是一个天大的误会。先秦的历史资料太缺乏,很多人物的事

  • 曹操是怎么对待匈奴问题的 匈奴人为何会主动加入汉人里边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曹操,匈奴

    很多人都不了解曹操和匈奴,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三国时期曹操占据的是北方地盘,他和另外两个国家不同的一点是他除了要抵御南方的吴国和蜀国。北方还要抵御匈奴,西方还要抵御胡人,自己的一圈一直都存在着各种骚扰。而吴国由于一面临海,对他的敌人无非就是蜀国和魏国。唯独曹操的地盘最为糟糕。但是在

  • 他斩杀辽国五员大将,郭进为什么会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郭进,北宋

    北宋在与契丹交战的过程中,可以说是败多胜少,比如高梁河之战、岐沟关之战、君子馆之战,宋军都遭到惨败,损失数万人之多。不过,北宋依然有许多能征善战的名将,其中有一位还曾经大破辽军,斩杀五员辽军大将。可是就这样一位猛将,却最终以自杀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

  • 李祐:李世民的第五子,举兵造反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祐,唐朝

    626年的玄武门之变中,秦王李世民杀掉了自己的政敌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并且斩草除根,将李建成的五个儿子、李元吉的五个儿子全部杀害。当时,李世民大概认为自此之后,谁也不能给自己的皇位构成威胁,因为所有的政敌都他除掉了。然而十七年后,有个人却举兵造反,让李世民吃惊的是这个人居然是他的儿子!感兴趣的读

  • 章惇是个怎样的宰相?他任职时有哪些是非功过?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章惇,北宋

    章惇,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大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六十二岁的苏轼(字子瞻)一贬再贬,由广东惠州乘一叶扁舟到海南岛儋州。同时受贬的,苏轼的弟弟苏辙,字子由,贬雷州。苏轼钟爱的弟子黄庭坚,字鲁直,贬宜州。这次贬谪,当权者在选地址时,有意为之。“瞻”字似“

  • 乾隆死后经历了什么事情 最后为什么差点尸骨无存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乾隆,慈禧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乾隆尸首,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封建历史数百位皇帝中,乾隆是赫赫有名的皇帝之一。他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的巅峰。在祖父和父亲文治武功的基础上,他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平定了边疆地区的叛乱,完善了朝廷对西藏的统治,正式把新疆纳入版图,奠定了近

  • 项羽分封天下时,一众的诸侯为何最后会群起反对?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项羽,秦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项羽分封天下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在面对秦朝残暴无仁的统治过程中,天下一众的势力高举反秦大旗,随着战事的进行,其中作为楚国名将项燕之后,项羽凭借着个人出众的军事才能,创下了一众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其中项羽俨然是成为了天下反秦势力的盟主,而通过历史也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