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南迁明明可以避免亡国 崇祯为什么到底都没有做

南迁明明可以避免亡国 崇祯为什么到底都没有做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887 更新时间:2023/12/28 1:58:38

对崇祯南迁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明朝的末代皇帝崇祯,自上位后就是位勤政的帝王,一直想重振大明王朝的昔日雄风,特别是清除了阉党魏忠贤,肃清朝廷内的阉党成员,同时对宦官的权限进行严格限制,不再给予他们干涉朝政的可乘之机,从根本上杜绝和削弱了宦官的影响力。

对内,崇祯不仅撤回镇守在大明全国各地的宦官,而且开始重视官吏的选拔,对天下的官吏进行考核,将有才之士提拔并予以重用。

对外,崇祯起用袁崇焕,封其为兵部尚书、蓟辽督师,镇守并恢复辽东地区。其本人也为国事劳心劳力,勤政廉洁,生活作风严于律己,艰苦朴素,不贪恋女色,白天忙得不可开交,夜晚还要继续操劳。

在崇祯的努力下,一系列有效措施的实行,由嘉靖时期传下来的烂摊子,渐渐向着好的方向发展,从崇祯元年开始,大明的形式和局面就迎来了新的转折点。

袁崇焕

但是,由于崇祯本身的性格缺陷,以及一系列错误的思想观念引导下,大明最终还是走向了末路。其实早期在内忧外患下,崇祯还是有条路可以选择,若是这条路成功,大明的江山都可能得以保留,这条路就是“南迁京师,延续皇统”,为什么崇祯没有选择呢?

在北京城被李自成攻破后,周皇后在临终前痛哭着对崇祯说道:臣妾侍奉陛下18年陛下,连臣妾劝你南迁一句话都不肯听,以至于落到今日这步田地,这是天命啊!

袁崇焕

北宋灭亡之时,宋高宗赵构南迁临安,使得宋朝多延续了152年,难道亡国不比迁都更严重?这么简单的道理,崇祯不可能不懂,南京也是先祖明太祖朱元璋称帝的“龙兴之地”,崇祯为什么不选择迁都南京?这要从崇祯和群臣之间的矛盾和隔阂说起。

崇祯为力求中兴大明,自身煞费苦心,日夜操劳,但本身性格暴躁,个性又急于求成,没有进行根本性的国家改革,做事急功近利,恨不得一下子将所有的国家弊端都处理干净,为人又性格多疑猜忌,死要面子活受罪,而且极其刚愎自用,不听朝臣劝谏。

在其一意孤行下,刚即位时的良好局面,开始向不利的方向倾斜,国家局势又偏移了原来的轨道,崇祯开始迁怒满朝文武百官,认为他们没有为大明尽职尽责,长久以往,君臣之间产生隔阂,互相间极度不信任。

由于崇祯最恨朝臣结党营私,在“阉党余孽”礼部尚书温体仁,和侍郎周延儒“结党受贿”的诬陷下,致使真正的忠臣,将进入内阁的礼部侍郎钱谦益被崇祯罢免。

朝堂上,内阁大学士刘鸿训的公然冲撞,让崇祯这种好面子,心胸又刚愎狭隘的帝王记恨在心,最终,崇祯将刘鸿训借故充军代州。

崇祯还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自毁长城,以“叛国投敌,谋反朝廷”的罪名处死了袁崇焕。

在大明局势愈加不利的情况下,各地的农民起义只是时间上的问题,崇祯急功近利的做法,让其处理国家政事更加烦躁。朝臣的表现让他觉得不尽人意,在这种严重思想作祟的情况下,加之其重新倚重宦官,崇祯开始用重典施加在朝臣身上,动辄予以杀戮方式来处理君臣关系。

崇祯的偏执猜疑性格,意气用事以及量刑失当,使得他和朝臣之间的关系更加恶化,这些朝臣轻则贬斥,重则杖杀。被杀的朝臣中,大多数都是含冤而死的,只有少数是罪有应得。

崇祯在位期间,包括袁崇焕在内杀了七个总督,以及薛国观和周延儒两位内阁大学士;刑部尚书换了17个,兵部尚书换了14个,崇祯眼中容不下正直的臣子,又宠信奸佞,国家政务江河日下,派出去的将领不能平叛农民起义军,反而起义军日益壮大。

崇祯从不在自己身上找问题,与朝臣关系紧张,上下不能团结一致,自然朝臣也不敢对崇祯明言南迁之利害。正是他愈发不信任大明的辅臣,他形成了一种错觉,朝廷重臣都不值得信任。

而朝臣们一旦有过失或者忤逆自己,他全部都会严惩不贷。一个心胸没有容人之度的帝王,如何振兴大明?

朝臣虽有南迁之心,但也怕这个没有容人度量的君王,事后找自己算账。一边不好提,怕群臣反对落了自己面子;一边不敢提,怕君王弄死自己,统治政权内部猜忌之深,隔阂之大,最终将大明推入深渊。君臣之间的极度不信任,崇祯总是责备群臣,自己一点责任也不愿意背,对群臣们意气用事,而不愿以国家大计为重。

最终,双方都不愿提南迁之事,直到李自成攻破北京城,这时候的崇祯才开始恍然大悟,可惜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卖。

标签: 崇祯南迁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真实的王莽是如何完成“假皇帝”到“真皇帝”的转变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王莽,汉朝

    每当一提起王莽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公元9年,王莽逼迫王政君交出国玺,接受刘婴禅让,自己称帝,改国号为“新”。从“假皇帝”到“真皇帝”,王莽的第一个大的目标终于完成了。在正统的观念下,他一直是人们心中篡位的大奸之辈,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他又是中国历史上一位罕见的

  • 庄妃王佳氏的身世是怎样的?她去世后嘉庆做出了什么不符常理的行为?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庄妃,清朝

    庄妃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与清朝的其他皇帝相比,嘉庆后宫显得比较平静,这也与嘉庆皇帝的保守与平庸有很大关系,不过,这位守成之君也有自己喜欢的女人,比如说嘉庆在刚继位不久,便宠幸了两名宫女,一位是荣嫔,另一位便是今天我们要讲的庄妃。庄妃王佳氏第一次在清宫档案中出

  • 曹奂在魏国灭亡后是什么结局?经历三个朝代,得以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奂,三国

    曹奂在魏国灭亡后是什么结局,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最真实的历史人物,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滔滔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豪杰。”三国全部时期不外保持了戋戋60年,便戛然而止。其中最强势的曹魏,存在47年,239年第二任天子魏明帝曹叡逝世后,曹魏军权政权逐步落入司马氏手中。265年11月

  • 懋嫔为什么是泰陵妃园寝中唯一的嫔?她的一生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懋嫔,清朝

    懋嫔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清朝皇子的嫡福晋一般来讲都是由皇帝指定的,不过,这些嫡福晋却并不是皇子最早的女人,皇子在成婚之前,会被皇帝赐予数量不等的使女,称为格格。皇子最早的女人一般在这些使女中产生,今天笔者要讲的是雍正最早的女人:懋嫔。懋嫔宋氏是一名来自于内务

  • 周武王姬发如何建立周朝?他的生平经历又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姬发,周朝

    周武王姬发是怎么建立周朝的?生平经历是怎样的?最后是怎么死的?周武王陵墓在哪里?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周武王姬发简介:周武王姬发(?-前1043年),姬姓,名发(西周青铜器铭文常称其为珷),周文王姬昌与太姒的嫡次子,岐周(今陕西岐山)人,西周王朝的开国君主,在位

  •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漏掉一人,结果悲剧了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赵匡胤,北宋

    纵观历史不难发现,凡是手握大权的将军,尤其是功高盖主的大将军更是能够善终的没有几个,都是被上位者忌惮最后找了各种理由,被诬陷被诛杀,反正就是各种死法,家人还被发配充军,这也是很惨了。将军在外打仗出生入死,好不容易平静了可以享福了,直接又去阎王殿了。像是秦国的杀神白起,汉朝的韩信,朱元璋的庆功楼,宋朝

  • 她入宫为妃一生无子,却受三代皇帝尊敬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惇怡皇贵妃,清朝

    在清朝皇宫中,皇帝的身边总是不缺年轻貌美的女子,所以这些女子想要在皇宫中立足,除了要获得皇帝的宠爱,更重要的是要生下皇子。所以这些妃子都当作都将生孩子当作自己的第一个任务。而当时有个女子十分特殊,她比皇上年轻29岁,入宫后却一辈子没有生下的儿子,即使这样她也依然获得了3代帝王的宠爱。感兴趣的读者和中

  • 关胜是什么身份?排名力压林冲一头,还深得宋江的敬重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关胜,宋朝

    关胜是什么身份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一部《水浒》之中,有着大家耳熟能详的诸多好汉,在梁山之上的这一众好汉中,很多都是忠烈之后,像是呼延灼是宋朝大将呼延赞的嫡孙,而杨志更是忠烈的杨家将后人,但这两位好汉的名气,却是比不是关胜,在梁山之上大刀关胜是忠义无双的关二爷之后

  • 三国第一猛将的吕布,他这一生有什么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吕布,汉朝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吕布从来都没有杀死过一个名将,为何他能成为三国第一猛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公元198年,吕布与袁术结盟,他攻破小沛,俘虏了刘备的妻儿,刘备不得已而投奔了曹操,当时曹操亲率大军攻打刘备,当时大军抵达下邳时,曹操劝吕布投降,当时陈宫等人担心吕布投降后,曹操不会

  • 诸葛亮草船借箭时,曹操为何不用火箭?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曹操,汉朝

    曹操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草船借箭”的历史故事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我们从小就从教科书中,明白了聪明且正确的行为能够扭转局势,更能够事半功倍。不过,故事书和教材中为我们呈现的故事,是方便我们理解的节选,故事真正的全貌其实更加“高光”。了解了草船借箭的整个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