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雍正立了大功的三位大臣,他们最后结局怎么样?

为雍正立了大功的三位大臣,他们最后结局怎么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416 更新时间:2023/12/8 13:28:36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雍正

说起雍正,一开始是最被低估,最受诟病,最被指责的。直到近代以来,人们才逐渐认识到他的历史地位,人物形象也才变得高大起来。其实,在康熙晚年,各种沉珂弊政已经显现,老皇帝根本无力应付。雍正接手这个烂摊子后,采用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才力挽狂澜,延续了康乾盛世。

雍正在位时间并不长,而他的改革力度又非常大非常猛,即使再勤政,但光靠他一个人的亲力亲为,是绝对无法实现的。所以,雍正很注重吏治,也提拔了不少得力干将,让改土归流、摊丁入亩、耗羡归公、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等等制度得以推行。其中有三位重臣得到了他的极大信赖,然而也就是这三位重臣,死后却被乾隆逐一清算。

第一个就是鄂尔泰,康熙年间步入仕途,却始终不得志,只是一个云南乡试副主考而已。他自己都曾经感慨“看来四十犹如此,便到百年已可知。”可他未曾想到,四十四岁的时候,他便被雍正看中,给予了施展才华的舞台,更让他一飞冲天,直至出将入相。

鄂尔泰在雍正继位之初,就被越级提拔为江苏布政使,雍正三年被提拔为广西巡抚。他还在赴任的路上,又被改任为云南巡抚。而且这个云南巡抚,被授予兼管云南、贵州、广西的职责,是实际上的云贵总督,而本来的云贵总督杨名时,却被通知只管理云南巡抚的事务。

雍正这样的安排,实际上就是给予鄂尔泰充分的权力,让他全心全意做好西南少数民族“改土归流”的政策。鄂尔泰也办得非常漂亮,顺利完成了雍正的计划,不久被授予云贵总督实职。此后,鄂尔泰更是尽心尽力经营西南,他一手萝卜一手大棒。对于支持改革的势力,极力拉拢,对于反对的吐司,他毫不留情地围剿。

雍正时期的“改土归流”政策能够顺利进行,第一功臣就是鄂尔泰,他也因此在雍正十年时担任内阁首辅,官至保和殿大学士,并晋封为伯爵。虽然后来因为平叛不利而被剥夺了爵位,但雍正仍然在驾崩前将其任命为辅政大臣。

乾隆十年时,鄂尔泰去世,此时的乾隆念及他的功劳以及雍正的信任,将其配享太庙,入祀京师贤良祠。

然而,就在十年之后的乾隆二十年,胡中藻案爆发。一句“一把心肠论浊清”牵扯了无数人命,株连了多少家族。胡中藻是鄂昌的门生,鄂昌又是鄂尔泰的侄子。仅仅这点关系,鄂尔泰的牌位就被撤出了京师贤良祠。

雍正的第二个得力干将就是著名的李卫,此人文化水平很低,不过是捐官出身。然而,雍正却慧眼识珠,发现了李卫为官清廉,不畏权贵,关心百姓疾苦的优秀品质。他将李卫从小小的员外郎,提拔成为浙江总督、直隶总督,成为封疆大吏。

李卫也没有辜负这份信任,他体察民情,缉查私盐,修筑海塘,弹压地方官员,为雍正稳固了东南。在康雍时期,东南已经是清廷最大的财政来源,东南足,则天下足,东南安,则天下安。李卫无疑为雍正推行改革,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提供了重要保障。

他死于乾隆三年,谥号为敏达。逝世的时候,乾隆还夸他“李卫才猷干练,实心办事,宣力封疆”。然而这完全是表面文章,其实乾隆对李卫非常厌恶。

因为李卫的官声很好,各地自发为其立像,表达哀思。然而,在乾隆南巡的时候,却发现西湖花神庙里供奉着李卫和妻妾的神像。乾隆大怒,命人撤去神像,还下旨发火:

李卫仰借皇考恩眷,任性骄纵,初非公正纯臣。讬名立庙,甚为可异!

说完李卫,自然不能不说雍正信赖的第三位大臣田文镜。他在康熙时混得也很惨,六十一岁了还不过就是县官。与其他人不同,田文镜进入雍正眼中,还是自己的主动出击。

当时山西受灾,其它官员都不敢禀报实情,只有田文镜主动请求面圣,得到了雍正的嘉许。本来雍正也没指望这样的老头还有多少作为,只是提拔他为山西布政使。没想到田文镜却让人刮目相看,短短时日,就清理了山西多年的弊政,让吏治焕然一新。

雍正对这个老臣爆发的能力感到惊讶,擢升为河南山东总督。这个职位很多人比较陌生,因为有清一朝,也只有田文镜担任过,可以说是为他个人量身打造的。然而,田文镜还是年纪太大,最终受不了案牍之苦,累死在工作岗位上。

他也是三大臣中,唯一一个死在雍正之前的。皇帝感念他的辛劳,特地在自己的泰陵附近,为他选择了墓地,并在河南立祠纪念。

能够与皇帝葬于一处,本来是田文镜的荣耀,没想到却因此尸骨无存。其实,乾隆上任之后,对田文镜就非常不满,曾经指责田文镜隐瞒灾情不报,只是因为其人一死,这才不再追究。

然而,根据易州城的《易县志》记载,有一次乾隆去祭陵,但因为田公墓占地太多,影响了天子的仪仗出行,便随口说了一句“拉倒吧”。这句话本无心,第二天却传来了田文镜墓地被守陵大臣夷平的消息,乾隆也没有深究。虽然县志的说法真伪存疑,但乾隆时期田文镜的墓葬被毁,却是不争的事实。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也许说的就是这些吧。

标签: 雍正清朝

更多文章

  • 雍正为什么要所有人都善待果亲王?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雍正,清朝

    雍正为何交代所有人,要善待果亲王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雍正皇帝应该是清朝历史中最认真的皇帝,虽然雍正在位的时间比较短,但是堪称超人一样的工作强度,让大清焕发出了一片生机,不过无奈的是,人不可与天斗,雍正因为长期透支自己的身体,还是早早的就离开了人世,在知道自己身体不行之后

  • 皇太极作为清朝最有作为的皇帝,为什么会被人忽略?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皇太极,清朝

    对皇太极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提起清朝的皇帝,人们最先想到的都是康熙雍正乾隆这三位皇帝。很多人认为,康熙和雍正是清朝最有作为的皇帝,而乾隆虽然稍微逊色,但他在位时期却是清朝最鼎盛的时期。因此人们一提起清朝,首先想到的都是这三位皇帝。然而有一位皇帝能力其实远胜

  • 乌雅氏为什么没有被封皇后?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乌雅氏,清朝

    每当一提起乌雅氏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之中,有很长的一段时间都是封建社会,在封建社会中皇帝是至高无上的,并且皇帝拥有三宫六院,皇帝每天都要处理朝政,并不能去管理后宫之事,所以皇帝会有皇后,皇后替皇帝管理后宫,为后宫之主,可见皇后的身份有多么的

  • 胤祈被雍正寄予厚望,为什么乾隆却再三训斥他?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胤祈,清朝

    说到胤祈,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康熙有众多的儿子,绝大部分都是才华横溢、办事得力的,所以有人也认为,之所以在他晚年会发生“九子夺嫡”的斗争,还是因为这些皇子们太能干了。康熙有24个成年的皇子,有些能文,著书立说,醉心于文化;有些善武,能够平定边疆的战事;再不济的,也成长为收藏家,理财专家。然而,这位皇子

  • 花木兰为什么要替父从军?花木兰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替父从军,花木兰

    替父从军的花木兰结局是怎样的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花木兰代父出征其实就意味她的人生是不普通的人生。花木兰自进去疆场征战已有12余年,她骁勇善战,聪明果敢,立了很多军功。待击退敌军,荣归故里,大王封裳她为尚书,可是木兰是女儿身,代父参军也仅仅是由于孝敬,对功名利禄毫无过火的

  • 康熙时期最后一位皇太子是谁?在这之后无人敢立皇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胤礽,清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皇太子胤礽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清王朝有十二位天子,可是惟独有一名皇太子,这位皇太子两次被废除,我想大家已经猜到了,那就是康熙皇帝的儿子胤礽。这是自古以来所有朝代中没有的。为何清代不开始立太子了呢?康熙时期,这位皇太子胤礽被废除之后再次复位了。不

  • 颖贵妃是什么人?乾隆蒙古妃嫔之首,与令妃情如姐妹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颖贵妃,清朝

    颖贵妃是什么人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在清朝后宫史上,蒙古女人一直都扮演着重要角色,比如说清朝初年的孝庄太后,连续抚育顺治、康熙两位皇帝,可谓功不可没。虽然康熙朝之后,蒙古妃嫔在清朝后宫的数量有所下降,但她们仍然在清朝后宫发挥着余热,今天笔者要讲的是乾隆后宫的一位蒙古妃嫔,

  • 李博乂跟李世民是什么关系?身份尊贵奢靡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博乂,唐朝

    对闲散王爷李博乂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古代一夫多妻的社会中,皇家的人丁更为兴旺,在百姓看来皇室成员身份尊贵,算得上天下最为幸福的人群;然而"伴君如伴虎",有些皇室成员昨天还是皇帝身前的大红人,可转眼就成了皇帝的心腹大患,最终性命不保;因此皇室成员如何自保,

  • 诸葛亮的卧龙名号在外,为何曹操一直没有去请他呢?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三国,曹操

    诸葛亮很有才华,为何没辅佐曹操,其实这和曹操的性格弱点有关,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诸葛亮这名,我们都有听说过。其智近妖说他是千古奇才一点也不为过。刘备之所以能够从一个垫底的角色,变为了国力雄厚的蜀国黄帝。可以说是离不开诸葛先生的忠心耿耿的辅佐。看三国的时候,想必大家都会有一个疑

  • 柴荣临死前有没有留下心腹大臣?正是此人夺了江山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柴荣,五代

    柴荣就没有留下一些心腹忠臣吗?为什么赵匡胤如此轻易就得手了?在这篇文章,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来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柴荣留下的第一心腹忠臣,就是赵匡胤。柴荣对赵匡胤有多信任,我们只需要知道一件事,在柴荣晚年时,本来禁军的最高统帅是张永德,这位张永德是郭威的女婿,而柴荣是郭威的养子,两人有着亲戚关系。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