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乐进为什么能当选五子良将之一?战绩赫赫却被埋没

乐进为什么能当选五子良将之一?战绩赫赫却被埋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15 更新时间:2024/1/29 7:30:48

乐进为什么能当选五子良将之一,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曹操有个“五子良将”,个个武功盖世,威名远扬,对于他们当中大多数人的功劳,很多人也是耳熟能详。但是他们当中有一个人,即便是史书当中记载的事迹也不算多,以至于《三国志》的作者都感到疑惑,说:“考察所记载的事迹,与所听说的并不相符。也许是注记有所遗漏,不如张辽、徐晃那样记载得全面详尽吧。”后世有人评论说,这个人能够进入“五子良将”之列,其“勇悍猛迅”,应该是一样的人,但记载他的事迹,却像是写日记似的,无非是某某日干了什么事而已。就连《三国志》的注释者裴松之也不能增加一个字,不能不说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

这个“五子良将”之一的曹魏大将就是乐进。

乐进字文谦,阳平卫国(今河南清丰)人。乐进长得身材短小,凭胆识勇气跟随曹操,为帐下小吏。冷兵器时代的将军,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身大力壮,这就是我们看古代文史、小说时,武将总是要强调“身长八尺”、“力大无穷”的原因。冷兵器时代单兵作战,胜败决定于谁先击中对方,这就要求武器比对方长。因为同样情况兵器比对方长就能先击中对方,抛却技术标准,将军的身高和力气决定了他的兵器的长短。同样的兵器,长就意味着重,所以,将军的武器动辄就是几十斤,典韦的一双戟甚至有八十斤重,再加上从头到脚的这一身铠甲,一个将军上阵就得负重这百八十斤。没有一身好力气行吗?从这个角度来看,乐进还真不具备一个武将的高标准要求。但是,是金子总会发光,战乱年代一般是不会埋没人才,何况乐进又碰到了一个爱才识人的领导曹操。曹操让他回到本郡招募士兵,乐进招募了一千多人,回来后曹操给了他一个代理军司马的官衔,正式职务是陷阵都尉。

千万别小看了这一千多人!刘备当年受公孙瓒的派遣,和田楷一道支援徐州的陶谦,属于他自己的兵也只有一千多人。到了陶谦那儿,陶谦给了他四千兵,刘备就离开了田楷转投陶谦。

手里有兵就是将军,乐进跟随曹操在濮阳打击吕布,在雍丘围攻张邈,在苦县攻击桥蕤,都曾经率先登城立功,被封为广昌亭侯。乐进还参加了曹操在安众征讨张绣的战斗,在下邳包围吕布的战斗;曹操攻打吕布,河内的张杨想支援他,因为不能到达,就起兵到达东市,和吕布呈遥相呼应之势。张杨的部将杨丑杀了张杨,另一个将领眭固又杀了杨丑,曹操就派乐进率领一支军队到射犬攻打眭固。后来乐进又到沛郡攻击刘备,都获得了胜利,军职升任为讨寇校尉。

官渡之战中,乐进渡过黄河攻打获嘉,回军后又随曹操在官渡迎击袁绍。曹操亲自率军奇袭袁绍军的乌巢粮仓,跟随他的大将就是乐进。曹操奇袭乌巢是取得对袁绍胜利的关键一战,在总结这次胜利时,人们往往看到的是曹操的果断和亲自率军前往,许攸的背袁投曹献奇计的功劳,却忽视了跟随曹操参战的大将乐进,而斩杀(一说活捉)乌巢守将的正是乐进。此后,乐进又跟随曹操在黎阳攻击袁谭、袁尚,斩了袁军大将严敬,升任为代理游击将军。又另外领兵平定黄巾军,平定乐安郡。再一次跟随曹操包围邺城,邺城平定后又跟随曹操赴南皮攻打袁谭,乐进抢先登城,进入东门。袁谭被打败以后,乐进单独带兵攻破庸奴城。

建安十一年(公元206),曹操上表汉献帝,表彰于禁、乐进和张辽说:“武力强大,计谋周全,品行忠贞,操守高洁,每次征战,总是身先士卒,勇猛顽强,攻克险阻,无坚不摧,亲自擂鼓进军,身手不知疲倦。他们还单独领兵出征,统帅部队,能抚慰壮士,纪律严明,秋毫无犯,临敌决策,极少失误。论功记职,应该分别予以重任,以示特别显著的恩宠。”于是和以上两人晋升为同一级别的将军,乐进为折冲将军。

乐进率军另征高幹,从北路进入上党,迂回到敌后出现,高幹退守壶关,乐进连续作战,大量杀伤敌兵。由于高幹坚守,乐进未能攻破壶关。恰好曹操亲自前来,这才将壶关攻破。曹操征讨管承,驻军淳于,派乐进和李典进攻。管承被击败,逃进海岛,海滨一带得以平定。

曹操进军荆州,曹操先是派乐进进军驻扎阳翟,后来在大军南下时留住襄阳。乐进攻击刘备的关羽、苏菲等部队,都打得对手大败而逃,南郡各处山谷中蛮夷都到乐进那里投降。乐进又奉命讨伐刘备设置的临沮县长杜普、旌阳县长梁大,都大败他们。后来又跟随曹操征讨孙权,被授予朝廷的节杖。曹操回都成后,留下乐进、张辽和李典驻军合肥。

由于乐进立功多,曹操升任他为右将军。

乐进为右将军时,曹操为魏王,对于一个王国来说,前、后、左、右四将军是最高军职,比如刘备称汉中王时期的关、张、马、黄。和乐进同列的曹魏四大将都是谁呢?前将军夏侯惇,这是曹操的家族将领,位列首位谁也说不得;后将军朱灵,原在袁绍手下就是大将,带着兵加入到曹操阵营中来,就是安慰性的任命也得给人家一个位置;左将军于禁,很早就加入了曹操的队伍并担任高职。下邳城活捉吕布、官渡相持正面对峙袁绍大军就是于禁率领的部队。乐进能和他们进入一个序列,肯定有他的过人之处。

那么,乐进为什么功劳不那么显赫呢?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在著名战役中都不是攻击主将,这让他失去了和名将对阵的机会。比如说他早期担任的那个“游击将军”,正说明他东征西讨立功不少,但打败名将取得关键战役胜利的战例没有。像奇袭乌巢打败淳于琼,那是曹操亲自出征的战斗,风头自然也都被曹操抢了去。打败的将领没有名,自己取得的胜利再多,也难以出名。比如说关羽早期的经历,如果没有斩杀颜良的战绩,恐怕“像是写日记似的”也记不了几笔。二是有些重要战役乐进打的是防守战。比如说合肥守卫战,曹操让张辽、李典出战,让乐进守城,这出战的张辽可说是名扬千古,而守城的乐进几乎是“销声匿迹”。

不管怎么说,乐进能够进入曹操一等将领之列,自有他的价值和能够打动曹操的地方。

标签: 乐进三国

更多文章

  • 曾经击败关羽的乐进,为何他的名气却那么低呢?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三国,乐进

    在三国时期,可以说得上将星云集,各路英雄好汉都在这个乱世里一一的涌现了出来,这些英雄豪杰里比较有名被我们熟知的就有刘备手下的“五虎上将”;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将”;还有就是孙权手下的江东十二虎臣,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以一敌百的上将,都各自凭借着自己的本领来为主公征战天下,他们中有的创下了不世之功,而更多的

  • 夏侯惇在曹魏的地位为何会那么高?武力不如许褚典韦,勇猛不如张辽乐进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夏侯惇,三国

    说到夏侯惇,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夏侯惇是夏侯渊的族兄,夏侯渊与曹操是连襟,两人老婆是亲姐妹,因此夏侯惇与曹操也有些沾亲带故的关系,但他们这个亲戚关系并不是很亲,只能说是一般的关系。夏侯惇自从加入曹操的团队后,很得曹操的信任,尽管没啥功劳,但总是一路升官,而且与曹操的关系相当亲密,曹操打黄巾军时还是个骑

  • 程昱简介:三国时魏国曹操麾下名臣程昱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程昱,三国,魏国名臣

    程昱(141年—220年),字仲德,兖州东郡东阿人,三国时魏国名臣。本名程立,因梦中於泰山捧日,更名程昱。曾于东阿率领民众抗击黄巾。初平三年,被曹操征辟为寿张令,从此为其出谋献策、征战四方。曹操征徐州时,程昱与荀彧留守后方,阻吕布、陈宫大军,保住三城,因功受封为东平相,屯于范县。曹操将汉献帝迁往许都

  • 曹魏谋士名臣程昱怎么死的?程昱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曹魏,谋士,名臣,程昱,三国

    曹魏谋士名臣程昱怎么死的?程昱结局如何程昱(yù)(141年—220年),字仲德,兖州东郡东阿(今山东东阿)人,东汉后期至三国时期曹魏谋士、名臣。本名程立,因梦中在泰山捧日,更名程昱。曾于东阿率领民众抗击黄巾。初平三年,被曹操征辟为寿张令,从此为其出谋献策、征战四方。曹操征徐州时,程昱与荀彧留守后方

  • 三国时期曹魏谋士程昱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曹魏

    三国时期曹魏谋士程昱怎么死的程昱是三国时期曹魏的谋士,前期跟随曹操四处南征北战,他应该是三国里面死因比较正常的一个了。程昱是在曹丕称帝之后,老死在他的封地的,享年八十岁。这样的死因在三国中应该是难得的一个寿终正寝的了。毕竟在群雄逐鹿的年代,随着南征北战,随时都有可能死亡,而纵观三国人物,能从一开始撑

  • 程昱向曹操献十面埋伏之计,将楚军歼灭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程昱

    十面埋伏是出自一个历史典故,讲的是西楚霸王和刘邦在楚汉战争中,刘邦采纳了韩信的建议,用了这个十面埋伏的战略将楚军歼灭的故事。不过这里的程昱十面埋伏讲的是曹操在和袁绍交手的时候,战事久攻不下,程昱向曹操献了一个计,使得袁绍节节败退的故事。程昱十面埋伏,是为历史上有名的仓亭之战。曹操使得这个计其实是包含

  • 魏国谋士程昱用十面埋伏灭了楚军?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程昱

    程昱是三国时期魏国的谋士,为曹操手下得力部将,兖州东郡东阿人,黄巾起义时,东阿县令胆小怕死,抛下全县百姓私自逃跑了,程昱临危不乱组织有能力的民众抗击黄巾军,使东阿县得以保存。后曹操挥军至兖州时听闻程昱事迹,遣使过去游说,将程昱招为麾下。程昱此人虽为武将却是难得的足智多谋,东阿县在他的指挥下抗击了黄巾

  • 揭秘三国时期曹魏著名谋士程昱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程昱

    三国时期曹魏谋士程昱怎么死的程昱是三国时期曹魏的谋士,前期跟随曹操四处南征北战,他应该是三国里面死因比较正常的一个了。程昱像程昱是在曹丕称帝之后,老死在他的封地的,享年八十岁。这样的死因在三国中应该是难得的一个寿终正寝的了。毕竟在群雄逐鹿的年代,随着南征北战,随时都有可能死亡,而纵观三国人物,能从一

  • 揭秘:三国名臣程昱为什么会吃人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程昱,三国,魏国名臣

    程昱(141年—220年),字仲德,兖州东郡东阿人,三国时魏国名臣。本名程立,因梦中於泰山捧日,更名程昱。曾于东阿率领民众抗击黄巾。初平三年,被曹操征辟为寿张令,从此为其出谋献策、征战四方。曹操征徐州时,程昱与荀彧留守后方,阻吕布、陈宫大军,保住三城,因功受封为东平相,屯于范县。曹操将汉献帝迁往许都

  • 仓亭之战程昱谋划的十面埋伏中的心理战详解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仓亭之战,程昱

    程昱是曹操的一个谋士,三国里面的一个人物。程昱的“昱”字很多人一开始看到的时候很容易念做“li”第四声,但昱却不是这个读音。他的这个名字真实的读音念“yu”第四声。程昱画像日是日光的意思,光明、明亮的意思。有照耀的含义,也可做明日的意思来理解。昱字来源于《说文》段玉注的一段话,大致的意思是说昱日即指