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邦和吕后能让张良安全度过一生 张良到底有什么聪明之处

刘邦和吕后能让张良安全度过一生 张良到底有什么聪明之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720 更新时间:2024/1/23 4:39:29

对汉朝张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邦和吕后为何让张良安然度过一生?张良的聪明之处在哪?

张良、诸葛亮、.刘伯温等人在中国人心中已经成了智慧的代名词,尤其是张良更有中国“谋圣”之称。诸葛亮和刘伯温的智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小说和民间传说的影响,有夸大的成分。张良的智慧则没有多少夸大的成分。张良在秦末汉初为刘邦立下了汗马功劳。我总结了一下,张良一共为大汉做了十五件大事:1、留地相遇;2、强攻南阳;3、智取峣关;4、鸿门宴;6、求封汉中;7、火烧栈道;8、迷惑项羽;9、下邑划谋;10、荥阳阻封;11、劝封齐王;12、四面楚歌;13、劝都关中;14、劝封雍齿;15、商山四皓。

因为张良的诸多功劳,他被称为“汉初三杰”之一。“汉初三杰”中的韩信被杀,并被夷灭三族;萧何虽然没有被杀,却曾经被关进大牢。只有张良从来没有被刘邦折辱,最终安然过完一生。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张良能够独善其身。

首先,张良非常聪明。他明白:“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的道理。所以建立大汉以后,张良以体弱多病为由,闭门不出。张良先是退居二线,基本上不再过问政治,也极少参与谋划。再是在山中练起了气功,专心研究道教,过起了半隐居的生活。张良的这种“明哲保身”的态度,让张良远离权力斗争的漩涡,也远离种种危险。张良最终能保持自己的名节不被侮辱,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和他能上能下的勇气有很大关系。

其次,张良的功劳主要在于谋划,而不在军功和政治。“汉初三杰”中,韩信的功劳最明显,也最容易引起刘邦的嫉妒。所以刘邦一定要除掉这个已经功高震主的韩信。萧何掌握着政治实权,他曾经控制整个关中,如果萧何有不臣之心,刘邦的后方基地有可能不保。所以刘邦也要防着萧何。张良的功劳大多是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计谋,而且张良的官职也只是虚职,对刘邦没有任何威胁。别说一个张良,就是一百个张良绑在一起也不会威胁到刘邦的政权。

第三,刘邦非常尊重张良,他视张良为老师。刘邦经常口出脏话,对待手下人不是骂就是大骂。但是刘邦却非常尊重张良,我们翻阅史书根本找不出刘邦骂张良的记录。 刘邦几乎没有叫过张良的名,基本上都是以“子房”称呼张良。刘邦恩赐功臣的时候,他也首先让张良任意选择一块地方做为自己的封地,封邑多达4万户。刘邦有什么困难,也会首先想到张良,对张良说上一句“且为之奈何”。

第四,张良特别聪明。张良从来不在刘邦面前争功,也不在其他功臣面前争功。当刘邦让张良随便选择封地的时候,张良只是选择了他和刘邦相遇的留地。他为了防止其他大臣嫉妒,他也没有接受4万户的封户,只选择1万户。刘邦大封功臣的时候,张良也没有刻意表现自己的功劳,所以他在汉初功臣的排名也比较靠后。

第五,刘邦和吕后也不是那种特别善杀之人。经常有人把刘邦和朱元璋放在一起讨论,认为他们都善于诛杀功臣。其实他们两个人的性质完全不同,朱元璋通过“胡惟庸案”和“蓝玉案”诛杀了近4万人,明初开国功臣基本被斩杀殆尽。刘邦和吕后只是除掉了对他们威胁最大的三个人。此外像陈豨,韩王信,卢绾等人则是因为谋反被消灭。除此之外的开国功臣基本上全部都得以善终。只要对刘邦的帝位没有威胁,即使得罪了刘邦也可以免于一死,甚至可以因功封侯。很明显张良对刘邦没有任何威胁,刘邦没有必要杀死自己的老师,吕后也没有必要除掉对自己没有威胁的张良。

第六,张良有恩于刘邦和吕后。张良对刘邦的恩情自然不需要多说。如果没有张良,刘邦过不了鸿门宴这关。如果不是张良建议吕后请出商山四皓,刘盈的太子之位就会不保,吕后的后位也会不保,他们娘俩的性命也有可能不保。他们没有必要杀死一个对自己有恩,而且没有任何威胁的张良。

张良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躲过了刘邦和吕后的屠刀,当然张良不足以威胁到汉室政权则是他能得到善终的根本原因。

标签: 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蒙军比起宋军没有多少优势,那么南宋端平入洛为何会失败?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端平入洛,是南宋王朝晚期历史中一次争议极大的事件。金国灭亡后,南宋挥师北上试图收复三京(洛阳、开封、商丘),却以损失惨重、功亏一篑告终。很多人对于名帅孟珙未能指挥这场战役非常惋惜。但实际上,孟珙是反对入洛计划的,他和老上司史嵩之都认为,双方国力差距太大,即便入洛侥幸成功,等到严冬来临,休养得神完气足

  • 于禁曾先后投降蜀国和吴国,为何最后被放回魏国了?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战史风云

    建安二十四年,太祖在长安,使曹仁讨关羽于樊,又遣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溢,平地水数丈,禁等七军皆没。禁与诸将登高望水,无所回避,羽乘大船就攻禁等,禁遂降,惟庞悳不屈节而死。——三国志于禁传。看过《三国演义》的都知道,在三国时期,名将辈出,诸侯相互征讨之时,降将无数,但是为什么于禁投降之后,就会晚节

  • 唐代道士罗公远生平经历简介,野史逸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罗公远,唐代道士。又名思远。彭州九陇山(今四川彭县)人,一说鄂州(今湖北武昌)人。筑室修炼于漓元治中,常往来青城、罗川之间,与张果、叶法善齐名,打败不空金刚三藏。人物简介唐玄宗时屡屡召见策问,奏答莫不称旨。与叶法善、金刚三藏比试法力于朝廷。而其出入禁中,除祟驱妖,召龙致雨,皆灵验;于朝廷政事,则以微

  • 宋孝武帝刘骏为何如此沉迷享乐?最后国破家亡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宋孝武帝,南北朝,野史秘闻

    宋孝武帝可能很多人没有听说过,他是南朝刘宋时期的皇帝,但是他的儿子和女儿大家都应该有所耳闻,那就是山阴公主刘楚玉和她的弟弟刘子业。不仅仅是朝代一片混乱,就连皇室里面也是不堪入目。他们两人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他们的私生活十分混乱,甚至有传闻刘楚玉和刘子业有暧昧的嫌疑,这样的皇室简直是荒唐至极。做为这

  • 明朝东阁大学士孙嘉绩简介:一生出生入死,功勋卓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风云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从相关资料记载来看,楚怀王身上真的有异味吗?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楚怀王,异味,文史百科

    相信各位看过《芈月传》的宝宝们都对剧中楚怀王、郑袖和魏美人三人之间的故事印象深刻,郑袖利用楚怀王身有异味并非常介意此事的有利条件,设计陷害魏美人,最终魏美人惨遭割鼻。那么历史上楚怀王真的身有异味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从历史相关资料记载来看,楚怀王身上是有一种很浓的异味,正

  • 岳飞捷报连连却被宋高宗召回,千古忠臣死于“莫须有”!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宋朝,岳飞,赵构,战史风云

    岳飞捷报连连却被宋高宗召回,千古忠臣死于“莫须有”!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靖康之难后,宋朝军事实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公元1127年,金国大军攻破北宋都城开封,掳走徽钦二帝,史称靖康之难,这是千年难得一见的历史大变局。两位皇帝、后宫、亲王、宗室妇女以及大批社会精英被掳到金国,也就是说,宋高宗

  • 蜀汉投降前,十万蜀军精锐怎么不抵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古代,蜀汉,历史解密

    蜀汉投降前,十万蜀军精锐怎么不抵抗?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且看在邓艾攻过来时,蜀汉高层的反应。有人表示,吴蜀联盟仍具备效力,所以现在大家应该弃城投奔东吴,谋求生计;也有人认为,南中七郡的地形险要,易守难攻,所以应该举国迁到南中;还有人干脆放弃了希望,一味地规劝刘禅应该弃城投降,免得生灵涂炭

  • 色艺双绝的陈圆圆,她和吴三桂之间有何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陈圆圆,明朝,野史秘闻

    闯王李自成1643年在襄阳称新顺王,次年正月,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不久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然而到了四月,李自成在山海关内与多尔衮、吴三桂会战,惨败出逃北京。大名鼎鼎的闯王建立的大顺王朝在历史长河中如昙花一现,仅仅存在了三个月。我想李自成到死都不会相信,自己辛辛苦苦筹谋一生的大业,却因为一个女人

  • 吕乂是什么样的人?一生为官清廉,深受百姓爱戴,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吕乂,三国,风云人物

    吕乂一生为官清廉,深受百姓爱戴,多次被诸葛亮提拔。大家对这个人可能不是非常熟悉,也没怎么听说过他的名字,但是他是一位非常好的官员,是在三国时代蜀国非常好的大臣,被很多人所喜欢,他的名字叫吕乂吕乂他的父亲去世的早,但是因为这也是作为一个男子汉,也在不断承担家里面的责任,慢慢从小的时候被家里面人就认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