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为何不顾程昱的提醒而采纳庞统献的连环计?

曹操为何不顾程昱的提醒而采纳庞统献的连环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14 更新时间:2024/1/14 8:09:51

曹操是三国时期文韬武略的政治家,他战绩无数,也为后来的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但老马总有失蹄的时候。下面,小编就和大家说说曹操失策的判断。

曹操在赤壁之战上的惨败,原因是多方面的。按照罗贯中的演义,庞统献的连环计在配合周瑜、诸葛亮的火攻大计上,可谓是至关重要,功不可没。若没有庞统献的连环计,纵然有周瑜的大火,诸葛亮的东风,黄盖的苦肉计、阚泽的诈降计,也难以把曹操的83万大军烧的抱头鼠窜,一溃千里。

网络配图

赤壁之战的高潮固然是诸葛亮巧借东风通过周瑜的一把大火而把曹军烧的鬼哭狼嚎,仓皇逃命,但战前的智斗却尤其精彩,也尤其关键。

令人费解的是,曹操身边也有着一大帮子谋士,其智术、谋略也绝不输于周瑜、诸葛亮等人,为何就看不透庞统所献连环计的破绽而挽救曹操于不败呢?

按照罗贯中的演义,曹操上了庞统连环计的大当,而且是上的心悦诚服。庞统的连环计是配合周瑜、诸葛亮火攻之策的关键一环,是战前运筹帷幄的周瑜通过自己的反间计精心包装、主动推销给曹操的。正如诸葛亮巧借了苍天的东风,周瑜则巧借了盗书的蒋干。蒋干在曹操与周瑜的智斗中,也是非常关键的枢纽性人物,没有他的穿针引线,黄盖的苦肉计、阚泽的诈降书、庞统的连环计,都不可能水到渠成到曹操那里。

且看庞统的出场。庞统的 连环计是通过鲁肃推荐给周瑜的。在周瑜通过鲁肃问计于庞统时,两人有一番推心置腹的思想交流。庞统密谓肃曰:“欲破曹兵,须用火攻;但大江之上,一船着火,余船四散;除非献连环计,教他钉作一处,然后功可成也。”周瑜听后,佩服的五体投地,并寻思为我行此计者,非庞士元不可。

恰巧这时候蒋干奉曹操之命前来江南二次探营,于是周瑜便借他之手,把邂逅相遇的庞统拱手献给曹操。

那是一个满天星光的夜晚,被周瑜软禁的蒋干走出军营,散步解闷。忽闻读书之声,信步寻去,邂逅了庞统,因窥察其归曹之心,而如获至宝,并连夜过江,献给曹操。

网络配图

曹操在对酒当歌中曾有着周公吐辅,天下归心的雄心壮志。在这种雄心壮志下,他对天下贤才的渴望、思慕与尊崇,也都是至真至诚的,其迎送之礼也往往都是超高规格的。

听到庞统前来,曹操亲自出帐迎入,并称今得惠顾,乞不吝教诲。在江边旱寨的一睹军容上,曹操更是给足庞统的面子,与其并马登高而望。与孙权、刘备初见时因其貌丑陋而对庞统的傲慢相比,曹操显得尤其谦卑。

经过帐中的一番交谈,庞统高谈阔论,应答如流,曹操也是深服其论,殷勤相待。在谈及水军多疾,须良医医治时,庞统因势利导地献上自己的连环计,称“某有一策,可使大小水军,并无疾病,安稳成功。”曹操闻之大喜,统曰:“大江之中,潮生潮落,风流不息,北兵不惯乘舟,受此颠播,便生疾病。若以大船小船各借配搭,或三十为一排,或五十为一排,首尾用铁环连锁,上铺阔板,休言人可渡,马也可走,乘此而行,任他风浪潮水上下,复何惧哉?”

识破庞统所献连环计暗藏巨大隐患的,除了他的好友徐庶之外,也还有曹操的重要谋士程昱荀攸等人。在曹操看到铁索连舟,果然渡江如履平地之时,程昱提醒道,船借连锁,固是平稳;但彼若用火攻,难以回避,不可不防。荀攸也称,仲德之言甚是。面对两人的提醒,曹操却大笑道,程仲谋虽有远虑,却还有见不到处。程仲谋又见不到啥呢?曹操曰,凡用火攻,必籍风力。方今隆冬之际,但有北风西风,安有东风南风耶?吾居与西北之上,彼兵皆在南岸,彼若用火,是烧自己之兵也。若是十月小春之时,吾早已提备了。

透过曹操与程昱、荀攸的这番对话,可以看出周瑜、诸葛亮的火攻之策,交战双方都是心知肚明的,并不是什么秘密。曹操对天时气象的洞察与敏感,也不是没有道理的。说曹操骄傲轻敌、麻痹大意,疏忽防火,而招致赤壁惨败,也是站不脚的。

曹操的惨败只能怪他漏算了诸葛亮的七星坛祭风,也即天公与他的刻意作对,是天不助操,是上天不成全他的一统大业。

网络配图

撇开人心向背的政治角度,若单从军事角度上看,庞统所献的连环计对解决曹军不惯乘舟,水战多疾之病,也称得上是一味良药。但事物总有它的两面性,庞统献的连环计也是如此。对于庞统所献连环计的两面性,正面的积极作用与负面的消极影响,曹操及其谋士至少是深谋远虑到的,也不是一点不设防的。所以,单纯地迎合罗贯中的演义,说曹操因为自己不能深谋远虑而上了周瑜、庞统火攻计、连环计的大当,而招致赤壁鏖兵的惨败,至少是有失历史公允的。不能简单地说曹操在战前与周瑜、诸葛亮的智斗中上当受骗了,而应该说落败于天时的偶然性突变。为啥呀,因为曹操及其谋士对周瑜、诸葛亮的火攻之策以及庞统的连环计的两面性的认识,也是心知肚明的。若没有隆冬时节气象上的那一刻违背常理常规上的突变,被火烧的也就不是曹兵了。到那时,庞统的连环计帮助的也就不是江南的周瑜,而反倒是北面的曹操了。

正因为如此,对于诸葛亮七星坛祭出的这股突如其来的东风,唐代诗人杜牧也只能概叹道:“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标签: 曹操

更多文章

  • 三国谋士大比拼:徐庶跟程昱相比谁更有才华?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徐庶

    徐庶,字元直,颍川郡长社县(今河南许昌长葛东)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人物,后归曹操,并仕于曹魏。年轻的徐庶是年少轻狂的,“好任侠”,他崇拜于那些江湖侠士的惩恶扬善,快意恩仇的生活,立志要做一名顶天立地的大侠,自己也勤于练剑,在练剑和“任侠”的生活中,锻炼了他坚毅的精神品质。网络配图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

  • 揭秘三国著名的谋士程昱为何能够寿终正寝?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三国著名的谋士程昱

    程昱是曹操的一个谋士,三国里面的一个人物。程昱的“昱”字很多人一开始看到的时候很容易念做“li”第四声,但昱却不是这个读音。他的这个名字真实的读音念“yu”第四声。日是日光的意思,光明、明亮的意思。有照耀的含义,也可做明日的意思来理解。昱字来源于《说文》段玉注的一段话,大致的意思是说昱日即指代明天了

  • 三国程昱对曹操父子忠心后世对其评价为何很低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三国程昱

    程昱是三国时期魏国的谋士,为曹操手下得力部将,兖州东郡东阿人,黄巾起义时,东阿县令胆小怕死,抛下全县百姓私自逃跑了,程昱临危不乱组织有能力的民众抗击黄巾军,使东阿县得以保存。后曹操挥军至兖州时听闻程昱事迹,遣使过去游说,将程昱招为麾下。程昱此人虽为武将却是难得的足智多谋,东阿县在他的指挥下抗击了黄巾

  • 三国时期曹魏著名谋士程昱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程昱最后是怎么死的

    程昱是曹操的一个谋士,三国里面的一个人物。程昱的“昱”字很多人一开始看到的时候很容易念做“li”第四声,但昱却不是这个读音。他的这个名字真实的读音念“yu”第四声。日是日光的意思,光明、明亮的意思。有照耀的含义,也可做明日的意思来理解。昱字来源于《说文》段玉注的一段话,大致的意思是说昱日即指代明天了

  • 程昱为了解决粮草问题 竟然想让人肉当粮食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备,郭嘉,曹操,程昱

    东汉末年,诸侯之间战乱不休,绝大部分精壮男子都被强迫上战场,民生凋零,人口大为锐减;所以粮食和人口才是诸侯见争霸的关键;而曹操的地盘位于中原地带,也可以叫四战之地;可以说曹操的崛起,是伴随着不断的战争;曹操的地位,是累累的白骨和鲜血堆积起来的。所以,在曹操还没有正式称霸北方之前,对粮食是极端短缺的;

  • 纵观程昱的一生 为什么没有得到曹操的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曹操,张辽,郭嘉,程昱,吕布

    三国时期,谋士猛将如云,是人才井喷的时代,其中曹操旗下人才最为壮大,谋士最出名的是要郭嘉,武将最英勇的是张辽。然而,还有一个人智谋胜过郭嘉,勇猛赛过张辽,这个人就是程昱。不过纵观程昱的一生,虽然他立下众多功劳,但不能位列三公,最终还主动交出军权,以求善终,也就是说他并没有得到曹操的重用,这到底是怎么

  • 三国时期程昱到底时一个什么样的存在?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程昱,三国

    程昱在三国时期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存在,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在三国时期,各个国家都想称霸,所以他们就会想尽各种办法让别的国家成为自己的臣民或者直接吞并。但是每一个国家的实力都不一样,就会出现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现象。有一个人,他叫程昱,他帮助曹操统一了中原,成为了当时绝对厉害

  • 程昱一直被人误解,他是谋士还是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程昱,三国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一直被人误解的程昱,他根本不是什么谋士,一直都是将军!不知道什么时候起,网上开始流传着曹操前期五大谋士的说法。这五个人是荀彧、荀攸、郭嘉、程昱、贾诩。这个说法其实禁不起严格推敲,比如荀彧地位超然,常年为曹操镇守后方举荐人才,制定曹操集团的战略规划,其地位甚至还

  • 程昱是曹操的心腹,为什么会当不了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程昱,三国

    程昱是曹操的心腹,有能力有资历,却当不了宰相只因干了件缺德事,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在三国时期,曹操之所以可以成就霸业,除了自己的才能和努力之外,还在于有一大帮有实力的能人围绕在他身边。这些人里有武将,也有文官,即使单拿出来一个都是三国里数一数二的存在。在曹操

  • 程昱的晚年生活是什么样的?实在令人意想不到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程昱,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程昱的晚年境遇,实在令人意想不到,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年事已高的程昱终于离开了自己钟爱一生的疆场,积极投身于曹魏政坛,为着曹魏集团的发展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已经七十三岁高龄的程昱还和曹魏的众多大臣一起共同规劝曹操担任魏公。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