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邦和李渊都能在的短时间内统一天下 曹操穷尽一生为何只能三分天下

刘邦和李渊都能在的短时间内统一天下 曹操穷尽一生为何只能三分天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1142 更新时间:2024/1/22 20:55:21

还不知道:曹操三分天下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几千年的历史总共有四百二十二位皇帝,从秦始皇开始到末代皇帝溥仪,帝制社会统治了中国二千一百三十二年,在这两千多年的时间里,历朝历代的皇帝在从政方面和生活习惯都不尽相同,有的皇帝勤政爱民励精图治,有的皇帝对酒当歌沉于侈靡,还有的皇帝一生征战,在屠戮中度过余生,更甚至有的皇帝放弃江山出家为僧,古台青灯相伴佛经。

这么多帝王里说起论起打下江山的时间上面,我们不得不提一下汉高祖刘邦和唐高祖李渊,两人都是在不到七年的时间里便统一了全国,然而三国的曹操花费毕生的精力只得到了一个三分天下的结果,当然我们不能简单的以刘邦与李渊短时间统一全国的事实和曹操穷尽一生三分天下的结局来看待,这只是一个统一天下的时间概念问题,并不能看出真正的问题,因为历史终究是历史,不能以我们的主观意识来进行推想和假设,我们应当从历史的本质上出发,用唯物证的观点的来进行分析,这样才能清楚的了解到历史的曲直。

我们先来看看刘邦,他的出生及历史功绩我们这里就不说了,大家可以到百科里面看一下,里面说不定比我介绍的还要清楚,刘邦是西汉的开国皇帝,在他早期争夺地盘的时候,刘邦可谓是屡战屡败,为何他屡战屡败最终能够赢得楚汉之争呢?那时因为他有一个最大的优点,这个优点就是他能够虚心的听取下属的纳谏,知人善用并能充分的发挥将臣的才能,在项羽横扫大半江山时,刘邦积极的吸纳反对项羽的各方力量,最终逼的西楚霸王乌江自刎,然而刘邦在取得楚汉之争的胜利上面离不开史称“汉初三杰”的张良韩信萧何几人的全心辅助,而作为对手的项羽在这点上面与刘邦相差甚远,刚愎自用还无端猜疑身边唯一的一位谋士亚父范增,使得范增辞官而去,这便是刘邦能短期统一全国的原因。

我们接着再来说说李渊,李渊是唐朝开国皇帝,隋朝崩塌之际,杀死太原留守王威、高君雅等人,以晋阳为据点,设立将军府邸,带着李建成、李世民,挥师南下攻霍邑,招义军,斩杀牙郎将,攻长安,迫使隋炀帝退位,由其子杨侑继位,半年不到隋恭帝杨侑便禅位于李渊,唐朝正式建立,年号武德,定都长安,纵观李渊的唐朝天下时间线,里面有两个重要的因素促使他在短期内便统一全国,一是隋朝杀害忠良,穷兵黩武,致使民怨沸腾,特别到了隋末时期,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和长期的欺压榨取,使得民间百姓夫妻相弃,城廓空旷,千里之内见不到一点烟火气息,第二个因素便是他的儿子李世民了,在举兵反隋之前,李世民便暗中结交豪杰,招纳能人义士,网罗各种人才,李渊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举兵,好在李世民反隋后挺给力,屡战屡捷,加快了隋朝的灭亡。

说完上面的两位帝王,现在我们来聊聊三国时期的枭雄曹操,为什么一代枭雄最终落得了一个三分天下的地步呢?东汉末年时,大家都知道这段历史是群雄奋起,诸侯林立,而当中实力最强劲的莫过于曹操,文有郭嘉、戏志才、贾诩、程昱、荀彧、荀攸等,武有张辽、张郃、乐进、曹仁、许禇等名将,如此强劲的实力为何最终没能统一天下,要知道在当时能与曹操并驾齐驱的枭雄不为少数,较有名的董卓、袁绍和袁术等人,而他们最终却在乱世洪流中所淘汰,最终剩下曹操、刘备和孙权三人逐鹿中原。

这三人当中实力最弱的便是刘备,但他打着靖山王后裔的招牌,获得了文臣诸葛亮、庞统、法正等人的协助,猛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魏延等人的支持,最终占据了巴蜀等地,而孙权呢,靠着勇猛的父兄打下的江南郡域河山接棒,孙权年龄和资历在这三人中虽然最浅,但他卓有远见,同汉高祖刘邦一样深谙用人之道,手下同样拥有着一批像周瑜、鲁肃、吕蒙、陆逊、甘宁、周泰、丁盛等文武全才,故而能在这乱世之中获得一席之地,最终成为三分天下的霸主,赤壁之战的蜀吴结盟,彻底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势。

面对如此强劲的两位对手,曹操又如何能够在短期内将他们彻底摆平,纵然他使出浑身解数,也没办法如一加二等于三般的将二人解决,面对如此的局面,仿佛是老天爷在作弄他,只能以消耗战将对手慢慢的拖垮,然而直至他死去时对手犹在,他的处境犹如东吴的周瑜,两人都有同样的感慨,周瑜的呐喊是:“既生瑜何生亮”,而曹操晚年的呐喊则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标签: 曹操三国

更多文章

  • 张绍是什么身份?他为什么会投降曹魏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张绍,三国

    张绍为什么会投降曹魏,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也许,对于张飞来言,他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自己会这么窝囊的死去。无非是睡了一觉,但从此就再也醒不过来了——张飞的两位亲兵,趁张飞酒醉酣睡,杀掉了他,带着张飞的头颅,逃向东吴。三国时的一代名将张飞,就这样走了,带走了蜀汉

  • 明朝开国功臣,最后一任中书省丞相:胡惟庸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明朝,胡惟庸

    胡惟庸(?—1380年),汉族,濠州定远(今属安徽)人,与李善长同乡,与张昶为友。明朝开国功臣,最后一任中书省丞相。因被疑叛乱,爆发了胡惟庸案,后被朱元璋处死。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官拜左相龙凤元年(1355年),胡惟庸投朱元璋于和州,历任元帅府奏差、宁

  • 明朝开国功臣:李善长生平简介 可比肩汉代丞相萧何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明朝,李善长

    李善长(1314年—1390年),字百室,濠州定远(今安徽定远县)人。明朝开国功臣。李善长少时爱读书有智谋,后投靠朱元璋,跟随征战,出生入死,功劳颇多,比肩汉代丞相萧何。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洪武初年任左丞相,后封宣国公,奉命监修《元史》,编写《太祖训录》、《大

  • 靳月华是什么人?最后成父亲牺牲品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靳月华,晋朝

    每当一提起靳月华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女子成为政治的牺牲品其实是很常见的,公主和亲以玉体来保卫江山边境安全,或者说被权臣当做巩固皇权的工具,被送入后宫,借机来打探消息。至于这些女子日后生活得如何,没有人会关心,因为在那个时候其实他们的目的已经达到了。靳月华便是这

  • 为什么说明孝宗朱佑樘另类的不像明朝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朝,明孝宗

    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人物,这些人物也颇受争议,其中明孝宗朱佑樘的一生是经历过人生百态,也是人们议论的对象。他都有什么秘密呢,请听我详细道来。朱佑樘:以德报怨勤政爱民,还不近声色,他另类得不像明朝的皇帝印象流中,明朝奇葩皇帝特别多。但凡事总有例外,有这么一位皇帝,在位18年时间里,真正做到“勤政爱民,恭俭

  • 汉景帝真的是因为一双筷子而放弃了周亚夫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周亚夫,刘彻,西汉

    周亚夫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汉景帝是位守成之君,在位(157~141)十六年基本上是守了父亲汉文帝留下的家业。但此时的守家业也是一项技术活,因为汉高祖刘邦当年封的那些诸侯王“子又生子,子又生孙”都成了气候,各个由小树苗长成了参天大树。俗话说树大招风,其实树

  • 戚夫人能得刘邦专宠,她和吕雉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戚夫人,西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戚夫人的一些故事,欢迎阅读评论。汉高祖刘邦虽然开创了一代盛世,但他并不是一个重情义的君王。在楚汉相争时,他只为自己着想,置亲人的安危于不顾。当了皇帝以后,他对曾经一起共患难的开国元勋们毫不留情,闹得人人自危。对于自己的亲生儿子刘盈,他也没有任何的留恋之意。由此可见,

  • 阿鲁特氏是什么人?她的死跟慈禧有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阿鲁特氏,清朝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阿鲁特氏是什么人,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慈禧狠辣,尚且能够对真正的后宫之主慈安太后下毒手,何况是阿鲁特氏。在《清史稿》的记载之中,同治皇帝去世后,仅仅两个月皇后阿鲁特氏便随之而去。而在这一段历史的记载中,阿鲁特氏去世是由于慈禧未能遵循同治皇帝的遗诏,故而郁闷至

  • 周文王姬昌第四子,武王姬发的弟弟:姬旦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周文王,姬旦

    周公,姬姓,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周公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和儒学先驱。周公一生的功绩被《尚书·大传》概括为:“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

  • 汉武帝有多心狠?杀儿子、杀女儿毫不手软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汉武帝,汉朝

    汉武帝有多心狠,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封建社会,诸多冷酷的帝王为了巩固自己的皇权,总是将珍贵无比的亲情看得是格外渺小。因此,“虎毒不食子”这句俗话,在他们身上很难得到印证。虽然,汉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王,但他杀起自己的女儿来却毫不手软。《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