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为什么杀杨修、孔融?真正原因是什么

曹操为什么杀杨修、孔融?真正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016 更新时间:2024/1/21 19:59:33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曹操杀杨修孔融真正原因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杨修,生于公元一七五年,死于公元二一九年。东汉末文学家。字德祖,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人,袁术外甥,出身高门士族。为曹操主簿,博学能文,才思过人,与曹植是好朋友。曹操在许都建造府第,曹操看后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便走了,众人不知何意,杨修说是府门修得太阔气了。

曹操过蓝田到蔡邕旧宅,见墙上有一幅画,上有“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手下皆无人能解,唯杨修说是“绝妙好辞”。后曹操与诸葛亮大战,接连失利,夏侯问今夜口令时,曹操正在喝鸡汤,随口说了“鸡肋”二字,杨修便知曹操意欲撤军。后被曹操以扰乱军心的罪名斩首。

曹操作为政治家、军事家,其一生可以说杀人无数,其中有几个人,让他留下了千古骂名。一是被冤杀的,如吕伯奢和那个为他盖被子的侍从,让曹操给人留下了“狼心之徒”的印象;一是被屈杀的,如杨修和孔融,让曹操留下了妒才的坏名声。

曹操真的是个妒才的人吗?

杨修的确非常聪明,在蔡琰家,见到蔡邑手书在曹娥碑背面的“黄娟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字,在场的人(包括曹操)一时都想不出它的意思,惟有他却悟出这是“绝妙好辞”的意思(“黄绢”为有颜色的丝织品,“色”与“丝”加起来是“绝”字;“幼妇”是年轻的女子,“女”与“少”放在一起,是“妙”字;“外孙”是女儿的孩子,“女”和“子”加起来是“好”字;“甭臼”是捣药草的器皿,药尝着是苦的,“舌头”的“舌”加“苦辛”的“辛”就是“辞”字)。

曹操视察新造的花园后,不置褒贬,只取笔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别人都不明白,只有杨修知道曹操是嫌园门太阔,因为“门”里添个“活”字,不就是“阔”吗?塞北送了一盒酥来,曹操在盒上写了“一合酥”三个字,置之案头,同样又是杨修猜出谜底是“一人一口酥”。

孔融更是有才兼有德。孔融十岁时在李盾府上的妙语,一向是言语敏捷的典型例子;“孔融让梨”更是教育孩子礼让的形象化教材。但是,一件美丽的东西被毁,并不一定就是因为它美丽;同样的道理,曹操杀了杨修和孔融这样有才的人,也并不等于曹操妒才。

从历史上看,曹操是主张任人唯才的,他甚至认为“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也可录用。这倒不是说,曹操特别惜才,而是因为战马使伤之际,人才对他的事业至关重要。那么,曹操为什么要杀杨修和孔融呢?杨修世代簪缨,却只在曹操的相府中担任主簿之职,杨修对此是不甘心的,所以他常要卖弄聪明。

曹操对他卖弄早已心怀不满,因为他的才华好像从不提供有积极意义的建议和计策,而且杨修似乎在故意炫耀他那种解读曹操的本领,并开始影响到曹操的政务。甚至在立庶立长这样敏感的问题上,杨修也屡屡出手。曹操故意一面命令两个儿子出邺城门,一面又秘密吩咐守门人,教不要让他们出去,目的是看他们如何反应,考察他们的才能。结果,曹丕果然被挡住了,曹植却斩杀守门人而出,于是曹操就认为曹植比较有才能。

而实际上.这个主意是杨修出的,曹植至少在这个问题上并不比曹丕“能”。杨修的插手,干扰了曹操对两个儿子的考察,致使他作出了不正确的判断,终于引得本来就对他颇为反感的曹操起了“杀修之心”。杨修显弄聪明,希望得到重用,本无可厚非,但他过于专注地把目光集中在曹操身上(而不是军国大事上),以致除了解读曹操外,几乎一无建树。终于,他在将这种解读本领作了一次精彩的展示之后,赔上了一条性命。

孔融也是名门之后,在当时名气很大,他却也因此而更加性格疏狂,出言无忌,目空一切。有一次,外戚何进荣升大将军,他前去拜贺,何进没有及时接见他,他就大光其火,一把夺回拜帖摔在地上,惹得何进大怒。孔融与袁绍的关系也非常之差。对曹操的主张,孔融经常持反对意见。

公元200年,曹操欲与袁绍大战,孔融坚决反对。曹操要远征乌桓,孔融却认为乌桓不过是草芥小患,不值得兴师北伐。曹操准备发兵讨伐刘表时,孔融又持反对意见,说:“天下初定,应稍微安定一段时间,再行征伐之事。”而且事实证明,孔融的意见并不见得高明。

比如他所反对的官渡之战,结果却是大获全胜、成了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典型战役。军旅之事如此,日常之事也同样如此。曹操为节约粮食,颁布禁酒令。孔融却给曹操写了一封信,专讲饮酒益处,还嘲讽曹操道:“天上有颗‘酒旗’星,地下有个‘酒泉’郡,人有海量称‘酒德’,帝‘千锺’称圣人。您如果非要禁酒,就把婚姻也禁止算了。”就连曹操把袁绍的儿媳甄氏嫁给曹丕这样的家事,孔融也多嘴多舌,加以嘲讽。与杨修一样,孔融也难得有建设性意见,偶然出点主意,也没有给曹操带来什么好处。曹操杀他与杀杨修基本上是出于同样的原因。

可以说曹操是个这样的人:如果能为他的军国大事出良谋、划妙策,即使别的地方有点差池,他也能容忍;他讨厌的就是耍嘴皮子卖弄聪明、又不能与他同心同德的人。对一个政治家来说,不能为己所用的人才,纯属多余,如果还要以此卖弄的话,其下场就不会太妙了。就此而言,简单地说曹操妒才,是不确切的。

标签: 曹操汉朝

更多文章

  • 曹操为什么杀杨修不杀司马懿 曹操到底是怎么想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曹操,杨修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操杀杨修,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众所周知,在中国三国时期,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曹操,孙权,刘备三个人为了争夺天下,经常打仗,但乱世出英雄,当时也出现了很多厉害的谋士,而在曹魏集团中最出色的就只有两个人,他们一个叫杨修,一个叫司马懿,但最后获得曹魏江山的

  • 两人都有很高的才能,为什么曹操杀了杨修不杀司马懿?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曹操,曹魏

    说到曹操,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三国曹操既是大英雄又是大奸贼,让人既爱又恨,曹操一生成功之处很多,但失败之处也不少,其中最为人诟病的就是留下了司马懿,祸害曹魏,对于人才,曹操的眼光一向很准,信奉不用就杀的原则,为什么曹操晚年杀了杨修,却独独不杀司马懿

  • 杨修被杀,因为他卷入了曹丕曹植的世子之争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杨修,三国

    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奔流向前,无止无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述杨修的故事。曹操为人大度有雅量也能容人,对部下很好,麾下众将几乎对他都忠心耿耿,这从他死后许褚为之痛哭至出血可见一斑。但是曹操也是有几个底线不能触碰的,一旦触碰曹操就会毫不留情要么杀之要么迫其自杀,即便是他的肱骨之臣也不例外。比较明

  • 颜良也是猛将 为什么被关羽一刀斩下马?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颜良

    正史中,颜良确实死于关羽之手,官渡之战,袁绍命颜良为先锋带军进攻白马,曹操攻延津,颜良回师救援,曹操中途变向突袭颜良部,张辽推荐关羽一同做为先锋偷袭颜良,关羽斩颜良与乱军之中。网络配图颜良(?-200年),东汉末年河北军阀袁绍部将,以勇而闻名。建安四年(199年),袁绍以颜良、文丑为将,率精卒十万,

  • 揭秘三国鼎立时期颜良文丑做过谁的手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颜良文丑

    颜良,字子义,为东汉末年著名将领。在群雄纷争的三国时代,颜良作为袁绍阵营的一员大将,颇有威名,他的事迹,曾在三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军阀割据的历史大环境下,袁绍麾虽兵强马壮,然而颜良与文丑绝对称得上是他极为信赖的心腹。作为袁绍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这二人更他所倚重的爱将,就连袁绍的老对手曹操

  • 三国时期袁绍麾下大将颜良为何被关羽秒杀?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大将颜良

    一代大将颜良是三国时代的著名人物。东汉末年,天下三分,军阀连年征战,百姓饱受战火荼毒。在各地方诸侯之中,河北军阀袁绍人强马壮,麾下猛将如云,是当时一股迅速崛起的地方军事势力。在袁绍阵营的诸多将领中,颜良便是其中出类拔萃的一位。相传此人武艺高强,骁勇善战,在三军中威望极高,因而被袁绍视为爱将,对他极为

  • 三国鼎立时期大将颜良文丑做过谁的手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大将颜良文丑做过谁的手下

    颜良,字子义,为东汉末年著名将领。在群雄纷争的三国时代,颜良作为袁绍阵营的一员大将,颇有威名,他的事迹,曾在三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军阀割据的历史大环境下,袁绍麾虽兵强马壮,然而颜良与文丑绝对称得上是他极为信赖的心腹。作为袁绍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这二人更他所倚重的爱将,就连袁绍的老对手曹操

  • 袁绍麾下大将颜良武力如何竟然被关羽秒杀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颜良

    一代大将颜良是三国时代的著名人物。东汉末年,天下三分,军阀连年征战,百姓饱受战火荼毒。在各地方诸侯之中,河北军阀袁绍人强马壮,麾下猛将如云,是当时一股迅速崛起的地方军事势力。在袁绍阵营的诸多将领中,颜良便是其中出类拔萃的一位。相传此人武艺高强,骁勇善战,在三军中威望极高,因而被袁绍视为爱将,对他极为

  • 除了斩颜良几乎全是虚构 关羽是怎样走上神坛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关羽

    《三国演义》是一部太过成功的文学作品,太多的情节都深入人心。这导致真正的三国历史反倒扑朔迷离起来,要澄清历史面临着巨大的阻力,一不小心就会被口诛笔伐。但是,本着追求真理的原则,在不否定文学作品和民间传说的情况下,我们还是愿意去了解一下历史的真相,梳理一下事情的来龙去脉。《三国志》有《关张马黄赵传》,

  • 三国之关羽究竟是凭实力斩杀的颜良还是偷袭?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关羽

    关羽作为三国名将,武艺绝伦,和张飞被称为“万人敌”,而且是正史中明确记载的,关羽一生最辉煌的战绩有两次,第一次是斩杀袁绍大将颜良,解白马之围,第二次是发动襄樊战役,击败于禁七军,斩杀庞德,威震华夏。三国演义中,关羽斩颜良一案,网上议论非常多,可谓争议最多的一大悬案。吕布、颜良、文丑三人,笔者认为是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