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寒朗是什么人?他是怎么救下一千多个人的

寒朗是什么人?他是怎么救下一千多个人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388 更新时间:2024/1/29 14:10:10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寒朗是什么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东汉明帝刘庄,是光武帝刘秀的第四个儿子。他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兄弟叫刘英,开始时被封为楚公,后进爵为楚王。

刘庄即位前和他的关系最好,当皇帝后,刘庄对他又是封地又是赏赐,关系十分密切。但刘英却不满足,野心勃勃,一直暗中勾结渔阳人王平、颇忠等,企图推翻刘庄,自己当皇帝。

这一切明帝刘庄全然不知,当一个叫燕广的人来揭发时,刘庄很震惊。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十分关心爱护信任的弟弟居然要蓄谋造反,因而非常气愤,怒不可遏。他把这件案子交给有关人士去查办。

当主管官员上奏“刘英大逆不道,请求处以死刑”时,刘庄念及手足之情没有批准,只是废掉了刘英的王位,把他发落到丹阳郡泾县。

刘英到丹阳后,野心仍不死,还是聚众造谣,仍想篡夺帝位。不料事机不密,已有人将此事报告大司徒延。但虞延以为刘英是皇亲,没敢上疏。

隔了几天后,燕广又将刘英谋反一事上奏明帝。明帝大怒,便召虞延上朝,一番申斥。虞延惶恐不安,害怕株连九族,回到府中,吞金自尽。

这事传到刘英的耳朵里,惊惧万分,暗想:“大司徒尚且如此,我还想活么?”就服毒自杀了。刘庄以诸侯的葬礼埋葬了他。并且又封了告发楚王刘英的燕广为侯。

刘英自杀后,事情并没有完结,明帝刘庄继续派人追查与之有牵连的人和事,持续了几年,受牵连而被处死,流放的人数以千计,而关进牢狱的也有几千人。

刘英爱交际,和他有联系的人很多,他的通讯录里,记载了许多当时的名人。颜忠、王平等人坡抓起来后,为了减轻自己的罪责,就胡乱栽赃,诬陷好人。

这时明帝刘庄得到了刘英的通讯录,按通讯录的记载,又抓了许多人,使许多本与“楚狱”无关的人受到了牵连。从京都皇亲、诸侯、州郡的权贵,到审案的官员,一时间满朝上下人人自危、人心惶惶。

侍御史寒朗参加了“楚王英案”的审理。他看到许多好人被诬陷,悲愤交加,决心要为无辜者辩解不白之冤,把案子弄个水落石出。

颜忠、王平的供词揭发耿建、臧信、邓鲤、刘建等四位侯爵参与了谋反,这四人都是当时的名士。但耿建等人却说他们跟颜忠、王平根本就不认识。

寒朗怜悯耿建等人的冤枉,就以耿建等人的面貌特征为题,单独审问颜忠、王平:“既然你们揭发耿建等人同你们一道谋反,那么,你们就说说他们的长相什么样?”

这一问,就把颜忠、王平问住了,因为他们本来是在胡编,根本就不认识耿建等人,只好说出了实情。

寒朗冒着被杀头的危险,亲自上奏明帝说:“耿建等人根本无罪,不过是被人诬陷而已。我怀疑天下无罪受涡的人,大概不少是这种情况的。”

明帝听了,很不高兴,立即打断寒朗的话:“如果真像你说的那样,颜忠、王平为什么要揭发他们参与谋反呢?”

寒朗回答道:“颜忠、王平知道自己犯了弥天大罪,便想多咬一些人,好减轻自己的罪行。”

明帝又说:“如果是这样,那你为什么不早早上奏呢?”

寒朗回答说:“我怕另有人真的能揭发出来耿建等人的恶行。”

汉明帝大怒:“你这家伙太狡猾,既怀疑他们是被诬陷,又怕别人真能揭发出他们的罪恶。”说着,就要把寒朗推出去斩首。

这时,朝廷上气氛十分紧张,但寒朗却镇定自若,左右人要拉他出去问斩,他高声地说:“等一等,请皇上听我把话说完,再让我死。”

明帝问:“你跟谁在一起写的这个奏章?”

寒朗回答:“就我一个人。”

明帝又问:“为什么不跟三府(指太尉、司徒、司空三公之府)商量?”

寒朗回答:“我知道这事有灭族之罪,不愿多连累别人。”

明帝又问:“为什么要灭族?”

寒朗理直气壮地回答:“我审理此案一年了,不能彻底清查罪恶,反而为罪人辩冤,我自知该当灭族。我之所以冒死奏明皇上,实在是希望皇上能从盛怒中清醒过来,不要让无辜者再受牵连,我看见审间囚犯的官员们都说,做臣子的应该共同仇恨叛逆大罪。现在判他无罪不如判他们有罪,以后也没有祸患了。所以才拷问一个牵连十个,拷问十个牵连百个。一些人借助皇上滥杀无辜是为了自己想当官,并不是为了国家和皇上。他们都知道‘楚王英案’牵连了许多无辜的人,可又都不敢违背您的心思来上奏。今天我说出了实情,死而无悔。”

明帝渐渐地被寒朗这番话所打动,从盛怒中醒悟过来,释放了寒朗,又在马皇后的劝说下,亲自到洛阳监狱查实、审理,释放了一千多名无辜者。

寒朗不惧灭族之罪,对汉明帝犯颜直谏,救了一千多个无辜的人,成为史上一大佳话。

标签: 寒朗汉朝

更多文章

  • 魏延立下过哪些功劳?他的性格上存在什么问题?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魏延,蜀汉

    大家好,说起魏延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魏延,表字文长,曾经为蜀汉立下汗马功劳,受封南郑侯,曾经长期担任蜀国汉中太守,多次跟随诸葛亮北伐,战功卓越。诸葛亮死后,魏延陷入跟杨仪的斗争之中,最后被杀,死后三族被灭。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魏延的汗马功劳。魏延曾经长期担任蜀国的汉中太守,虽然听上去位高权重

  • 康熙为什么能屡次容忍王掞直言犯上?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康熙,清朝

    对康熙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般来说,臣子最好不要向皇帝直言陈奏,尤其是在官员上朝的金銮殿等六部官员的办公场所。再怎么说,皇帝也是一国之君,主宰着生杀大权。如果比把皇帝弄得很难堪了,那么,皇帝一怒之下,肯定会找你麻烦,甚至于下令杀了你。这就是封建社会的弊端,

  • 武则天为尼为何没有剃度,她为什么可以带发修行?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武则天,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武则天的一些趣事,欢迎阅读评论。大唐王朝在中国的历史上是最繁盛的一个时期,但也是内部争权夺利最为激烈的一个朝代。玄武门前,手足相残,李世民踏着自己兄弟的尸体,逼迫自己的父亲李渊退位。对于李世民来说,这个皇位得来真是不易,先攘外敌,后平内患,当上皇帝后还要忍受魏征等臣

  • 黄观: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连续不中断的“六首状元”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黄观,明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黄观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公元605年,隋炀帝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形成。从此,底层群众想要当官,凭借考试成绩即可,血缘、门第在选官中之作用降低,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公平,也扩大了王朝统治之基础。科举,看的是考试成绩,凭借成绩挤进官

  •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古代打仗为什么要先备好粮草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古代,粮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粮草,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我国古代的粮跟草是分开说的,草料是为马匹准备的额,士兵们吃的粮食也不是就单单是米面,更多的是面食,容易贮存而且方便携带,也就是所谓的干粮。一般是随军一部分,后面还有源源不断的补给。先看看粮草中的“草”。因为古代战马的地位比

  • 嘉庆背刺后为什么会匆忙的结案 该案件的主谋到底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清朝,嘉庆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嘉庆背刺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中国历史悠久,在历史的漩涡中,有很多国家消亡其中,这些国家灭亡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有可能是经济的倒退,引发了财政危机,增加百姓税赋,被百姓推翻,也有可能是政治上的腐败,朝廷乌烟瘴气,皇帝的不作为,导致民怨四起,国家灭亡

  • 嘉庆在登基后第一件事唱戏18天 乾隆为什么还龙颜大悦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嘉庆,乾隆

    还不知道:嘉庆和乾隆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清朝数百年历程中,康熙帝在位61年,成为清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其实这是他孙子乾隆谦让的结果,在位已经60年的乾隆为了表示对祖父的敬重把皇位传给永炎。嘉庆登基,成为大清万里江山的新皇帝,乾隆成为太上皇。按理说已经是耄

  • 为什么说刘彧因为胖捡了一条命?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彧,南北朝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刘彧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南朝宋明帝刘彧可以说是有史记载以来最胖的皇帝了,刘彧是南宋朝第七位皇帝,早年刘彧还没有当皇帝的时候,还因肥胖捡回了一条命,从此卧薪尝胆当上了皇帝,刘彧本是个宽厚仁慈的皇帝,但是深陷权利之后

  • 汉武帝的陵墓——汉茂陵中,都遗存了哪些陪葬品?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汉武帝,西汉

    对汉茂陵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茂陵为汉武帝的陵墓,是汉代帝王陵中规模最大、修建时间最长、陪葬品最为丰富的一座陵墓。茂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原,与汉高祖长陵、汉景帝阳陵、汉昭帝平陵等帝陵相邻,距离咸阳市15公里;一般认为,因其所在地位汉代的茂乡,故得名茂陵。据《关

  • 晋朝的灭亡司马炎有不可推脱的责任吗?他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司马炎,西晋

    司马炎,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最真实的历史人物,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中朝之乱,实始于斯矣。”《晋书·武帝纪》《晋书》将晋朝的八王之乱,以及司马睿的避祸江东,都归于司马炎晚期(太康,平吴之后)的政策失误,尤其是在太子立废的问题更是犯了严重的错误。那么司马炎是否就真的如《晋书》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