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福寿连体字至今仍很常见,康熙是因何写下这个字的呢?

福寿连体字至今仍很常见,康熙是因何写下这个字的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597 更新时间:2024/1/23 13:13:08

北京人常说:“到故宫要沾沾王气,到长城要沾沾霸气,到恭王府就一定要沾沾福气!”恭亲王奕䜣王府的福气就来源于康熙帝御笔亲题、加盖有“康熙御笔之宝”印玺、有着“天下第一福”之称的福字碑,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

清代康熙大帝一生酷爱书法,但却很少题字,所以康熙御笔是历代皇帝笔墨中流传最少的,以致于有了“康熙一字值千金”的说法。在今天的北京城内,除公文外,经考证的康熙题字只有3个。除了存于恭王府中“福”字碑上的“天下第一福”,再就是高悬于故宫交泰殿的“无为”二字。此处的“无为”包含有两重重要含义:其一,告诫君王不必过多干涉臣子作为,“无为而治”;其二,交泰殿是朝堂与后宫的分界线,告诫后宫不要干涉朝政,到此“无为”。尽管如此重要,这块匾额之上也并未加盖“康熙御笔之宝”的印玺,由此更可见那御玺加顶之“福”的珍稀。

康熙大帝八岁登基,九岁丧母,由祖母孝庄皇太后一手抚养长大,祖孙二人的感情自然非同一般。而几位辅政大臣之间相互猜忌,唯有太皇太后是小皇帝最大、最可靠的支持者。在祖母的帮助下,康熙帝擒鳌拜、平三藩,开创出了一番盛世景象。然而,就在他意气风发的时候,孝庄皇太后却重病缠身,太医们也束手无策。据说,康熙帝查知上古有“承帝事”请福续寿之说,意思是真命天子是万福万寿之人,可以向天父为自己“请福续寿”,遂决定为祖请福。在沐浴斋戒三日之后,康熙帝化孝心于笔锋,一气呵成了震烁古今的“福寿”联体字,并加盖了“康熙御笔之宝”印玺,取意“鸿运当头、福星高照,镇天下所有妖邪”。也许是康熙帝的孝心真的感动了上苍,自得到了这“福”字后,孝庄皇太后的身体竟奇迹般康复了。有感于皇帝的一番苦心和孝心,也为了永久保存这世上独一无二的“福”字,孝庄皇太后命人将其刻石碑上,日夜抚摸,祈求多福。而她最终以75岁的高龄离世,民间俱称这是康熙“请福续寿”带来的福缘。

康熙大帝所书的这个“福”字,不同于民间常用的饱满方正,字形窄而狭长,为瘦(音谐“寿”),民间称之“长瘦福”,即长寿之福。俗语说“有福必有寿,有寿必有福”。但是,由于“福”、“寿”二字字形差异太大,自古以来还没有哪个书法家可以把“福”“寿”二字合为一字书写。而此福字右半部正好是王羲之《兰亭序》中“寿”字的写法,成为了现存历代墨宝中惟一的将“福”“寿”写在同一个字里的福字,被民间称之为“福中有寿,福寿双全”。由于其上加盖了“康熙御笔之宝”的印玺,因此也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惟一一枚不可倒挂的“福”字。

更让人叫绝的是,此福与民间称作“衣禄全、一口田”的福字截然不同,其间包括了数个汉字。右上角的笔画像个“多”字,下边为“田”,而左偏旁极似“子”和“才”字,右偏旁像个“寿”字,故整个“福”字又可分解为“多子、多才、多田、多寿、多福”,巧妙的构成了福字的含义,极富艺术性,且意味深长,是古往今来、独一无二的“五福”合一之“福”字。由于其中的“田”部尚未封口,因此是鸿福无边、无边之福。孝庄太后称其为“福之本源”,民间则称其为“五福之本、万福之源”。

康熙大帝一生政绩卓著:裁撤三藩、收复台湾、与俄国精确边界、两次亲征准噶尔,开疆拓土,正合“多田”之兆;一生有子数十,恰应“多子”之端;与孙乾隆帝各执政逾一甲子,均以高寿善终,正是“多寿”之人;康乾盛世长达一百多年,国富民强,为“多才(财)”、国泰民安则是万民“多福”。这“多子多才多田多福多寿”的福字,不仅让受福之人得福颇厚,更令康熙这请“福”送“福”之人受益终生,因此民间称此福为“请福聚福、送福得福”。

正因如此,这块福字碑一直被视为皇家至宝,珍藏在紫禁城之中。然而,福字碑传至乾隆时期却神秘失踪了!乾隆一生最为叹服的人就是祖父康熙,对“康熙御福”的失踪自然无法释怀。若干年后,当嘉庆向乾隆询问“康熙御福”之事时,乾隆沉默良久后只说了八个字:“布衣之相,福泽万民”。关于此碑的去向,从此成为了一个巨大的谜团。

1960年代,文物工作人员在恭王府后花园滴翠峰的秘云洞内,意外发现了一块福字碑。后经多方考证,验明这正是乾隆年间神秘失踪的“康熙御福”石碑。

标签: 清朝康熙

更多文章

  • 朱祁镇登基后都做了什么事情 明英宗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祁镇,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祁镇,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土木堡之变后,明廷上下人心惶惶,南迁之声日益强大,大明王朝岌岌可危。这时于谦挺身而出,在明军主力精锐尽丧时,收集一群残兵败将,与各地勤王之师打赢了京师保卫战。若无于谦力阻抗敌,则南迁便成定局,京师百姓,祖宗陵寝,俱都丢给了瓦

  • 为什么宋真宗只有一个儿子?其他儿子之死是意外还是人为?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宋真宗,儿子

    宋真宗为什么只有一个儿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宋真宗本来有六个儿子,没想到这六个儿子最后只留下了一个,其中一个没出生就夭折,另外的几个出生没多久就去世了,最后只留下一个赵祯,也就是后来的宋仁宗。宋真宗只有一个儿子的原因可能是后宫攀比太过于严重,都在以皇子来争权

  • 夷陵之战惨败后,刘备为什么会留在白帝城?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刘备,三国

    大家好,说起夷陵之战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今天,我们继续来讲述夷陵之战的相关话题。公元221年,已经年满60岁的刘备最终还是登上的帝位,成为蜀汉王朝的开国之君。这位开国之君,做得第一件事,就是要血洗东吴,好让孙权小儿知道自己的厉害。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60岁的刘备,在荆州夷陵碰到了40多少岁

  • 在没有粮草和援兵的情况下 冒顿单于为什么会放走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冒顿单于,刘邦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冒顿单于放走刘邦,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冒顿单于把刘邦围困在白登山七天七夜,当时刘邦内无粮草,外无援兵。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后来,陈平使反间计,贿赂冒顿单于的妻子阏氏,并且对阏氏说,汉朝要奉献一个美女给冒顿单于,向冒顿单于求和。阏氏害怕失宠,于是对冒

  • 李倜:元朝被遗忘的书法家,书法造诣堪比赵孟頫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倜,赵孟頫

    你知道李倜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李倜,字士弘,号员峤真逸,河东太原人,历任集贤侍读学士、临江路总管、盐运使等职。李倜的先祖是元朝开国功臣,因此李倜在朝廷也位居高职。尽管李倜书法屡遭后人忽视,但我以为无论以元代书家的风格论,还是从追晋韵的整个复古风范来说,他都足称大家而当

  • 朱棣有三个儿子,一个都不宠偏偏宠爱孙子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棣,明朝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朱棣,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朱棣有三个嫡系儿子,三个儿子的脾气截然不同,不过朱棣却和自己的儿子并不亲近,相反对自己的孙子却疼爱有加!爷爷疼爱孙子,天经地义,理所当然,但是如果说疼爱孙子的程度甚至把皇位继承人都给定了这是不是有点过了呢?对于朱棣为何和

  • 后唐李从珂是怎么当上皇帝的?后唐在李从珂当政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后唐,李从珂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李从珂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历史最混乱的一段时期。不仅中原小国林立,甚至一夜之间就会诞生一些小国。这些小国大多是一些消失的古代小民族所建立。这段混乱年代一直到北宋建立才算结束。虽然五代十国时期很乱,但这段时期也不乏英才辈出,也

  • 一生两次北伐的抗金名将,堪称南宋史上第一人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岳飞,南宋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岳飞,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手提宝剑,身披战袍,背刺"尽忠报国",口诵"还我河山",这大概就是岳武穆在我们心中的形象。怒发冲冠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

  • 刘璋为什么要找刘备入川帮忙?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璋,汉朝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璋拥兵十万,手下名将不少,为何找刘备入川帮忙?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三国时期,西川之地多山,因地形所限,易守难攻。谁若占据益州,虽不能并吞天下,但也可以凭借地势之险从而偏安一隅。比如刘备,他就在西川建立了蜀汉政权,足足雄霸一方长达40多年。在刘备之前,盘踞在

  • 为什么说蓝玉最后是死在了色心上?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蓝玉,明朝

    蓝玉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在中国古代皇帝掌握一个国家至高无上的权力,同时这个权力是不容侵犯的,于是在古代有很多功勋卓越的大臣都难逃一死,明朝著名的大将军蓝玉就是其中之一,在对元的战争中,蓝玉几乎凭借自己的一己之力将整个北元的政治体系、官员系统整个覆灭,自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